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清水县红堡镇红堡中学 文建红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第一节,今天我们再来具体地了解作者透过这些文字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分男女各读一段,比一比谁读得好要求:语句流畅、节奏合理、语速适中二、研读课文(一)第二节:描写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图景讨论(结合学案):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便得一山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往来种作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才通人林尽水源2、用文中原句回答:(1)描写桃花源中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2)体现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明确: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讨论(多媒体显示):1、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 _(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2、感受桃花源的幸福: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 _(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没有战乱、安居乐业)教师小结:抓住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诸景,描写了桃花源自然环境优美雅致,鸡鸣犬吠不绝于耳,突出了桃花源环境的宁静融洽。从他们的精神面貌看出他们的生活是安乐幸福的。这幅理想的生活图景,与当时战乱纷扰、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由此可见作者塑造这样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二)第三节:写渔人在桃花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写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讨论(结合学案):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乃大惊(乃不知有汉)具答之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不复出焉 为具言所闻停数日,辞去不足为外人道也2、翻译句子,注意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2)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5)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3、用文中原句回答:(1)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2)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桃花源村?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明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点拨:表现了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这与当时的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污浊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确: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点拨:表现了桃源人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明确: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讨论(多媒体显示):1、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点拨归纳:1、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2、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反衬了世人的不幸,表现了桃源中人对战乱的厌恶,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追求。3、他们不想被外面的世界知道,也不希望让自己和平宁静的生活受到打扰。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教师小结:上面的两节是全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中做客及辞别的经过,描写了桃花源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淳朴的民风和安定和平的社会局面,作者借此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这是故事的发展。(三)第四、五节:写桃花源不可复得讨论(结合学案):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说如此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翻译句子,注意文言句式。(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讨论(多媒体显示):(1)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感受桃花源的神秘:结合全文,说说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点拨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与开头照应,更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教师小结:以上两段文字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渔人出山以后的事,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提问: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渔人的行踪?明确:缘复前行从口入停数日,辞去既出便扶向路寻向所志教师总结:这篇文章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的顺序组织故事情节。三、访谈练习同桌二人,一人为采访者(渔人),另一人为受访者(村里人)将课文内容展现出来。最后推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利用刚学过的口语交际“访谈”,让学生分别担任采访者(渔人)和受访者(村里人),通过一问一答,来熟悉课文内容,这样既避免了单调繁琐的串讲、又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四、拓展延伸讨论:1、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那里景色优美、资源丰富,风俗纯淳朴;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这个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作者不可能想出改变现实的办法,因此这个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时代的局限。陶渊明在1500多年前描绘出这样美好的理想境界,我们应该充分肯定。2、渔人的品行如何?参考:以今天普遍提倡的“诚信”道德观而论,渔人言而无信;但渔人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心想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说明了他的向往也是一般老百姓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五、课堂总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六、布置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下半年四川绵阳安州区考核招聘教师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工作人员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陕西咸阳市事业单位招聘20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玉溪市红塔区发展和改革局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版痔疮病情详解及护理方法分享
- 中学组织教育活动实施纲要
- 财税咨询方案写作范文
- 建筑方案设计中标公司名单
- 山东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9月份考试试题以及答案(适合沪科版)
- 2025至2030中国聚烯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四川达州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劳动合同职工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下半年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文广集团)招聘1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大队委竞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信用管理专业题库- 信用管理对企业市场风险的控制
- 6.2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件)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普通饮片车间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读懂诗家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