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棉府绸工艺设计与实施.doc_第1页
涤棉府绸工艺设计与实施.doc_第2页
涤棉府绸工艺设计与实施.doc_第3页
涤棉府绸工艺设计与实施.doc_第4页
涤棉府绸工艺设计与实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涤棉府绸工艺设计与实施文件涤棉府绸工艺设计与实施文件 班班 级 级 纺设 09201 设计小组 设计小组 第三组 第组小组成员 第组小组成员 万四斌 黄文竹 冯瑞 吴婷婷 徐浩 设计者设计者 三组全体成员 审核者审核者 黄文竹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 王作宏 日日 期 期 2010 9 19 一 任务描述一 任务描述 从某外贸公司接到一批订单 需要生产 1 T C65 35 18 18 511 5 275 5 160 32s x 32s 130 x 70 63 2 2 左斜纹织物 2 T C 65 35 28 28 425 228 160 21s 21s 108 58 63 3 1 左斜纹的纱卡织物 各五万米 制定织造工艺并组织生产实施 二 生产流程设计二 生产流程设计 1 1 经纱处理 经纱处理 络筒 络筒机 NO7 整经 整经机 GA201 180 3 台 浆纱 浆纱机 GA308 2 台 穿经 人工穿经 2 2 纬纱处理 纬纱处理 开口 引纬 打纬 织造 3 3 整理 整理 验布 验布机 折布 折布机 定等 修布 修布机 打包 机 4 4 设备技术风格 设备技术风格 型全自动络筒机 锭 台 型整经机 台 调浆桶 组 型喷气织机 修布台 个 验布机 台 折布机 台 打包机 台 三 产品风格特征 三 产品风格特征 织物正面斜纹纹路明显 质地松软 光泽与弹性较好 透气性适中 四 对原纱的要求四 对原纱的要求 参考 机制工艺设计与实施 P21 1 斜纹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的磨损大都由浮于织物表面的经纱来承担 且织造过程中经 纱摩擦和拉伸的机会较多 所以对经纱的要求比纬纱高 2 原纱棉结杂质愈少愈好 3 原纱条干不匀率愈低愈好 4 纱线通道不能生锈 不能有毛刺 表面应光洁 以减少静电产生的机会 减少毛羽 五 产品规格五 产品规格 1 1 织物组织 织物组织 斜纹组织 2 2 幅宽 幅宽 160cm 3 匹长 匹长 规定匹长 公称匹长 加放布长 34 48 0 52 35m 4 4 总经根数 总经根数 卡其 总经根数 幅宽 经密 511 5 160 10 8184 根 纱卡 总经根数 幅宽 经密 425 160 10 6800 根 5 5 边纱边纱 卡其 24 2 根 参照 织物设计与试织 P56 表 2 3 9 纱卡 32 2 根 参照 织物设计与试织 P56 表 2 3 9 8 8 经纱号数经纱号数 卡其 18tex 纱卡 28tex 9 纬纱号数纬纱号数 卡其18tex 纱卡 28tex 1010 经纱密度 经纱密度 卡其 511 5 根 10cm 纱卡 425 根 10cm 1111 纬纱密度 纬纱密度 卡其 275 5 根 10cm 纱卡 228 根 10cm 1212 经向强力 经向强力 卡其 666N 参考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纱卡 938 13 纬向强力纬向强力 卡其 276N 同上 纱卡 381N 1414 经向缩率 经向缩率 卡其 9 纱卡 10 参照 织物设计与试织 P53 15 纬向缩率 纬向缩率 卡其 5 纱卡 2 1 同上 1616 经向紧度 经向紧度 卡其 80 3 纱卡 83 2 参考 织物设计与试织 P12 表 2 3 13 1717 纬向紧度 纬向紧度 卡其 43 2 纱卡 44 6 1818 总紧度 总紧度 卡其 88 8 纱卡 90 7 参考 纺织材料 1919 一平方米织物无浆干重 一平方米织物无浆干重 卡其 每平方米无浆干重 经纱密度 10 纬密 10 特克斯 1000 511 5 10 275 5 10 0 018 141 66g 纱卡 每平方米无浆干重 经纱密度 10 纬密 10 特克斯 1000 182 84 g 2020 疵点格率 疵点格率 47 8 六 络筒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实施六 络筒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实施 1 1 机型 机型 NO7 2 2 络筒机速度 络筒机速度 1 影响速度的因素有络筒机的类型 纱线的性能 包括纱线的粗细 强力 条干等 挡车工的操作熟练程度 交接班以及络筒机的保养等 2 络筒速度确定的原则 a 根据络筒机的类型 自动络筒机速度一般达到 1200m min 普通络筒机 500 800m min b 根据纱线性能 化纤或混纺纱 易产生静电 纱线细 强力低 条干差 速度要低 参照 机织生产技术 P27 c 综上因素卡其络筒机速度为 1000m min 纱卡络筒机速度为 1100m min 3 3 络筒张力 络筒张力 1 影响因素 导纱距离 络纱速度 纱线线密度 纱路曲折度等 参照 机织 生产技术 P9 2 络筒张力大小应根据纱线的纤维种类 线密度 络筒速度 织物风格和外观 以及筒子的用途来确定 纱线在满足筒子卷绕密度适宜 成形良好以及断头自 停装置要求的条件下 络筒张力以小为好 参照 机织生产技术 P5 络筒张力卡其选择为 17 65N 纱卡选择为 29 41N 4 4 清纱器参数 清纱器参数 选用电子式清纱装置 卡其纱线直径 直径系数 纱线线密度的开方值 0 17 疵点截面积 D 2 5d 0 17 2 5 0 425 疵点长度取 3mm 纱卡纱线直径 直径系数 纱线线密度的开方值 0 212 疵点截面积 D 2 5d 0 53 长度长度取 4mm 5 5 筒子的卷绕重量 筒子的卷绕重量 1 圆锥形筒子的卷绕体积 圆锥形筒子的卷绕体积 选用筒子的型号参数 D 20cm D1 16 3cm d 6 2cm d1 2 5cm h 1 5cm H 15 2cm 由公式得 V 3904 cm3 V 12 D D1 DD1 H 12 d D dD h 12 d d1 dd1 H h 2 圆锥筒子的卷绕重量 圆锥筒子的卷绕重量 纱线种类 96 32tex31 20tex19 12tex 卷绕密度 g cm30 34 0 390 34 0 420 35 0 45 查表 卡其 r 0 38 g cm3 纱卡 r 0 4 g cm3 卡其 G G vr 1000 0 38 3904 1000 1 48kg 纱卡 G G vr 1000 0 4 3904 1000 1 56kg 6 6 回潮率 回潮率 W Ga Go Go 100 30 参照 纺织材料 P178 表 6 3 7 7 结头形式 结头形式 由于是机器打结 所以选择自紧结 8 8 络筒工序工艺卡 络筒工序工艺卡 机型 NO7 温度 湿度 25 65 速度 转 分 2500 清纱板隔距 毫米 3 844 络 筒 工 艺 打结型式 自紧结 张力圈重量 克卡其 15 纱卡 25 绕纱长度 米卡其 86778 纱卡 48000 七 整经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实施整经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实施 1 1 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 1 机型 机型 GA201 180 2 整经机速度 整经机速度 600m min 3 经轴的卷绕重量或长度 经轴的卷绕重量或长度 A A 经轴最大卷绕体积经轴最大卷绕体积 VmaxVmax 卡其 上机布幅 布幅 1 纬纱织缩率 160 1 5 168cm 穿筘幅宽 上机布幅 2 5cm 168 2 170cm 织轴纱宽 穿筘幅宽 5 8cm 170 5 175cm 纱卡 上机布幅 布幅 1 纬纱织缩率 160 1 2 1 163cm 穿筘幅宽 上机布幅 2 5cm 163 2 165cm 织轴纱宽 穿筘幅宽 5 8cm 165 5 170cm V Vmax 4 D d W 3 14 4 70 26 7 175 558769 8cm 注 D 70cm d 26 7cm B 经轴最大卷绕长度经轴最大卷绕长度 Lmax 纱线种类卷绕密度 g cm3纱线种类卷绕密度 g cm3 19 棉纱0 44 0 4714tex 2 棉线0 50 0 55 14 5tex 棉纱0 45 0 4919tex 粘胶纤维纱0 52 0 56 10 tex 棉纱0 46 0 5013tex 涤 棉纱0 43 0 55 卡其L Lmax vmax 1 1000 m1 tex 575204 2 0 3 1000 744 18 12885 4m 由上表可取 1 0 3g cm 纱卡L Lmax vmax 1 1000 m1 tex 575204 2 0 4 1000 755 28 10572 7m 由上表可取 1 0 4g cm C 经轴实际卷绕长度经轴实际卷绕长度 L1 纱卡L1 L1 Lmax L织轴实 L织轴实 上了机长度 37316 7 620 3 620 36 50 12457 2m 卡其卡L1 L1 Lmax L织轴实 L织轴实 上了机长度 1057 27 627 24 627 24 50 10085 84m D 经轴实际卷绕重量经轴实际卷绕重量 G1 1380 50 卡其 G1 L1 m1 Nt 1000 1000 18 12457 2 744 1000 1000 166 83kg 纱卡 G1 L1 m1 Nt 1000 1000 28 10085 84 755 1000 1000 213 2kg 4 每轴经纱根数每轴经纱根数 m1 卡其 744 11 根 轴 纱卡 755 4 756 5 根 轴 5 整经张力整经张力 查 机织生产技术 p69可知张力装置一般采用分段分层配置张力圈原 则 前排重于后排 中层重于上下层 保证片纱张力均匀 故选用数据如下 特数 前排 前中排 中后排 后排 18 28tex 5 0g 4 6g 3 8g 3 3g 故整经张力配置可为 4 6 3 8 3 3 5 0 4 6 3 8 6 0 4 6 3 8 3 3 6 结头方式 结头方式 整经过程中一般采用织布结 结头小且牢 故采用织布结 7 经轴回潮率 经轴回潮率 在整经工序中保持一定的相对湿度 可使一定根数和规定长度的纱线平行的卷绕在具有一 定宽度的经轴上 使它们经受均一的张力 回潮率过高 经轴卷绕过紧 摩擦增加 经纱 伸长 断头增加 回潮率过低 吸浆量增加 经轴发松 故此处选用经轴回潮率为 3 8 整经工序工艺卡整经工序工艺卡 机型 GA201 108 速度转 分 600 张力圈重量 克 5 0 每轴经纱根数卡其 744 11 纱卡 755 4 756 5 整经长度米 46970m 整 经 工 艺 抓结形式 织布结 2 生产组织实施生产组织实施 1 安排生产该品种一台整经机的实际产量 一每班每台产量 一个轮班产量 及需要筒子量 整经落经轴数 2 按排生产该品种生产的班数 每班开台数及用工人数 八 浆纱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实施八 浆纱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实施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 1 调浆工艺设计调浆工艺设计 本产品为涤棉斜纹和卡其 这两产品调浆以变性淀粉为主浆料 经纱上浆 后必须保证浆纱成膜性能好 毛羽伏贴 并防静电 上浆工艺原则 低张力 小伸长 低回潮 匀卷绕 浆液高浓度低粘度 压浆先重后轻 重浸透轻被覆 湿分绞 保浆膜 1 1 主浆料的选用 主浆料的选用 涤棉纱的浆料一般为混合型 对于本次设计的产品来说用变性淀粉可以满足设 计的要求 所以本次就以变性淀粉为主 选取 65Kg 淀粉 同时用 10Kg 的 CMC 补充淀粉回潮率不好的缺陷 也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减沫剂的作用 2 2 辅助浆料选用 辅助浆料选用 该类涤棉混纱在生产过程中经摩擦后易起毛起球 同时在织造工序中 出于毛 羽 和静电的重影响 易使纱线相互纠缠 导致梭口开口不清 影响织造的顺利进 行 因此贴伏毛羽 减少静电 提高耐磨是此类纱线上浆的主要目的 3 3 后上蜡后上蜡 对烘燥后的浆纱进行上蜡 可降低其表面摩擦系数 保护浆膜 减少织造的断 头 后上蜡的工艺要求为 上蜡适量 干分绞清晰 无粘并 纱片排列均匀 无黑白条影 4 4 定积 或定浓 定积 或定浓 进一步说明调浆方法 进一步说明调浆方法 本次浆料采用的是变性淀粉为主浆料等 所以使用定浓法调浆 步骤如下 调节工艺参 数 加料和搅拌 先加马铃薯变性淀粉 65 再加 CMC 10 淀粉的 3 4 柔软剂粘着 剂 CMC 的 1 0 65Kg 浸透剂 0 65Kg 粘着剂 CMC 的 1 在定浓之后加硅酸钠 2Kg 和 2 萘酚 0 3Kg 烧碱 0 3Kg 2 萘酚的用量多少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一般南多北少 湿季多干季 少 而烧碱则是根据分解剂的用量来确定的 煮浆和闷浆 5 5 浆桶粘度浆桶粘度 2 浆纱工艺设计浆纱工艺设计 经过上浆后 经纱性能改善体现在增强 保伸 耐磨 贴伏毛羽等方面 浆纱 除了经纱的织造性能外 同时保证其浆轴好 织疵少 断头数低 效率高 设计如下 上浆均匀 轴与轴间 片纱与片纱间 单纱与单纱间都保持一致 避免出现 毛轴 和 段毛 浆液的浸透量和被覆量比例符合工艺要求 上浆后毛羽贴伏 浆膜平滑 柔 软 坚韧而连续完整 上浆后纱线的弹性伸长损失小 上浆后纱线的回潮率应符合工艺要求 织轴卷绕质量良好 表面圆整 排纱整齐 没有 倒 并 绞 等疵点 在保证浆纱质量的前提下 不断提高浆纱生产效率 浆纱速度 提高浆纱工 艺过程的操作和质量控制自动化程度 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浆纱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1 机型机型 GA308 2 浆纱机速度浆纱机速度 经轴式浆纱机目前一般是适用速度为 50 60m min 其发展趋势是以提高浆纱 质量为主而不是追求更高速度 所以速度要求为适当高速 取 60m min 3 回潮率回潮率 回潮率过大浆膜发粘 纱易粘连 织造时易开口部清 断头增加 易出疵布 回潮率过小纱线手感粗糙浆膜易脱落 落浆率较大 浆纱易起毛出现疵布 浆 纱回潮率应避免过高 过低 4 上浆率上浆率 因为我们采用的是混合浆 混合浆的上浆率为 10 5 伸长率伸长率 小伸长的工艺原则要求伸长率应控制在 0 3 6 墨印长度 墨印长度 由织物经向缩率 自然缩率等来确定 卡其 墨印长度 棉布规定长度 1 经向缩率 35 1 9 38 46m 纱卡 墨印长度 棉布规定长度 1 经向缩率 35 1 10 38 89m 7 墨印颜色墨印颜色 墨印颜色通常采用蓝色或红色 我们采用蓝色 8 浆轴匹数浆轴匹数 a 落布联匹数 2 b 所需纱长 卡其 38 46 8 307 68m 纱卡 38 89 8 311 12m c织轴最大卷绕体积织轴最大卷绕体积 V V3 3 卡其 319980 7m 175 11 5 49 4 14 3 4 2222 3 HdDV 纱卡 318038 4 m 170 11 5 49 4 14 3 4 2222 3 HdDV d织轴最卷绕长度织轴最卷绕长度 卡其L LMAX MAX v3r tex 总经根 数 1000 319980 7 0 3 18 8184 1000 651 6m 纱卡 L LMAX MAX v3r tex 总经根 数 1000 31380 4 0 4 28 6800 1000 653m e织轴实际卷绕长度织轴实际卷绕长度 卡其 L 织轴最大卷绕长度 规定匹长 规定匹长 5 651 6 35 35 5 635m 纱卡 L 织轴最大卷绕长度 规定匹长 规定匹长 5 653 35 35 5 635m g g 浆轴匹数 浆轴匹数 320 匹 9 9 每缸轴数 每缸轴数 20 10 10 浆槽温度 浆槽温度 GA308 型浆纱机浆槽内浆液的加热由蒸汽管直接加热浆液 温度采用 PID 控制形式 最高温度可达 100 1111 浆槽 浆槽 PHPH 值值 浆液酸碱度是浆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指标 酸碱度对浆液粘度 黏 着力以及上浆的经纱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次浆液为中性 12 退绕张力 退绕张力 该参数设定的是经轴最大时的张力 设定为 1550kg 对应 0 6MPa 的大气压 13 前压辊压力前压辊压力 18KN 1414 后压辊压力后压辊压力 8KN 因为我们采用的是 GA308 型号的浆纱机 所以其前后压浆棍压力分别为 18KN 和 8KN 15 烘房温度烘房温度 烘房或烘筒温度高 回潮率小 生产中通过改变蒸汽压力来调节 温度 控制回潮率高低 本次设置为 130 生产组织实施生产组织实施 1 按排生产该品种一台浆纱机的实际产量 每班每台产量 一个轮班产量及 需要经轴量 浆纱落浆轴数 调浆每班供浆量 2 按排生产该品种生产的班数 每班开台数及用工人数 浆纱工艺卡浆纱工艺卡 马铃薯淀粉Kg 65 CMC Kg 10 分解剂硅酸钠 Kg 2 浆 料 配 方防腐剂 2 萘酚Kg 0 3 后上蜡 0 3 柔软剂 101Kg 0 65 浸透剂 Kg 0 65 烧碱 Kg 0 3 机型GA308 速度米 分 60 墨印长度米40 4 墨印颜色 蓝色 每缸经轴数 11 每缸浆轴数 20 每缸匹数 匹 320 伸长率 0 3 回潮率 3 上浆率 10 浆槽温度 度 98 压浆力 KN前 18 后 8 浆液酸碱度 PH 值7 浆 纱 工 艺 烘房蒸汽压力 九九 穿经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实施穿经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实施 1 工艺设计工艺设计 清晰表述该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 清晰表述该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 1 筘号筘号 a 计算需要的筘数 计算需要的筘数 卡其 总经根数 每筘齿穿入数 2076 纱卡 总经根数 每筘齿穿入数 1700 b 计算筘号 计算筘号 卡其 筘齿数 穿筘幅宽 10 2076 170 10 120 35 纱卡 筘齿数 穿筘幅宽 10 1700 165 10 103 注 筘幅 筘的幅宽 即经纱片通过筘面的宽度 织物幅宽与筘幅的差异随纬 纱缩率的大小而定 筘幅 棉布规定幅宽 1 纬纱缩率 2 筘幅筘幅 在穿筘幅宽的基础上加 5 8cm 所以卡其为 175cm 纱卡为 170cm 3 每筘齿地入数每筘齿地入数 4 一个组织循环的纱线根数为 4 所以一筘 4 入 4 每筘齿边入数每筘齿边入数 4 5 综片数综片数 列列 6 1 6 综丝规格综丝规格 5 5 1 2 7 综丝根数与列综丝根数与列 24 4 卡其 1 2 列 纱卡 32 4 3 6 列 a a 第第 1 1 2 2 两综框上单列综丝根数 两综框上单列综丝根数 卡其 24 4 纱卡 32 4 b 第第 3 4 5 6 四片综框上单列综丝根数 四片综框上单列综丝根数 卡其 2034 4 纱卡 1684 4 8 地综穿法地综穿法 3456 9 边综穿法边综穿法 1122 10 停经片规格停经片规格 0 2mm 11 停经片数停经片数 列列 卡其 1364 6 纱卡 1700 4 12 地停经片穿法 地停经片穿法 卡其 1234 1256 3456 纱卡 1234 13 边停经片穿法边停经片穿法 卡其 1234 1256 3456 纱卡 1234 2 生产组织实施 1 按排生产该品种每班落卷布辊数 每班所需织轴数 纬纱 量 2 按排生产该品种生产的班数 每班开台数及用工人数 穿筘工艺卡穿筘工艺卡 筘号卡其 120 纱卡 103 综片数 列数 6 1 停经片穿法卡其 1234 1256 3456 纱卡 1234 筘幅厘米卡其 175 纱卡 170 地 3456穿综顺序 边 1122 地 4 入 穿 筘 工 艺 每筘穿入数 边 4 入 十十 织造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实施织造工艺设计与生产组织实施 1 工艺设计 清晰表述该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 工艺设计 清晰表述该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 1 机型机型 ZA205i 190 2 车速 清晰表述该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 车速 清晰表述该工艺参数确定的依据 500rpm 3 在机布幅在机布幅 卡其 168cm 纱卡 163cm 参考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附录表 4 落布联匹数 匹 落布联匹数 匹 4 2 根据织物厚度 参考 织物 54 页及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附录表 5 盘片间距盘片间距 卡其 175cm 纱卡 170cm 织物幅宽比机上筘幅宽 5 10cm 参考 机织工艺设 计与实施 附录表 6 纬牙配置纬牙配置 卡其 55 29 纱卡 48 32 求齿轮 7 的齿数 参考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附录 表及 机织生产技术 262 页 7 开口时间开口时间 320 度 参考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11 页及附录表和 纺织工艺管理 221 页 8 夹纱时间 夹纱时间 100 度 参考 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 12 页及附录表和 纺织工艺管理 221 页 9 压纱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