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台阶(课后作业.doc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台阶(课后作业.doc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台阶(课后作业.doc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台阶(课后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阶课后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选择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凹凼(dng) 门槛(kn) 涎水(yn) 摔跤(jio)B泥浆(jing) 着落(zho) 淌汗(tng) 烟瘾(yn)C旺盛(shng)黏性(nin) 尴尬(gn) 胯骨(ku)D醒悟(xng) 晌午(xing)嘎叽(g) 扁担(dan)2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石板上青幽幽的,(宽大,宽阔)阴凉,由不得人去坐一坐,躺一躺。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咯叭地(喊叫,惨叫)了一声。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粗鲁)地一把推开我。父亲觉得没什么事可干幽觉得很(烦恼,烦躁))3、根据语境,横线上填入的最恰当的一句是(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A你是酷暑里的浓阴 B你是深秋里的严霜C你是暖春里的梅雨D你是夏夜里的流星4、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材料,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本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对父亲只能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C、“我”是怀着对父亲的敬重、怜悯隐隐心酸及希望改变农村农民生活面貌来讲父亲的故事的。D、文章的详略是有中心决定的,本文题目是“台阶”,所以造房略写,造台阶详写。 5、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这段文字写父亲踏黄泥,对父亲头上的露珠的细致描写,有什么作用?二、课内阅读探究 (1)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台阶旁栽着一裸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6)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6、“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7、如何理解下列语句。(1)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2)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8、从第段中的加点词语,分析父亲的辛苦。9、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10、父亲的准备过程是艰苦的。它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 课外阅读延伸 父亲的自行车 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众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嘎嘎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母亲还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了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选自语林2005年8月)1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标题,那么父亲的自行车在全文中起何作用?2请概括写出全文表现父亲“称职”且体现父爱的几件具体事例。3联系语境,品味下边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第段文字所写材料都没有围绕父亲的自行车来写,这是否脱离了全文的中心?请探究并简述理由。5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后,“想了许久”才回信,“我”此时想了些什么?请续写出“我”回信的一部分内容(50字左右)。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_ 台阶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C(A“yn”应为“xin” B “zho”应为“zhu” D “xing”应为“shng”)2宽阔惨叫粗暴烦躁3A 4B (根据上句判断。) 5对父亲露雾中的头发描写细致生动,既表现出了父亲劳作的辛勤,也表现了父亲多年的期盼就要实现的无比喜悦、兴奋之情。(要揣摩出此时人物的心情。)二、课内阅读探究6、 “漫长”指他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从建房需要的经济与物质即建材上进行了准备。7、(1)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也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叫人羡慕。(2)这一句从侧面表现出父亲在冬天的劳动量,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度来说明父亲的千辛万苦,说明建造新房不容易。8、“鸣叫三遍”出发,“黄昏贴近”归来,说明了父亲出外一天劳动时间之长;“很疲倦”描写父亲的神态,表现他劳累的程度;“磨穿了底”说明他走路之多、之远。9、父亲具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10、根源在于农村的经济落后。父亲的现金收入的来源是砍柴,起早贪黑,砍一天柴,才得一元五角,许多建材是捡来的。他的积累是如此艰难,归根到底是因为农村的经济极端落后。三、课外阅读拓展1是全文的线索,也是“我”和父亲感情发展的纽带。(3分。扣住“线索”和“纽带”两个要点来答。答出一个要点得2分,答出两个要点得3分。)2风雨无阻地接送儿子上下学;认真辅导儿子的学习;不远千里赶回来看望生病的儿子。(3分。意对即可。)3“淡淡地”从语气的角度表现了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或表现了父亲不张扬、不夸饰、不表功的性格特点),反映了父亲对儿子朴素而深沉的爱。(或:淡淡的语气,浓浓的父爱。)(3分。前一个要点1分,后一个要点2分。意对即可。)4示例:父亲的自行车只是全文的线索,并不是全文的中心。全文中心是“父亲是惟一值得我一辈子崇拜的人”,而第段所写几个内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我”崇拜父亲的原因,所以该段并没有脱离全文的中心。(4分。扣住自行车是全文的线索得2分,扣住本段围绕中心选材得2分。无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父亲的思念、崇敬、感恩之情。(开放性题,无固定答案,只要符合“我”的心理和全文感情基调即可。)(3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10、信客(余秋雨)9、老王(杨绛)8、台阶(李森祥)7、背影(朱自清)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苏教版九年级下册1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3、曹刿论战(左传)12、呼兰河传(节选)(萧红)11、台阶(李森祥)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丰子恺)9、送行(比尔博姆)语文试题语文八年级单元测试语文八年级月考试题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试题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语文八年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