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5370698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1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3
上传人:QQ24****178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王**(实名认证)
浙江
IP属地:浙江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钻孔
组合
机床
设计
含有
CAD
文件
- 资源描述:
-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包含有CAD文件,钻孔,组合,机床,设计,含有,CAD,文件
- 内容简介:
-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题目名称题目性质工程设计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软件综合论文其它题目来源科研题目 生产现场教学 其它自拟题目选题理由: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院(系)领导小组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备注: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1、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2、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3、对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要求包括图表、实物等硬件要求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4、主要参考文献5、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序号设计(论文)工作进度日期(起止周数)1开题报告2实施研究3完成初稿4修改定稿5成绩评定6答 辩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年 月 日学生(签字): 接受任务时间: 年 月 日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起重机作为许多行业中日常生产必不可少的关键和重要设备,其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受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的限制,改革开放前30年国内机械行业所用起重机基本上是在原苏联的模式下做的一些小型的改进和发展。随着国内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大量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现代化的起重机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其巨大的用途和其广泛的应用,起重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进步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而,研究并制造先进、优越的起重机将有利于社会各行业,特别是机械、桥梁、建筑等行业的发展,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搬运、装卸、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创造出合理而方便快捷的有机物流系统,从而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对50/10t双梁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及主梁进行设计计算。这里需要先提出2至3个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及主梁方案,然后分析确定方案,接着对大车运行机构及主梁的各部件进行计算选择或者设计,之后再绘制出相关的工程图和控制系统图等。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饿困难是本设计的大车运行机构一些部件的选择计算和主梁的设计计算部分过于复杂。要解决此问题可以请教指导老师或者采用经验法计算选择,以达到顺利完成设计的目的。报告人签名: 年 月 日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先参观了解生产实际中的桥式起重机的使用和工作原理,查阅一些有关起重机设计制造的一些重要资料,认真分析桥式起重机的相关参数和性能指标,然后明确设计思路,从而确定设计方案,最后在采用类比和经验的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充分地考虑本设计的合理性和现实性以及经济性的指标,尽量让设计出来的桥式起重机能满足更多更大的工作要求,并有足够大的安全系数。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4、进度计划序号日期进度安排12345678910115、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结果的预测)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6、教研室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说明: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两周内完成。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记录(由指导老师填写与学生见面、电话、网上指导的主要内容,原则上一周填写一次。)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记录(由指导老师填写与学生见面、电话、网上指导的主要内容,原则上一周填写一次。)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记录(由指导老师填写与学生见面、电话、网上指导的主要内容,原则上一周填写一次。)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记录(由指导老师填写与学生见面、电话、网上指导的主要内容,原则上一周填写一次。)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指导记录:填写时间: 年 月 日教师签名学生签名5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记录学生填写前期工作小结完成的主要工作及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方法:指导情况指导教师坚持每周指导,认真负责,要求严格指导教师指导不够,要求欠严格学生签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填写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的评价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完成质量:好 一般 差未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主要原因: 指导情况坚持每周指导,学生积极寻求和接受指导学生寻求和接受指导主动性不够教师签名 年 月 日院(系)中期检查领导小组填写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完成质量:好 一般 差未按计划完成预定的工作内容对指导教师工作的评价坚持每周指导,认真负责,要求严格,指导记录填写详实、规范坚持每周指导,认真负责,指导记录填写不详实、欠规范未坚持每周指导整改意见 检查小组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审表题目名称评分项目分值得分评价内涵工作表现20%01学习态度6遵守各项纪律,工作刻苦努力,具有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02科学实践、调研7通过实验、试验、查阅文献、深入生产实践等渠道获取与毕业设计有关的材料。03课题工作量7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能力水平45%04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0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05应用文献的能力5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06实验(设计)能力10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装置安装、调试、操作等实验工作,数据正确、可靠。07计算能力5具有较强的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08外文应用能力5能按学校规定结合设计(论文)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翻译准确、通顺、文字流畅,有外文摘要和外文书目。09计算机应用能力5能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处理和辅助设计等。10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5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综合的能力。成果质量35%11插图(或图纸)质量、篇幅5符合本专业规定要求。12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10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13论文(或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5具有科学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4论文(或设计)规范化程度5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整洁、正确;用语格式、图表、数据、各种资料的运用及引用都要规范化。15创新10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是否达到答辩要求成绩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成绩评审表题目名称评分项目分值得分评价内涵选题质量20%0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7符合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的目的。02题目难易度、工作量6题目贴切,有较强科学性,难易度适中,题目规模适当。03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序7符合本学科的发展,解决生产、科研和实验室的建设等任务中出现的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能力水平45%04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0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05应用文献的能力5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06实验(设计)能力10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装置安装、调试、操作等实验工作,数据正确、可靠。07计算能力5具有较强的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08外文应用能力5能按学校规定结合设计(论文)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翻译准确、通顺、文字流畅,有外文摘要和外文书目。09计算机应用能力5能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处理和辅助设计等。10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5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综合的能力。成果质量35%11插图(或图纸)质量、篇幅5符合本专业规定要求。12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10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13论文(或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5具有科学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4论文(或设计)规范化程度5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整洁、正确;用语格式、图表、数据、各种资料的运用及引用都要规范化。15创新10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是否达到答辩要求成绩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成绩评审表题目名称评分项目分值得分评价内涵选题质量20%0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7符合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的目的。02题目难易度、工作量6题目贴切,有较强科学性,难易度适中,题目规模适当。03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序7符合本学科的发展,解决生产、科研和实验室的建设等任务中出现的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能力水平45%04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0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能对课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05应用文献的能力5能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和从事其他调研;能提出并较好地论述课题的实施方案;有收集、加工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06实验(设计)能力10能正确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装置安装、调试、操作等实验工作,数据正确、可靠。07计算能力5具有较强的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08外文应用能力5能按学校规定结合设计(论文)阅读、翻译一定量的本专业外文资料,翻译准确、通顺、文字流畅,有外文摘要和外文书目。09计算机应用能力5能运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搜集、加工、处理和辅助设计等。10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5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分析、处理、综合的能力。成果质量35%11插图(或图纸)质量、篇幅5符合本专业规定要求。12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10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述充分,结论严谨合理;实验正确,分析处理科学。13论文(或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5具有科学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4论文(或设计)规范化程度5文字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号统一,编号齐全,图表完备、整洁、正确;用语格式、图表、数据、各种资料的运用及引用都要规范化。15创新10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是否达到答辩要求成绩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8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由记录人使用)题目名称姓 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职称答辩小组名单姓名性别职称职务其他答辩记录:记录人(签字):年 月 日9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审表(答辩小组用)题目名称姓 名学号专业评分项目分值得分评价内涵01答辩准备5准备充分02陈述表达10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 03选题5符合本学科的发展和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04设计(论文)思路15分析归纳合理,方案论证充分,实验方法科学。05主要完成情况30圆满完成规定任务,工作量饱满,难度较大,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设计)有应用价值。06回答专家提问10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有逻辑性。07论文书写质量10条理清楚,文理通顺,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完备、整洁、正确,书写格式规范08文献查阅5合理使用各种检索工具,能独立检索文献资料。09创新10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成 绩答辩小组评语组长(签字):年月日1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答辩委员会用)题目名称姓名学号专业评分项目评定成绩各项成绩所占比例实际得分指导教师评分30%评阅人评分评阅人130%评阅人2答辩小组评分40%成绩等级结论是否同意毕业设计(论文)通过同意 不同意(重新修改重新答辩)院(系)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院(系)公章:说明:1.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应由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小组三部分的评分组成。2.成绩折算标准:优=90分、良=80分、中=70分、及格=60分、不及格60分。17攀枝花学院攀枝花学院Panzhihua University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记录及成绩评定册工作记录及成绩评定册(理工类用)(理工类用)题 目: 钻孔组合机床设计 学生姓名: 代发强 学号:200310621027 所在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班 级: 2003 级 1 班 指 导 教 师: 周汝忠 职称: 教授 助理指导教师: 职称: 2007 年 5 月 15 日目目 录录1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12 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3 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44 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工作记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工作记录65 5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记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记录 106 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审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审表117 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成绩评审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成绩评审表128 8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149 9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审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审表15101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16 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钻孔组合机床设计学生姓名: 代 发 强 学生学号: 200310621027 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03机制一班 指导教师: 周汝忠 教授 助理指导教师: 二七年四月攀枝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攀枝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而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制造装备机床的先进程度。本文对减速器箱盖连接孔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就其孔的加工提出了“一次装夹,多工位加工,达到产品图样的精度要求”的思路。根据这一思路设计了钻孔组合机床设计。该组合机床由立柱、立柱底座、中间底座、液压滑台、动力箱、多轴箱等组成。本文对各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论证。关键词:组合机床,离合器压盘,主轴箱,夹具AbstractThe Manufacture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country or area. Its level of development stands for the economic power,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level, living standard and national defensive power of the country or area. While the capability of production in trade of manufacture mostly depends on the advanced producing equipmentmachine tool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ut detailed analysis for the case cov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gear reducer that joins hole, the processing for its hole have put forward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once pack folder, work position is processed , reach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 of product pattern .According to this train of thought , have designed the four-axle first work drilling machine of bit alignmen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ng of each part of this machine tool.Keyword: Modular machine tool, Clutch plate 目 录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1 机床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及其发展简史11.2组合机床的国内、外现状 21.2.1 国内组合机床现状31.2.2 国外组合机床现状41.3机床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51.3.1设计的目的51.3.2设计内容51.3.3设计要求61.4机床的设计步骤61.4.1调查研究61.4.2拟定方案61.4.3工作图设计62 组合机床的总体设计 82.1 组合机床方案的制定82.1.1 制定工艺方案82.1.2 确定组合机床的配置形式和结构方案82.2 确定切削用量及选择刀具102.2.1 确定工序间余量102.2.2 选择切削用量102.2.3 确定切削刀、切削扭矩、切削功率112.2.4 选择刀具结构11 2.3 “三图一卡”的编制122.3.1 被加工零件工序图 122.3.2 加工示意图132.3.3 机床联系尺寸图172.3.4 生产率计算卡202.4 多轴箱的设计222.4.1 绘制多轴箱设计原始依据图222.4.2 主轴、齿轮模数的选择232.4.3 多轴箱的传动设计232.4.4 绘制传动系统图252.4.5 传动零件的校核262.5 确定机械重块平衡机构302.6 液压系统322.6.1 Z轴液压泵的确定322.6.2 轴液压动力的确定332.6.3 拟定液压系统图343 夹具设计363.1机床夹具的概述36 3.1.1机床夹具的组成363.1.2机床夹具的类型 363.2 工件机构特373.3 工件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的设计373.4 夹紧方案和夹紧元件的设计 373.5 夹具的性能及优点 373.6 夹具体的设计 383.7 误差分析与计算 383.8 夹具精度分析计算 393.9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404 结论41参考文献42致谢43附件1:机床夹具零件图、多轴箱装配图、联系尺寸总图及被加工零件工序图附件2:工作记录及成绩评定册IV第 1 2 卷第 4 期2 0 0 4 年 8 月光学 精密工程O p t i c s a n d P r e c i s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Vo l . 1 2 No . 4 A u g . 2 0 0 4文章编号1 0 0 4 - 9 2 4 X ( 2 0 0 4 ) 0 4 - 0 2 2 8 - 0 3深孔枪钻组合机床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王少岩, 刘华军( 辽宁 机电 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丹东1 1 8 0 0 2 )摘要: 在深孔枪钻组合机床的设计制造过程中, 有很多技术性问题需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根据作者对枪钻机床的设计和研制, 总结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如果控制得好, 就能够保证深孔加工的质量.关健词: 枪钻组合机床; 导向装里; 切刘液中图分类号: T G 5 2文献标识码: AS e v e r a l k e y p r o b l e ms i n d e s i g n i n g a c o mb i n e d ma c h i n e f o r d e e p g u n d r i l lWAN G S h a o - y a n , L I U Hu a - j u n( L i a o n i n g C o l l e g e o f Ma c h i n e r y&E l e c t r i c i t y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 D a n d o n g 1 1 8 0 0 2 ,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I n d e s i g n i n g a n d p r o d u c i n g a c o m b i n a t e d m a c h i n e f o r t h e d e e p g u n d r i l l , m a n y t e c h n i c a lp r o b l e m s s h o u l d b e c o n s t a n t l y c o n s i d e r e d a n d s t u d i e d . S e v e r a l k e y p r o b l e m s w h i c h s h o u l d b e p a i d a t -t e n t i o n t o d e s i g n a n d p r o d u c e t h e c o m b i n a t e d m a c h i n e f o r t h e d e e p g u n d r i l l a r e p r e s e n t e d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f o r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t h e d e e p g u n d r i l l .K e y w o r d s : c o m b i n a t e d m a c h i n e f o r t h e d e e p g u n d r i l l ; g u i d i n g s e t t i n g ; c u t t i n g l i q u i d1 问题的提出 深孔枪钻组合机床( 以下简称枪钻机床) 是4 0 年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组合机床, 早期主要用于加工汽车、 军事工业中一些零件的深孔( 长径比L / D 5 的孔) , 现在也用于加工浅孔。枪钻机床用来加工深孔时, L I D一般可达到 1 0 0以上, 最大甚至可达到2 0 0 , 可一次加工出精度很高的深孔, 孔径精度可达到I T 7以上, 粗糙度可达到R a=1 . 6 - 0 . 4 , 直线度可高达0 . 1 / 1 0 0 0 。亦可一次加工出精度很高的浅孔, 取代传统的钻扩铰加工工艺, 解决了钻扩铰工艺不能解决的难题。用枪钻组机床加工深孔, 其所有工艺过程都由P L C来实现自动控制, 在自动生产线上得到广泛应用。 鉴于枪钻机床的上述工艺特点, 它在结构设计上与传统的钻幢类组合机床有很大区别, 如刀具、 主轴箱结构、 排屑方式, 切削液及润滑方式等均有不同的设计特点。下面主要就枪钻机床各主要部件设计的关键性问题加以探讨。收稿日期: 2 0 0 4 - 0 2 - 1 7 ; 修订日期: 2 0 0 4 - 0 4 - 1 5 .第 4 期王少岩, 等: 深孔枪钻组合机床设计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2 几个关键性问题2 . 1 枪钻刀具 枪钻刀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刀柄、 刀杆、 刀头, 如图 1 所示。A为心劣召A兜冷万Q刀柄刀杆 A刀头切削液图1 枪钻刀具的组成F i g . 1 C o m p o s i t i o n o f g u n d r i l l 刀杆一般为铬相钢管, 刀头为硬质合金, 二者焊接后在其外圆上制成 A -A剖视图中的“ V ” 形排屑槽, 整个刀具是空心的, 当枪钻刀具开始钻削时, 高压切削液从刀具后端打人, 经其内孔至刀头, 切屑被切削液从排屑槽冲出。这里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是: 当刀头离开导向套后, 刀头可起自导向作用, 防止发生偏斜, 保证孔的直线度。为避免损伤已加工孔的表面质量, 刀杆直径通常比刀头直径小0 . 1 D左右。因此, 枪钻刀具的结构与排屑方式等极具特殊性。2 . 2 机床主轴箱结构 枪钻机床的主轴箱结构, 一般采用精铿头的结构。由于枪钻加工时刀具的进给量比较小, 可达到。 . 0 0 5 m m / r , 因此枪钻主轴对其轴向窜动要求非常严格, 应控制在0 . 0 0 3 m m以内, 若轴向窜动量过大, 会导致进给量不均匀, 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和损坏刀具。 枪钻主轴的转速一般较高, 因此主轴系统设计应保证噪声小, 传动平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般采用楔形皮带传动, 主轴等关键零件需要在加工完毕后做动平衡检验。所以, 在加工主轴时,所有外圆均需磨削, 以利于实现其动平衡, 对主轴的径向跳动一般不做特殊要求。 枪钻机床切削加工时, 由于切削力和进给量都较小, 对主轴刚性要求低于其他机床。主轴轴承一般采用高精度向心推力球轴承, 轴承内圈与主轴的配磨间隙一般为 0 . 0 0 5 m m左右, 轴承外圈与箱体内孔的配研间隙一般为0 . 0 0 5 m m左右。2 . 3 导向装置 这是枪钻机床本身特需的一种导向装置, 它可实现枪钻刀具的准确切人与导向, 切屑和切削液的混合物在导向装置中被引流到排屑系统中去, 并由导向装置对切削区域飞溅的切削液进行封闭处理和控制。 导套的材料、 加工精度和与刀头的配合间隙是影响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它与刀头的配合间隙一般在 0 . 0 0 5 0 . 0 1 2 m m之间, 当间隙超过0 . 0 2 m m时导套就应更换, 所有导套一般都用硬质合金制作。2 . 4 进给滑台 由于枪钻加工时进给量很小, 因此要求滑台运行平稳且不允许爬行, 这与主轴不允许轴向窜动是同一道理。设计时必须选择 1 H J C系列高精度机械滑台( G B 3 6 6 8 . 4 - 8 3 ) , 该滑台带有调速装置(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枪钻进给量) , 采用滚珠丝杠传动, 三导向, 精度保持性好, 导向约束稳定性及动态性能也很好。另外, 在选用机械滑台时还要注意必须使宽度规格尺寸小, 但行程要长。枪钻机床不能采用液压滑台。2 . 5 切削液处理及供给系统 E 1 枪钻加工时对切削液的要求非常高, 切削液必须有合适的压力, 足够的流量和很高的过滤精度, 才能保证枪钻加工冷却和冲屑的顺利实现。尤其是枪钻切削液的过滤精度, 对刀具的耐用度、内孔的表面粗糙度、 尺寸精度、 液压泵和阀的磨损有很大影响。实践表明, 当切削液过滤精度为 2 0f .m时, 刀具刃磨一次可钻孔1 4 个;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 过滤精度为1 0 u m时, 刀具刃磨一次可钻 5 4 个孔, 并且过滤精度对孔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更为明显。签于如此, 枪钻机床过滤系统必须采用多级过滤, 将切削液与切屑( 多为细屑)的混合物严格分离, 提高枪钻使用寿命和加工质量。枪钻的排屑装置多为自动磁性排屑装置。枪钻切削液的处理与供给系统的循环, 如图2 所示。 图2 中的双点划线内为枪钻切削液处理与排屑系统, 其中精过滤需有堵塞发迅装置报警, 由P L C控制切换, 油温控制柜使切削液的温度控制在 5 5 0 C以下, 整个系统需有足够的容量。光学精密工程第 1 2卷净外臀科11!切削液和少量切屑 ( 脏切削液) 间z h粗过滤目半精过滤精过游精过滤差, 产生的油雾防火性差, 环保性差等, 已难以适应现代生产的要求。而水基半合成切削液, 是新一代理想的机加润滑冷却介质, 兼有水性和油性的双重性能, 具有极压、 润滑、 冷却、 防锈和清洗能力, 环保性好, 有取代油基切削液趋势。油温控制柜统-一卜。系二阳必旧滋屑一月n-L_导向装置万真枪钻机床主轴后端3 结束语图 2F i g . 2 C u t t i n g 切削液处理与供给系统l i q u i d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o f f e r i n g s y s t e m2 . 6 枪钻切削液 枪钻切削液必须是专门配制的, 它分为油基和水基切削液I l l 。切削液质量是枪钻加工中重要的控制环节。油基切削液以往用的比较多, 但油基切液目 前暴露的缺点较多, 如冷却性差、 清洗性 综上所述, 由于枪钻机床结构设计存在的诸多关键性因素, 因此它对设计、 制造的要求也很高。近 1 0 年来我国枪钻机床制造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也要求我们从事这一行业的技术工作者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使枪钻机床的设计与制造技术能更上一层楼。参考文献: 1 仁 2 3 唐善洲. 枪钻加工中的水基切削液 J .制造技术与机床, 2 0 0 3 , 1 1 ; 2 9 - 3 0 .T A N G S Z . Wa t e r c o o l i n g l i q u id u s e d in g u n d r i l l m a c h i n i n g J .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M a c h i n e T o o l ,2 0 0 3 , 1 1 : 2 9 - 3 0 . ( i n C h i n e s e )周新. 枪钻冷却系统的改进 J . 组合机床与自 动化加工技术, 2 0 0 2 , 9 ; 6 6 - 6 8 .Z H O U X . T h e i m p r o v i n g o f c o l d i n g s y s t e m o n g u n d r i l l J . M o d u l a r M a c h i n e T o o l & A u t o m a t i c M a c h i n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0 2 , 9 : 6 6 - 6 8 . ( i n C h i n e s e )刘钢.由小直径深孔刀具的革新谈创新设计 J .中国机械工程, 2 0 0 1 , 1 2 ; 3 5 - 4 0 .L I U G . T h e c r e a t i n g d e s i g n o n s m a l l d i a m e t e r d e e p g u n d r i l l i n n o v a t i n g J . C h i n a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2 0 0 1 ,1 2 : 3 5 - 4 0 . ( i n C h i n e s e )作者简介: 王少岩( 1 9 5 9 -) , 男, 辽宁丹东人,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附件二:2006年度攀枝花学院精品课程申 报 表教学单位名称: 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 服装教研室课程名称: 色彩构成 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文学类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艺术类 课程负责人: 苏小燕 申报日期: 2006年6月10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 制二00六年六月十日1、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苏小燕性别女出生年月196053最终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副教授电话3344551学 位文学学士职务传真所在院系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E-mailpzhsusu通信地址(邮编)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 617000研究方向服装设计,攀西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要课程:一、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1) 服装结构设计 ,专业理论加实践课 14/周 3 届 100人(2) 男西服工艺 , 专业实践课 14/周 4届 120人(3) 女装工艺 , 专业实践课 14/周 3届 80人(4) 中外服装史 , 专业理论课 4-2/周 3届 70人(5) 立体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基础理论加实践 12/周 装专、服专、服本、服本、综合造型 300人二、近五年承担的实践性教学设计了立体裁剪、服装工艺、时装摄影、服饰美学、发型与化妆等课程的教学大纲、计划;承担裙装裤装基础工艺、女装工艺、男西服工艺等实践教学;指导三届毕业生的服装设计作品和毕业论文。学生总人数约70人。三、近五年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攀西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市级科研课题 2002至2004年已结题。第3主持人。服装立体设计与裁剪/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校级教改课题 2005年至2007年。课题组长,第一主持人。四、近五年作为第1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1)民间美术与现代审美意识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1期 。(2)服饰是文化的表征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3期 (3)云南直苴村民族服饰探议 装饰(国家级核心期刊)2004年第9期。 (4)凉山彝族男子发髻“天菩萨”的文化内涵装饰(国家级核心期刊)2005年第9期。(5)彝族男子的身份符号“天菩萨”凉山彝族男人发髻“天菩萨”的服饰文化内涵录入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论文集和论文光盘。2005年8月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1989年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改革、创新、自制教具展中,作品丑娃娃等教具,获一等奖。(2)1992年在四川省中师青年美术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3)1997年论文民间美术与现代审美意识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美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4)1999年辅导的作品时装画获四川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四川省第三届中师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绘画类三等奖。 (5)2002年壁挂作品获攀枝花第二届艺术节二等奖。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攀西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校级科研课题 已结题 第3主持服装立体设计与裁剪/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校级教改课题 0507年 课题组长,第一主持。二、近五年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以第1署名人发表的学术论文(1)民间美术与现代审美意识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1期 。独著。(2)服饰是文化的表征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3期。 独著。(3)云南直苴村民族服饰探议 装饰(国家级核心期刊)2004年第9期。独著。 (4)凉山彝族男子发髻“天菩萨”的文化内涵装饰(国家级核心期刊)2005年第9期。独著。(5)彝族男子的身份符号“天菩萨”凉山彝族男人发髻“天菩萨”的服饰文化内涵录入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论文集和论文光盘。2005年8月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1989年在市教育局组织的改革、创新、自制教具展中,作品丑娃娃等教具,获一等奖。(2)1991年辅导的作品山的节奏获四川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四川省首届中等师范学校艺术节”美展速写三等奖。(3)1997年论文民间美术与现代审美意识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美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4)1999年辅导的作品时装画获四川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四川省第三届中师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绘画类三等奖。 (5)2002年壁挂作品获攀枝花第二届艺术节二等奖。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主讲教师情况(1)2(1)-1基本信息姓 名卢新燕性别女出生年月1974.1最终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电话13982310310学 位学士职务服装教研室主任传真所在院系艺术学院E-mailL通信地址(邮编)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办公室研究方向艺术设计2(1)-2教学情况 主要承担的课程:色彩构成 专业基础课 周12学时 2001、2002、2004、2005届 人数120平面构成 专业基础课 周12学时 2001、2002、2004、2005届 人数120服装设计 专业课 周14学时 2001、2002、2004届 人数100图案基础 专业基础课 周12学时 2001、2002、2004、2005届 人数120毕业设计 专业课 周22学时 2000、20021、2002届 人数1002(1)-3学术研究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定位及走向发表于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2人。浅谈服装画的创作发表于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二人服装教育与市场发表于中国教育理论2002年12期浅析中国服装史上四大变革发表于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2002-2004年参研了校级科研课题攀西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第3人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主讲教师情况(2)2(2)-1基本信息姓 名童友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12最终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电话学 位职务传真所在院系艺术学院E-mail通信地址(邮编)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2(2)-2教学情况主要课程:色彩构成 、专业基础课 周12学时 01、02、03、04、05装潢(本)、服装(专)、服装(本)、电脑(专)总人数:300人时装画 (专业课) 周14学时 2000服装(专)、 01服装(专) 0服装(专)、0服装(本)、 03服装(本) 总人数:120人素描 ( 专业基础) 周14学时 2000服装(专)、 01服装(专) 0服装(专)、0服装(本)、 03服装(本) 总人数:120人色彩 ( 专业基础理) 周14学时 2000服装(专)、 01服装(专) 0服装(专)、0服装(本)、 03服装(本) 总人数:120人毕业设计、(实践教学)2000服装专、2001服装专、2002服装专、2002服装本,总人数:120人2(2)-3学术研究谈攀枝花少数民族服饰(攀枝花日报2004.12.20)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定位及走向发表于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浅析中西服装差异发表于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浅谈服装画的创作发表于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2人谈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与学发表于发表于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2002-2004年参研了校级科研课题攀西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第二人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苏小燕女1960. 5副教授服装设计主讲 色彩构成教学卢新燕女1974.1讲师讲师主讲 色彩构成教学童友军男1970.12讲师讲师主讲 色彩构成教学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服装教研室7位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学士4人。 副教授职称 1人;已于 2003-2004 在中央美术美院读访学。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3人。所有教师历年年终考核成绩合格。3-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攀西地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市级科研课题 2002至2004年已结题。服装立体设计与裁剪/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校级教改课题 2005年至2007年。本课程经过本专业数年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网上查询以及外出考察,通过与先进院校的交流,了解国内外本课题教学的发展动态及最新成果,并通过市场调查与教学设计实践,结合本专业的实际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于 2003 年进行了教学大纲的修订,同时修订了课件、详细教案,使之更为系统化、科学化,在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课程实践与总结。教改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战能力得以提高,社会效应良好。教学内容更新的指导思想:根据色彩构成课程直观性强,实操性强等特点,在充实课程内容、增加学生动手训练时间的前提要求下对本课程实行分段教学,实现课程的阶段化教学,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建立起新的教学框架。在设计理念上重点培养学生设计艺术素质,突出色彩构成课在设计教学中的时代性、应用性和科学性。教学内容取舍的原则:在教学大纲保留基本内容和精华的前提下精讲。注重启发式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改变了过去全部授课思路单一的教学方式。构建针对社会需求而进行设计教学的新模式。从而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综合能力,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更加贴近社会。根据生源特点展开教学。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生源的层次,在坚持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提倡讨论课,鼓励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增加了课堂的学习互动氛围,效果良好。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构想上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使他们的潜能充分得到发挥,并由过去封闭式下的被动进行设计变为开放式中的主动进行设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3-4师资培养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近五年来服装教研室卢新燕、童友军、张国云评为讲师,卢新燕、张国云、王丽霞。三位老师先后考上研究生。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色彩构成,作为指导现代设计学习的基础理论体系之一,早在上世纪初期的德国包豪斯运动之际,即在享誉西方画坛的艺术大师伊顿、康定斯基等人的倡导下创立了相当系统的学说框架。对于设计者来说,色彩的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其并非是色彩构成研讨的终极目标或主体内容,而仅是延伸到色彩美学范畴的必要铺垫。色彩构成作为一门横跨自然与人文两大科学的综合学科,它所涵盖的知识领域极为广泛,本课程拟从解释色彩基本性质的物理学知识、反映色彩视觉规律的生理学知识,以及对于人们所产生的具有普遍精神、情感影响的心理学知识等方面入手,意在引导学生简明扼要的领悟色彩的科学内涵及其逻辑。色彩构成是美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从物理的和心理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色彩的基础和色彩构成的方法。色彩构成是纯粹基础性的理论和色彩的学习,它以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创造性思维为基本目的。色彩构成是将大自然复杂纷繁的色彩想象还原成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按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法则进行严格的训练,将学生对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之中,使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知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观,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该课程自攀枝花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创办以来,一直是美术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受到全体师生的重视,广泛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4-2-1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色彩构成是以科学的色彩理论为前提的一门美术教育基础课程,该课程通过逻辑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全面讲授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知识,是构成基础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作业练习,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中,使学生对色彩的感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美的境界,达到自由表现色彩的目的。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相关内容的了解,提高和加强学生对色彩构成课程的理解和运用构成法则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立体构成、服装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第一部分 色彩的基本知识与色彩属性(2学时)第二部分 色彩的基本规律(3学时)第三部分 色彩与心理效应(2学时)第四部分 配色的方法与原则(3学时)第五部分 民族地域色彩(2学时)实践部分(24学时)1.收集色彩构成方面的资料 (4学时)2、收集民族色彩方面的资料,对好的构成作品观摹体会,初步消化课堂知识。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色彩构成的意义、名词解释、色彩构成的形态元素。通过色彩三属性的推移练习,全面感受三属性的色彩面貌以及单一属性的作用和效果,掌握色彩的调和手法。难点:了解不同的色性与调性的表现力。了解色彩与心理效应的关系。掌握运用色彩表达一些一般性概念与主题,从特定的关系中表达出该概念的特征。解决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多媒体教学:利用视听媒体,将抽象的内容采用直观的方式形象地演示出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乐趣,将学生由 被动接收变为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学习,这样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1)色彩构成作用必须是手绘图,可以借助电脑进行小图样板绘制做参考。(2)作业要体现出色彩不同属性在构成作业中所起到的作用。(3)掌握颜色的配色方法,并运用到构成作业中。(4)从特定的形色关系中表现出人的心理感受。(1)了解西南地区各民族色彩搭配特征。(2)掌握各少数民族环境色彩配置的规律和法则。(3)到图书馆及互联网收集色彩方面的资料。4-2实践(验)课教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本课程在 20世纪“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方法基础上,结合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视觉心理学等课程,努力构建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规范,实现设计作为手工行当向艺术设计学科的转向。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收集色彩构成方面的资料。收集民族色彩方面的资料,对好的构成作品观摹体会,初步消化课堂知识。通过学生对色彩构成课程的观察思考,发现日常生活中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形态的关联,学会使用生活中形态进行创造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作业内容与要求:(20学时)内容:(1)色彩三属性色调构成练习3张(三属性各一张)。 (2)色彩面积对比练习1张。 (3)色彩冷暖对比构成练习2张(冷暖色调各一张)。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对照课程要求,首先需制定一个基本计划,按照计划中的实验指标搜集日常生活中的色彩构成资料,并使用构成方法将其转化为预期的形态。该过程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分成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在过程的中间环节给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操作4-2-4考核内容与方法1、平时作业成绩考核要按教学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即能考核学生色彩原理的掌握程度,又能考核色块调和能力。评分要准确、客观。2、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期末作业考核中,要检查学生作业的色彩搭配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本课程总成绩为: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综合成绩占60。4-2-5创新与特点收集民族色彩方面的资料,可以是少数民族服饰色彩或民间工艺品色彩等,对好的构成作品观摹体会,初步消化课堂知识。应用到不同的设计专业和领域。引导学生在学习外来艺术的同时,关注地域民族民间色彩的价值与特色,在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之间找到路子,形成自己的风格,将富有东方哲理和意蕴的本土文化融入现代视觉艺术之中,赋予色彩作品以全新的精神内涵和视觉美度。1、体验式教学:观察实际事物,开展课堂外教学; 2、案例教学:分析案例, 在教学大纲基础上,每位教师在标准案例上自己增加典型案例,课程结束时统一整合教学案例,形成逐年改进,优化教学案例。 3、讨论式教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经验、讨论问题; 4、观摩式教学:自我陈述、展览、答疑。 以学生作业的创意概念、草图、老师评语,形成展示教学过程,学生思考过程。每次课程结束之后,全部学生作业在展厅做展示。老师根据学生作业集中讲评。 5、多媒体教学:以标准电子课件为教学参考书,上课老师在标准电子课件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丰富教学内容。利用文字、图像、声音,使学生便于理解课程内容。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教材使用与建设色彩构成文艾 编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色彩构成 崔唯 编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设计色彩 张连生 单德林 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色彩构成技法谈 赵奉堂 天津人民出版社色彩构成 李莉婷 湖北美术出版社除教材外,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参考书,让学生自学分析优秀的色彩构成作品,拓宽知识面。本课程的教材和大纲目前采用定购和自编形式,自编的教学大纲,与课程相配套,把上过本课程的学生优秀作业做成参考书。在上课期间播放,启发学生思考与参照,采用多媒体教学,便于更多学生同时观看大量优秀案例。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收集色彩构成方面的资料。4-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教学理论更新:大力介绍、借鉴国外院校色彩构成课程的设计方法,尤其在课程理念、教学内容、课题设计等方面吸收其合理而具有创造力的因素。开发学生在思维、形式意识、手法、对生活及周围事物的观察、对学生个性因素发现与帮助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在教改实验和教材的编著中,我们引导学生在学习外来艺术的同时,关注地域民族民间色彩的价值与特色,在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之间找到路子,形成自己的风格,将富有东方哲理和意蕴的本土文化融入现代视觉艺术之中,赋予色彩作品以全新的精神内涵和视觉美度。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环节的链接与整合将理论讲授、色彩信息收集、草图构思、讨论讲评、作业制作、课程总结等方面构成综合与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分解与综合、趣味与理性、发散与交叉等多元、多维、多样化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出课程的知识性与创造性。做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开发潜力。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共享在教学大纲基础上,每位教师在标准案例上自己增加典型案例,分单元研讨,形成逐年改进,使之学术化、科学化、动态化地优化教学案例。配合教案,把各阶段学生的优秀作业汇编成教学参考资料,以学生作业的创意概念、草图、设计表达、教师即时评语等,形成展示教学过程,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考。教学过程的体验与延伸强调绘制大量的草图,多角度、多思维地快速方案练习,并将学生的单元习作、色彩写生和构成设计等作品在全院公开展示,使学生作业由被动接受、完成任务的方式变为主动展示,公诸社会、展示才智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课程教学改革找到了效果检测的窗口,为师生交流,公众对话,为学生创造才华的展示提供了平台。教学手段的更新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课程组多媒体课件教学率达100%。课件的制作过程使课程资源、内容等知识范畴的材料得以优化,使体裁、媒介、材料、技法等课题设计要素得以有机组合与巧妙编排,使教师的思路、教学程序与组织、教案编写与表达更为清晰。通过电教设施,在教学中进行动态图像演示,可使绘制与讲解同步,并能在同一幅画中改变结构、色调等,以扩展灵活变通的思维,将构想直观化。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使学生明辨道理,增强艺术感受力,鼓励学生发表有个性的见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实现了教育过程的优化。 4-5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校内督导组的评价:色彩构成是由服装教研室苏小燕、卢新燕、童友军等老师组成的课程组,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教学能力强。在教学中,课堂教学整体组织设计合理,语言表达流畅准确,层次分明,注重逻辑思维,分析透彻。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好,对解决问题、理解、发现问题诸方面都有所突破。在每次课程结束后的作业汇报展览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