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doc_第1页
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doc_第2页
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比教案单位:邯郸市第十三中学讲课教师:谢亚洁课标题:满井游记语文学科八年级下册第26课教案媒体使用说明备注教学目标:1、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汇。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在游览中流露出的欢愉的心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3、赏析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体会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4、加强课外古诗词积累,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1、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汇。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在游览中流露出的欢愉的心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难点:赏析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体会欲扬先抑的表达效果。教学流程:一、 导入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说出一句完整的诗句。师: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图片,发新芽,开鲜花,拂春风,润万物,春之所至,如仙神降临,一步一锦绣,一颦一妖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脚步一起去感受那时那地的春之美景。二、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步骤本课为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说说学习一篇文言文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呢?文学常识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内容理解拓展延伸三、 了解文学常识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公安三袁”。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四、 诵读课文入春境1、 正音2、 划分句读3、自读课文五、翻译课文赏春景 1、自主探究 1).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课文。2).圈画重点文言实词。3).整理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2、自学检测3、 中考链接五、 理解课文见真情六、 拓展延伸如今已是暮春时节,即便是我们这些“城居者”也能时时处处见到春的踪迹。春,以花为容,以柳为态,以鸟为声,以美为神,难怪古往今来无数的骚人墨客竞相以诗词歌咏。这些诗词,或清丽,或淡雅,或婉约,或奔放,恰如一段流泻了千年的绚烂春光。下面就我们以“飞花令”的形式,再次与春相约,与美同行。七、 小结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闲来无事,不如读诗”。在“蓝瘦香菇”刷屏的时代,一句应景的诗词更能体现出汉语的出尘之美,更能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同学们,读诗,传承,让“四海八荒“的人们都知道最美是中文。多媒体出示三幅画面,分别对应一句古诗,此环节的设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分别请同学读准字音,划分正确的句子停顿。自读,互读同学们自主翻译课文,师以检测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重点词语的翻译,并教给学生“之“的常见用法。通过思考这五个问题,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主旨,并赏析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以“飞花令“的形式激发学生积累课外古诗词的热情。每个画面后有两联相应的诗句,如学生遇到困难,师可利用橡皮擦给出前两个字,予以提示。每幅图片的右下角隐藏有返回的链接。可利用系统的功能,帮助学生读准字音;“鬣“字笔画较多,利用板中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