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经典诵读水调歌头引课:朗诵本单元课本上的诗词: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让我们一起回顾下一单元的学习主题: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这一主题下,我们对诗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初步欣赏,那这节课我们以主题读写中的水调歌头为例,进行朗诵诗歌的训练。学习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地读,达到吟诵的目的,从而感受中国古体诗的深厚底蕴。教学流程:一、初读1.打开主题读写96页,快速自读一次,把不认识的或觉得读不准的字圈起来,并向小组成员求助,标注读音。2.和同桌同读一次,纠正读音,做到正确朗读,如有不认识的字,保留问题。3.刚才读的过程中老师听到有个别的几个字同学们出错较多,看着屏幕我们共同来解决。二、精读4.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自读,要做到读准刚才的几个字音对照下面的注释理解诗词的意思,如果不理解的先做记号。5.在课本注释外,老师在给你们补充一些解释来帮助大家理解诗句意思。注意:老师读诗句,遇到解释,你们帮我读一下,好不好?然后,你们读诗句老师来读意思6.在大家的帮助下,老师理解意思了,你们理解了吗?我们再听读一次、一边听,一边再次理解词的意思。7.朗读训练,师范读,生练习(个人读、同桌对读、对面齐读、小组齐读、逐句读)三、悟读8.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使我不禁想象到苏轼当年作诗的情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政见不同,自己要求外放,到密州做太守,为的是能与弟弟多多聚会,可是到了密州之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想到与弟弟分别已有七年,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着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篇名作。9.在大自然的景色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激发人们的联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10.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的埋怨明月说:“明月啊,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起来,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四、熟读11.同学们一起吟诵这首词。12.听读13.跟读14配乐诵读15录读(录读展示,集体展示)16、读者这首词,仿佛在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很有情趣,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读者这首词,我们仿佛回到了九百年前那个中秋之夜,仿佛自己就是九百年前的苏轼。其实,古诗词不仅有吟诵的韵律美,更有吟唱的声韵美,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时至今日,人们更是以歌曲的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