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成功.doc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成功.doc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成功.doc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成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功教学设计河南省滑县道口镇第二初级中学 裴秀红设计思想成功一文安排在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训练主题是学会读书-学 学牛吃草,学会“反刍”,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季先生是学者,学养深厚,他的文 章集毕生治学的体会,有过来人的一番甘苦,诚恳而平实。他的成功语言平易,观 点明确,学生是易懂的,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教学生“反刍”,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反复阅读,结合自己的、他人的“经验”,体会大师对天资、机遇、勤奋的关系的理解,学习把观点材料统一起来,把观点完善起来;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认识,提高文章鉴赏力。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观点。2.用丰富的材料来阐述课文所讲的道理。3.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成功。教学重点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逐层深入地把观点完善起来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成功。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展示课件)展示四幅(刘翔、中国女排、马云、屠呦呦)成功的画面,我们羡慕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我们羡慕成功人士,我们羡慕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成功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渴望的,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创造机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国学大师是如何看待成功的。板书课题成功(设计意图:激趣,为解读课文做铺垫。)走进作者 :季羡林(19112009),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季羡林生于山东省清平县。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国学习。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二. 初识成功:(展示课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下列要求。1.读准下列字音gi j gi言简意 赅 期年 继 晷xio ji ln家喻户晓 浩 劫 阑 珊2.思考并划出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设计意图:理清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知道观点的提出方式和表达观点的完整性。)学生作答成功的观点: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对构成成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天资:人与人之间的天资是不相同的勤奋: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机遇:机遇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小结: 我们知道,天资、勤奋、机遇都是构成成功的基本条件,那么作者又怎样分析这三个条件的呢?三走近成功(展示课件)作者是如何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为大家所接受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从文章内容和结构等方面深入思考下面这些问题:(1)文章开头是怎样提出话题的?(1-2)(2)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各持什么态度?是如何论证的?请各举一例说明。(5-8)(3)成功的三个条件用“+”连接,论证时是否可以前后调换顺序?为什么?(4)有同学认为文章的第9小节纯属多余,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能否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点分析?(大家可以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地把观点完善起来的论证方法;通过研读课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并学习牛吃草的读书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回答这四个问题。(1)文章开头运用设问,引出词典对成功的含意的诠释通过作者的分析,提出了成功的公式。(2)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承认有天资,但需客观一点。举例论证勤奋:非常重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机遇:确实存在,有时影响极大。举例论证 (从作者对这三个条件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考非常严密,是辩证地、客观地分析,没有随心所欲,没有自以为是,而是确、科学地阐述了三个条件)(3)不能调换顺序,首先论证部分的顺序要与公式的顺序相符合。其次,根据这三个条件的特点决定。因为天资是先天的,也可以看成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或基础,所以放在第一个。勤奋是后天的,但是最重要,所以紧接着就要讲勤奋。而机遇是人们无能为力的,所以放在最后。(“细节决定成败”,小小的顺序隐藏这这么大的奥秘呢。)(4)不赞同。从内容上说,第9节强调了只有勤奋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这是作者观点中最重要的一点。从结构上说,这一节也是全文的重点,在三个条件都阐述完毕之后,重提勤奋,文章也显得很有节奏,重点突出。(说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原来第9节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突出重点的反复,抓住这一节你也就理出了全文的结构,理清了作者观点的关键所在。多奇妙的一小节,希望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能有这样的精彩小节。)四品味成功(展示课件)反复诵读王国维的“境界说”,领会其中的深意,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地阐述他在文中的作用。(同学们可以查工具书,然后小组进行讨论。)(10段)总结归纳:第一境立志:对成功的渴望;第二境追求:为成功付出艰辛;第三境获得:成功悄然而至。如亚洲飞人刘翔。作者引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来说明勤奋是成功之道。(设计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确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也有保留,认为自己所说的天资和机遇也是很重要的,考虑到角度不同,不再展开论述,而是抓住了三种境界中的一条“衣带渐宽终无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或干事业,再一次强化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五拓展成功 (展示课件)为文中作者的观点补充论据:材料一:杨丽萍的舞蹈倾倒无数国内外人士,人说她就是专门为舞蹈而生的,她的好多作品都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参考:勤奋固然重要,但成功路上有时天资也不容忽视)材料二: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幽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尽”。(参考: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材料三:贝多芬小时候弹钢琴专注时,手指在键盘上磨得滚烫。为长期弹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凉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凉后接着弹,水撩在地板上积少成多,漏到楼下房东家里却浑然不知。材料四: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原材料,假如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1公里,那么蜜蜂要酿造1公斤蜜,就得飞行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行11圈。(参考:人类、生物界做成功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勤奋这一起码的法则。)材料五:比尔盖茨19岁时看到了电脑软件行业的巨大商机从哈拂辍学,后来成了世界首富。盖茨成了盖茨,我们依旧“微软”。(参考:机遇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设计意图:通过补充材料,对文章内容进行反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关于成功的三个条件和主次关系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成功的看法,不局限于课文,不盲从于他人的观点,同时引发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反思,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功的名言:我成功,因为志在要成功,我未尝踌躇。拿破仑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姚明成功的秘诀很简单,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爱迪生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六.归纳总结(展示课件)生活中:残奥会上,当残疾运动员用胶布绑住乒乓球拍站在球台前就是成功;当聋哑孩子喊出第一声“妈妈”时就是成功;当小小的孩子为父母做好一餐再简单不过的饭菜时就是成功。我们时常会羡慕他人取得成功,慨叹命运对自己不公,学完季羡林老先生的这篇文章相信每位同学都知道该如何去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脚踏实地,勤奋不懈就能成功。希望大家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无悔 ”的精神,勤奋努力,抓住机遇 ,今年的中考理想的高中定在“灯火阑珊处”。(设计意图:由上一板块的拓展延伸再回到课文,再次激发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明确成功的渠道。)板书设计(展示课件)成 功天 资 + 勤 奋 + 机 遇 无能为力 自己决定 无能为力 勤能补拙 业精于勤 勤创机遇布置作业1.收集关于成功的名言和事例。2.以成功为题写一篇文章教学反思:学习本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