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习题选编 鉴于目前公开出版的教材中,习题雷同的比较多,不少习题缺乏灵活性,很难考查综合能力,我们在此设计了部分习题,但愿能有助于教师打开命题的思路,也希望能为学生有机地综合地掌握逻辑知识和逻辑技能提供一些可用于训练的素材。本章最后附有参考答案。个别习题因解题思路与其它习题近似,未提供答案,但均说明了可供参考的解题方法。为有利掌握知识与技能,初学者应在独立完成习题后,再查阅参考答案。一、填 空 题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 ;在“(pq)r”中,逻辑常项是 。2在“所有S是P”中,逻辑常项是 ;而在“pq”中,逻辑变项是 。3“演绎推理”与“间接推理”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必然性推理”与“或然性推理”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4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 ,“判断”是 。5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 关系。6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 律,若“甲是党员而不是教师”为假,则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为真。7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 律,若“只有甲是大学生,甲才是运动员”为真,则联言判断 为假。8在提出假说的过程中,主要应用 推理和 推理。9在验证假说的过程中,主要应用 推理。10当概念S与概念P的外延具有 关系或 关系时,SEP取值为假而SOP取值为真。11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是“甲班同学”,谓项是“青年人”,其主、谓项均不周延,表述这一判断的自然语句是 。12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则该判断是 判断;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该判断是 判断。13若SA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 ;若SOP取值为假,则SEP取值为 。14若SEP取值为真,则SAP取值为 ;若SIP取值为假,则SOP取值为 。15若“有S不是P”取值为真,则“所有非P不是S”取值为 。16若“所有S是P”取值为真,则“所有非P是非S”取值为 。17若“所有S不是P”取值为真,则“有些非P是S”取值为 。18在概念外延间的“真包含”、“交叉”、“全异”关系中,属于传递性关系的是 关系,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是 关系。19在概念外延间的“全同”、“真包含于”、“交叉”、“矛盾”关系中,属于反对称关系的是 关系,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 关系。20若pq取值为假,则pq取值为 ,p1q取值为 。 21若pq取值为真,且p亦取值为真,则q取值为 。 22设p为“小王是工人”,q为“小田是工人”,则与“如果小王是工人,那么小田不是工人”相等值的选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23设p为“甲去北京”,q为“乙去北京”,则与“并非甲和乙都去北京”相等值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 24若pq取值为真,p取值为假,则q取值为 。 25若pq取值为真,q取值为假,则p取值为 。 26若rpq”取值为真,r亦取值为真,则pq取值为 。 27当“pq”、“pq”与“pq”均真时,P取值为 ,q取值为 。 28在第一格三段论中,大项是大前提的 项,小项是结论的 项。 29已知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O判断,则此三段论是第 格 式。 30已知一有效第四格三段论的结论为E判断,则这一三段论的式是 式。 31在“()qqp”的空括号中,填入变项符号 ,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32在“p( )qq”的空括号中,填入逻辑常项符号 ,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括号内。)1性质判断中,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 )。 a逻辑常项 b变项 c语言形式 d.思维内容 2如A与B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性质判断,则它们具有( )。 a相同的常项与变项 b相同的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常项与变项 d不同的常项,相同的变项 3在性质判断中,逻辑形式相同,是指( )相同。 a主项和谓项 b主项和量项 c谓项和联项 d量项和联项 4设A为假言判断,B为选言判断,并且A与B等值,则A与B( )。 a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b常项相同变项不同 c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d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5设A为联言判断,B为选言判断,并且A与B矛盾,则A与B( )。 a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b常项相同变项不同 c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d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6“并非如果p那么q”与“有S不是P”这两个判断形式的( )。 a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b常项相同变项不同 c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d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7“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判断形式( )。 a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b常项相同变项不同 c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d常项与变项均不同 8“没有S是P”与“没有S不是P”这两个判断( )。 a质与量均相同 b质相同但量不同 c质不同但量相同 d质与量均不同 9若两个性质判断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则完全不同,则这两个性质判断(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10刻划“并非S都不是P”的逻辑形式为( )。 aSEP b(SEP) cSIP dSOP 11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不是A”都真,则( )。 aA与B都是单独概念 bA与B都是普遍概念 cA是单独概念,B是普遍概念 dA是普遍概念,B是单独概念 12若AB两概念具有同一关系,则A与B( )。 a内涵与外延均相同 b内涵相同而外延不同 c内涵不同但外延相同 d内涵与外延均不同 13在(1)“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2)“青年应当又红又专”中的“青年”( )。 a都是集合概念 b(1)是集合概念(2)不是集合概念 c都不是集合概念 d(1)不是集合概念(2)是集合概念 14设A为“孔乙己”,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相容 15设S1是全称肯定判断的主项,S2是特称否定判断的主项,则( )。 aS1与S2都是普遍概念 bS1是普遍概念,S2是单独概念 cS1与S2都是单独概念 dSl是单独概念,S2是普遍概念 16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17下列限制或概括有错误的是( )。 a“复合判断”限制为“肢判断” b“单独概念”概括为“概念” c“矛盾关系”概括为“不相容关系 d“推理”限制为“三段论” 18定义可用公式表示为“DS就是Dp”,犯“定义过窄”的错误指的是在外延上( )。 aDS全同于DP bDS真包含于DP cDS真包含DP dDP真包含DS 19若A是划分的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0若A是属加种差定义中的被定义项,则A不能是( )。 a普遍概念 b单独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1当具有SIP形式的判断为真时,概念S与概念P的外延必然具有( )关系。 a同一 b交叉 c属种 d非全异 22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不是A”都真,则A与B具有( )关系。 a真包含于 b真包含 c交叉 d全异 23“小林与小王是同时入团的”这一判断是( )判断。 a性质 b关系 c联言 d负 24“判断p与判断q是矛盾的”这一判断属( )判断。 a性质 b关系,c联言 d负 25若两个性质判断主谓项素材相同,但主、谓项周延情况均不相同,则这两个判断具有( )关系。 a反对 b差等 c矛盾 d下反对 26若一个有两个肢判断的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则这两个肢判断具有( )关系。 a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b可以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以同假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27当S真包含于P时,( )。 aSAP与SEP均假 bSEP与SOP均真 cSAP与SIP均真 dSIP与SOP均真 28若A与C交叉,B既真包含于A又真包含于C,则下列为假的判断是( )。 aB是A或B是C b若B不是A,则B不是C c要么B是C要么B是A d只有B是A,B才是C 29下列公式中,其真假情况不完全取决于其变项的真假取值的是( )。 ap bpq cpq dpq 30断定一个主、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也就断定了主项与谓项的外延具有( )关系。 a同一 b属种 c交叉 d全异 31概念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关系。 a对称且传递 b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非对称且非传递 32判断间的蕴涵关系,属于( )关系。 a对称且传递 b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非对称且非传递 33与“必然有S是P”的负判断相等值的判断是( )。 a可能有S是P b可能所有S不是P c可能有S不是P d不可能有S是P 34下列各组判断中,不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 a“非p或非q”与“p并且q” b“只有p,才q”与“p并且非q” c“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 d“有的S不是P”与“没有S不是P” 35设p表示“小王是大学生”,q表示“小李是大学生”,则与“如果小王是大学生,那么小李不是大学生”相矛盾的联言判断形式是( )。 apq bpq cpq dpq 36设p表示“甲是教师”,q表示“乙是教师”,则与“如果甲是教师,那么乙也是教师”相等值的选言判断形式是( )。apq bpq cpq dpq 37已知“只有小王是大学生,小王才懂英语”为假,则( )为真。 a如果小王不是大学生,那么小王不懂英语 b小王是大学生并且小王不懂英语 c小王不是大学生并且小王不懂英语 d小工不是大学生或者小王懂英语 38当P为假时,则( )为真。 a必然p b可能P c必然非p d可能非p 39若r1 pq为真,r为假,则( )。 ap与q至少有一真 bp与q至少有一假 cp必为假 dp必为真 40已知“pq”、“pq”与“pq”均真,则( )为真。 apq bpq cpq d.pq 41若“pq”与“p q”均假,则( )为真。 apq bpq cpq dpq 42若“p当且仅当非q”与“q”均真,则( )为真。 apq bpq cpq dpq 43下列各组判断形式中,具有不可同真可以同假关系的是( )。 aSAP与SOP bpq与pq cpq与pq dpq与pq 44下列各组判断形式中,不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 apq与pq bSAP与SOP c(pq)与(pq) dpq与(pq) 45“p1 q”与“p1 q”具有( )关系。 a等值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矛盾 d不可同真可同假 46“pq”与“pq”( )。 a可同真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47当pq与p1 q仅有一真时,( )取值为真。 apq bpq cpq dpq 48若pq为假,则下列公式中取值为真的是( )。apq bpq cpq dpq49下列公式中,全面而恰当地表达了SAP与SOP真假关系的是( )。 aSAP(SOP) b(SAP)SOP cSAPSOP dSAPSOP50下列公式中,恰当地表达了A与E的真假关系的是:( )。aAE bA E cAE dA E51下列公式中,恰当地表达了A与I的真假关系的是( )。 aAI bAI cA I dAI 52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 )。 a前提的真假 b前提与结论内容间的联系 c结论的真假 d前提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53若一推理的前提与结论均假,则其推理形式( )。 a必然无效 b必然有效 c不可能无效 d可能有效54一有效的换位法推理,其前提判断与结论判断之间必然不具有( )关系。 a等值 b不等值 c蕴涵 d矛盾 55一有效的AAI式三段论,其大小项在前提中均不周延,则此三段论为( )。 a第一格 b第二格 c第三格 d第四格 56“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为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中项是( )。 a氧化铁 b含碳的 c有机物 d不含碳的 57由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可以推知( )。 a在前提中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必须周延 b在结论中不周延的项,在前提中必须不周延 c在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中必须周延 d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可以周延 58“有的哺乳动物是有尾巴的,因为老虎是有尾巴的”是一有效省略三段论,其省略的判断是( )。 a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老虎 b老虎是哺乳动物 c有的哺乳动物没有尾巴 d有些哺乳动物没有尾巴 59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E判断,其大前提可为( )。 aMAP bPOM cPEM dPAM 60在“p( )qpq”的空括号内,填入符号( ),可构成有效推理式。 a b c d 61以“如果甲乙都不是木工,那么丙是木工”为一前提,若再增加另一前提( ),可必然推得“乙是木工”。 a丙是木工 b丙不是木工 c甲不是木工 d甲和丙都不是木工 62当一个三段论两前提均真时,这个三段论不可能是( )。 a形式有效且结论真实 b形式有效但结论虚假 c形式无效而结论真实 d形式无效且结论虚假 63关系推理(1)“A与B矛盾,B与C矛盾,所以A与C矛盾”与(2)“A蕴涵B,B蕴涵C,所以A蕴涵C”( )。 a都是有效的 b(1)有效,(2)无效 c都是无效的 d(1)无效,(2)有效 64当一三段论大前提真实而结论虚假时,这个三段论不可能是( )。 a形式有效且小前提真实 b形式有效而小前提虚假 c形式无效而小前提真实 d形式无效且小前提虚假 65若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判断( ),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a同时肯定 b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 c同时否定 d既不肯定也不否定 66若肯定pq,而否定pq,则( )的要求。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67若对( )同时肯定,则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aSAP与SOP bSAP与SEP cSAP与SEP dSEP与SIP 68如对SEP与SOP同时加以否定,则( )的要求,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69若A蕴涵B,则下列断定中违反逻辑基本规律要求的是( )。 aA真且B真 bA真但B假 cA假但B真 dA假且B假 70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征之一是( )。 a在每个被考察场合中,被研究现象均出现 b在每个被考察场合中,被研究现象均不出现 c在正事例组的各场合中只有一个相关情况相同 d在负事例组的各场合中只有一个相关情况不同 71假说具有的特征之一是( )。 a有事实材料依据又有科学知识依据 b有事实材料依据但无科学知识依据 c无事实材料依据但有科学知识依据 d无事实材料依据又无科学知识依据 72“当pq取值为假时,那么p假而q真。因为如果p假和q真中有一不成立,则pq取值为真”这一论证是( )。 a直接证明 b反证法 c归纳证明 d选言证法 73“当pq取值为真时,那么p与q均真,因为当P与q均真时,pq取值为真”这个论证( )。 a是正确的 b犯有“推不出”的错误 c论据虚假 d犯有“预期理由”的错误三、双项选择题 (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答案,并把其标号写在括号内) 1下列具有共同逻辑形式的判断组是( )与( )。 aSAP与SAP b(SIP)与SEP cSOP与(SAP) dpq与rs epq与pq 2已知“有A不是B”为假而“有A是B”为真,则A与B的外延关系是( )关系或( )关系。 a全同 b全异 c交叉 dA真包B eA真包含于B 3如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或( )关系。 a全同 b真包含 c真包含于 d交叉 e全异 4若有S是P并且有S不是P,那么S与P的外延的外延关系或者是( )关系或者是( )关系。 a全同 b真包含 c真包含于 d交叉 e全异 5若A与B都是单独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不可能是( )关系,也不可能是( )关系。 a全同 b属种 c交叉 d矛盾 e反对 。 6若SAP与PAS恰为一真一假,则S与P在外延上可能是( )关系也可能是( )关系。 a全同 b交叉 cS真包含P d全异 eS真包含于P 7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反对称性质和传递性质的是( )与( )。 a概念间的全同关系 b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c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d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 e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8若“所有S是P”与“所有P是S”均假,则S与P在外延上具有( )关系或( )关系。 a全同 bS真包含P c全异 d交叉 eS真包含于P 9断定一个主项(S)周延、谓项(P)不周延的判断,也就断定了其主项与谓项具有( )关系或( )关系。 a全同 bS真包含P c全异 d交叉 eS真包含于P 10若SOP与SIP恰有一真,则必然有( )与( )。 aSAP与SEP恰有一真 bSAP与SIP恰有一假 cSEP与SOP恰有一假 dSAP与SEP恰有一假 eSAP与SIP恰有一真 11若判断A与判断B有矛盾关系,则下列断定中( )与( )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aAB bAB cAB dAB eAB 12下列各组判断形式中,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与( )。 a(pq)与pq bpq与pq cpq与(pq) dp q与pq e(pq)与pq 13直接推理(1)“SAPPES”和(2)“POSSOP”( )( )。 a都有效 b(1)有效,(2)无效 c不都有效 d都无效 e(1)无效,(2)有效 14“科学是有用的,逻辑科学是科学,所以,逻辑科学是有用的”这一推理不是( )也不是( )。 a演绎推理 b或然性推理 c间接推理 d直接推理 e必然性推理 15若一推理的前提与结论具有( )关系或( )关系,则此推理是形式有效的。 a矛盾 b等值 c下反对 d反对 e蕴涵16若一有效兰段论的小前提是全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堤可以是( )或( )。 a所有P是M b扒有P是M c有M不是P d没有P不是M e所有M是P 17以p(qs)为一前提,若再增加( )或( )为另一前提,可有效地推得pr。 aq bq cr dqr esr 18以q为一前提,应增补( )或( )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出结论P。 apq bqp cpq dpq epq 19设SOP假,下列判断中为假的是( )与( )。 aSEP bPIS cSAP dSIP ePIS 20以PAM为前提,应增补( )或( )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SOP。 aSIM bSAM cSOM dSEM eMOS 21若p假,则( )、( )。 ap假 bp假 cp假 dp假 ep假 22若p为真,则( )、( )。 ap假 bp假 cp假 dp假 ep真 23当“所有A是B”为假而“有B不是A”为真时, A与B的外延关系或是( )关系或是( )关系。 a全同 bA真包含B cA真包含于B d交叉 e全异24已知“如果甲去苏州,那么乙或丙也去苏州为真”,则( )与( )必然为真。 a只有甲去苏州,乙或丙才去苏州 b如果乙和丙去苏州,那么甲也去苏州 c如果甲不去苏州,那么乙和丙均不去苏州 d如果乙和丙都不去苏州,那么甲也不去苏州 e只有乙或丙去苏州,甲才去苏州 25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是假的,则其大小前提不可能是( )或( )。 a都真 b都假 c一真一假 d都不假 e不都真 26下列式子中,正确表达I判断与O判断的真假关系的是( )与( )。 aIO bIO cIO dOI eI O 27设A是单独概念,B是普遍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或是( )关系或是( )关系。 a同一 bA真包含B cA真包含于B d交叉 e全异 28以SEP为前提,可必然推出( )和( )。 aPAS bSIP cSOP dPES eSOP 29以“p(qr)”为前提,若要必然推出r,则应加上前提( )或( )。 apq bpq cpq dpq e(pq) 30设SIP为假,则下列公式中为假的是( )与( )。 aPIS bSOP cPAS dSAP eSOP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判断中,逻辑常项相同的判断是( )、( )、( )、( )、( )。 a并非p bp是假的 c并非q d这个S不是P e有S不是P 2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正确的划分,则B与C的外延不能是( )、( )、( )、( )、( )关系。 a同一 b真包含于 c交叉 d矛盾 e真包含 3设A是一单独概念,B是一普遍概念,则A与B的外延不可能是( )、( )、( )、( )、( )关系。, a全同 bA真包含于B c交叉 d全异 eA真包含B 4下列对概念的限制与概括不正确的是( )、( )、( )、( )、( )。 a“形式正确的推理”概括为“有效推理” b“假言判断”限制为“前件” c“被定义项”概括为“定义的组成部分” d“间接推理”限制为“三段论” e“模态判断”概括为“简单判断” 5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 )、( )、( )。 a“毛泽东选集”与“纪念白求恩” b“太阳系”与“地球” c“负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 d“青年”与“共青团员 e“归纳推理”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6设A、B、C是同一次划分的三个子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与C在外延上不能是( )、( )、(、 )、( )、( )关系。 a全同 b属种 c交叉 d矛盾 e反对 7下列关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关系有( )、( )、( )、( )、( )。 a概念间的同一关系 b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c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 d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e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8下列关系中,具有传递性质的关系有( )、( )、( )、( )、( )。 a概念间的真包含于关系 b概念间的交叉关系 c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d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e判断间的蕴涵关系 9已知p真,就可以确定( )、( )、( )、( )、( )的真假值。 app bpq cp dp ep 10若pq为真,则下列公式中取值为真的是( )、( )、( )、( )、( )。 apq bpq cpq dpq epq 11若pq为假,则下列公式中取值为真的是( )、( )、( )、( )、( )。 apq bpq cpq dpq epq12当“pq”、“pq”与“pq”三公式均真时,下列公式中取值为真的是( )、( )、( )、( )、( )。 apq bpq cqp dpq epq 13已知“pq”、“pq”与“pq”三公式中恰有两假,则公式( )、( )、( )、( )、( )为真。 apq bpq cpq dpq epq 14若r1 (pq)为真,r为假,则必有( )、( )、( )、( )、( )。 ap真 bq真 cp假但q真 dp真但q假 ep与q均真 15以PEM为一前提,增补( )( )( )( )( )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出SIP。 aSAM bSOM cSIM dSEM eMAS 16以r(pq)为一前提,若再增加( )( )( )( )( )为另一前提,可有效地推得r。 ap bq cp dq epq 17以p(qr)为一前提,若再增加( )、( )、( )、( )、( )为另一前提,可有效地推得PS。 aq bq cqs drs e(pr)s 18在“p( )q(pq)”的空括号内,填入符号( )、( )、( )、( )、( )都可构成有效式。 a b c d e 19下列各项中属于类比推理特征的是( )、( )、( )、( )、( )。a从个别到个别或从一般到一般 b从个别到一般c前提不蕴涵结论 d前提中的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是不同的e结论蕴涵前提 20下列各列中属于完全归纳推理特征的是( )、( )、( )、( )、( )。 a从个别到一般 b前提蕴涵结论 c结论蕴涵前提 d。前提中考察了某类的所有对象 e能够被应用于一切有穷的类和无穷的类五、欧拉图解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标有横线的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祝福(A)是鲁迅(B)写的,不是巴金(C)写的,巴金是家的作者(D)。 小明是个小学生(A),她表哥是个中学生(B)并且是三好学生(C),他爸爸是个工人(D)。 巴金(A)是文学家(B)不是历史学家(C),郭沫若(D)既是文学家又是历史学家。 演绎推理(A)是推理(B)的一种类型。它是必然性推理(C),而不是或然性推理(D)。 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A)是一种对称关系(B),同时又是非传递关系(C),而判断间的等值关系是一种传递关系(D)。2已知:概念A与概念B交叉,A与C全异,A真包含D,B与C交叉,B真包含D,请用欧拉图表示A、B、C、D间的外延关系。3已知:A类与B类交叉,B类真包含C类,请用欧拉图表示A类与C类各种可能的外延关系。 4一个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为真,请用欧拉图表示其主项(S)与谓项(P)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5已知:(1)M与P外延不相容 (2)“所有M是S”为真 请用欧拉图表示S与P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6已知:(1)M真包含于P (2)“有些S是M”为真 请用欧拉图表示S与P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 7已知:(1)“所有M不是P”为真 (2)M真包含S 请用欧拉图表示S与P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六、真值表解题 1列出下列A、B两个判断形式的真值表,并据表回答A是否是B的充分条件。 A:pq B:pq2请用真值表方法解答:当pq与p1 q均真时,pq和pq的真假情况。3请用真值表方法解答:当pq与p1 q均假时,pq与pq的真假情况。 4请列出下列A、B、C三判断的真值表,并回答A、B、C均真的,甲是否去北京,乙是否去北京。 A:只有甲去北京,乙才去北京 B:如果甲去北京,那么乙也去北京 C:甲不去北京或乙不去北京 5请列出下列A、B、C三判断的真值表,并回答当A、B、C三判断恰为一真二假时,甲是否考上大学,乙是否考上大学。 A:如果甲考上大学,那么乙也考上大学 B:乙考上大学,当且仅当甲考上大学 C:如果甲考上大学,那么乙没考上大学 6根据下列条件,列出真值表,并据表回答:甲、乙、丙三人的名次。 甲、乙、丙三人争夺围棋比赛前三名,小毛预测:如果甲是第一,那么丙是第二;小田预测:甲是第一,当且仅当丙是第二。 现事实证明:小毛与小田两人中有并且只有一人预测正确。 7请用真值表方法解下列问题。己知下列A、B、C三个判断中,恰有两个为真。试问:甲是否懂英语?乙是否懂英语?A:如果甲懂英语,那么乙不懂英语 B:甲懂英语或乙不懂英语 C:甲懂英语但乙不懂英语 8列出A、B、C三判断的真值表,并回答:当A、B、C中恰有两假时,能否断定甲村所有人家有彩电、能否断定乙村有些人家没有彩电? A:只有甲村有些人家没有彩电,乙村所有人家才有彩电 D:甲村所有人家有彩电并且乙村所有人家有彩电 C:或者甲村所有人家有彩电或者乙村所有人家有彩电 9用真值表方法解答:丁的话能否成立?为什么? 甲:如果小王第一,那么小李第二。 乙:只有小王不是第一,小李才是第二。 丙:小王第一,当且仅当小李不是第二。 丁:甲、乙、丙三人的话都不对。 10用真值表方法解答:在什么情况下,丁的话能成立? 甲:李平是大学生或者王卫是大学生。 乙:如果李平不是大学生,那么王卫也不是大学生。 丙:如果李平是大学生,那么王卫不是大学生。 丁:甲、乙、丙的话都对。 11用真值表方法解答:在什么情况下,丁的话不能成立广:甲:小陈是木工并且小李不是电工。 乙:小陈是木工或者小李不是电工。 丙:如果小陈是木工,那么小李不是电工。丁:甲、乙、丙的话并非都真。 12用真值表方法解答:是否有一方案可同时满足甲、乙、丙三位领导的要求。 甲、乙、丙三位领导对是否选派小丁与小马去疗养发表如下意见: 甲:如果小丁去,那么小马也去。 乙:只有小丁去,小马才去。 丙:或者小丁去,或者小马去。七、分析题 1在下列三个判断中“甲班学生”是否表述了集合概念?为什么? (1)甲班学生是从华东六省来的。 (2)小刘是甲班学生。 (3)甲班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 2在A真包含于B并且A与C交叉的情况下,“所有B不是C”是否为真?为什么? 3设下列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的,请问:甲班班长是否懂得电子计算机? (1):甲班所有学生都懂电子计算机。 (2):甲班小张懂电子计算机。 (3):甲班所有学生都不懂电子计算机。 4下列公式中,哪一个全面地表达了E与I的真假关系?为什么? (1)EI (2)EI (3)EI (4)E I 5当q取值为真时,能否确定(pq)q的真假值?为什么? 6概念S与概念P的外延有交叉关系,试问:以S为主项、P为谓项的四个性质判断中,哪几个取值为真?这些取值为真的判断中,哪几个可以进行有效的换位法推理?请用公式表示这些换位推理。 7断定一个复合判断为假,是否意味着断定了其所有肢判断为假? 试以不相容选言判断为例加以说明。 8断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真,是否意味着断定了其所有肢判断为真?为什么? 9甲断定“班上有些同学学英语”为真,乙断定“班上有些同学不学英语”为假,甲的断定与乙的断定是不是等值?为什么? 10甲断定“如果p,那么q”,乙断定“如果非p,那么非q”,试问:甲的断定与乙的断定是不是等值?为什么? 11下列A、B两判断能否同真?能否同假?它们是不是一对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 A:小李是大学生并且小李是团员 B:如果小李是大学生,那么小李是团员 12对下列(1)、(2)两种意见,甲都赞成,乙都反对。试分析甲和乙的断定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王强与张明都独唱。 (2)如果周红独唱,那么张明也独唱,这不好。 13如断定下述a和b都真,又断定c假,是否违反矛盾律的要求?为什么? a有的甲班学生会英文打字。 b有的甲班学生不会英文打字。 c甲班学生都会英文打字。 14如肯定A而否定B,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A:甲上场而乙不上场。 B:只有甲不上场,乙才上场。 15如果同时肯定下列a、b、c三个判断,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aMEP bSAM cSIP16已知“或者B真包含于C,或者C真包含于A”与“C与A交叉”均真,能否断定“A不真包含于B”亦真?17已知“只有B与C全异,A才不真包含于B”与“B真包含于C”均真,能否断定“C不真包含于A”亦真?18若A与B全异,B与C不全异,试问A与C的外延关系可能有哪几种?为什么?19“I与O至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铣床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化学氧气考试题及答案
- 视网膜脱离考试题及答案
- 一次函数试题及答案
- 校内外玩耍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达州市水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树脂工艺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025年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抢救药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机以租代购合同范文
- 酒店行业前台接待礼仪与形象管理培训
- 失语症筛查评定表
- 浙江云格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万台车载压缩机冰箱及制冰机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高考英语词汇词形转换之动词变名词清单(四)
- 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2023年江苏小高考历史试卷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 中国移动-安全-L1,2,3(珍藏版)
- 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A题
- 2023年专升本计算机题库含答案专升本计算机真题
- scratch3.0编程校本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