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7 更衣记 意大利蟋蟀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7 更衣记 意大利蟋蟀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7 更衣记 意大利蟋蟀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7 更衣记 意大利蟋蟀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人与物的对话 7 更衣记 意大利蟋蟀学案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衣记意大利蟋蟀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长?”骆驼妈妈说:“长长的睫毛可以遮挡风沙,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够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妈说:“这个叫驼峰,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和养分,让我们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几天的无水无食。”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骆驼妈妈说:“那可以让我们的身子不至于陷在沙子里,便于长途跋涉啊。”小骆驼高兴坏了:“哗,原来我们这么有用啊!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还在动物园里,不去沙漠远足呢?”天才和人才是先天优异与后天锻炼的综合结果。最主要的还是后天因素。如果没有施展才能的环境和舞台,那么再高的天赋也无从展现,也只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一、字音识记细褶(zh)繁缛(r)接榫处(sn) 刀鞘(qio)嗜好(sh) 捻(nin)蹊跷(q)(qio) 唧唧(j)薰衣草(xn) 笃耨(d)(nu)确凿(zo)二、字形辨认 三、词语辨析1未尝何尝未尝:未曾;未必。何尝:怎么可能(反问)。“未尝”是陈述语气,“何尝”是反问语气。例句:现代西方的时装,不必要的点缀品未尝不花样多端,但是都有个目的。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我公务缠身没有时间罢了。2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例句:我们不大能够想像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满清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宁静的夏夜里,窗外的蝉鸣却是别有一番的热闹。3陶冶陶醉陶冶: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例句:夏夜里,原野上,到处听得见一种调式简单重复,然而情致陶冶人心的乐曲,这音乐在北方可难得听到。在这样一个群星璀璨的演唱会的夜晚,我深深地陶醉在歌声中。4振荡震荡振荡:物理学术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震荡: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的重大影响。例句:两枝琴弓,一枝在上一枝在下,斜向绞动摩擦,于是支展开的两个膜片产生了发声振荡。在基本面仍然疲弱的情况下,油价短期很可能继续震荡,并在调整中寻求方向。四、词语释义1声泪俱下:边说边哭,形容极其悲痛。2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3情趣盎然:形容情调趣味洋溢的样子。4无动于衷:内心毫无触动,指对应受触动的事物毫无在意,不动心。1走近作者(1)张爱玲(19201995),原名张煐,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显赫而没落的家庭背景,父母离异及母亲的“新女性”个性,畸形地激发了张爱玲早熟的文学才情。1939年入香港大学学习。1942年因战事回到上海后开始文学创作。1952年赴香港,1955年移居美国,除继续写作小说和散文之外,主要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翻译。自1973年起定居洛杉矶,1995年在孤独中辞世。主要作品有传奇流言金锁记秧歌十八春和红楼梦魇等。此外,有倾城之恋太太万岁不了情小儿女等电影剧本。有张爱玲全集16 卷。(2)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1823年12月22日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在法布尔4岁左右时,父母送他到祖母家生活,7岁时接回家,送进村中小学,10岁时随全家迁入罗德茨市。中学阶段,家庭几度迁居,法布尔不得不做工谋生,无法正常读书。15岁时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师范学校,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担任初中教员,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他是“难以仿效的观察家”。1879年,发表昆虫记第一卷。到1910年第10卷问世,历时31年。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法布尔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委员会还未作出决议,法布尔便于1915年11月去世。2资料链接(1)1942年,张爱玲在英文杂志二十世纪月刊上发表了散文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后重写成中文,名为更衣记,刊于1943年12月的古今上,1945年收入散文集流言中,全文五千余字,记录了中国时装三百年来的变化。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及独特的生活阅历赋予张爱玲散文一股强烈而独特的文化气息,古典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西方现代意识的双重渗透,使更衣记具备了双重美学品格。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人文精神的深切把握与扬弃,使张爱玲的服饰美学思想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内涵。(2)意大利蟋蟀一文选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昆虫记是以大量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报告材料组成的巨著,共有10卷,220余篇文章。它是法布尔对昆虫世界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同时也收入了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的文字。昆虫记里记述的主角都是一般常见的昆虫,包括菜青虫、蟋蟀、象鼻虫、螳螂、萤火虫作者用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描写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作者以人生观照虫性,把自己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熔于一炉,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字。文笔优美,别有风味,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1清代末年,服装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各反映了时代什么特点?请结合更衣记具体阐述。【点拨】(1)服装变小、变紧,袄子套在身上像刀鞘,紧身背心使女人看上去像一缕诗魂,铅笔一般瘦的裤管给人“一种伶仃无告的感觉”。时代特点:政治动乱,社会处于一种“过渡时代”,百姓生活“颠连困苦”。(2)“元宝领”产生:“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来高的金属项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与下面的一捻柳腰完全不相称”。时代特点:各趋极端,社会固有规律被打破,气氛歇斯底里。2更衣记中民国初年的服饰有哪些变化?各说明了什么样的社会现状?【点拨】(1)时装上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带端飘着排穗(15段)。社会现实:民国初建立,“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2)服装的“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舶来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16段)。社会现实:西方思想与文化大规模涌入中国,人们全盘接受,崇洋媚外。(3)服装千变万化,“短袄的下摆忽而圆,忽而尖,忽而六角形”(17段)。社会现实:“军阀来来去去,马蹄后飞沙走石,跟着他们自己的官员、政府、法律,跌跌绊绊赶上去的时候,也同样地千变万化。”3为使意大利蟋蟀这篇科学小品文的语言准确周密,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试举例说明。【点拨】(1)中心词前加修饰限定性词。例:有人完全误以为这声音是普通蟋蟀的鸣唱,殊不知,普通蟋蟀眼下还十分幼嫩,尚不会发声。(2)使用关联词,理清语句间的逻辑关系。例:如果没什么惊扰,他安安稳稳待在低低的树叶上,那叫声便会始终如一,绝无变化;然而只要有一点儿动静,演奏家仿佛立刻就把发声器移到肚子里去。(3)使用术语。例:左鞘翅,或称下鞘翅,结构与右鞘翅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左鞘翅的琴弓、胼胝,以及从胼胝放射出来的翅脉,全部显现在翅膜的上一面。(4)抓住事物的特征。例:弓架从上端开始,依一条粗实的经翅脉的弧形走向,先折成一处直角,然后再以鞘翅凸边的形式,沿体侧向下顺延,直到身体末端。(5)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例:鞘翅的其他部位上,还有几条不那么粗的翅脉,它们撑着铺展开的翅膜,不属于摩擦器的组成部分。4作者为了使意大利蟋蟀一文传神动人,运用了哪些夸大了的、烘托气氛的、渲染效果的语言?【点拨】作者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不枯燥乏味、传神动人,一方面把一些表现音乐艺术的词语毫不吝惜地运用到蟋蟀身上,如“交响乐演奏家”“演日场”“演夜灯场”“牧歌演季”“夜曲演季”等;另一方面,运用了许多绘声绘色的语句加以形容或描述,如“情致陶冶人心的乐曲”“静谧宜人的夜晚”等。1更衣记历数近代服装的演变,就如同撰写一本近代服装史,缜密而平实。张爱玲巧妙地把个人的情感搓揉进去,把清末以来服装演变的过程从容道来,将服装的品种、穿着的习俗说得头头是道,体现了她深厚的文学和美学修养。2意大利蟋蟀这篇文章是科学小品文,主要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发声器官和发声原理。在介绍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并且用一些形容词赞美意大利蟋蟀的鸣唱,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昆虫的感情。一、基础知识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发掘(ju)癫狂(din)蠲免(jun) 荆棘(c)b甬道(yn) 繁缛(r)剔除(t) 胼胝(ch)c迂缓(y) 刀鞘(qio)静谧(m) 粗糙(co)d褶皱(zh) 伶仃(dn)栖息(q) 氛围(fn)解析:选c。a项,“棘”读j;b项,“胝”读zh;d项,“氛”读fn。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绫锣绸缎 声泪俱下 可见一班哑然无声 b纹丝不动 心平气和 日新月异 大显身手 c小家璧玉 漂漂欲仙 情趣盎然 无懈可击d青黄不接 存心不良 虹云托月 无动于衷 解析:选b。a项,锣罗,班斑;c项,璧碧,漂飘;d项,虹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十七世纪中叶直到十九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b家教好的姑娘,莲步珊珊,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c神经质的论争无日不进行着,在家庭里,在报纸上,在娱乐场所。连涂脂抹粉的文明戏演员,姨太太们的理想恋人,也在戏台上向他的未婚妻借题发挥,讨论时事,声泪俱下。d女人的衣服往常是和珠宝一般,没有年纪的,随时可以变卖,然而在民国的当铺里不复受欢迎了,因为过了时就一文不名。解析:选d。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d项意思是衣服过时了,不值钱了,应该为“一文不值”。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互联网”如何加,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共识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思维上、举措上,也存在很多模糊性。b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定然不乏质优的、有天赋的、特别聪明的少年,国家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一条特殊通道。c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领土幅员和人口规模,更取决于它的创新能力。d英国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振兴英国经济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在英国被称作“创意产业”,也是第一个利用公共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解析:选c。a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将“也”改为“都”。b项,并列不当,“质优的、有天赋的、特别聪明的”逻辑上有交叉关系。d项,偷换主语,应在“也是”前加“英国”。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我们镇子里见不到家蟋蟀,那是乡间面包房和灶台的常客。然而,尽管壁炉下的石板缝哑然无声,这寂寞还是能得到补偿的:夏夜里,原野上,到处听得见一种调式简单重复,然而情致陶冶人心的乐曲,这音乐在北方可难得听到。春天,在太阳当空的时间里,有交响乐演奏家野蟋蟀献艺;夏天,在静谧宜人的夜晚,大显身手的交响乐演奏家是意大利蟋蟀。演日场的在春天,演夜场的在夏天,两位音乐家把一年的最好时光平分了。头一位的牧歌演季刚一结束,后一位的夜曲演季便开始了。意大利蟋蟀与蟋蟀科昆虫的某些特征不大一致,这表现在它的服装不是黑色的,它的体型不那样粗笨。这虫种体型修长,体格纤弱,体色苍白,周身穿戴几乎都是白色的;这与它夜间活动的习惯相符。即使把它轻轻捏在指间,人们也担心会挤破。它栖驻在各种小灌木上,或者高高的草株上,过着悬空生活,极少下到地面上来。从7月到10月,每天自太阳落山开始,一直持续大半夜,它都在那里奏乐。在闷热的夜晚,这演奏正好是一台优雅的音乐会。我的蟋蟀啊,有你们陪伴,我反而能感受到生命在颤动;而我们尘世泥胎造物的灵魂,恰恰就是生命。正是为了这个缘故,我身靠迷迭香樊篱,仅仅向天鹅星座投去些许心不在焉的目光,而全副精神却集中在你们的小夜曲上。一小块注入了生命的,能欢能悲的蛋白质,其价值超过无边无际的原始物质材料。5作者在选段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答案: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增加了说明语言的趣味性。如第一句话说家蟋蟀是“乡间面包房和灶台的常客”,在介绍野蟋蟀和意大利蟋蟀不同的活动季节时,又用了“交响乐演奏家”“演日场”“演夜场”“牧歌演季”“夜曲演季”等拟人化的词语,生动、形象。6作者在介绍意大利蟋蟀的形体特征时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特色?答:答案: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意大利蟋蟀色白、不粗笨的特色,然后又运用描述的方法简单而全面地说明意大利蟋蟀的形体特点及形成原因。这段文字抓住意大利蟋蟀的特征,语言准确而周密。7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与作者的人生有何联系?答:答案:主要表现作者对意大利蟋蟀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而正是在这种情感推动下,法布尔不辞辛劳地投入到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中,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窃秋 梁晓声窃其实就是偷的意思。老百姓说同一行径是偷,而文人雅士说成是窃。溜门撬锁谓之盗,探囊取物于他人的衣袋儿谓之扒,这些事在文人雅士们做了则谓之为窃。比如偷了别人的文章或构思,我们说是“剽窃”;我常想这乃是我们的小小的狡猾,为了被指斥的时候以一个“窃”字企图强调与偷的行为有所区别。我家近处有公园。每年秋至,菊花便耀眼地盛开了。我养过花,总也养不活。又很爱花,这就是一个矛盾。看了别人家花养得好,我羡慕。看了满公园的花盛开着,我常产生占为己有的强烈沖动。有了矛盾就得想办法解决。不解决矛盾便总是矛盾着。想来想去,那解决纠缠着我的矛盾的办法似乎只有一个,便是“窃”。这也可以说别无选择。白天我到公园去散步,去散步与别的散步者有不同之目的,或曰“心怀鬼胎”也未尝不可。流连忘返之间,我早已记住哪一处的哪几林花更值得一窃。挨到晚上自然是很晚的时候,十点钟以前,纳秋凉的人还是不少的我便揣把小剪刀前往,有时我怂恿儿子和我一块儿去“散步”,可是儿子知道我去干什么,也知道他去了充当的会是什么角色,坚决地摇头。搞把小剪刀的同时我总不忘揣一记者证什么的。万一被管理花园的或专爱管闲事的人逮住,记者证什么的便于搪塞过关或者乞讨下不为例的面子。总是绕着我白天记住的地方先缓缓走一遭,细心观察附近有无人影。如果有单个的人影我便不敢贸然,因为无法判定他或她是干什么的,也许正是个管理公园的或专爱管闲事的。如果是成双成对的我便没了顾虑,因为我知道他们不论是什么人和正在干什么,即使是平常专爱管闲事的,也肯定分不出心思来干涉我。于是行动极其敏捷,一两分钟内已剪下离开当然也有空着手回到家里的时候,我便会觉得极其沮丧和气恼,诅咒些使我目的不遂的那个人很恶毒的话。刮风下雨天我是一定要出去“散步”的,每次收获颇丰。我所窃的是些欲开未开的花,插于瓶中,置于案旁,看着觉得太美了,欣赏的满足混杂着占有的喜悦。花们日日地渐开,我觉得我值得。几场秋风秋雨后,公园里的花一片凋零。我盼秋风秋雨,那能为我创造较充分的条件,即使在大白天也可以公然地干我想干的事。后来公园里的花再也没什么看头了。还能开几日看几日的,都插在我家的花瓶里。最多的时候这儿一瓶那儿一瓶,摆了好多瓶。于是我每天去散步,也就只不过是散步了。望着满目凋零景象萧条的残秋,我心里不免暗暗自得。因为当别人再也没有什么开着的花儿欣赏的时候,我的欣赏需求仍得到着满足。与别人相比,那一种满足心理似乎更大。有一天,我忽然面对眼前开得很宁静的花想原来我内心里自私、贪婪、占有的欲望是多么强烈。而我不过是一个写小说的,内心欲望的直径充其量不过仅限于文坛,而且还能常常自审着,自省着,自抑着。否则,延至官场、延至情场、延至商界、延至政界,延至一切更易激发人占有的更易使人心污染的名利场,我这个人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所贪取而窃的又会是什么呢?我又将采取些什么样的猾手段呢?插在一个个瓶子里的花,仿佛一面面镜子,我从中照见了我的内心世界,我竟一时悚然。竟有点儿自己被自己吓住了(节选自梁晓声狡猾是一种冒险)8. 作者开头对“窃”字作了一番解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答案:照应题目,避免行文突兀;解释了偷窃者做错事时心安理得故意狡辩的心理;自然引出下文窃花的叙述;为后文的自省和忧虑做铺垫。9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1)内心欲望的直径充其量不过仅限于文坛。答:(2)我从中照见了我的内心世界,我竟一时悚然。答:答案:(1)“我”只是一个文人,内心自私、贪婪、占有欲望的范围是有限的,危害社会的程度也是有限的。(2)“我”从窃花的行为中看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自私、贪婪和强烈的占有欲,并为由此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而感到震惊和畏惧。10窃花前后,“我”有哪些怪异举动?请从文中找出三处事实加以说明。答:答案:时间反常通常选择很晚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