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检测:板块5生态 专题跟踪检测13 含答案.doc_第1页
2020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检测:板块5生态 专题跟踪检测13 含答案.doc_第2页
2020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检测:板块5生态 专题跟踪检测13 含答案.doc_第3页
2020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检测:板块5生态 专题跟踪检测13 含答案.doc_第4页
2020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检测:板块5生态 专题跟踪检测13 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检测:板块5生态 专题跟踪检测13 含答案编 辑:_时 间:_(建议用时:40分钟)考点基础过关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功能2,3,4,5,6,7,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保护9,10,11,1213,14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C解析 在生态系统中.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蜣螂、蚯蚓为分解者.A项错误;多数细菌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等是生产者.B项错误;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猪笼草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属于生产者.在捕食虫子时为消费者.D项错误。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B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C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D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D解析 兔子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是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3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食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2)100%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C解析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和饲料中含有的能量.即a7.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b为大闸蟹的摄入量.而c为大闸蟹的同化量.其中包含植物和饲料流入大闸蟹的能量.因此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应小于c/a100%.B项错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即图中的d.C项正确;人工生态系统通常组分少.食物网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比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低.D项错误。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进行B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彼此依存.不可分割.不能同时进行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流入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利用D设计“桑基鱼塘”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并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渠道进行的.而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A项错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彼此依存.不可分割.且同时进行.B项错误;“桑基鱼塘”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中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B种群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6.95107 kJC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C解析 由图可知.种群同化的能量最多.其次是种群.最少的是种群.所以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A项错误;种群全部生物同化的能量有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少于(11141.5)106 kJ.B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015.0100%20%.D项错误。6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如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时期碳吸收量(kg Ca1)碳释放量(kg 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A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B表中A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原因是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对平衡C由于过度排放人工碳使得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致大气中CO2量的增加.并引起气候变化D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现代碳循环影响巨大C解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无机碳.而生物的呼吸作用则把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碳转变为无机碳.再返还给大气。表中A时期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相等.说明大气中碳的含量相对稳定;B时期碳的释放量大于吸收量.说明人为增加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增加碳的释放量.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大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其含量的升高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7(20xx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含量夏季低于冬季B通过a的吸收.a、b的呼吸作用、c的分解作用及e的燃烧.实现碳循环C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D只需将d的含义改为非生物环境.上图即可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D解析 题图中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e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d表示大气中的CO2.夏天植物的光合作用相较冬天强.可消耗更多CO2.故其含量低于冬季.A项正确;通过生产者吸收CO2.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及化学燃料的燃烧将CO2返还到无机环境.实现碳循环.B项正确;正常的演替过程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C项正确;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不能循环.故把d改为非生物环境后题图也不能表示能量流动过程.D项错误。8(20xx四川德阳一诊)烟草叶片受到某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某种挥发性的信息素.这种信息素白天会吸引此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又能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在白天与夜间都会使它本身受益B此种蛾的幼虫与天敌之间可能是捕食关系C此实例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D利用人工合成的该信息素对害虫进行控制属于生物防治C解析 此实例说明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9(20xx安徽毛坦厂中学联考)肝片吸虫的幼虫寄生在椎实螺体内.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附着于大型水草继续发育.成虫主要寄生在牛、羊体内。科研人员进行了农药、化肥等农化品的使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椎实螺和肝片吸虫均属于初级消费者B“水草椎实螺肝片吸虫椎实螺天敌羊”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椎实螺天敌的种群数量与肝片吸虫的种群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D农化品的使用能增加水草有机干物质量.从而增加人、畜感染肝片吸虫的概率D解析 食物链是由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椎实螺以水草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而肝片吸虫与椎实螺、牛、羊之间都是寄生关系.A、B项错误;椎实螺天敌数量增加可使椎实螺数量减少.而肝片吸虫寄生在椎实螺体内.因而两者的数量存在负相关关系.C项错误;据图分析可知.农化品的使用能增加水草有机干物质量和椎实螺天敌死亡率.使肝片吸虫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人、畜感染肝片吸虫的概率.D项正确。10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C解析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的时间越晚.幅度越小.B项正确;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回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越短.则曲线围成的S2面积越小.C项错误;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D项正确。11(20xx河南洛阳二模)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要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首先应增加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C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恢复湿地的最佳方法是减少人为维护活动.尽可能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B解析 由于土壤湿度、地形变化等不同导致该湿地水平方向上植物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项正确;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要恢复生物多样性应首先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B项错误;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项正确;恢复湿地的最佳方法是减少人为干扰.尽可能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D项正确。12(20xx福建南平二检)为了研究水生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研究人员从某城市内河中取水样分别设置水葫芦、鲢鱼、“水葫芦鲢鱼”等不同处理组进行实验.分别取样检测水体中的总磷浓度变化.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照处理的水体中不含水生生物.总磷浓度上升B第2、3、4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C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D“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A解析 对照处理的水体中仍然含有水体中本身存在的微生物.A项错误;图示第2、3、4次检测结果显示.水葫芦单独处理能降低总磷浓度.B项正确;为保护内河生态环境稳定.需控制水葫芦和鲢鱼的投放数量.水葫芦由于适应环境可能会出现疯长的现象.进而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项正确;对比题图中的四条曲线可知.“水葫芦鲢鱼”的处理方法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效果要优于水葫芦单独处理.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xx山东乐陵一中押题)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_ _。(2)图甲中.若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_;若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_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3)图乙中的A突然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_;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_的功能。(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1表示_.W2表示_;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_。解析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生产者和分解者这两种生物成分才能完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再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返回无机环境。(2)图甲中是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应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分别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当三者产生的CO2之和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时.会出现“温室效应”。(3)已知图乙中的A突然骤减.则其食物绿色植物的数量会增加.而D可以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因此D的数量会增加;气味属于化学信息.不同生物之间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功能。(4)若W表示能量.则进入金字塔的W1表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出金字塔的W2表示热能(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能量越来越少。答案(1)生产者和分解者(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3)增多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4)生产者(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14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仅有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共三个营养级。相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下表为在相同时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相对值。请回答下列问题:种群甲乙丙丁能量相对值53728314418(1)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甲、乙、丙、丁外.还包括_。(3)在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_的形式传递。碳循环除了具有可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的特点外.还具有_的特点。(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后更容易遭到破坏.原因是_。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能量数值.甲一定是生产者.若乙和丙均为第二营养级.则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大于20%.不符合题意;若甲和丙均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则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也大于20%.不符合题意。所以甲和乙均为生产者.丙为初级消费者.丁为次级消费者。由此得出.甲和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44(537283)100%17.6%。(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可构成食物链.故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