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交往与抗倭斗争》课件中图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交往与抗倭斗争》课件中图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交往与抗倭斗争》课件中图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交往与抗倭斗争》课件中图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交往与抗倭斗争》课件中图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郑和下西洋 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郑和七下西洋 认识到中国古代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 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对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学习认识抗击外国侵略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自学导航一 郑和七次下西洋1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 郑和下西洋到了各国做了哪些事情 3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是什么 二 戚继光抗倭1 倭寇是指哪些人 2 戚继光抗倭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一 郑和七次下西洋1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 郑和下西洋到了各国做了哪些事情 3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是什么 二 戚继光抗倭1 倭寇是指哪些人 2 戚继光抗倭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扬我国威 加强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 1 赠送礼物 2 进行贸易活动 1 各国纷纷与中国通好 2 我国与各国友好交往进一步加强 倭寇 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人 指武士 海盗 商人 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戚家军纪律严明 作战英勇 军民团结协作 戚继光指挥英明 一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 本姓马 小名三宝 云南人 回族 12岁入王府为宦者 明成祖即位后 赐他姓郑 升为内宫监太监 世称三宝太监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一 国家条件 1 经济强盛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 政治稳定2 皇帝支持 皇帝明成祖 朱棣 支持 3 科技发达 宋代以来造船技术先进 装备有指南针 航海技术高超 二 个人条件 个人素质 郑和有博学 机智的杰出航海和外交才能 以及还有不畏艰险 勇于进取的精神 明代罗盘 郑和船队编形图 战船 水船 粮船 座船 马船 大宝船 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概况1 时间早 1405 1433年 2 次数多 先后七次下西洋 3 范围广 从刘家港出发 沿长江口南下 前后七次远航 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并且越过了赤道 4 规模大 人数多 船队规模大 船只数量多 船体高大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5 影响大 在世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想一想 郑和出海要准备什么 1 装备 航海图 指南针 武器 2 明朝皇帝的诏书 3 中国特产 茶叶 瓷器 丝绸 金银等等 4 各类书籍 5 食物和淡水 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红海 非洲东部 想一想 郑和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巨大的风浪 恶劣的海上天气 缺少淡水 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 海盗等 思考 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史上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1 积极影响 2 消极影响 为了显示明朝国力强大 人民富足 奉行 厚往薄来 的原则 结果给明朝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1 各国纷纷与中国通好 2 我国与各国友好交往进一步加强 二 戚继光抗倭 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部和东南部 烧杀抢掠 严重威胁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 戚继光 1528 1587年 明山东蓬莱人 字元敬 号南塘 晚号孟诸 明代抗倭名将 军事家 他对水军战法有所创树 领导军队在东南沿海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 基本解除了长期危害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倭患 戚继光抗倭图 第一个阶段 1561年 荡平浙东倭患 台州大捷 第二阶段 1565年 基本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抗击倭寇的经过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思考 戚继光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爱国精神 立志报国 课堂小结一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二 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史实 当堂训练1 年 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 他率领船队从 出发 经 南下 穿过 海峡 横渡 2 到1433年 他所率领的船队前后七次远航 最远到达 沿岸和 东海岸 1405 刘家港 长江口 马六甲 印度洋 非洲 红海 4 明代 被沿海居民称为倭寇的是 日本武士 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