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段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x_第1页
高三年段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x_第2页
高三年段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x_第3页
高三年段高考语文模拟试卷.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年段高考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为150分)命题人 刘碧芳第卷(选择题 共21分)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食品味道大不如前现在的西红柿、土豆、柿子椒、梨、柑橘等等,似乎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们从美学上讲都变得更好看了,但是它们都失去了其原本的特点,即已经没有过去那种味道了。这些食品虽然好看,但吃起来没有味道,甚至就连鼻子也蒙骗不过去。这种说法不是没有依据的。巴伦西亚理工大学农业多样化保护和改良中心已经得出证据,现在西红柿的味道指数(即酸甜度)是2.77,而过去是3.24,损失了近15%。维生素C的含量也下降了,比30年前降低了17毫克,而糖的含量也有所降低,从原来的5.29%降到了4.95%。相反,西红柿的硬度比过去大了,从过去的6.86上升到12.10。当蔬菜和水果的产量提高时,其特点即可感结构(气味和味道)就会受到影响。现在盛行的这种疯狂生产(即产量第一,质量第二的生产方式)。我们吃的98%的产品几乎都来自疯狂生产。它们的种植方式都会降低产品的味道。疯狂生产的另外一种表现是温室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让它们提前或推迟成熟,其味道总是不那么完美。为了让生菜在运输的路上不至于腐烂,生产者都选用了耐存放的转基因种子。另外一种技巧是在成熟期15天之前就采收。这样就可以延长存放期,但是味道会有所损失。绿色生菜或用传统方式种植的生菜比现在我们吃到的生菜口感要好上30%,也就是说其蛋白质、纤维和矿物质含量都高。蔬菜味道的好坏与种植地的远近有很大关系。如果通过化肥或利用一种高产品种强行让一棵植物比正常情况多生产果实,那么它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所有养分就会分散到所有的果实之中,因此每个果实中所含的养分水平就会降低。以柑橘为例,据西班牙生物农业协会专家戴维托马斯说,疯狂种植会使柑橘的维生素含量降低10%。他在研究中还发现,钙和碘的含量将会减少一半,而铁和铜的含量甚至会减少75%。几年前,一棵梨树只可生产70公斤梨。而今天由于使用了高产的转基因种子和各种化肥,一棵梨树可以生产190公斤梨。生态农业专家蒙特塞拉特埃斯库蒂亚说,混合化肥的使用使得梨树生长加快,不仅能够多产水果而且也能增大水果的体积。这种大梨虽然比正常的水分含量大,但是不比小个的梨口感好,因为小个的梨中的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和糖分含量更高。那些生长速度快的蔬菜和那些高产果树结出的果实,由于达不到生产的日期和缺少各种矿物成分,其原有味道都会降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无核蜜桔品种上市。但是情况并不令人乐观。专家化验表明,在这种果品中,锌的含量已经减少50%,而这种矿物质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极其重要的。不仅如此,它们的口感也不如以前了,这是因为甜的水果不可能在离开果树之后成熟。由于考虑运输问题,水果在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就被采摘下来。所以摆到餐桌上的水果不会有同样的甜度。除了上述产品,还有许多食品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1、下列对“食品味道大不如前”所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品味道指数降低了,所以味道大不如前。B、食品可感结构受影响了,所以味道大不如前。C、食品硬度增加、外形好看了,所以味道大不如前。D、食品蛋白质、维生素、糖、纤维素和矿物质含量降低了,所以味道大不如前。2、下列对“疯狂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的相关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疯狂生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那么,食品味道大不如前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B、人们在“疯狂生产”中,通过改变事物的可感结构来达到提高蔬菜水果的产量的,从而走上了一条危险的发展道路。C、长期食用以“疯狂生产”的方式生产出的食品,人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严重伤害。D、废除“疯狂生产”方式,选择“绿色”(传统的)生产方式,将是保持食品原有味道的可靠而有效的途径。二、(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中日古代的“书籍之路”何谓“书籍之路”?这要从“丝绸之路”谈起。“丝绸之路”的说法由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用以指称两汉之际中国与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之间的贸易通道。进入20世纪中期,好事者不断为之添枝加叶,遂使“丝绸之路”四通八达,无处不至。而东亚文化交流的模式,我曾提出当是海上的“书籍之路”。当西方人坚信丝绸是从“羊毛树”上采集而来时,日本列岛的先民已经开始养蚕植桑,生产丝绸了。追溯中日古代历史,持续性、大批量的丝绸交易未曾出现,其影响甚至不及陶瓷。日本从630年开始派出遣唐使。贞观五年(631),第一批遣唐使到达长安时,唐太宗因他们远道而来,“敕所司无令岁贡”,并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往抚。日本人甘冒鲸波之险,意欲得到什么呢?旧唐书已经给出答案:“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赐赉,尽市文籍,泛海而还。”遣唐使源于遣隋使,据经籍后传记记载,第一批遣隋使便为求书而来:“是时国家书籍未多,爰遣使臣于隋国,买求书籍。”第二批遣唐使回国(654)后,大使吉士长丹因“多得文书宝物”而获封户、晋位、赐姓,可见求书多寡还会影响仕途。有唐一代,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日本的典籍究竟有多少?9世纪后期编撰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辑入汉文书籍1579部17345卷,其数量应该说是非常惊人的。由于自然造化和历史因缘,日本公私珍藏唐代典籍颇富。据大阪市立美术馆编撰的唐钞本,仅日藏唐代写本就有唐诗卷等43种,其中不乏中国散佚、日本仅存的“佚存书”。唐末至五代,中原动乱,典籍散毁严重,吴越国王遣使日本,赍重金请抄天台遗书。日本遣日延为“缮写法门度送之使”,以至“一宗教文,复还中国”。由此可知,“书籍之路”并非自西往东的单通道,而呈往返环流之状。尤其是清代黎庶昌、杨守敬等掀起的东瀛访书热,使大量域内失传已久的珍籍完璧西归。“书籍之路”以“佚书回归”的形式,有效地拓展和延伸了汉文书籍的生存时空。 沙漠,驼队,西方,夕阳西下,背负的是鲜艳的丝绸,这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大海,船队,东方,旭日东升,运载的是飘香的书籍,这是古代的书籍之路。但是,古代输往西域的丝绸,现在即便从深埋沙漠的遗存中出土,也已经腐朽而不堪穿用;而当年遣隋唐使携归的书籍,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智慧的源泉。这些书籍是文明的种子。如果说丝绸是中华物质文明的象征,那么书籍则凝聚着更多的中华文明的精神创意,因而具有强大的再生机能,可以超越时空惠及后代。遣隋唐使携归的书籍,经过传抄、翻刻而流布世间,再经阐释、翻译而深入人心,对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3下列不属于“日本公私珍藏唐代典籍颇富”的原因的一项是A日本官方重视从中国求书,遣唐使求书多寡甚至影响到仕途升降。B唐代统治者对遣唐使持欢迎和鼓励态度,为其多得文书宝物提供了方便。C日本与中国隔海相邻,这有利于日本使者通过各种途径泛海求书。D遣隋唐使携归书籍具有强大的再生机能,经过阐释、翻译而深入人心。 4、根据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日本列岛的先民早就开始养蚕植桑,生产丝绸,可见“丝绸之路”四通八达,无处不至。 B对日本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既不是丝绸也不是陶瓷,而是当时传到日本的书籍。C“丝绸之路”和“书籍之路”的区别不限于地理特征,而应该是根植于更深的文明内核。D“书籍之路”在中日两国之间呈往返环流之状,从而使大量汉文典籍得以保全和延续。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尚志斋说 虞集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尚;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逾者也。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注:正鹄,靶心。鹄,读。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 审:仔细 B有志者,事竟成 竟:一定 C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尚:崇尚、重视D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偶:朋友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 B嫚焉以发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C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 D尤非有志者不能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想实现自己的志向,就必须向老师学习,向朋友学习,向书本学习,弄清楚道理 。B文章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只要立志了,就会拥有众多的朋友。C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即使做再简单的事情,他也是难以成功的。D本文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做学问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卷 (非选择题共129分)四、(32分)(一) 文化经典阅读(10分)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题。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注释】带:束腰的带子。朱熹注:“古人视不下于带,则带之上乃目前常见至近之处也。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所以,不下带指平常浅近的意思。(1)把上面的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3分) 译: 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4分) 译: (2)孟子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答: (二) 古代诗歌阅读(6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夏日西斋书事司马光榴光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答: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编”,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3分)答: (三) 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劝学)(3)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4)盘飧市远无兼味, 。(杜甫客至)(5)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11、简答题(前两题选一题,后两题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10分)(1) 请简述子夜中吴荪甫最后惨败的情节。(2)请简述围城中人物谈论“围城”寓意的情景。(3)请简述堂吉诃德接受骑士封赐仪式的滑稽片断。(4)请简述匹克威克滑冰掉进冰窟窿的情节。 五、(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得寿山石默想 小 山美石的结晶,源于火焰的洗礼。瑰丽的寿山石,我细细打量它的通体,其神秘的纹理和不确切、不可捉摸的色彩,太让我惊叹大自然的伟力。而寿山石破土而出,却是人间一个蹊跷。据说是和尚们依山修庙,揭去山的植被又凿掉许多岩层,于是宝石的矿脉显现。但是,最贵重的石种,埋藏于山脚田间,溪水潺潺,蜿蜒绕行,石头像婴儿随流水嬉闹来到田埂河沿,耕田人弯身捡起,看着美丽生动,传阅于邻里。石头不是孤单的,农人们稍加仔细,又可寻到同样区别于普通卵石的这种美石。几代后,该石价格飙升,命名“田黄”。怎么说,这种石头都是从暗处走出到明处,成为人世一种稀罕之物了。其实想要描述寿山石的美,是徒然和拙劣的。不恰当的比喻很多,这里不必引述,因为不对等的对比,常常是人类可笑的附会。面对高级的东西,假如我们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完全可以沉默就表示尊重了,何必勉强自己大有局限的智能?石头就是石头,过多的定语和形容词也许只是增加了繁琐,败坏了它们天然的质朴简洁。在形状上,寿山石并无什么特殊,如果人类不剥开泥土或者砾岩裹挟,它们混同凡尘自在,谁又能指认出其宝贵的本质?然而,人类不仅把它们提取出来,欣喜这宝物的存在,还使它们的价格递增。宝石当然可以分出等次,珍稀程度取决于它们自身的质量,这原本不算错的。我不能忍受的是,它们被赋予不同的用途,而使身价显示出富贵与一般来,这就完全违背了石头本身的平等意识。它们同处于山体田地里,小国寡民,鸡犬相闻,从无相互鄙夷或争斗,即使碰撞呼应,也如同风雨私语,彼此的共存乃天地造化的美意。可人们大伤其脑筋来,把石头琢磨出自己要的形态,或治印送与皇上,或雕刻成艺术品对达官贵人献殷勤,或者用小技镂刻成掌上玩物、案几饰物,以为如此石头就身价倍增,有蓬荜生辉之功绩了。啧,不知道石头们究竟感激不感激?当然,琢玉成器是大功,果真内在的生命被完好发现,因雕刻而出世,那简直形同灵魂复活!但,工匠既凡心功利,石头又如何超凡脱俗?我若是一块寿山石,我不愿意被如此寄寓富贵悠闲、人为改造得千娇百媚。苦刑害我失去天然。成为皇帝印玺如何?他下的谕旨即使是金科玉律,未必不伤害天良。皇帝腐朽,印章孤寡于陈年旧制中,成了木乃伊。被供奉达官显贵更可悲了,非君子之交,不过被当成卑鄙交易的一部分,即使在堂皇案几上落座,也是藏污纳垢的明证,从此堕入污泥!至于雕虫之人,主观任意把我变成个非我所愿的样子,小家碧玉地袖珍于装点之事,那种委屈连石头心肠也是要暗自垂泪的,哀莫大于心死啊,人的愚昧常常让自由的心灵窒息而萎顿。我若是块寿山石,果然被人发现,发现者不知道我是珍宝,管他把我弃置门外被风雨剥蚀还是扔到墙头上白白地再受日月育化,这对命运都不是最坏的。因为他们毕竟没有破坏我,我还是囫囵原朴地活着,灵魂丝毫未损。即使无人问津,我也乐得逍遥,再生百年千载,让天地继续养护我的灵性。而一旦发现我的是位痴情君子,懂得我的美好,视我为珍奇,他必定舍不得用我交换名利而付给他人。石头是不会腐烂的,时间和空间永远编织它的摇篮,石头的心意永远存在。有时,时间和空间会给石头身青苔,那是阳光与露水给它披覆的锦绣,可比花朵或彩云,远非桑麻可能媲美。节选自2005年散文第8期,有删改。12、文章开头感叹寿山石的瑰丽之后为什么要交代寿山石的由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 13、“其实想要描述寿山石的美,是徒然和拙劣的”。请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分)答: 14、寿山石宁可被“弃置门外”,也不愿“雕琢成器”。对此应当如何理解?(4分)答: 15、作者默想自己是一块寿山石,表达出什么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答: 六、(10分)16下面一段消息有语法或是标点方面的错误,请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4分)2005年,为隆重纪念9月1日邓小平题词“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发表21周年之际,中国长城学会将拟于2005年9月1日举行盛大“长城日”庆祝活动。这一活动主要是为了激发海内外各界人士对长城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全国青少年长城保护知识普及活动的展开。另外由中国长城学会和首都通用航空公司联合举办了空中看长城万里长城(山海关嘉峪关)全线直飞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来募捐长城保护基金,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世界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贡献,而且动员了国内保护长城的力量。 A 处应改为 B 处应改为 C 处应改为 D 处应改为 17、从下面课文中任选一篇,运用对称的表达形式,写一则课文评介语。(4分) 示例:雷雨雷雨冲刷冷酷虚伪,电火吞噬孽债情仇 边城_ 我的空中楼阁_ 赤壁赋_ 将进酒_ 18、请将下边表格的内容用一个单句表述出来,并使之和后文衔接顺当。清宫三大戏楼戏楼名称所在地址建成时间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1755年畅音阁故宫1772年德和园颐和园1891年_据颐和园档案记载,德和园戏楼曾经为慈禧演出过二百多个曲目。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心是花园,思想为种,既可繁花似锦,也能杂草丛生。请以“心灵的花园”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南平一中高三年段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卷总分 第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号答案1234567四、(32分)8、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3分) 译文: 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4分)译文 : (2) 孟子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9、(1) (3分) (2) (3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1、题号( )(5分)( )(5分)12、 (3分)13、 (6分)14、 (4分) 15、 (4分)16、(填序号) (4分)A 处应改为 B 处应改为 C 处应改为 D 处应改为 17、 (3分)18、 (3分)南平一中高三年段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1、C(“外形好看了”从本文看不能成为必然导致食品味道大不如前的理由。)2、D(依据“绿色生菜或用传统方式种植的生菜比现在我们吃到的生菜口感要好上30%”。A项“必然发展趋势”言过其实,B项颠倒因果,是提高产量才导致食物可感结构的改变,C项“受到严重伤害”在文在找不到依据。)3、D(本项内容谈的只是遣唐使携归书籍在日本的影响,应视为“珍藏唐代典籍颇富”的结果)4、A(据文章,“丝绸之路四通八达,无处不至”是好事者添枝加叶的结果)5、B (“竟”的意思是终究 ) 6、C(A前者“以”是介词,意思是“拿”、“把”;后者“以”表目的,相当于“来” B 前者“焉”形容词词尾,是“ 的样子”的意思;后者“焉”语气词 C两个“之” 都是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前者“者”代词,译为“ 的人”; 后者“者”,语气词,引出原因)7、B(立志与交友的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8、(1)简下面的“参考译文”画横线的句子。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操守简约而施与广博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语,讲的虽然是平常的事情,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然后才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往往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不耕种,却跑到别人的 田里去除草要求别人很多很严格,要求自己却很少很轻松。”(3) 君子要注重自身修养,才推己及人,正己而后正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1)夏日大雨将至,榴花未全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压抑苦闷的心情。(景物1分,情感2分,共3分) (2)司马诗“地偏”两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含蓄地表现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或:辞官后朋友同僚尽散的冷落);陶诗“地自偏”,说明居地虽处闹市,可心情却因摆脱了官场束缚而愉快和超脱。(前诗表达的感情2分,后诗1分)10、(1)羁鸟恋旧林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4)樽酒家贫只旧醅 (5)竟无语凝噎11、 (1)请简述子夜中吴荪甫最后惨败的情节。吴荪甫孤注一掷,抛出150万公债与赵伯韬作最后的决斗。可是,赵已经掌握了吴的底细。紧要关头杜竹斋却趁他们压价时站到了赵的一边,大量扒进。吴荪甫倾家荡产,彻底失败了。他绝望地用手枪准备自杀,但并未开枪。最后他与少奶奶登上了去外地避暑的轮船。(2)请简述围城中人物谈论“围城”寓意的情景。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褚慎明等酒楼小聚。褚慎明引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外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文纨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