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科必修三导学案 主编人:王传府 范宇航 审核人:宋波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使用时间:2015年4月2日寡人之于国也 编号016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2.积累1到4自然段,重点字、词、句式。【学习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探究法【知识导学】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2.孟子简介: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3. 背景资料: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4、孟子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必 先 苦 其 心 志 ,劳 其 筋 骨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 身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所 以 动 心 忍 性 ,增 益 其 所 不 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预习检测】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A级):王好( )战 弃甲曳( )兵而走 衣( )帛 数罟( )不入洿( )池庠( )序 养生丧( )死无憾鸡豚( )狗彘( )之畜( )然而不王( )者 涂有饿莩( )积累重要知识点(B级)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3.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古义和今义:河内凶 古义 今义古义 今义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 今义 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 今义4.重要实虚词无如寡人之国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 )王好战( )请以战喻( )兵刃既接( )则何如(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5、词类活用则移其民于河东( )填然鼓之( )6.特殊句式是亦走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7.文句翻译(字字落实,文从句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王好战,请以战喻。 以五十五笑百步,则何如?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课上探究】一、分析课文,感悟孟子的论辩技巧及其思想。(C级)(一)诵读第1段。思考:1、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是怎样治理国家的?2、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3、于是梁惠王有了怎样的疑问? 4、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二)诵读第2、3、4段。思考:1、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2、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他为什么要“以战喻”?3、“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孟子用于此,有什么作用? 【学生质疑】【固学案】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积累5到6自然段重要知识点。2. 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领会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3.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学习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探究法【知识导学】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预习检测】积累重要知识点(B级)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通王无罪岁 通3.重要实虚词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4、词类活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也(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谨庠序之教( )然而不王者(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王无罪岁( )5.特殊句式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王道之始也( )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未之有也( )6.固定结构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7.文句翻译(字字落实,文从句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课上探究】1、 在熟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孟子是如何劝说梁惠王的。2、 孟子“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3、 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学生质疑】【固学案】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救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争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1.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1)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2)吴王困于姑苏之上,面求衰请命于勾践 (3)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拓展阅读】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 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沿着岁月的河道溯源,不觉间仿佛已走过千年。作为一代儒家宗师的孟子并没有走远,他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依然穿越时空给后人启迪,给后人震撼!在字里行间中寻访,在故事寓言里感叹,在会意共鸣中缅怀,在体味博大时礼赞折服我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襟怀、他的文采。 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著而坚定,焦灼而真诚。倡导仁政,反对战争,主张以德服人,抨击暴力治国,纵然缕缕碰壁却依然不失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人皆可以为尧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行仁政而王天下”20多年的游说生涯,他辗转奔走,他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激情的孟子。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的感动。 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听:“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的话精髓而深情。锲而不舍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做百姓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执著,他那份大爱,让千年后的我们读到岁月的回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每当读到孟子这段话,心里就会猛然升腾起大片温暖,大片美好。 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养心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样的语言烙在心灵深处,指导着我们的做人,影响着我们的做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坐标,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他在文字中说到了,他在生活中做到了。 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五十步笑百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之瑰宝。 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被尊为“亚圣”,儒家文化亦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警醒后人反刍,引发后人思考。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健康课件中职学生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抵押合同终止协议书
- 2025版海参养殖基地与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店厨房设备租赁与改造一体化合同
- 2025版跨境电商供应链反担保股权质押协议
- 2025年运载火箭发动机地面检测设备项目建议书
- 二零二五年临时保洁服务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餐饮企业原料采购与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工地建筑废弃物处理合同
- 2025版铲车租赁合同附带租赁设备操作培训与考核协议
- 长期卧床患者的并发症与护理
- 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发改投资20252129号)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 法医物证学亲子鉴定及相关知识试卷
- 水淹车培训课件
- 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 旧厂设备拆除方案(3篇)
- 牙克石市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承载力评价报告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前台物业收费管理制度
- T/ISEAA 006-2024大模型系统安全测评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