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5 喂——出来.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5 喂——出来.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5 喂——出来.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5 喂——出来.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5 喂——出来.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喂出来公开课教案顺 河 中 心 校李 君喂-出来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2)了解科幻小说的深意,学习多角度、多侧面探究小说主题。 (3)了解本文的作者星新一。2、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破坏大自然必遭惩罚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的大问题,懂得珍爱我们的环境,就是珍爱人类自己。教学重点: 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分析: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收入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阅读课中。本单元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而这篇课文应该说是这一单元的重点课文,但是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对于课文的知识点并没有旧教材那么熟悉,总觉得五篇文章好象同出一辙,就一个主题。但是细细品味,觉得本文还有很多的知识点可以挖掘,因此尝试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获益的学习方式设计了这一教学的思路。学生分析:环保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对于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也能说出环境污染与人类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就本文中以洞写人的方法,以及从中表现出来的复杂的人性,学生掌握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教学过程一、导语 同学们,你面对山谷喊:“我爱你”,山谷也就回应你“我爱你”,但如果喊的是“我恨你”,那同样,得到的回应也就是“我恨你”。人对自然也是如此,你善待自然,自然就会给你很对回报,反之,你要破坏自然的话,得到的也只能是大自然的惩罚,承受自己所犯下的恶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文章喂出来,看看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科幻小说的基本特征2、理解内容,探究文意3、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三、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哂(shn)笑牟(mu)取众目睽(ku)睽 棘(j)手铆(mo)钉贪婪(ln)履行(l) 2、理解下列词语哂笑:讥笑。牟取:谋取名利。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前已有通盘考虑。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四、介绍作者及体裁1、作者:星新一,堪称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以1000多篇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超短篇小说享誉世界。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其作品的风是拥有完整的情节、丰富的想象和深深地思考。2、体裁:科幻小说,是随着现代科技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人们通常把科学、幻想、小说作为它的三要素。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是法国作家凡尔纳,其代表作是海底两万里。五、阅读课文、理解文意1、速读课文,请同学复述故事按照以下线索来复述2、按情节的发展,拟小标题: 开端:风吹庙倒,深洞出现(洞现) 发展:各路人马,各显神通(探洞) 高潮:新奇公司,尽收垃圾(填洞) 结局:石头飞出,危机初现(洞返)六、合作探究、作者为什么幻想出那么一个深不可测的洞?这个洞代表什么?(提示:城市的废物排放到哪里?)文中说到,城市的废物和污水本来是排放到海洋里去的,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漂流得无影无踪,那就是把大海看做深不可测的洞了。人们把废气排向大气中,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以飘散得无影无踪,那就是把大气层看做深不可测的洞了。洞:代表人类生存的这片土地,这个地球。 2、那这个洞真的是无底的吗?它能帮助人类解决日益增多的垃圾问题吗? (提示:现今人类对垃圾的处理引起了哪些问题?)明确: 表面上是无底的,正像我们的世界,表面上是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是不堪重负。 例如,废物的填埋占用了大量土地,废气的排放污染空气引起酸雨,废水排入河流导致鱼虾大量死亡,甚至影响到了人们正常的饮用水供应,这一切都说明自然开始对人类进行惩罚了。3、那如今的垃圾污染问题有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小说文段中有没有具体的表现?明确: 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 在课文结尾,人们依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对即将发生的灾难视而不见!4、探究主旨(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以上,你同意哪种观点?(学生畅所欲言)作者意图: 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恶果,破坏大自然,也必遭大自然报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和大自然的报复,两者之间虽相隔一段时间,并非同时发生,但报应终究是要到来的!七、用一句话谈自己读了本文后受到的启示(应从多角度的看问题) 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破坏大自然必遭报应 2、 只有积极治理环境,世界才会真正美丽 3、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是长远的目光,不能只顾一时,不顾长久 4、 有小错要及时纠正 5、 正面的事情要坚持不解,负面的事情做不得 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罪证是销毁不了的 7、 人的私欲是个无底洞,要用良知、正义、道德去填补 8、 地球上的洞不能忽视,思想上的洞更要重视 9、 八、小结: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寻找故事的影子,让他们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另外,本文的情节特别是结尾很有特点,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九、布置作业请大家放飞想象的翅膀,给课文续写一个生动具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