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愚公移山理解一、【注释】(1)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为道家著作。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语言和神话传说。其中最为脍炙人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如本篇愚公移山比喻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还有如杞人忧天嘲笑不必要的担心;两小儿辩日说明片面看问题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九方皋相马说明观察事物要注意精神实质等。方,方圆,见方。 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之,的。河阳,黄河北岸。河,在上古是黄河的专称。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2)(年)且(九十):副词,将近。(3)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面,作动词,对着。而:(4)惩:苦于,为所苦。(5)塞:阻塞。(6)迂:曲折,绕远。(7)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这里指全家人。而:表承接。谋,商量。汝,这里是你们的意思。(8)毕力平险: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毕:全。平:铲平。险,这里指险峻的大山。(9)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 于:到。 汉阴,汉水南岸。汉,在上古是汉江的专称。阴:水的南面或山的北面。(10)杂然相许:纷纷赞成他。杂然,纷纷的样子。 相许,赞成她。相,指代性副词,代愚公。许,赞同。(11)其妻献疑:其,代词,指愚公。献疑,提出疑问。以:凭。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之:的。(1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座小山也平不了。曾,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损,削减。魁父,小山名。之:的。丘,小山。(13)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就是“把怎么样”的意思。(14)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且,连词,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15)投诸渤海之尾:把它扔到渤海边上。诸,就是“之于”。 尾,这里指渤海的旁边。隐士,古代传说中的地名。(16)遂,于是。率:带领。荷担者三夫:挑担子的几个人。荷,挑。夫,成年男子。(17)扣:敲、凿。垦:挖。箕畚,这里是名词做状语,用箕畚。于:到。京城氏之孀妻,姓京城的人的寡妇。京城氏,姓京城的人。京城:复姓。氏:本来是姓的分支,汉代以后与姓没有区别。之:的。孀,死了丈夫的妇人。(18)遗男:遗孤,孤儿。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往:去。之:愚公他们。(19)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易,交换。节,季节。(20)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始:才。反,同“返”,返回。焉,语气助词。(21)叟:老头。而:表修饰。止:阻止。之:代愚公。甚矣,汝之不惠: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句,甚矣,太过分了。汝:你。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义。惠,同“慧”,聪明。以残年余力,以,介词,凭。残年,余年,暮年。(22)之:的。毛:地面所生的草木。(23)其: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 长息:长叹。 息,这里是叹息的意思。(2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 心,思想。之:的。固,固执。彻,通,通达。 曾不若孀妻弱子,弱子,小儿,弱,年少。(25)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义。有子存焉,焉,语气助词。(26)穷匮:穷尽。而山不加增:而,连词,表转折。加:加大。增:增高。(27)何苦,何患,何愁,愁什么,担心什么。苦:愁。(28)亡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同“无”没有。以:来。应:回答。操蛇之神闻之:操:拿。之:的。之,指愚公移山这件事。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29)惧其不已:怕他不停的干下去。惧:害怕。其:愚公。已,动词,停止。 之:代愚公挖山这件事。于:向,对。 帝:神话中的天帝。(30)感(于)其诚:被他诚心所感动。感:感动。负:背。(31)一厝朔东:一座放在朔东。厝,同“措”,放置。朔东,朔方东部,现在山西省北部一带。 雍:雍州,现在陕西省、甘肃省一带。(32)自此,自,介词,从。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一说“陇”,高地。断:阻断。焉:语气助词。二、【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三、理解第一段:介绍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1. 用夸张的手法写二山的高大,意在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定和勇气也就越突出。)2. 写二山的地理位置,用一个“本”字与后文相呼应;言外之意,这两座山如今已不再那里,这就自然引出下面的故事。第二段:写愚公不畏艰难,毅然率子孙移山。(开端)第一层:(北山愚公.相许):写愚公为改善交通条件,向家人提出移山的主张。1愚公移山的原因:改善交通条件,面山而居,出入极不方便。2一个“惩”字表明愚公所受的痛苦之深。3九十来岁的老人,饱尝交通堵塞之苦,现在决心移山,显然不是为了一己之便,而是为了造福后代。(正因为有这样的抱负,他才能不顾年迈体衰,毅然从事移山的雄伟事业。)4移山的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阳。5当他提出移山,并向全家描绘“平险”后天险变通途的美好图景时,立即得到全家支持和拥护。6“杂然相许”使人想到一家争先恐后,纷纷表态的生动情景。第二层:(其妻献疑曰隐士之北):写解决土石的办法。1“其妻献疑”,既照应前文“杂然相许”,显示了众人的热情,又说明了愚公的意志,已化为大家的意志,愚公和家人在移山的创举上,目标一致,团结一心。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第三层:(遂率子孙始一反焉):写移山的艰难和众人的支持。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说明工具的简陋,劳动艰辛。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运土路途遥远,费时甚多。3“叩石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些既说明移山的艰巨,更衬托愚公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决心。4京城氏子帮助移山的作用:既表明愚公的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连儿童也欣然参与,也是为了和下文的智叟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讽刺的艺术效果。5第2段中最能表明愚公移山工程艰巨的两句话是叩石垦壤.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第三段:叙述愚公对智叟的驳斥(发展)1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富含哲理,发人深省。2智叟眼中的愚公是“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3智叟目光短浅,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只知道眼前的现状,理屈词穷)4愚公认为子孙繁衍,生生不息,只要世世代代坚持挖,终能将之铲平。(看到了斗争的前途,理直气壮)5这一段充分说明:智叟不智,愚公不愚。6、愚公遇到的困难:1.山大且高2.劳动力少、弱3.工具简陋4.路途遥远第四段:写愚公精神感到天帝,移山愿望实现(结局)1结尾带有神话色彩。作者通过惊山神、感天帝赞扬了愚公的宏伟抱负和坚毅的精神。并以移山的最后胜利照应文章开头。2为什么文章以神话为结尾?由于古代生动和自然的限制,任何自然的矛盾无法克制,只能以幻想的方式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3. 神话结尾的作用: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4. “操蛇之神闻之告知之于帝”说明愚公他移山的决心行动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汇报。“帝恩其诚”愚公精神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他的无能,相反显示他移山力量之大和精神感人。5. 全文主旨:本文塑造了愚公的光辉形象,反应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6写法特点:全文篇幅短小,然而故事情节显得波澜起伏,曲折多姿,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过程。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写得比较生动。其中的问话不仅有展开情节的作用,而且不同的问话表达了不同的语气,反映了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文中运用对比和衬托。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讽、怀疑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拿山的高大、移山的艰巨、天神帮助愚公移山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6. 愚公是否愚,智叟是否智?(在移山问题上,愚公与智叟态度截然相反的原因)愚公虽愚,但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眼光远大,能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可谓“大智若愚”。而智叟从静止观点看问题,不知变通,固执己见,目光短浅,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谓“智叟不智”。7. 有人说:“愚公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还要叫子孙去吃这苦头,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这样的说法是怎样看的?我不赞同这种说法,从全文来看愚公移山不是为了一己之便,而为了造福后代;其次愚公认为人是能战胜自然的,只要世代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一定能移走这两座大山,愚公下决心移山也反应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决心。8. 愚公之妻与智叟的话的区别(持怎样的态度):结构形式相似,但目的全然不同。其妻从“献疑”的角度说,“以君之力,”带有关切担心语气,“曾不能损.王屋何”语气委婉,这是提心愚公及家人正视移山困难,是为了设法克服困难,而不是被困难吓倒,所以又提出“焉置土石”。而智叟则充满讥笑和责难,“以残年余力”讥笑他年老体衰。“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嘲讽他。9. 在你熟悉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题目。夸父逐日、水滴石穿、精卫填海、铁杵磨针。10故事并不是提倡挖山而是告诉人民,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下定决心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11. 愚公精神实质: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12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需要愚公精神吗?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现代化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建设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缺乏那种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13今天站在保护自然的角度,谈谈你对愚公移山的看法。像愚公这样挖山不行,因为山上的草木植被遭到彻底的破坏后,导致沙化,水土流失,生态失衡,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后患。14. 站在今天的角度,就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做法,谈谈你的看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愚公移山看起来很蠢,实际上这是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这是改造自然的积极行动。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5. 愚公移山的故事说了什么道理( 寓意)?故事的结局是天神帮助了愚公移走两座大山。你认为这样安排是否有损愚公形象?道理( 寓意):愚公移山的故事,反应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去奋斗的道理。天神帮助一共移走两座大山。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力神的两个儿子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种神话结尾,跟宣扬封建迷信思16、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17、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赞成:因为遇到困难一味退缩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坚持奋斗才能成功。不赞成:因为当遇到靠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学会放弃,另找其它的办法,就不会钻死胡同,陷入困境。18、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启示: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如果想建立一番事业,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继承并发扬“愚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对于愚公移山历来毁誉不一,你认为 愚公该移山还是搬家?请谈谈你的看法.观点一:愚公应该移山(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原电池课件
- 高中doing课件教学课件
- 高一知识培训课件
- 山地土地租赁合同范本(山地生态旅游项目合作开发)
- 知识产权评估与交易全权委托合作协议书
- 金融信息行业用工合同及商业秘密保护协议
- 宫颈糜烂护理知识细则
- 心理学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 养殖场水质监测指南
- 如何引导初高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规划
- 1.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 医院信息化网络安全培训
- 质量教育培训计划方案
- 产品追溯及模拟召回演练计划
- 《生死疲劳》好书分享
- Stata统计分析与应用(第3版)
- 设备使用维修和检修技术通则
- 《酸辣土豆丝制作》课件
- 高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方案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