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1)徙于南冥( )(2)请循其本( )(3)教学相长( )(4)尽粟一石(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宫使驱将惜不得(爱惜)b.执策而临之(面对)c.不独亲其亲(以为亲)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3.下面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系向牛头充炭直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d.骈死于槽枥之间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策之不以其道b.只辱于奴隶人之手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d.居天下之广居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故/外户/而不闭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伐薪烧炭/南山中6.按要求默写相关古诗文名句。(5分)(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2)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3)呜呼!其真无马邪? !(4)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 , ”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望。(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体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二、名著阅读(2分)7.阅读文字,完成问题。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四岁时,他就被整天地钉在扬琴前面,或者和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选文中的“他”是罗曼罗兰 中的 (人名)。三、综合性学习(3分)8.班级开展“和谐班级”的活动,请你协助,搞好相关活动。(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选出一条名言作为本次活动的标语,写在下面的方格内。(1分) (2)你的同桌小明上历史课时看课外书,老师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他。之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2分) 四、阅读理解(3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9.诗中画线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0.选出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a.全诗语言朴实、准确,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b.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c.当秋雨来临,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2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选自孟涂文集)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教然后知困( )(3)非问无以广识( )(4)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学学半。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13.根据选文【甲】【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选文【甲】论述了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 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甲】文: 。【乙】文: 。(三)(2017上海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留以为梁( )(2)乃尽湿之( )15.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b.木料只有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c.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d.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痛恨它大,忽而又痛恨它小。16.文中两件事情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第一件: 。第二件: 。(四)(2017北京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吕氏春秋诚廉,意思是说:石头可以被碾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本质;丹砂可以被磨细,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本色。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名节操守不容玷污,理想志向不可动摇,就如同石之坚、丹之赤一样不可改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认为这是人的“正性”。大雪压枝,不改四季青葱的本色,是松柏的品节;狂风席卷,不改九天翱翔的征程,是鲲鹏的志向。古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认为天地之间,虽然品物万殊,但皆有其正性。人的正性就是“人间正气”。古往今来,凡立身高洁、守志坚决之人,皆能为保持品节而坚贞不屈,为固守信念而视死如归,文天祥便是典范。南宋末年,文天祥临危受命,率军抗敌,兵败被俘,不受威逼利诱,至死不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是文天祥忠贞不渝品质的表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他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在高原寒、炊断粮、风餐露宿的条件下,在面对围追堵截、伤亡巨大的情况下,若没有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若没有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理想信念,红军就不会成就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闻名世界的壮举。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人间正气”,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提供了凝聚力和驱动力,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实基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种“人间正气”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取材于姜广辉的同名文章,有删改)【注释】正性:最根本的品性。17.下列词语中,对理解本文中心论点起关键作用的两个词语 是 和。(4分)名节操守理想志向不可改变人间正气大义凛然出生入死18.根据上下文的论证过程,在第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分)【甲】既然个人如此,群体理应也是这样【乙】个人尚且如此,一个群体更是这样【丙】不仅个人如此,一个群体也是这样19.请你从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文天祥除外),借这个人物说说你对“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的理解。(4分) 五、作文。(40分)20.请以“感悟人生”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1.(1)x(2)xn(3)zhng(4)s2.a【解析】惜:吝惜。3.d【解析】本题考查对通假字的辨析。a项中,“冥”同“溟”;b项中,“直”同“值”;c项中,“与”同“举”。4.a【解析】a项中,“之”是代词,代指千里马,其余各项用作助词“的”。5.c【解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6.(1)其翼若垂天之云(2)盗窃乱贼而不作(3)其真不知马也(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二、7.名人传贝多芬8.(1)【示例】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2)【示例】小明,上课看课外书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且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上课期间,我们应该心无旁骛,认真听讲,你说是吗?9.渲染暗淡愁惨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做铺垫。【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赏析画线句。先明确景物描写的特点,然后根据景物描写明确其烘托作用。画线句描写了凄清的秋景,渲染出凄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10.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中,诗人先关注自己的茅屋,再由自己的茅屋引发思考,上升到关注“天下寒士”的高度上,因此c项表述有误。11.(1)好(2)困惑(3)增长(4)有时12.(1)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2)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13.教与学问与学实践出真知学习要勤学善问【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分析语段,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空可从【甲】文主旨句“故曰:教学相长也”中得到答案;第空可从“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中得出答案。空考查两文的主旨,分别抓住两文的主旨句“教学相长也”和“君子之学必好问”提炼答案即可。【参考译文】【乙】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向人请教,还能怎么进行判断呢?14.(1)作为、做成 (2)全、都15.c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画线句的重点词是“病”,由“病其大”可知,此处的“病”应是动词,结合原文“余”否定了“家僮”对于木的用途的两种建议,因而翻译为“嫌弃”最恰当。16.事物都自有它合适的用途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能力。从“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可以得出事物都各有它合适的用途。从“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可以得出做事情要把握适度的原则,掌握好分寸。【参考译文】有人送来一根木料,家僮说:“留下可以做成房梁。”我说:“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家僮说:“可以做栋。”我说:“木料太大,不适宜做栋。”家僮笑着说:“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我说:“小子听着,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止是木料呢?”有一天,小僮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热得烘人。我说:“炭太多了。”他把炭都用水浇灭了,只留下三两个火星,欲灭不灭。我说:“炭太少了。”小僮抱怨说:“火炉是同一个,(你)既嫌炭多,又嫌炭少。”我说:“小子听着,做事情各有它适宜的分寸,岂止是火呢?”17.名节操守理想志向【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的能力。理解中心论点,主要依靠分论点的内容,文章从个人和群体两个方面分析,分析了个人和群体对自己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的坚守和付出。18.丙【解析】在横线处填写的句子,从文章的结构来分析,属于文章的过渡句。既考虑要承接上文的内容,同时又对下文有引出的作用,上文说的是关于个人的内容,下文说的是关于群体的内容,且内容的范围有所扩大,因此递进式的关联词最为合适。19.【示例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红岩中的江姐。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她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坏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对信念的坚守。“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我认为: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自己的梦想,我们都应该为之全力以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该坚持自己的梦想。 【解析】题目要求在我们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选择人物,既可以从中考范围内要求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也可以从课外阅读过的作品中选择,只要人物事迹及其特征能体现对名节操守的坚守,对理想志向的追求,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20.【例文】感悟人生流星的光辉来自星体摩擦,珍珠的璀璨来自贝壳的眼泪。人生是一种经历。痛苦、欢乐、失落、自信、平凡、辉煌只有经历了才会有感悟,才活得更丰富、更充实。题记感悟痛苦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确,我们生活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总会被这样那样的压力困扰着,无论学习,工作,生活付出与得到的天平上总会发生不尽如人意的失误。我们的人生中,坎坷和泥泞在周而复始地缠绕,倘若我们每天忧心忡忡、度日如年,即使美好的生命也会黯然失色;但倘若我们放宽心态,用对生命的无比挚爱去蔑视那些坎坷,让美好的心情陪伴我们度过每一天,相信,我们的生命将是美丽的,是精彩的。感悟自信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假如你只是一棵无名的小草,虽然没有花儿的艳丽,树的伟岸,但你仍以你顽强的自信为大地编织着美丽的衣裳;假如你只是一条孤苦伶仃的小溪,虽然没有大海的浩瀚无比,大江的奔腾喧嚣,但你仍有勇往直前的胆量与斗志,迈过一个个绊脚石,汇成浩荡的江河。庸人总以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于是便在稍纵即逝的机遇旁唉声叹气、悲观失望;睿智者总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总会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看到希望和转机。摔倒了怕什么?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向前走。失败了怕什么?关键要知道此时不搏何时搏?朋友们,感悟自信,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凭着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黑龙江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人员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广西姆洛甲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公开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河南新乡市长垣市高章士学校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黔西南州生态移民局公益性岗位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吉林松辽水利水电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电事业部、金山第三热电有限公司招聘3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洛阳宜阳县选聘县属国有集团公司部长10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东湛江市坡头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招聘编外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市新郑市面向社会聘任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政务服务体验员1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联勤保障中心二季度社会人才招聘13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DB41∕T 2689-2024 水利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规范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课件-第一章(二) 做什么样的教师
- 2025至2030中国智能楼宇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华为云平台安全架构与实施策略
- 扶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一故事一音标课件
- 安全施工规范手册
- 农村合作建房协议书范本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
- 2024年冀教新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