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阶段考试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知音,是为寂寞_。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敢畅言所见。A .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B .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慧眼独具 胆识过人C .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D .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胆识过人 慧眼独具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治理雾霾,政府目前当务之急是迅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引导公众养成低碳生活习惯。B .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C .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D . 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诗词默写填空。(1)黄鹤一去不复返,_。(崔颢黄鹤楼) (2)_,松枝一何劲。(刘祯赠从弟) (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表现了长江壮阔的景色。 (4)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把王维的使至塞上默写完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_,_。_,_。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4. (8分)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息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粟。窝口上有一个圆椎形的盖,把整个窝遮避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错别字_改 正_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2015贵州遵义)语言运用仿照划线句续写两个句子。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辛勤的蜜蜂去细数吧; , ; ,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6. (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有删改)【乙】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 , 尤亲重之。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中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 , 则讥谤起矣。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竟不从。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九龄为中书令时,天长节百僚上寿,多献珍异,唯九龄进金镜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上赏异之。又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升卿、御史中丞卢怡结交友善。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渝,甚为当时之所称。(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有删改)【注释】叙为昭穆:按年龄排序结为宗族兄弟。封禅之礼:祭祀天地的大礼。公器:共用的器物。劳旧:指有功劳的旧臣。衣裳: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天长节:唐玄宗生辰。(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2处)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先帝不以臣卑鄙_庶竭驽钝 _则讥谤起矣 _无贻后悔也 _(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唯九龄进金镜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上赏异之。(4)按要求用原文回答问题。诸葛亮起初有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人生志趣,后来具有坚定的“兴复汉室”的决心,让他的人生追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朝廷内外对张说有许多不满的原因是:_(5)下列有关对甲、乙两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敬仁、中书令张说、右庶子梁升卿、御史中丞卢怡都是有才干的人,他们与张九龄的交情被世人所称道。B . 张九龄品行被皇帝赏识,而李林甫不学无术又妒忌他,张九龄只好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C . 甲文追思往事,剖白心迹,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字字句句发自肺腑,流露出忠君爱国之心,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D . 甲乙两个文段都以记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甲段表达了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深情,乙段表现了张九龄刚直敢言的个性和任人唯贤的主张。7.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后李傕等与诩议,欲迎天子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 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注】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傕:音ju,用于人名。天子:指汉献帝。文帝:指魏文帝。(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唯汉阳阎忠异之 异:诧异B . 道遇叛敌 道:在路上C . 与盟而送之 盟:盟誓,结盟D . 吾受国恩,义不可背 义:坚守道义(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迎天子置之营中A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B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C . 何陋之有陋室铭)D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下列句子与“司徒赵温为傕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B . 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C . 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D .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诩年轻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才华。B . 贾诩是段颖的外孙,而段颖当时很有威名,因此叛敌不敢加害贾诩。C . 李傕等人与贾诩商议,想要挟持天子,但贾诩不同意这种做法。D . 魏文帝即位后,贾诩官至太尉,七十七岁时死去,谥号为肃侯。(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8. (2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_,_,_,_。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论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有删改)(1)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全文,将第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 (2)从文章内容看,值得精读的书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3)结合第段内容,说说划线的“过河拆桥”一词的含义。 (4)指出第段运用的论证方法,略作分析。 9. (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捡来的手机(周广华)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壳。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五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很惊讶,也很欣慰。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瘦瘦高高戴着眼睛的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这位叔叔,谢谢这位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1)填写下列丧格,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主要情节儿子的态度或感情捡到手机A_谈论处置的方案B_C_心情很好回顾还手机的事情D_(2)“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中“善良”和“不虚伪”所指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该如何理解? (4)文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假如你捡到了别人的手机,你会选择怎样做?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有时真的很重要,它能给人振奋、启人心智,让人心里暖意融融;它也能让人沮丧、懊悔不已,甚至心灰意冷结合你的经历及感悟,请以“一句 的话”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内容健康,感情真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八、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11. (5分)我是猫的作者是谁?这部小说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借用一只猫的眼睛看世界。同时小说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谁?结合故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