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库网 > 毕业设计 >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6GKT-13型高位举升路灯维护车改装设计(底盘、液压部分)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6GKT-13型高位举升路灯维护车改装设计(底盘、液压部分).doc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6GKT-13型高位举升路灯维护车改装设计(底盘、液压部分)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5页)
编号:54168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93.15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1-28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6
积分
- 关 键 词:
-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 资源描述:
-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6GKT-13型高位举升路灯维护车改装设计(底盘、液压部分),车辆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 内容简介:
-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 GKT-13高位举升路灯维护车改装设计(底盘、液压部分) 院系 名称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 车辆 工程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职 称 : 教授 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 nts The top digit lifting street light maintenance vehicle re-equips the design of GTK-13 ( chassis, hydraulic pressure part) Candidate: Bao Shilin Specialty: Vehicle Engineering Class: B07-6 Supervisor: Prof. Qi Xiaojie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ts I 摘 要 在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空作业问题围绕着我们,并且困扰着我们,主要的原因是 由于使用的举升方法既不便捷,也不专业,更不安全,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并造成了很多财务、资源浪费。因此特拟定自行走小型举升车这样一个设计题目,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借鉴前人的产品,设计出有特色的专用举升车辆,从而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设计承担的任务是设计三类底盘的设计和液压系的统设计,三类底盘的设计即为横梁、纵梁的布局,液压系的统设计主要完成液压系统原理、液压油箱以及支腿机构的设计。机械举升部分采用三节举升臂,利用金属焊接 及销轴连接组合各臂,使用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变形对吊篮进行调平,通过对液压系统控制来完成特定的动作;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选取液压缸、控制系统及元件的选择。 设计依据国家标准和机械行业标准,通过查阅机械设计手册等书籍,利用相关计算公式和材料信息,系统的对机构进行了强度校核,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确定了各零件的使用材料、外形尺寸和加工方法,并完成了整体构架的装配方案,使机构能够实现最大举升达 10.79m 这样一个高度。 关键词 :曲臂式高空作业车;举升机构 ; 液压系统设计;小型;设计nts II ABSTRACT In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increased today, more and more aerial problems around us and haunt us, the main reason is due to the lifting method is neither convenient nor professional, more insecurity, which takes A lot of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and caused a lot of financial, resource waste. Therefore, developing their own special take such a small lift truck design topic, the use of the knowledge acquired, the previous reference products, designed with special features lift vehicle, to bring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ves. The task is designed for selecting three chassis design of hydraulic design, three types of ec namely for the chassis design of longitudinal beam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layout, hydraulic design mainly complete hydraulic system principle, hydraulic oil tank, and a leg design of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of lifting mechanism; type selection small vehicles from car chassis, lifting mechanism mainly complete mechanical lifting part design and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design. One mechanical lifting part adopts three lifting arm, using metal welding and pin shaft connecting each arm, the use of combination of a parallelogram linkage deformation of the basket, through adjusting hydraulic system to specific action control, The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hydraulic cylinder, control systems and compon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and design of mechanical industry standard, access to mechanical design manuals, etc, using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related books and materials,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organization, the intensity of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and use of materials, components, the dimensions and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leted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the assembly, the most heavily to realize that institutions such a height of 10.79 m. Keywords: Song arm type aloft working car; Lifting mechanism; Hydraulic system design;small; Design nts 目 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第 1 章 绪论 . 1 1.1 概述 . 1 1.2 相关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 3 第 2 章 总体方案设计分析 . 4 2.1 方案确定 . 4 2.2 外形尺寸确定 . 5 2.3 三类底盘的选择 . 6 2.4 本章小结 . 6 第 3 章 工作机构设计 . 8 3.1 确定尺寸及材料 . 8 3.2 受力分析 . 10 3.3 本章小结 . 16 第 4 章 辅助机构设计 . 16 4.1 回转机构简介 . 17 4.2 支腿机构设计计算 . 17 4.2.1 支腿跨距的确定 . 17 4.2.2 最大载荷时支腿力的计算 . 20 4.2.3 撑脚接地面积确定 . 21 4.3 取力器布置方案及基本参数选择 . 21 4.4 本章小结 . 22 第 5 章 液压系统设计 . 23 5.1 主要机构液压回路的设计与分析 . 23 nts 5.1.1 变幅回路 . 23 5.1.2 回转机构 . 24 5.2 主要液压元器件的选择计算 . 26 5.2.1 驱动液压缸的计算确定 . 26 5.2.2 液压泵的选型计算 . 31 5.2.3 液压控制阀的选用 . 33 5.2.4 油箱容积与管路内径计算 . 34 5.2.5 管路内径计算 . 35 5.2.6 液压油的选用 . 36 5.3 本章 小结 . 36 第 6 章 整车性能计算分析 . 37 6.1 动力性计算 . 37 6.2 高空作业车汽车变速器速比 . 37 6.2.1 发动机外特性 . 37 6.2.2 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 39 6.2.3 动力性评价指标的计算 . 40 6.3 燃油经济性计算 . 44 6.4 稳定性计算 . 45 6.5 本章小结 . 45 结论 . 46 参考文献 . 47 致谢 . 48 附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nts 1 第 1 章 绪 论 1.1 概述 由于交通管理部门经常会遇到交通信号灯、交通监控器、交通指示牌的维修和更换,基础交通设施的安装建设等高空作业问题,所以近年来交通设施高空作业车大量投入使用。 高空作业车是用来运送工作人员和工作装备到指定高度进行交通设施维修或安装作业的特种车辆,是将高空作业装置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组成的。交通设施高空作业车装置包括工作臂、回转平台、副车架、工作平台、液压系装置等。现在的高空作业装置具有操作平顺、工作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大大提高了空中作业的工作 效率。交通设施高空作业车是利用汽车底盘作为行走机构,机动灵活,行驶速度高,可快速转移,转移到作业场地后能迅速投入工作,因此被广泛应用。 1.2 相关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高空作业机械的生产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起步,发展较快,目前生产经营企业已由原来的几家迅速增加到 40 余家,其中与国外合资或合作生产的企业有 5家。根据 2004 年和 2005 年中国工程机械年鉴 , 2003 年高空作业机械工业总产值为 32139 万元,生产各类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几个骨干企业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各自特色 的产品系列,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高空作业机械的需要,企业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步上升,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 1。 我国高空作业机械行业的一些骨干企业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设备优势,通过学习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其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都不断提高,达到和接近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推动了高空作业机械行业的技术进步,在国内市场中竞争力强,市场销路好,产量增加较快。一些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底盘品种的发展和基础零部件的更新,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走企业横向联合多种经营的综合开发 道路,不但使企业自身的生产和销售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还带动了附属企业和国内相关产品的销售发展。 产品性能提高:我国高空作业机 械产品的需求量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逐年增加,各种规格的新产品近几年增加较快。如北京起重机器厂在短短几年时间先后开发了车载剪叉式平台、剪叉自行式平台、折臂式平台、单扼柱铝合金平台和双扼nts 2 柱铝合金平台、箱型界面铝合金扼柱平台、手动铝合金扼柱平台等近 10 个品种、 30多个规格的产品。杭州赛奇工程机械厂近几年先后开发了单扼柱铝合金平台、双扼柱铝合金平台及多扼柱铝合金平台,其中多扼柱铝合金平 台完成了 10m、 14 m、 16 m、18 m、 20 m 共 7 种规格的研制。杭州爱知工程车辆有限公司开发了全液压驱动的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为国内传播修造、建筑、机场及工矿企业的安装检修工程等提供了新的品种。浦沅集团有限公司开 发了 12 m、 16 m、 20 m、 25 m、 30 m 高空作业车和QKH8-19-8 起重机高空作业车。 锦州中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也完成了 22 m、 32 m、50 m 大高度高空消防救援车的研制,徐州中型机械厂完成了 67 m 大高度高空消防救援车的研制 2。 扩展产品的使用功能和用途:我国高空机 械的使用范围还比较窄,使用较多的主要有路灯、道路交通、园林部门、国内大多厂家把用户集中在车站、地铁、商店、工厂、供电、路灯等部门,其市场远远没有挖掘和佩玉出来。高空作业机械在有发展前途的电力、电信及有限电视系统使用较少,究其原因是国内产品技术性能及参数还不能完全满足上述三大系统使用的要求,在产品用途和功能上还需要更新。如将高空作业机械用在建筑使用中以替代某些脚手架施工、建筑物外墙表面的装饰、倾斜和维护等;绝缘架线和维修;消防救援及大型物体(传播、飞机)维护检查等,但开发以上这些产品需要从产品的适应性、技术性 能上进行较大的突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停电对工农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国家已经开始实行电力法,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力系统企业要求供电可靠率达到 99.9%,所以如何解决不停电维修 带电作业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这就要求不但能登高作业,还要具有绝缘性能好的高空作业车,这种新型高空作业车要打破常规的格局,工作斗,臂架要求采用非金属的高性能绝缘材料,工作斗对整个作业的控制不能采用一般的电控和液控,还要具有起吊能力,并有更可靠的安全性、平稳性、微调性。电信和有线电视系统使用的高空作业车要求 小巧灵活,能走街穿巷,操作方便、乘坐舒适,这就要求设计小型先进的汽车底盘,并解决动力输出问题。应该特别注意的是,高空作业车新产品的开发不能限制在汽车上,应该考虑它是一种工程机械,以适应用户的需要为前提,行走方式可以采用电动自行式、液控自行式、轮胎自行式、履带自行式等。我国文化传播行业对轮胎液控自行式高空作业车的需求量很大,建筑行业对履带自行式产品也将产生需求,室外装修、清洗行业大量需要自行式高空作业车。随着高速公路、高架桥的建设,将需要大量具备低空作业能力的高空作业车,以解决高架桥的维修问题,这种特殊的高空 作业车在国外早已出现,但国内还刚刚起步。 开发专用车辆底盘:要提高我国高空作业车的技术水平,首先必须解决工程车辆底盘nts 3 问题。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提高汽车工业的整体水平,走集团化规模道路,并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及技术,但还只限于轻型底盘。汽车制造厂家应该在此基础上根据高空作业车的具体要求,专门设计轻型、中型和重型的工程车底盘以供高空作业车改装之用 3。 1.3 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主要承担的任务是 液压系统、三类底盘的设计 ,初步选定采取 3 节举升臂, 1节基础承重臂, 利用金属焊接及销轴连接将各臂组合起来,通 过选择的二类底盘的动力输出来驱动液压泵,使用液压系统来控制各臂的运动,再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对举升筐进行调平,给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水平的、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 设计总体 分为三个方面:机械举升部分 的选取 ( 包括举升臂的选材、外形尺寸的确定等 ) ;液压控制部分(包括液压缸的计算和型号确定、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辅助元件的选择等);相关辅助系统部分(支腿的设计计算 、油箱的设计 等)。 nts 4 第 2 章 总体方案设计分析 2.1 方案确定 举升的方法有很多种,出于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成本低廉的主要设计思路,所以选用型材作主承重臂,利用金属焊接及销轴连接将各臂组合起来,通过液压系统来控制各臂的运动,再将举升机构安装在转台上,来实现举升的目的 1。举升的意义是:将人或物送往高处,由此又出现举升臂调平的问题,以往的调平系统中多为机械调平和重力调平,现在又出现了电子调平系统。机械调平中最常见的为四连杆机构(即平行四边形变形原理),此机构简单、实用、举升高度高、摆动幅度小等,但增加了自重,使用材料增多,并且举升过程中更多的功耗要浪费在自重上面;重力调平系统,简单、实用,但举升的高度要降低很多,而且摆动幅度比较大;电子调 平系统属于高科技产品,使资源消耗减少,但无形成本增多。在这里选择四连杆调平方式 4。 图 2.1 所示即为整个举升机构系统简图,其中 AB、 BC、 CD 为承重臂, DH 为基础臂, AB、 CD为调平辅助臂, I、 II 为液压缸, E、 F、 G、 H 分别为液压缸与基础臂及承重臂的绞接点。 图 2.1 举升机构总体结构图 工作原理:在平行四边形 AABB 中,通过控制液压缸 I 的长度来控制 ABB 的角度,从而使点 A 以 AB 为半径, B 点为圆心作圆弧运动;在平行四边形 CCDD 中,nts 5 通过控制液压缸 II 的长度来控制 DCC 的角度,从而使点 C 以 CD 为半径, D 点为圆心作圆弧运动。平行四边形 AABB 与平行四边形 CCDD 共用一条公共边 BC,平行四边形 CCDD 的另一条边 DD为基础臂,只要液压缸 I 增长, A 点就升高,液压缸II 增长, C 点就升高 ( 即 B 点升高 ) 。由此只要控制液压缸 I 和 II 就能控制 A 点的高度 15。 2.2 外形尺寸确定 如图 2.2 所示,初步设定臂 CD 与臂 DO 所成的最大角度为 150,臂 CB 与臂 AB所成的最大角为 135。 DO 长 2200mm, DC 长 3000mm, BC 长 2200mm, AB 长 4500mm。 图 2.2 举升臂全升图 综上所述,可以推出整个机构的外形参数,如表 2.1、 2.2 所示 。 表 2.1 理论长度参数 mm 最小高度 最大高度 整体长 ABL BCL CDL DOL 2200 10200 3600 4500 2200 3000 2200 nts 6 表 2.2 理论角度参数 最大值 最小值 AB 与 BC 的角度 135 53 CD 与 OD 的角度 150 43 2.3 三 类底盘的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生产的各类型专用车 辆的基本模式,大多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某一服务领域的特定使用要求,主要是在已定型的基本车型底盘的基础上,进行车身及工作装置的设计,与此同时对底盘各总成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局部的更改设计与合理匹配,以达到满足使用需求的较为理想的整车性能。汽车底盘的选择主要是根据专用汽车的类型、用途、装载质量、使用条件、专用汽车的性能指标、专用设备或装置的外形、尺寸、动力匹配等决定,目前,几乎 80%以上的专用车辆采用二类底盘进行改装设计。采用二类汽车底盘进行改装设计工作重点是整车总体布置和工作装置设计,对底盘仅作性能适应性分析和必要 的强度校核,以确保改装后的整车性能基本与原车 接近,同样的对于本车的设计,设计选取三类底盘是由价格与性能的决定 6。 已知工作臂的长度,选用型材 Q235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可估算工作臂部分总重约为 700kg;预估转台和支腿等其他辅助装置质量为 300kg;额定载荷为 200kg。 则 M=700+300+200=1200kg 经计算工作机构长度约为折起后 4000mm,宽度不超过 2000mm。 表 2.3 底盘 技术参数 底盘型号 整车重量 (kg) 2000 吊斗 载重 (kg) 200 外形尺寸(长 宽 高) mm 390019503070 轴距 (mm) 2300 轮距(前 /后) (mm) 1950/1950 发动机型号 CY4102BZLQ 额定功率 (kw) 55 转速 ( r/min) 3600 2.4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综合分析后确定了总体构架,方案采用三节举升臂,使用平行四边形的nts 7 四连杆变形原理对吊筐进行调平,通过对液压系统控制来完成特定的动作,并在大量几 何 计 算 后 得 出 了 各 臂 的 长 度 和 转 动 角 度 , 其 理 论 举 升 高 度 为10200mm+590mm=10790mm。通过确定的 总体参数,最后确定本次设计选用的 三 类底盘。 nts 8 第 3 章 工作机构设计 3.1 确定尺寸及材料 表 3.1 中的参数都为理论尺寸(即未开孔的尺寸),在实际加工中,为了使各臂连接起来,要留出一段长度用来钻孔穿销,因此每个臂的每一个端面都要留有 50mm的余量,需要拉杆的工作臂还要留有 300mm 的余量,表 3.1 既为各臂的实际参数。 表 3.1 实际长度参数 mm ABLABLBCLCDLCDLDOL4600 4600 2700 3100 3100 2250 根据表 3.1 即可计算出各承重臂的质量。 臂 AB 重量: ABG=ABLG =460024.517 kg 112.8kg 臂 AB重量: ABG=ABLG =46008.594 kg=39.5kg 臂 BC重量: BCG=BCLG =270045.3 kg =122.3kg 臂 CD 重量: CDG=CDLG =310034.0 kg 105.4kg 臂 CD重量: CDG=CDLG =31006.710 kg 20.8kg 臂 DO 重量: DOG=DOLG =225056.3 kg 126.7kg 根据以往设计实例及设计需求,初步选定冷拔无缝矩形钢管作为承重臂,具体参数见表 3.2 和各臂的基本参数见表 3.3。 nts 9 表 3.2 材料参数 6 基本尺寸 截面面积 F 2cm 理论质量 G kg/m 惯性矩 截面模数 长 mm 宽 mm 厚 mm XJ 4cm YJ 4cm XW 3cm YW 3cm AB 180 100 6 31.232 24.517 1809.531 523.767 145.503 104.753 AB 90 60 4 10.947 8.594 117.499 62.387 26.111 20.795 BC 200 150 9 57.67 45.3 3170 2020 317 270 CD 200 100 8 43.2 34.0 2091 705 209 141 CD 70 50 4 8.547 6.710 54.663 32.210 15.618 12.884 DO 220 150 10 71.7 56.3 5687 2584 455 345 绘制结构简图及部分参数计算 表 3.1 为图 3.1 中的基本参数,由直角三角形中的角度公式可以得出: arctan EEBE arctan0.25 14 arctan FFBF arctan0.11 6.3 arctan GGDG arctan0.33 18.5 arctan HHDH arctan0.17 9.5 BE 22B E E E =41.2cm BF= 22B F F F =90.5cm DG= 22D G G G =31.6cm DH= 22D H H H =91.2cm nts 10 图 3.1 各臂的结构简图 表 3.3 各臂中的基本参数 长度 AB BE EE BC BF FF CD DG GG DO DH HH mm 4500 40 20 2200 1800 25 3000 300 25 2200 1900 30 3.2 受力分析 1、对臂 AB 进行受力分析 当臂 AB 水平时, 如 图 3.2 所示。 EBF=90-=90-14-6.3=69.7 EF= 22 2 c o sB E B F E B F B E B F =1600mm SBEF = SBEF 11s i n22F B E B E B F E F h h s i n F B E B E B FEF 900mm 相对 B 点进行受力分析 BM AF 1L ABF 12L IF h 0 IF 24kN nts 11 液压缸与水平所成的角度为 1 a r c s i n B F E EEF 72.5 B 受力为 c o s 1 0X I B XF F F s i n 1 0Y A A B I B YF F F F F BXF 8.35kN BYF 13.45kN 22B B X B YF F F=+ 16.65kN 图 3.2 臂 AB 水平位置受力分析图 当臂 AB 举至最高位置时, 如 图 3.3 所示。 EBF=150-=150-14-6.3=120 EF= 22 2 c o sB E B F E B F B E B F =2100mm SBEF = SBEF 11s i n22F B E B E B F E F h h s i n F B E B E B FEF 650mm 相对 B 点进行受力分析 BMAF1Lsin30ABF12Lsin30IFh 0 nts 12 IIF 21.3kN 图 3.3 臂 AB 最高位置受力分析图 液压缸与水平所成的角度为 c o s 3 0 s i n 3 01 a r c s i n B F B E E EEFoo68.5 B 受力为 c o s 1 0X I B XF F F s i n 1 0Y A A B I B YF F F F F BXF 4.0kN BYF 22.3kN 22B B X B YF F F=+ 24.5kN 2、对臂 BC进行受力分析 当臂 AB 水平时臂 BC所受力最大, 如 图 3.4 所示。 1 2ABA A B A B LM F L F 7.5kN Q 1 C C X C CM M F L 0 CXFCXF 0 CXF 23.7kN CXF 23.7kN nts 13 又 QCYFA A B B CF F F+ 5.28kN CF 22CX CYFF+ 22.2kN maxCF cos45CF o 31kN 22m a x m a xs i n 4 5C C X C Y CF F F F o 32.3KN 图 3.4 臂 BC受力分析图 3、对臂 CD 进行受力分析 当各臂位置如图 3.5 所示时,液压缸 II 所受的压力最大。 90C D Oo HDG 90-18.5-9.5 73 22 2 c o sG H D G D H H D G D G D H 1800mm 又 QD H G D H GSS11s i n 22D G D H H D G G H h s i n D G D H H D GhGH 685mm s i n 6 0 c o s 6 02ABD A C D A B A B C D B C C DLM F L L F L F L oo02CDC D I ILF F h nts 14 IIF 16.4kN 液压缸 II 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为 2 a r c s i n D H G GHG- 68.3 对 D 点受力分析 c o s 7 9 . 4X C X I I D XF F F F= - -o 0 s i n 7 9 . 4Y I I D Y A A B B C C DF F F F F F F= - - - - -o 0 XF 16.2kN YF 19.3kN 22D X YF F F=+ 25.2kN 图 3.5 臂 CD 受力分析图 当各臂位置如图 3.6 所示时,液压缸 II 所受的拉力最大 90C D Oo HDG 135 18.5 9.5 107 22 2 c o sG H D G D H H D G D G D H 1800mm 又 QD H G D H GSSnts 15 11s i n 22D G D H H D G G H h s i n D G D H H D GhGH 454mm c o s 6 0 c o s 6 0202ABD A C D A B A B C DCDB C C D C D I ILM F L L F LLF L F F h oo IIF 8.4kN 图 3.6 臂 CD 受力分析图 液压缸 II 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为 2 a r c s i n D H G GHG- 82.4 对 D 点受力分析 c o s 7 9 . 4X C X I I D XF F F F= - -o 0 s i n 7 9 . 4Y I I D Y A A B B C C DF F F F F F F= - - - - -o 0 XF 21.3kN YF 12.3kN 22D X YF F F=+ 24.3kN nts 16 22m a x m a x s i n 4 5D X Y CF F F F o=48.5kN 3.3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查阅了机械设计手册等书籍,利用相关计算公式和材料信息,确定了各臂的使用材料、实际外形尺寸和理论质量,绘制了结构简图,并对各臂进行了系统的受力分析,通过大量计算和理论推证得出了各绞接点的最大受力情况 及液压缸的位置 。 第 4 章 辅助机构设计 nts 17 4.1 回转机构 简介 回转机构是由回转驱动机构和回转支撑机构两部分构成的。根据驱动装置的不同,回转机构可分为:机械驱动式、电力驱动式和液压驱动 式。根据回转支撑的结构不同,回转机构可分为转柱式、立柱式和转盘式,其中转盘式是一种较常用的形式 7。 转盘式回转支撑装置又可分为两种:支撑滚轮式和滚动轴承式。支撑滚轮式回转支撑装置增大了转盘回转装置的高度,且质量增加,成本增大;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撑装置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它是在普通滚动轴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上相当于放大了的滚动轴承。其优点是回转摩擦阻力矩小,承载能力大,高度低。由于回转支撑装置的高度降低,可以降低整车的质心,从而增大了汽车的稳定性。通过对各种回转支撑装置的结构特点、承载能力、加工性能 以及应用情况等的分析,最后确定本次设计回转支撑机构选择交叉滚柱式。 按照专业标准 ZBT530001-1986 的要求,交通设施高空作业车的回转机构应能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的 360回转,回转速度不大于 2r/min,回转过程中的起动、回转、制动要平稳、准确、无抖动、晃动现象,微动性能良好 8。 4.2 支腿机构设计计算 路灯安装车的支腿机构起调平和保证整车工作稳定的作用,要求坚固可靠,操作方便。支腿机构是大多数高空作业车所必备的工作装置,目前均采用液压支腿。这类装置是利用从汽车发动机取出的动力来驱动液压泵,通过控 制阀把液压泵产生的液压油供给液压支腿的工作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