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肥城市泰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 )a荀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2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有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a. b. c. d. 3董仲舒改造儒学,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写到“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以上材料反映了以下那个主张( )a.大一统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2011年3月,温总理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国之命在人心,制度和体制改革的立足点应在于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下列思想与温总理认识有相似性的是 a儒家的“仁政”“德治” b墨家的“兼爱”“尚贤”c儒家的“礼治” d法家的“法治”“变革”5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6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共同点是a、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前提b、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期要求c、反对君主专制和传统守旧思想d、提出了完整的近代民主政体构想7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 b、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 d、有所为有所不为8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是( )a.“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b.“约法省禁”“废除烦苛”“减田租,十五税一”c.“汉兴七十余年间,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 ”d.“诸侯惟得衣食住税,不与政事”“不行黜陟而藩国自祈”9我们生活在二十世纪九年代,对于传统文化应抱有怎样的态度?不妨听听当今学者的意见,他们普遍认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传统与现代是互不相容的抽象观念,追求现代即需抛弃传统 b.认识传统,深入检讨,方有助于现代的发展 c.否定传统,勇于舍弃,方有助于现代的发展 d.传统与现代只是时间前后的划分,从内容上看并无不同 10以下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儒家通过吸取各流行学派的精华从而取代各家学派b通过政治上的统一来维护思想上的统一c.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保证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d.皇帝应该严格按照儒家思想来约束自己11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家是(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12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a君权神授 b德主刑辅 c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13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14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15苏格拉底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下列关于苏格拉底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认识人自身这一命题上b他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c他认为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16有人将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这是因为这两本书()a都用文学打动人心 b都描写了现实生活c都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歌颂人性 d都批判宗教信仰17李平晔教授在评价近代某事件时指出:“使基督教世俗化,或使西欧人民的世俗生活神圣化,把人们的精神和潜能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人们的心灵从追求天国的虚幻,转向现实的生活和劳作”此“事件”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18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19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a虔诚信仰上帝 b女性解放c实行三权分立 d反对盲目信仰20“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2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法国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人权宣言。这从本质上说明()a法国的启蒙思想和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b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影响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d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22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它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有()提出尊崇理性 呼唤人思想的彻底解放要使人获得人身自由 歌颂自然的人性a b c d23.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由此判断正确的是()a. 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 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c. 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 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24.鲁迅先生就中国古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有一段论述:“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先生所说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文化的封闭性b. 中西不同的社会环境c. 中西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同d. 中国古代应用技术落后于西方25.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就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b. 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 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d. 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26.“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b.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 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d. 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27.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a. 诗经b. 老子c. 庄子d. 离骚28.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a.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b. 多元化的创作风格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d. 世俗化的发展趋势29.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a. 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 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c. 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d. 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30.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是()a. 风俗画和文人画 b. 话本和小说c. 汉赋和唐诗d. 元曲和京戏二、 材料解析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二 据张瀚松窗梦语载:“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巨轶类书,成荟萃焉。海内商贾所资,二方十七,闽中十三,燕、越弗与也。至荐绅博雅、胜士韵流,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摘自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文化现象的特点并指出推动该文化现象的主要社会阶层。(8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和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具有的社会转型的共同特征。(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1)请列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7分)(2)材料二中“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指什么事件?概述其兴起的背景。(6分)(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请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7分) 18级第7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 “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中体现了黑白相辅相成,相互为用,黑即是白,白即是黑,黑到极处就是白,白到极处就是黑,与老子的哲学思想观点相符,所以本题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的思想。2.b【解析】试题分析:理学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而王守仁是明代时期的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故答案选择b项。考点: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点评:宋明理学派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程颐、程颢(北宋)朱熹(南宋)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主张哲学“天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伦理“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在“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方法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体会、贯通“理”“理”就在自己的心中,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3.c【解析】此段材料表明皇命与天存在直接关系,天人感应的前提是君权神授。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国之命在“人心”,制度和体制改革的立足点应在于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是典型的“仁政”“德治”的思想,所以,与温总理认识有相似性的只能是儒家的“仁政”“德治”。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的“仁政”“德治”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周桂钿先生认为,如果统治者的举措是正确的,具有进步性的,那么为其服务的统治思想也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应该承认这种思想的进步性,根据此种观点应该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错误;c、d两项与材料观点不符。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都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因此b符合题意,而a的表述不合中国,c“反对传统守旧思想”不合中国,d的表述不合中国,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原因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所说的意思是为官不在大小,而在于为公,如果为公即使再小的官,也受人尊敬,反之,哪怕做到宰相三公的地步,也跟没了下半截的马鞭子一样,没有个好结果。这句话就是强调自我克制,官无大小,都要有为公思想,所以本题选b,a、c、d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现实意义。8.c【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汉初,经历了战争的破坏,经济残破,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实行“无为”的政策;汉武帝时期,社会发展,经济繁荣,西汉面临加强中央集权的任务,所以从“无为”转变到“有为”。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的有为思想9.b【解析】传统与现代绝非对立的,现代文化绝不可能完全摆脱传统的影响,反而必须以传统作为基础,承继精华,扬弃糟粕,如此才能有助现代化的发展。10.c【解析】略11.a【解析】试题分析: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出自思想家顾炎武日知录,被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选a。考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点评:顾炎武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形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1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这反映了以德为主,减轻刑罚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治国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是独尊儒术,德主刑辅的。因此选b。acd虽属董仲舒思想,但是不符合材料,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13、答案:c解析:“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说明作者否认神的意志,“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说明作者注重反思人类自己。14、答案:a解析:孟子主张以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b项中王道是荀子的思想;c项加强专制是法家的观点;d项与两人均不符。15、答案:c解析:“认为好环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的是智者学派。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从而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本题选c。1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结论的能力。薄伽丘的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17、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使基督教世俗化”明显可以看出,李教授评价的事件应该是宗教改革,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没有把人们的精神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故a项错误;启蒙运动主要是对新社会制度蓝图的构建,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主要是解放人的双手,故d项错误。18、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罗马教会为树立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即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人人有权读圣经,人人可以通上帝。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结合本题材料,人人可以直接与上帝“联络”,反映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冲击,选d项。19、答案:d解析:动物并没有什么罪过与信仰,但在分娩时也会遭受痛苦,这有力地反击了圣经声称妇女因触犯上帝而遭到分娩时痛苦的惩罚的说法。该思想家以此来反对盲目信仰。20、答案:c解析:德、赛两先生指民主和科学,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都主张民主和科学。根据题干中“西洋人”的限定,该事件是指启蒙运动,本题选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没有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a、b不符合题意。21、答案:d解析:人权宣言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思想,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促使孔子的名言被写入其中,其目的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据此可知答案为d。22、答案:a解析:调动所学知识可知,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主张,其他题肢均为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据此可得出答案为a。23.【答案】d【解析】活字印刷出现在北宋,不是唐代,故a错误;从材料上看,唐代的雕版印刷技术成熟,但无法体现进入黄金时代,故b排除;从所学知识可知,此经书是现存我国发现最早有确切时间的印刷品,但不一定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故c不正确;用雕版印刷佛经,有利于佛经内容的传播,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故d正确,故选:d。24.【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和欧洲之所以影响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中国政治上是专制制度,经济上是自然经济,文化上实行思想专制,而西方政治上是民主政治,经济上是资本主义经济,思想上较为开放,即中西不同的社会环境,故b项正确。ac两项只是一部分原因,应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和欧洲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结合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材料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和欧洲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25.【答案】a【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缓慢,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不高,因此使科技发展缺乏动力,这导致实用性科技发达,科学理论成果较少,科技停留在实践的水平上,缺乏理论支撑。b结合所学知识,“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是由自然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这与题干中“根本原因”不符。c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同样是由自然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d结合所学知识,“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是阻碍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之一,并非根本原因。故选: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解答本题需要正确把握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并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史观中“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决定一定时期的文化”这一原理。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26.【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欧洲的发展。由此可知,b项正确。其余三项说法均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b。考查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的思想枷锁。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西方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的理解。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中国和欧洲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2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结合所学可知是屈原的楚辞,其特点是采用楚国方言,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开中国浪漫主义之先河,代表作离骚。故d项正确。a项中诗经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应排除。b、c两项都是道家代表作,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但是不具有楚文化色彩。应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查考查先秦时期的文学成就以及楚辞的相关知识,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同体裁的特点和风格、表达形式都要烂熟于心,这些才是此类题解答的关键。28.【答案】d【解析】宋代中国并未完成大一统,故a项错误;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说明其创作风格并不是多元化,故b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其思想内容并未体现出理性化的特点,故c项错误;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体现出其内容出现通俗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古代中国文学成就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到句式灵活”分析发展趋势29.【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显示,农业生产与动物(鸟类)活动感想密切,从侧面反映了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立法。故排除a。题干显示文学作品平民化趋势,故排除c。d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依据材料关键归纳出农民安排农事的时间的依据。本题考查宋朝文学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新颖,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30.【答案】a【解析】a、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风俗画是世俗文化的表现,文人画则是高雅艺术的表现,故正确;b、话本与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具有文化世俗化的倾向,故排除;c、汉赋与唐诗,不属于宋元以后的主要作品,故排除;d、元曲与京戏中,既有高雅成份,也有世俗化的成份,故排除;故选:a。本题以学者关于文明二元性的论述为考查切入点,考查了对绘画艺术发展知识点的考查,考查了对课本知识的重点掌握理解。本题以学者关于文明二元性的论述为考查切入点,在解答题目时,要牢记风俗画是体现市井风情的作品,文人画则是体现文人注重内心修养的作品。31.【答案】(1)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具有地域差异性;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4分)发展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先河;奠定了中国文化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