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2、 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过程】一、导入 雪,洁白美丽,或轻舞或纷扬,给我们的生活增姿添彩,所以,它历来都是人们吟咏、描绘的对象。在古诗中,更是有不少歌咏白雪的名句,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例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之四) 有谁能说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出处?对了,它出自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之下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 作者介绍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两个教学环节设计选一个,拓展延伸相同)教学设计一三、 读诗教师:学诗首先要读诗,大家以前是如何读诗的呢?今天我们丰富一下读诗的方式,可以个人读、合作读;可以诵读、演读、唱读。当然大家还可以创设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大家开始准备吧。学生:自由读诗,小组交流,准备展示。教师:我们请同学到台前展示一下。学生:展示各种形式的“读”。四、品诗1、简说诗中之“奇”教师:边塞诗的特色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岑参作为唐代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幻灯)。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请大家再读诗歌,说一说你从诗句中发现了怎样的“奇”。学生:默读,说发现的“奇”。预设: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奇冷,飘雪奇早。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其繁,雪花奇美。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奇多,彤云奇密。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威奇大,雪天奇冷。去时雪满天山路路雪奇厚,担忧奇多。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路奇迂,情义奇深。(提示:如果学生说得不够全面,教师可以抓住其中的“奇”进行引导。如“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天气奇冷,诗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这一点呢?请快速找出来。”)2、描述诗中画面教师:读着诗歌,诗中奇异的景色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请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画面,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选一句或者两句都可以。写完与小组交流,修改完善,然后选代表在全班展示,看哪个组描述得最精彩。先看一个示例。屏幕展示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茫茫的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飞沙走石,白草被拦腰折断,在狂风吹卷之下,不停地打着滚儿。正是八月中秋时节,鹅毛般的雪片却已经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树梢上,落在大漠中整个边塞大地笼罩在一片白色之中。 学生:个人描述画面,小组交流。学生:集体展示。教师:穿插有关资料引导讲解。(1)引导深解名句教师:岑参最喜欢梨花,在他的作品里,曾多次写到梨花,请看屏幕,一起朗读一遍。屏幕展示诗句:“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学生:读以上诗句。教师:由此可见,梨花于诗人的印象何等深刻,诗人写梨花常常是在远离故乡之时,他笔下的花常常总是和思春念归、士逢知遇等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现在你对这两句诗有了怎样的新的理解?学生:说自己的见解。(2)引导联想想象教师:这首诗最后两句描绘的画面历来被人称道,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下面请大家一起将目光聚焦于这两句诗,试着展开你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化身为诗人,说说:当你站在冰天雪地里望着友人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说自己的设想。教师:大家的设想都有可能,然而作者不明写,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留白”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3)引导感悟情感教师:在奇冷的天气里送别友人,这本是伤心之事,然作者描绘的边塞雪景是如此的奇异、壮美,甚至是唯美,为什么诗人能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呢?请看材料,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屏幕展示材料: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岑参是就是其中之一。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教师:现在明白其中原因了吧。谁来说一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诗人所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乐观向上的情怀。同学们的联想和想象很精彩,现在,我们就结合刚才精彩的描述,快速背诵全诗。看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背会这首诗!开始!学生:背诵诗歌。教学设计二三、 诗文赏析(一)聆听感受1、 播放录音,聆听感受。请同学们注意字的读音。2、 读准字音岑参 cn shn 散入sn 狐裘qi 锦衾薄 qn b 瀚海 hn 阑干 ln 羌笛 qing 风掣红旗 ch(二)整体把握1、 齐读全诗读准字音,初步感知。2、 解题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咏雪、送别。(板书)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3、 诗歌是从哪里开始着重写送别的?从“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开始。前十句着重于咏雪,后八句着重于送别。(三)赏析咏雪部分1、齐读咏雪部分思考:咏雪部分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北风席卷着大地,把强韧的白草都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农历八月就飞起了雪花。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风,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大风把雪吹进了珠帘里,沾湿了罗幕,就连狐裘、锦衾这样高级的御寒品也挡不住严寒;将军的角弓被冻得拉都拉不开了,都护的铁衣冰冷得难以着身。2、 赏析诗句(1)朗读咏雪部分思考:哪些诗句写得好,好在哪里?(2)对雪的描绘,哪一句最精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精彩?小组研讨,合作探究。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春意盎然的意境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3)读咏雪部分除了这一句外,在咏雪部分,你还喜欢哪些诗句?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穿插评价: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用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既表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的寒威。是从人的感受、从侧面来描述边地的寒冷,这样记录边塞奇事,角度也很新颖。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从“瀚海”到“愁云”,视角有何变化?)(“百丈”、 “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一个“愁”字,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3、齐读咏雪部分思考: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天的雪的什么特点?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4、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天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 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5、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昂扬向上的情绪呢? 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当时的背景写作背景(投影)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四)赏析送别部分1、 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依依不舍。2、 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呢?为什么要列举“胡琴”“琵琶”“羌笛”这三种乐器呢?)简略而有情味。诗人在中军营里摆下了饯别的酒筵,演奏的是胡琴、琵琶和羌笛等乐器。这就点明了饯行地点、饯行原因、饯行的情形。列举出这三种乐器的名称,也是很有深意的:朋友就要回乡了,在饯别酒席上演奏的仍然是这些异乡的乐器,一股思乡之情不是委婉地流露出来了吗?“胡琴琵琶与羌笛”,这种纯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你觉得此句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的担忧。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联想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在想些什么?)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齐读送别部分思考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这个“开放式”的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 你知道具有相同意境的诗句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3、齐读送别部分体味其中的韵味。(五)分析咏雪、送别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写雪、写雪带来的酷寒,写边地的风光和送别有关系吗?)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六)齐读全诗深情诵读,尝试背诵 五、拓展延伸(两个教学设计此部分相同)(一)用诗教师:现在对这首诗已经学得不错了,大家知道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是运用。我想和大家做一个用诗的挑战游戏,可以是直接引用,也可以化用。大家有些为难,先看两个例子吧。屏幕展示用诗举例:1、引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杜甫的记忆。有了他的记忆,我会感受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伟大之心;也会体味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襟,品味他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欣赏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化用:“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教师:大家愿意选择哪句诗呢?看来大家都愿意选择诗中的名句。为了避免大家选择的诗句过于集中,如果敢于挑战其他诗句,我们可以给他加2分。学生:小组讨论,然后个人进行创作。学生:展示创作内容。教师:适当鼓励点评。(二)送别诗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常常一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积累的送别诗。想想这类诗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意境营造等方面有哪些共同点?1、送别诗展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的渭城曲等2、 送别诗赏析(1)创作心理: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2)意象运用: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渡口、南浦、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最多、也最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一是表示依依惜别之情,二是表示殷勤挽留之意。长亭与南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有欢聚就有离别,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远行代步的或者是乘车(各种各样的车),或者是骑马(也包括其他善足的牲口)。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送别钱行之用,于是就有“十里长亭”这一说法。唐代诗人李白菩萨蛮词曰“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贮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一旦在诗歌中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人们眼前便会浮现出在长亭古道、衰柳斜阳的背景上古人设宴钱行的情景,并油然而生“举手长老老,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依依惜别之情。近人有一首送别歌这样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李叔同词)南浦,代指送别地。在唐代诗人笔下则更为普遍,“南浦”在诗中俯拾即是。如盛唐诗人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中唐诗人白居易南浦别诗曰:“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清人王琦注中引曾益曰:“南浦,送别之地。”美酒,如果说我们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总是泛着酒光,飘着酒香、回荡着“对酒当歌”的高吟低唱,那是一点也不过份的。其中最有名的还要数唐代诗人王维的那首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还有送别诗曰:“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睡,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无论是不得意还是离愁别绪,亦或是对酒当歌一醉方休,都借酒表达出了不忍之情、不舍之谊。“多情自古伤离别”,朋友将要分别,怎能少了酒这个最能传达情谊的东西呢?朋友离别时也是一定要饮酒的,举酒属客,频频劝饮;离别后则往往独自以酒遣杯,细细小酌。仿佛酒能寄酒、酒能消愁,其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因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断地重复着“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在离别时举杯痛饮,其实不仅是抒情、遣怀、解愁,更重要的是还饱含有深深的祝福之意,就像唐诗人高适所放歌的那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举杯祝福,祝福人生如意,前路一征光明。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只要一见到“长亭、渡口、南浦、杨柳、夕阳、酒”等意象,就会像敲击了钢琴上某一个特殊的琴键上立即会发出一片特殊的声响一样,定会在脑海里唤起一片联想,一片有关离别情怀的联想。不管是亲人离别也好,龙人离别也好、恋人离别也好,总之联想起来的是一种令人黯然神伤的离别情绪。(3)情感表达: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如李白的赠汪伦,柳永的雨霖铃。或者是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或者是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或者是反映漂泊的羁旅行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4)写作手法托物寓情 形象生动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六班级班主任工作方案
- 2025年麻木专科症状分析与神经系统检测模拟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急诊内科危重病例处置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安全专题会议纪要讲解
- 2025年麻醉学手术镇痛安全操作规范考核题答案及解析
- 民族团结进步课件
- 2025年疼痛科疼痛治疗技术理论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检验医学常规检测操作流程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新质生产力驱动电商创新发展
- 2025年儿科急救处理规范考试答案及解析
- 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模拟法庭剧本
- 《人间词话》十则公开课
- 质量管理学课件第1章
- 磁刺激仪技术参数
- 水泵房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方案
- 通用机场建设审批程序
- 城市雕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
- 道路保通专项方案
- ansys的讲义ANSYS有限元分析培训
- 腭裂术后语音训练ppt课件
- 数据、信息与知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