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ppt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ppt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ppt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ppt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仁而得国者 有之矣 不仁而得天下者 未之有也 仁也者 人也 合而言之 道也 孟子 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合称 孔孟 有 亚圣 之称 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 主张行 仁政 以统一天下 曾游说梁 齐等诸侯国君 均不见用 退而与弟子万章 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有 孟子 一书传世 孟子 长于言辞 善于用比喻说理 其文气势磅礴 论证严密 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 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学习目标 1 翻译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 2 理解课文的论证思路 3 理解 人和 和 得道 的关系 一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节奏和重音 天时 不如 地利 地利 不如 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 而不胜 夫 环而攻之 必有 得天时者矣 然而 不胜者 是 天时 不如 地利也 城 非不高也 池 非不深也 兵革 非不坚利也 米粟 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是 地利 不如 人和也 故曰 域民 不以 封疆之界 固国 不以 山溪之险 威天下 不以 兵革之利 得道者 多助 失道者 寡助 寡助 之至 亲戚 畔之 多助 之至 天下 顺之 以 天下之所顺 攻 亲戚之所畔 故 君子有不战 战 必胜矣 二 文言词语归纳 1 通假字 畔 通 畔 背叛 2 一词多义 1 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 锐利 2 三里之城 结构助词 的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词 指城多助之至 到 3 环而攻之而不胜 连词 表顺接 连词 表转折 4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以天下之所顺 用3 古今异义词 前是古义 后是今义 1 郭 外城 姓氏 2 池 护城河 池塘 3 去 离开 到 去 4 委 放弃 委员 5 域 限制 地域 6 亲戚 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4 词类活用域 名词用做动词 限制 固 形容词用做动词 使 巩固 威 形容词用做动词 威震 三 翻译课文 注意一下句子的翻译 1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4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盼 5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四 研读课文 理清思路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2 课文举了什么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 攻城失利和守城失利的战例 3 课文的结论是什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4 课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战例 攻城一方失利 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一方失利 地利不如人和 道理 治国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结论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论据 得道 就得 人和 五 拓展延伸请说说与 和 字有关的成语 和蔼可亲 和风细雨 和睦相处 和盘托出 和平共处 和气生财 风和日丽 和衷共济 曲高和寡 解释 曲调高深 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旧指知音难得 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