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歌会.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歌会.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歌会.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云南歌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学年 第二 学期市桥星海中学“自主合作,相互玉成”课堂教学导学稿 初二 年级 语文 科 新授课 课型课题:云南的歌会(3课时) 主编人:刘永红 审核人: 曾静 上课日期 2012年 3月 21日【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的拼音和解释。2、了解沈从文生平及其作品。3、整体把握文章框架,能准确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4、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学习重点】体会文章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学习难点】1、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2、理解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师生研学】一、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介绍: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苗族,湖南凤凰人。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2、写作背景民歌释义:就是民间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大多不知作者姓名。每个民族、每个地区,他们的民歌都不相同。歌会释义:在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云南是聚居了最多的少数民族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了各个领域。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云南的民歌,这就是云南的歌会。二、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迤(y)西 譬(p)喻 糯(nu)米 蹲(dn)踞 忌讳(hu) 酬(chu)和 铁箍(g)熹(x)微 龙吟凤哕(yu)2解释下列词语。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譬喻:打比方。忌讳:忌怕而隐避。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龙吟凤哕:形容声音如同龙吟,凤啼一般,抑扬顿挫,十分悦耳。 环节二【合学互动】1.理清文章脉络明确: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出下文。第二部分(23)描写山野对歌。第三部分(4)描写山路漫歌。第四部分(5)描写村寨传歌。2.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明确: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我们要反复品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3. 勾画出好词好句,并与同学分享。环节四【巩固反馈】:作业:1课后练习一。2课外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音像资料及当地的民歌民俗。第二课时环节一【温故知新】知识链接:工笔描绘(写实):刻画细腻真实,如在目前,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写意白描(写虚):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课文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环节三【合学互动】赏析品读课文三个歌唱场面:1. 赏读“山野对歌”第2-3段从哪几方面来写“山野对歌”?哪一方面是重点详写?有什么作用明确:对歌的地点: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 对歌的内容: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对歌的方式:或见景生情、或提问、或互嘲互赞 对歌的目的:比赛机智才能 唱歌人(年轻女人)作用: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2.赏读“山路漫歌”。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你觉得作者这样用笔的目的何在?“山路漫歌”部分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3.学习“金满斗会”。老人常说“十年难逢金满斗”,默读第5段,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的歌会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明确:“金满斗会”与前两种歌会形式相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场面盛况空前 人多: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盛妆: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传承民族文化由老一代汇集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环节三【难点导学】赏读完三个歌唱场面,让我们共同来完成以下表格,以更好的体会各个场面独特的风格。1.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描写了在云南的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及其特点:形式特点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2.文章描写了三种民歌形式的不同特点,每种形式描写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形式描写侧重点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2.完成研讨与练习的第二大题。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第一段以写实为主,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第二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小结:赏读云南的歌会这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们似乎与作者进行了一次云南之旅。在作者引领下,我们对自然、对人、对艺术进行了一番品味,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