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案(赵英雄).doc_第1页
最后一课教学案(赵英雄).doc_第2页
最后一课教学案(赵英雄).doc_第3页
最后一课教学案(赵英雄).doc_第4页
最后一课教学案(赵英雄).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来桥桥学校八(上)语文教学案 第二单元 最后一课学科语文课题最后一课第 1、2 课时主备人赵英雄年级8备课时间9.15上课时间 审核人组长【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知道阅读小说的方法。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3.赏析精彩片段,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4.领会本文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重难点】目标2,目标3,目标4【学法指导】1.小说学习的方法。A了解时代背景。B体会环境描写及作用。C理清故事情节,学会用标题法概括。D有感情的朗读,声情并茂。E熟知人物形象,掌握描写方法。F揭示深刻主题,高度概括及感悟。2.分析人物形象。这个人是一个的人,通过第?段的描写表现出来的。3.关键词语的含义。A结合人物的描写方法 B结合修辞 C结合背景D结合中心 E结合哲理4.把握思想感情:主要人物都做了什么事,这些事中体现了什么精神。(读文才能体会得出)。【课时安排】两课时预习导学1.字音互填,并补充你认为重要的其它字词。踱来踱去( ) 郝叟( ) 懊悔( ) 惩罚( ) 钥匙( ) 祈祷( ) 宛转( ) 思量( ) 督学( ) 膝头( ) 哽住( ) w( )住 xi( )着 ch( )异 nng( )可 2.解释词语。叟:年老的男人 踱:慢步行走 哽:_ 诧异:_ 宛转:_ 祈祷:_ 3.知识储备。(1)了解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即普法战争)的相关情况。都德 _ 普法战争_ (2)小说文体知识再巩固。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和环境。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4.理清小说情节,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_ _ 5文章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哪些?你能初步感知这些人物形象吗? _ 6. 课题“最后一课”的含义是什么?(可以用文中的话回答) _ 7.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吗?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吗? _ 第一课时一、课堂助学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学生预习成果展示 1.词语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3.文学常识(四)整体感知1. 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课?_“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是什么?_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哪些情感?_2.根据预习,理清小说的情节。3.最后一课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提示:可从气氛、学生、老师等方面考虑)在这堂课上变化最大的是谁?_(五)合作探究:分析小弗郎士的人物形象1.圈划出第一部分中描写小弗郎士的有关语句,谈谈你对小弗郎士的认识。2. 讨论:小弗郎士原先是个贪玩的学生,上完“最后一课”,他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文中具体语句加以揣摩)3.讨论: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进一步思考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六)释疑 (七)小结二、课堂巩固1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_ 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_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_ 2下面几句话是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句子,并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词语:(我)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_ 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_ 3. “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小弗郎士怎样的感情? _ 第二课时一、课堂助学(一)导入新课(二)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该形象。2.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3.小说为什么以韩麦尔先生的一个手势作结?如果换成极其慷慨激昂的言语不是更激动人心吗?4.作者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三)小组合作,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说说它的作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四)品析重点语句(学生还可以再找其它的语句)1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韩麦尔先高度赞美祖国的语言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2.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高度赞美法国语言,强调掌握法语的重要意义。用监狱的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与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3.“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反复,强调阿尔萨斯和祖国永远在一起,表明祖国和家乡在人民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比喻,表现作者对祖国文字、祖国语言的热爱(五)释疑(六)总结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二、课堂巩固 阅读文章2429自然段,回答问题:1.这几个语段从_ 、_ 、_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 _ 的思想感情。2.文中的两个破折号分别有什么作用?_3.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 _ 4.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_ 5. 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_ 6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是因为_ 7.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_ 8. “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_ 三、布置作业:自主检测P29:6-12四、教学反思 最后一课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 环境描写,写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反映出小弗郎士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心理描写,不仅表示了小弗郎士要回答好老师提问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出他要学好祖国语言的决心。细节描写。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作用意近即可)2.啊,这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么一回事)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镇上那些老人)2. 心理描写。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讽刺、蔑视。第二课时1. 语言;动作;神态;强烈的爱国主义2. 话说不下去 补充说明3. 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4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5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