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题西林壁教案设计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有灵性之美的语言。她传递着文明,印刻着人间的喜怒哀乐、书写着无限河山。笔者认为,古诗的教学,应基于吟诵,贵在于品悟,回归生活,切忌支解语言而忽略大意象的美。 题西林壁是古诗中写景抒情的典范,也是情理交融的诗文先河。笔者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在诗的灵动意境中,引导学生和诗人及文本产生共鸣,在真实的生活中感受诗的强大生命力。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课前准备:收集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教学流程:一、激趣,感悟诗的意境,形成对山的全方位的感受。(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学古诗可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古诗。谁来背首古诗?(二)出示:过渡:老师也带来了写古诗句,请你读读!感受古诗的美!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注意适当解释(三)初步形成对山的认识1、上面的诗句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字,那是山2、请你谈谈你眼中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二、初步感悟苏轼眼中的庐山。(一)揭示所学内容1、大家谈了自己眼中的山,有位诗人也想谈谈自己眼中的山,你们想知道这是什么山吗?2、出示古诗内容课件:题西林壁(二)初读诗句,正音1、他游览的是什么山呢?他想跟大家谈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诗。2、学生自由读诗。3、请学生读。(1)单个举手积极地读(2)男女生比读(3)上下句1、2组与3、4组接读注意用上激励的评价语,同时正音(三)初步释疑1、明白所写的山和题诗的地点等基本常识。(1)过渡:有句格言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书读着读着就知道其中的东西了。你们也读了好几遍了那么你读懂什么了呢?(2)随机交流。三、探索庐山的真面。(一)见识庐山的多面性1、苏轼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引导用现代语言表达)2、诗句是怎样写的?3、出示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4、释字解词:(1)横看正面看(2)岭(圆)峰(尖险)5、苏轼怎样去感受庐山的?(引导回答: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有正面看、侧面看、远处看、近处看、站在高处俯瞰、站在低处仰视)1、 作者都从哪些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庐山的?2、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出示图片引导)(二)感受庐山多面的美(1)这样的山你见过吗?美美地自由读前两句(2)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引导读者的心情的词语百看不厌、心旷神怡 等词)(3)齐读诗句四、解疑明理(一)明诗意1、你们喜欢这样多情的庐山吗?2、苏轼也跟大家一样,真的想一览庐山的真面,可是他能吗?3、齐读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过渡:诗中哪两句告诉我们他不能?4、谁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字意(二)明事理1、提升庐山的真面:过渡:苏轼见到了如此变化无穷的庐山,为什么还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引导:庐山的美、味道永远领略不尽的,局部的美并不是庐山的全部)2、苏轼怎样才能见到庐山的真面?3、小结归纳:从整体上看,才有可能认清事物的本来面目4、形象感知:(1)出示:四副图描写同一样东西,但角度各不相同(2)盲人摸象的故事5、生活中你有过这样因为看了局部而忽略整体而犯了错的事情吗? 我们对待一个人应该怎样看待呢?五、了解作者1、今天在诗人苏轼的带领下,你见到了怎样的庐山啊?齐读古诗2、简介作者苏轼。(出示苏轼的画面)过渡:苏轼眼中的山可和别人眼中的山一样吗?诗人苏轼想通过诗来告诉我们六、小结:题西林壁1、苏轼眼中的山和别人眼中的山一样吗?请大家再读一遍。2、诗人苏轼想通过这首诗告诉什么?3、历来写山的人不计其数,而苏轼把我们带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整版)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质量测试试题经典答案
- 承德市七年级下册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起重机操作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通信安全员试题及答案
- 5月二级心理咨询师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 环评工程师真题库及答案
- 采油工技能鉴定试题库及答案(中级工)
- 起重工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西安防火墙施工方案
- 营业直销投资咨询方案模板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机加工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班组级)(精)
- 电梯从业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武汉商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钢结构厂房装修施工方案报告
- DB32-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
- 2024年国庆中秋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欢度双节 安全护航》主题安全教育【课件】
-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2.1力(第2课时)课件
- 中国外卖大战报告(中英)-高盛-202507
- 咖啡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