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课件旧人教高二下册.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课件旧人教高二下册.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课件旧人教高二下册.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课件旧人教高二下册.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美苏争霸课件旧人教高二下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对比是否发生重大的变化 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的 回顾 二战后 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重大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美苏争霸 一 争霸格局成因 1 苏 改变 提出 赫鲁晓夫答美国记者话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 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 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 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 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1 经济方面 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 到1960年上升到58 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 2 军事方面 50年代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以上 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间 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 3 在核力量方面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 从而结束了美国的核垄断 60年代末 美国在全世界维持着2000多个军事基地 为许多国家承担 保护义务 美国对全球干涉欲望无限但力量有限 全球干涉是美国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之一 到1968年为止 美国援外总额大1300多亿美元 为维持海外驻军又花去490亿美元 一 争霸格局成因 二 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50中 60初 缓和紧张 对奥和约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 1 苏 改变 提出 2 美 欲霸全球 但力量有限 欧洲一分为二 1961 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在1961年8月12日 星期六 夜里 午夜过后 一堵将东西方分隔长达近30年的墙建了起来 一 争霸格局成因 二 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50中 60初 缓和紧张 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1 苏 改变 提出 2 美 欲霸全球 但力量有限 苏联为什么在古巴设置导弹 为什么能够设置 在美国战争恐吓下乖乖撤走说明了什么 原因 与中国关系 优势在美 恶化 遏制 战略优势在美 一 争霸格局成因 二 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原因 与中国关系 50中 60初 60中 70末 缓和紧张 攻 转攻为守 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优势在美 恶化 遏制 苏 缓和 扩张 1 苏 改变 提出 2 美 欲霸全球 但力量有限 为何在欧洲用 缓和 战略 欧洲是双方利益重点所在 1979年12月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 长达九年的战乱中 阿富汗游击队在抗击入侵者的斗争中不断壮大 1967年1月至1969年3月苏联军队10余次入侵中国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 导致中苏边境流血冲突 图为中国渔民奋起反抗 一 争霸格局成因 二 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原因 与中国关系 美 50中 60初 60中 70末 缓和紧张 攻 转攻为守 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优势在美 恶化 遏制 苏 缓和 扩张 从越南撤军与中国关系 1 苏 改变 提出 2 美 欲霸全球 但力量有限 1982年美国政府在华盛顿建立了一座纪念墙 上面镌刻着所有在越战中阵亡美军人员名录 当时有诗人写道 爱这个世界吧那就请记住这面墙它是邪恶战争的标志它是战争死难者的墓碑请记住历史的教训为死者 也为世界呼唤和平 1972年2月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一周国事访问 这是历史上第一位美国总统访华 期间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 改变世界格局的举杯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 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不会制订全部方案 拟订全部计划 执行全部决定 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 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 我才会给予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材料表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 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安全的全部责任 思考 一 争霸格局成因 二 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原因 与中国关系 美 50中 60初 60中 70末 缓和紧张 攻 转攻为守 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优势在美 恶化 遏制 苏 缓和 扩张 经济军事状况 从越南撤军与中国关系 1 苏 改变 提出 2 美 欲霸全球 但力量有限 洲际导弹数量1968年美1054枚苏858枚1978年美1054枚苏1400枚 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 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 加大了军费开支 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一 争霸格局成因 二 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原因 与中国关系 美 50中 60初 60中 70末 缓和紧张 攻 转攻为守 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优势在美 恶化 遏制 苏 缓和 扩张 经济军事状况 从越南撤军与中国关系 威胁 正常 1 苏 改变 提出 2 美 欲霸全球 但力量有限 7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滞胀 一 争霸格局成因 二 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原因 与中国关系 美 50中 60初 60中 70末 80年代 缓和紧张 攻 转攻为守 强硬 全面收缩 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优势在美 恶化 遏制 苏 缓和 扩张 经济军事状况 从越南撤军与中国关系 威胁 正常 1 苏 改变 提出 2 美 欲霸全球 但力量有限 争夺第三世界 核竞赛 裁军 撤军 与中国正常化 从70年代以来 苏联经济增长的速度一直在下降 到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仅为1 1985年为1 8万亿美元 而美国达3 9万亿美元 里根认为 凭借美国先进的科技优势和雄厚的财力 将在新的军备中取胜 80年代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不到美国一半 美国军费占其国民收入的6 而苏联已占16 苏联的军费包袱比美国沉重的多 在科技领域方面 苏联落后西方10 15年 世界现代史 一 争霸格局成因 二 争霸的三个阶段 时间 基本态势 表现 原因 与中国关系 美 50中 60初 60中 70末 80年代 缓和紧张 攻 转攻为守 强硬 全面收缩 对奥和约 承认西德 赫鲁晓夫访美 柏林墙 古巴导弹危机 优势在美 恶化 遏制 苏 缓和 扩张 经济军事状况 从越南撤军与中国关系 威胁 正常 1 苏 改变 提出 2 美 欲霸全球 但力量有限 正常 时好时坏 经济 科技 争夺第三世界 核竞赛 裁军 撤军 与中国正常化 小结 一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双方呈现不同态势 究其原因 关键是双方经济 军事等实力 综合国力 的对比变化 可见 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对比是否发生重大的变化 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的 二 在美苏争霸中 中国的国际地位总体是不断上升 可见 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与国际格局之间有互动关系 课堂练习 1 下列事件突出反映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