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3节群落的结构 池塘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植食性鱼 p71问题探讨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叫做群落 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群落水平上的研究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 各种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研究池塘群落 种群种类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种群位置 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围和边界 一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二 群落的物种组成 三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 被捕食者 数量多者或先增加先减少者 捕食者 数量少者或后增加后减少者 特点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决定数量的种间关系 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 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 竞争实力悬殊时 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竞争实力相当时 牛与羊 a宿主 寄主 b寄生虫 体表寄生 体内寄生 特点 寄生者一般给寄主造成慢性伤害 但不能立即杀死寄主 宿主 如果分开 寄生者难以单独生存 而寄主会生活更好 两者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互利共生 同生共死 特点 如果彼此分开 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 同时减少 呈现出 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1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2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 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 另一方处于劣势 甚至灭亡 3 寄生 一种生物 寄生者 寄居于另一种生物 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4 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 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存活 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互助 种间斗争 捕食竞争寄生 巢寄生 互利共生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种群内 群落内 生存斗争 种内斗争 种间斗争 竞争 寄生 捕食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种内斗争意义 对失败的个体是有害的 甚至死亡 对于种的生存是有利的 使得种内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 或后代更优良 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同种生物成体以幼体为食是种内斗争非捕食同种生物没有竞争关系 特别提醒 种间关系 表示有利 表示有害 彼此有利彼此依赖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种群 得利种群 有害 小结 寄生1 一种生物往往终生或一生的某个阶段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生活 2 一种生物往往从另一种生物上获取养料 汁液 被寄生 被寄生的部位还在 寄生获取的是寄主的体液或者是寄主已经消化 半消化 未消化的食物 3 一种生物往往不会使另一种生物致死 捕食1 一种生物只有较短时间暂时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停留 2 一种生物往往获取另一种生物的整体或部分器官 捕食后 被捕食的部分就不在了3 一种生物往往使另一种生物致死 寄生与捕食的区别 竞争 共生 a b c 捕食 广东2004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 a b 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 a种群依赖于b种群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 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 a为s型增长 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 b为j型增长 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c b a 1 垂直结构 四 群落的空间结构 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 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森林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分为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木层以及地被层 草本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也具有分层 根系 根茎等在地下也是按深度分层分布 水平结构的特点 常常呈现镶嵌分布 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 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地形 土壤湿度和盐碱度 光照强度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 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2 水平结构 3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别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 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 热 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 特别提醒 在高山植物群落 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 1 在森林群落中 乔木 灌木 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 从而使它们能 a 有效避免竞争b 合理利用环境资源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 以上都正确 d 2 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 以下不正确的是a 在垂直方向 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 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d 在水平方向上 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c 3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高山长草 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 不构成生物群落 4 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 却在南极磷虾体内发现了ddt 该现象可解释为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 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 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 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 c a 1 b 2 屏障撤掉后 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由于种群a捕食种群b 种群b的数量减少 而种群a的数量增加 但随着种群b的数量减少 种群a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数量减少 种群b的数量又会出现一定的增加 这样 假设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 种群a和种群b将出现此消彼长的相对稳定情况 练习p77基础题 1拓展题1 大致步骤 1 选择的植物 一般用草本植物 应能适应同一环境 植株大小基本一致 最好查阅有关资料搞清楚植物名称与生活习性等 2 实验前要做必要的观察记录 如植株的 尤其是根 生长情况 3 设立对照组 单独种植 同种植株种植在一起 实验组 不同种植株种植在一起 并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 也可进一步从不同的植株间距来设计实验 4 通过比较分析根系的长势 论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 5 解释实验结果 2 蜾蠃捕食螟蛉幼虫 细腰蜂有雌雄 且种类繁多 可以捕捉多种昆虫来喂养其下一代 我国是发现和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农林害虫最早的国家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 诗经 小雅 小苑 就有记载 螟蛉有子 蜾赢负之 教诲尔之 式谷似之 其意思是说 蜾赢无雌 捕捉螟蛉幼虫教养 变成自己的儿子 人们历来把收养义子称为螟蛉子均渊源于此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和偏见 并非蜾赢收养螟蛉 而是前者寄生在后者身上 以螟蛉为养料繁殖自己的后代 蜾赢是一种细腰蜂 常用泥土在树上 屋内筑壶形巢 它捕捉稻螟蛉时 以其毒螫刺入螟蛉的运动神经球而使其麻醉昏迷 将稻螟蛉储藏在巢内 然后产卵封巢 供其蜂卵孵后的幼虫作食料 幼虫长大发育成蜂蛹 最后羽化为咸虫 又是一只细腰蜂从蜂巢中飞出来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预测变化方向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直接影响 影响数量变动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种群水平上的研究是同一物种的生物集合体 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的群体 种群 也离不开环境中的其它生物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 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要点 1 一定的自然区域 包含这里的各种生物2 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一座城市 它除了有大量的人和建筑物外 还有各种绿化植物 还有菜地和果园 有许多的植物及老鼠苍蝇蟾蜍等动物 这就构成了一个城市生物群落 农田中除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外 还有杂草等多种植物及昆虫 青蛙 老鼠等多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 海洋生物群落 海洋中除鱼类外 还有珊瑚 贝类 甲壳类等许多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样的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生物群落 森林中有大树 小树 草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 还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动物及细菌 真菌等 市场上动物与植物及微生物能构成生物群落 农田生物群落 一般来说 环境条件愈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 生物物种的数目愈多 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武夷山常绿阔叶林西伯利亚冻原上低等植物840种低等植物670种高等植物2888种高等植物139种动物5000余种动物约1000种脊椎动物475种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丰富度 p75探究 苔原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我国南方北方群落的变化 热带雨林 逐渐减少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 即群落交错区 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 河口湾 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 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平原 山地草地 林地群落间的过渡地带 非过渡地带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 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例如 从1845年到1855年间 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 而雪兔的减少 又会造成猞猁减少 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 从多年的调查看 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 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课本p73资料2 讨论2 讨论3 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雪兔是以植物为食 猞猁是以雪兔为食 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 使得植物 雪兔 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 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 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 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植食 捕食者 被捕食者 结果 肉食 捕食者 被捕食者 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的结果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 课本p73资料1 讨论1 在合适的条件下 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 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 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 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 而食物 杆菌 数量较多 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但是 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 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 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 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 这就是竞争 资料分析讨论提示 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 竞争 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 捕食 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 另一方处于劣势 最终灭亡 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讨论4 生态位相同 重叠 越多 竞争越激烈 你死我活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一种生物 寄生者 寄生于另一种生物 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寄生 一方受益 一方受害 寄生的结果 例如 蛔虫 绦虫 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 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 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 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菟丝子 两者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和菌瘤菌 互利共生 同生共死 地衣 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两者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互利共生 同生共死 两者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互利共生 同生共死 切叶蚁与真菌 传粉 传播种子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 两者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互利共生 同生共死 正在抛出义亲卵的大杜鹃雏鸟 义亲大苇莺哺育大杜鹃雏鸟 阅读课本p74 75后思考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形成这些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些结构有什么意义 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动物的垂直分层有什么关系 根系发达 茎杆粗壮的木本和草本植物在阳光充足的区域生长 某些喜阴的植物只能生长于它们的阴蔽之下 而极喜阴的苔藓等则只能生长于小草下形成地被层 栎林中鸟类在不同层次中的相对密度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活动 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 黄腰柳莺 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森林底层鸟类 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在森林生物群落中 高大的乔木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 它下面有灌木层 草本层 地被层 还有地下生物 动物则鹰 松鼠等处于顶层 麻雀 雉等处于中层 鼠和兔等在地面 蚯蚓 蝼蛄等在地下 池塘生物群落中 荷花 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 睡莲 满江红 浮萍等浮于水面 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 鲢鱼在水体浅层 鲩鱼在中层 青鱼 虾 蚌等在水底 泥鳅 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群落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 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食物 栖息场所等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 如阳光 空间 营养物质等 的能力 思考讨论 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 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龙头漏水修理课件
- 建筑工程项目临时设施建设方案
-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训练一(含答案)
- 消防应急疏散通道设计方案
- 泡菜工厂废气排放控制与治理方案
- 水稻直播机械化培训课件
- 热力管网检测与修复方案
- 水痘患者护理
- 医用化学溶液组成标度95课件
- 作业5音响扩音器案例03课件
- 消防车辆安全行驶课件
- 偏瘫患者穿衣健康宣教
- 酒店预算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汽车工程服务外包(ESO)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儿科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查房
-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课件
-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 孕期健康方式课件
- 膏药生产现场管理制度
- 智人迁徙路径重构-洞察及研究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