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北极星 b.河外星系 c.空中飞行的飞机 d.彗星和陨石2.小明10岁时曾目睹过哈雷彗星的风采,他若能有幸第二次观测到哈雷彗星,则要等到( ) a. 63岁 b. 76岁 c. 86岁 d. 91岁3.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天体是( ) a.木星 b.土星 c.地球 d.太阳4.维系各天体之间的关系的主要因素有( ) 万有引力 天体的永恒运动 天体系统 太阳的巨大引力 a. b. c. d.5.下列属于被科学家称为“金锁链条件”的有( )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 适宜的温度 较厚的大气层 适当的海陆分布 a. b. c. d.6下列属于利用太阳辐射能的有( ) 太阳能热水器 用煤、石油发电 用潮汐能发电 建设核电站 a. b. c. d.7太阳外部的圈层从里到外依次是( )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8.太阳黑子出现在( ) a.太阳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9.下列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 b.地球的外部圈层自里向外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 c.外部圈层中的水圈由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 d.生物圈的范围涉及地壳、大气圈和水圈10.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存在的空间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的总称 c.生物圈是指生物存在的地壳表层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11.下列有关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有( ) 矿物就是岩石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矿物是岩石的集合体 a. b. c. d.12.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13.沉积岩的两个突出特征是( ) 具有层理构造 具有流纹构造 常含有化石 具有团状构造 a. b. c. d.14.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 a.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 b.太阳辐射能c.地壳运动产生的能量 d.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15.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 )a.太阳辐射能和引力能 b.潮汐能和引力能c.重力能和风能 d.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16.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 )a.内力作用的结果 b.外力作用的结果c.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d.与内、外力共同作用无关17.在两个板块互相挤压碰撞的地带,可能形成( ) 高峻的山脉 巨大的裂谷 深邃的海沟 海洋 a. b. c. d.18.下列外力作用与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 a.风化作用风蚀洼地、风蚀沟谷 b.侵蚀作用盆地、高原 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 d.沉积作用冲积扇、三角洲19.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 c. d.20.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 )选择性吸收 散射 反射 全部吸收a. b. c. d.21.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全部22.下列天气现象,主要由于大气逆辐射增强而产生的是( )a.夏天乌云密布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b.晴朗的夜晚,气温比多云的夜晚低c.冬季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 d.深秋的晴夜易出现霜冻23.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a. b. c. d.24.海陆分布影响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差异 b.海陆位置差异 c.海陆的热力差异 d.下垫面的复杂程度25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 ) a地热能 b月球、太阳对水体的引力c重力能 d太阳能和地球重力能26.下列人类活动,打破了水循环过程在局部地区的平衡并将带来不良后果的是( )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大面积排干湖泊、沼泽 d.久旱时实施人工增雨27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暖流流经的海区降水会减少 b洋流使海水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c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世界著名渔场d洋流能加速已污染海水的净化,缩小污染范围28.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出现在( ) a.陆地 b.海洋 c.大气 d.地核29.地球上人类出现于( )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30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有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事件,它们分别发生在( ) 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 b.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31.下列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益的是( ) a.内蒙古草原退耕还林b.黄土高原植树种草 c.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区开垦耕地d.亚马孙平原的大量热带森林遭砍伐32.构成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是( )a水文、土壤、空气、阳光、土地 b阳光、大气、土壤、生物、地形c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 d水文、空气、土地、阳光、动物33.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区域性 d单一性3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地表水缺乏,河流不够发育 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35.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b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系密切d森林根系发达,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而草原则相反36.下列有关土壤形成的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母质比较稳定 b地形比较活跃 c气候比较稳定 d生物比较稳定37.陆地地表自然景观从赤道到极地产生明显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植被38.因海陆位置差异而形成的分异现象( )a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水分 b在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c大体沿经线方向更替 d越是干旱地区越明显39.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 a勃朗峰(46n,海拔4810米) b麦金利峰(63n,海拔6193米)c文森峰(78s,海拔5140米) d乞力马扎罗山(3s,海拨5895米)40.自然带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的是( ) a亚欧大陆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41.在生态建设中,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干旱地区大力种植乔木树种 b在草原自然带退耕还草 c在湿润地区植树造林 d在湿地区域退耕还湿42.在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下列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的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43.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兰州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城市,其城区呈带状分布b.丽江古城夏无酷暑,主要是因为有玉龙雪山的玉河水流经c.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多分布在较为平坦的盆地中部d.半坡村落遗址说明当时的聚落根本就没有功能分区44.我国交通线路密度的特点是( )a.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b.西部和东部都稀疏c.西部稠密、东部稀疏 d.西部和东部都稠密45.分析下图,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46.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 )a.气温不断下降 b.气候没有变化c.全球降水量异常增多 d.气温出现明显波动上升现象47.下列物质和能量,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煤炭、铜矿 b.雷电、沙漠 c.化肥、焦碳 d.森林、水电48.下列城市的发展与石油密切相关的是( )a.英国伦敦 b.美国纽约 c.德国慕尼黑 d.中国大庆49.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划分,自然灾害的类型包括( )气象灾害 地质地貌灾害 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 地面沉降灾害a. b. c. d. 50.下列各组自然灾害的成因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是( )a.洪水、泥石流 b.干旱、地震 c.寒潮、海啸 d.火山爆发、台风二、填空题(共25分)5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_分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_层上,至今仍在运动。(2)写出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_,b_,c_,e_。(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沟是由于_板块俯冲到_板块之下形成的;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_。52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甲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8分)(1)甲海域位于_半球。(2)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则a洋流名称是_,图中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渔场,它位于d洋流和_(洋流名称)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渔场和北海渔场等。(3)若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负面影响是_。(4)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b洋流的是 ,其性质是 。53.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1)此季节控制亚洲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杭州地区的盛行风是 。(2)地的气候类型是 ,天然植被是 ,岛自然带名称是 。(3)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分异规律,、自然带的分布属于 分异规律,华北平原从滨海到山麓、地势地貌的分异属于 分异规律。参考答案1、 选择题acdaa babdd bacdd cddba acccd ccbdc bcb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