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二篇).docx_第1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二篇).docx_第2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二篇).docx_第3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二篇).docx_第4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二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二篇)目录: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二- 1 -新人教版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真题试卷及答案一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k sou kn zh hn j wi zhun d zhn n l(_)(_)(_)(_) (_) (_)mn yn min hu ni zhun jin mi shn yn qun xin(_)(_)(_)(_) (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衰(_) 秦(_) 筐(_) 谎(_) 恳(_)哀(_) 泰(_) 框(_) 慌(_) 肯(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_)世(_)名 (_)南(_)北 诗(_)画(_) 流离(_)(_) (_)荒(_)乱 足(_)多(_) (1)上述词语中有一对形容名声传得很广,但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是:_、_。(2)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极具_,吸引了大批来自_的游客。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不管都 不是而是 无论总要 虽然但是(1)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2)他们( )受到多少磨难,从来( )是顶天立地。(3)我喜欢的( )梅花,( )桂花。(4)( )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 )腊月天气,也毕竟是凉飕飕的。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天安门广场的人很多。(改为比喻句)_2.温暖的春风吹在脸上非常舒服。(改为比喻句)_3.太阳高高挂在空中。(改为比喻句)_4.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改为陈述句)_5.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吗?(改为陈述句)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和氏璧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住在楚山脚下。有一天,他去见楚厉王,说是在楚山上拾到一块罕见的美玉,特地来奉献给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接位。卞和再一次入宫去献玉。武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接他王位的是文王。卞和捧着那块美玉,坐在山脚下哭泣,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听说后,就派人去问,是不是因为前两位国君砍了他的双脚而委屈难受。卞和说:“我不是为失去双脚难过,我痛心的是宝石被当做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楚文王召见了他,命人将玉石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文王十分感动,因为这块玉是卞和奉献的,就命名为“和氏璧”。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蒙骗(_) 贡献(_)2在短文中用“ ”画出一对同义词。3短文中一共写了_个人物,_是主要人物。4短文用一件物品贯串全文、展开情节,这件物品是_,它是全文的写作_。5简要说说“和氏璧”名字的由来。_6对这篇短文所说明的道理,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说明楚王的愚蠢、残暴和玉匠的无知。B主要说明卞和有耐力、有毅力,是玉石鉴别专家无知。C主要说明卞和出于忠诚,不怕挫折和摧残,敢于坚持真理,终能战胜谬误。七、习作。(20分)题目:记一次 活动提示和要求: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学校和老师组织你们参加过许多活动,如:参观访问、春游、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赛龙舟等,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次活动记叙下来。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_参考答案:一 咳嗽 控制 轰击 伪装 打仗 案例 蔓延 棉花 扭转 歼灭 呻吟 权限 二 衰老 秦国 一筐 谎话 诚恳 悲哀 泰山 相框 慌张 肯定 三 举 闻 天 海 情 意 失 所 兵 马 智 谋 举世闻名 臭名远扬 诗情画意 天南海北 四 (1)无论总要 (2)不管都 (3)不是而是 (4)虽然但是五 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 .温暖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脸,让你倍感舒服。 太阳像一个火球高高地挂在空中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 他们也想再见一见孩子的遗容。 六 1 欺骗 奉献 2难受 难过3 四 卞和 4 和氏璧 线索 5略6C6 / 11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二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y y zo yn j bi qun dng c bi(_) (_) (_) (_) (_)mng l q d zh fn zhn tou b y(_) (_) (_) (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箩(_) 尤(_) 摇(_) 杭(_)萝(_) 由(_) 谣(_) 航(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大 吃 一(_) 飞(_)走(_) 狂风(_)号 千(_)万(_) 乌 云(_)布 (_)盆大雨 世世(_)(_) (_)天(_)地泛指鸟类和兽类动物。(_)2.形容声音巨大和响亮。(_)3形容非常确实,不容置疑。(_)4.形容对突然发生的事没有准备,深感意外,十分吃惊。(_)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不是而是 只有才既又 即使也 不是就是1. ( )敢于拼搏的人,( )可能取得成功。2.老兄误解了,我( )不想吃,( )不敢吃3.她( )给熟睡的伤病员掖掖杯子,( )为呻吟的伤病员换换药。4.( )雨再大,路再滑,我们( )要按时报到。5.威廉叔叔看上去,( )疲惫不堪,( )忧心忡忡。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1改成双重否定句:我的时装展推迟了。_2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父亲对他们说:“希望你们做花生一样的人。”_3修改病句:激励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_4仿写: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我_,_仿佛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麻雀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影。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能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里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人们常用“自投罗网”来形容麻雀的愚蠢。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18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19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我国现在的问题是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了,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投罗网:_半路打劫:_2麻雀素有“_”之誉。A害鸟B家雀C老家贼3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_4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D打比方5为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是“人们对它的误解”?_6文章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能否删去?为什么?_7读了本文,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麻雀?_七、习作。(20分)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二三岁的你同样拥有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画画儿、手工制作、集邮、种花、养兔你一定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性情。请你以“_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实感受。要求: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记叙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字数不少于400字。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_参考答案:一 压抑 噪音 脊背 权当 辞别 忙碌 启迪 煮饭 枕头 毕业 二 箩筐 尤其 摇头 杭州 萝卜 由于 造谣 航天 三 惊 禽 兽 怒 真 确 密 倾 代 代 震 动 飞禽走兽 震天动地 千真万确 大吃一惊 四 1.参考答案:只有才2.参考答案:不是而是3.参考答案:不是就是4.参考答案: 即使也5.参考答案:既又五 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2父亲对他们说,希望他们做花生一样的人。3这次展览,激发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4示例:我心情沉重,肩上仿佛压着千斤巨石。六 1 自己投到罗网里去,比喻自己送死。 半路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