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据左传记载,鲁成公与晋侯朝拜周简王,会同刘康公、成肃公准备共同伐秦的时候,刘康公对成肃公在社庙接受祭品时失礼不敬的行为强烈不满,他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由此推断当时的情况是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 君主直接控制地方c. 分封制已彻底瓦解d. 宗法制受到了挑战2.“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3.西汉前期嫁过五次的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b. 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c. 传统儒学的影响d. 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4.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材料中所述发明a. 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b. 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c. 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d. 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5.北宋欧阳修曾上奏朝廷,指出科举制应“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据此可知他主张科举考试应a. 体现地域差异b. 严格等级出身c. 统一选拔标准d. 确保公平公正6. “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a b c d 7.山西巡抚上奏雍正皇帝时说:“山右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硃批:“朕所悉知,习俗殊为可笑。”由此可推断出当时的山西地方a. 商人重利轻义b. 士子科考极难c. 官商对立严重d. 民俗异于传统8.雷颐认为,甲午战争时中国仍属“前现代国家”,而日本已基本完成“现代国家”的建构。这里的关于“前现代”的认识,主要是指中国a. 仍实行传统的皇权专制b. 仍无现代化装备的军队c. 仍没有改良自强的意识d. 仍然全面抵制现代文明9.1912年11月,政府邀集工商各界代表来京举行全国临时工商会议,会议涉及制定经济法规;改变垄断政策,许民自由经营;裁免厘税,改良税则;提倡国货,仿制洋货,振兴本国制造业等内容。此次会议的召开a. 反映了北洋政府振兴实业的意识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 表明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实业d. 促使近代“实业救国”思潮兴起10.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此变化反映了a. 中国丧失的主权完全恢复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性强国c. 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d. 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压迫11.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12.如图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一五”计划完全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 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c. “大跃进”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d. 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中共八大总路线的贯彻执行13.如图为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a. 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b. 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c. 世贸组织对华贸易的促进d.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14.“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主要指安宁平和的生活状态;礼记将“小康”视为相对良好的政治状况;邓小平同志指出“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材料反映了a.关注民生是儒家一以贯之的传统 b.邓小平承继并发展了传统的观念 c.改革开放实现了人民的共同富裕 d.儒家小康思想的内涵一直在变化 15.在柏拉图眼里,荷马史诗以及悲剧、喜剧(即希腊文艺遗产)都是不好的,这是因为文艺只属于情欲,绝不属于理智,它不能给人真理,反而逢迎人的情欲,摧残人的理性,伤风败俗。这反映了古希腊a.道德教化问题受到了一定关注b.人文主义者普遍推崇理性 c.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社会地位d.社会世风日下且人情淡薄 16.1603年都铎王朝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的侄孙、来自苏格兰的詹姆士一世继位,他认为国王不应受议会、法律、习俗的制约,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国王拥有与神同等的地位。据此可知英国a.有限制王权的传统b.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资产阶级议会已形成 17.1844年对全英织袜工所做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54户织袜工中,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每户只有6先令,平均每人每周生活费1先令,而且衣食住行统统包括在内。该项调查结果表明a. 工业革命并未真正提高社会生产力b. 英国机器化生产尚未得到普遍推广c. 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己经成熟d. 经济发展并未使社会贫困得到减缓18.下图反映了19201929年美国工资指数和生产指数的变动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美国a.经济危机爆发的因素日积月累 b.工人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c.政府适度干预推动了生产发展 d.工人生活水平未获得提高 19.1905年,爱因斯坦引入了粒子概念,认为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是由一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后来定名为光子。爱因斯坦的这一成就a.属于人类对宏观世界的认识b.否定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c.标志着量子力学体系的建立d.是对量子理论的成功运用 20.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21.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2.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有了德国,欧洲“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加入北约。美国此举a. 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b. 促进西欧一体化的进程c. 有利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d. 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23.1955年起,(苏联)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1958年6月,政府还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这些举措a. 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b. 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c.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d.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4.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b.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c.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d.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25.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26、学术界对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存在不同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黄宗羲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表现了思想创新的理论勇气。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应由人民当家作主,而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摘编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材料二黄宗羲虽然将民本推到了极致,但其政治哲学思想仍然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路和范畴。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选错道路”的空想,永远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因为其一旦进入实践,必然被君主改造成外儒内法的伪民本。如果把民本当成民主,就会让一种“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的东西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其结果将是不但不能实现民主的目标,而且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但民本不是民主并不意味着民本思想没有价值。这种“反法之儒”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提供了不可忽视的思想动力,并为接轨“西学”提供了本土资源。摘编自丁新宇、郭强民本非民主-定性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现实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 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5分)(2) 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否定黄宗羲“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及其理由。(5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2分)27、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辛亥革命亲历者后任军政府司法部部长张知本口述)首义发生,其远因近国甚多。尤以是年三月黄花岗之役,青年学生壮烈牺牲,已博得全国同情;及同年七月因川省铁路国有风潮,激起遍地怒火。首义前数日,或汉有孙武之制造炸药失慎案,致革命党人名册被搜,清廷按图索骥,有一网打尽之可能。党人为势所逼乃匆促举事,清湖光总督瑞澄仓皇出走,革命党人遂不战而有武昌。摘编自沈云龙辛亥革命及国民党的分裂材料二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看,辛亥革命对社会转型的界标意义,明显超过 1840年的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摘编自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地区社会结构的变迁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张知本所认为武昌起义发生的原因,并阐述此类史料的价值与可能存在的问题。(5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辛亥革命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真实起点”的观点,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9分)28、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国计民生,美国的社会发展与其密不可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929年至1932年,全国共约发生2700次罢工。1932年春夏。工人、退伍军人向白宫请愿。他们携家带口来到华盛顿要求政府给予补助。工人罢工的同时,农民的罢工运动也以燎原之势席卷西部。他们要求提高农产品的价格,降低中间商高的出奇的利润,给穷人发放补助,停止拍卖破产者的财产。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材料二 1933年3月,国会通过了国民造林保护队救济法,由联邦政府拨款,吸收2.5万名1825岁的男青年参加市政建设,如植树、修路、土壤保护等,每月工资30美元,用于完成18万顷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这种救济方式为日后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材料三 杜鲁门于1946年签署就业法,规定政府有责任帮助实现最大程度的就业,同时扩大老年遗族受益人范围,在1956年艾森豪威尔执政时发展为老年、遗族、残疾保险,并且将抚养未成年人的贫困成年人也列入了afdc计划;1949年通过住房法,使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城市和农村的住房问题;提出一项全面实施预付保险金的国民健康医疗保险计划,任何人不拘年龄均可参加,经费来源于社会保障税的4%。从1969年尼克松上台以后,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迎来了一个收缩调整的时期。吴娆试析美国社会福利政策模式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工人、农民罢工的时代背景。华盛顿政府是如何成功扭转危局的?这一举措体现出怎样的显著特点?(4分)(2)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这种救济方式”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它产生了怎样的作用?(4分)(3) 概括材料三中美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收缩调整”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原因。(4分) 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和拿破仑都是在历史转变的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过去的策论先生们喜欢做“秦始皇拿破仑合论”,这常常被人当做谈笑的资料。但是我们如果要研究历史转变,这两人的确有可以供我们参证的地方。拿破仑法典代表了资本主义的特性,所以克劳斯维茨说,拿破仑的二十年的胜利是他的新政治制度的结果,这是一方面。然而另外又有一面,拿破仑的武力征服却是反动的。他的利剑一斩到各民族的本身,便折断了,他自己倒反被各国人民的事业所推翻。秦始皇的时代不是拿破仑的时代,这是不用多说的。然而我们可以这样讲,秦国“六世之威”(贾谊语)是由孝公所开始建树起来的,这代表了古代世界的转向。秦国变法,“不别亲疏”而一切按照法律处理,因而推翻了古旧的氏族贵族专政制度,这使秦国在耕战智术方面有了发展,以致富强起来。其所以如此,并不是秦始皇个人的能力,而是贾谊所说“势也”,这是一方面。然而另外又有一面,秦始皇销毁兵器以铸金人,武力奴役各国人民却是反动的。民族的民众的反秦战争和六国合纵的抗秦战争,在性质上完全是两件事,这是应当分辨的。摘编自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完成下列要求:(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和秦始皇对各自所处时代“历史转变”的突出贡献(6分)(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被各国人民的事业所推翻”的直接原因,并说明秦始皇发动战争的双重性。(4分)(3) 据材料,说明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2分)参考答案1、dabac6、cdaac11、abbba16、adadb21、dcccc26、(1)内容: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倡导社会变革。(2分)社会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崛起;君主专制强化与社会矛盾激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3分)(2)表现:黄宗羲民本思想是一种空想,其本质不属于民主思想。(2分)理由:未超越孔孟民本思想范畴;无法实现“利民”目的;败坏民主的名声。(3分)(3)价值:为近代中国反专制斗争提供思想动力;为近代学习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