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2疾病的分布 1 实习目的 学会认识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形式及其特点 掌握疾病按时间 地区及人群分布的流行病学描述方法 2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时间 空间和人群中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 发展规律 描述流行病学的主要内容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 3 疾病的三间分布 4 一 人群分布 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和种族家庭婚姻 等 5 一 年龄 疾病与年龄的关联比人群其它特征的作用更强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免疫水平 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对致病因子暴露的机会不同 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年龄有关 6 如 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且病后有较持久免疫力的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 如麻疹 水痘 百日咳 腮腺炎等 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 一些具有大量隐性感染的传染病 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脊髓灰质炎等 也是在儿童中发病率高 病后无持久免疫力的疾病 如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各年龄组发病率无显著差别 7 一些非传染病如恶性肿瘤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等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加 伤害的发生率也存在着年龄差异 如儿童和老年人因反应能力差易发生溺水和跌落 青壮年易发生交通事故 8 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 1 横断面分析 crosssectionalanalysis2 出生队列分析 birthcohortanalysis 9 横断面分析 分析不同年龄组发病率 患病率和死亡率 多用于传染病分析 该方法能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率变化和不同年代各年龄组率变化 10 11 出生队列分析 将同一时期出生的人划归一组称为出生队列 birthcohort 对其随访若干年 以观察死亡情况 即出生队列资料 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方法称出生队列分析方法 12 13 课题三1911年 1921年和1933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曾进行过三次人口普查 普查中包括了对聋哑人的现患情况的统计 其年龄别患病率见表2 37 14 1911年普查时一位调查者注意到10 14岁年龄组是聋哑患病的高峰年龄 因此提出在10 14年龄组存在着致聋哑因子的活动 1921年及1933年调查者也注意到各年龄组聋哑患病率不同 高峰年龄分别为20 24岁和30 34岁年龄组 并认为在这两个年龄组存在着致聋哑因子的活动 讨论 1 你对这几位调查者的看法有何见解 为什么 2 在研究某一事件不同年龄组人群疾病发病率高低的可能原因时 要考虑哪些因素 15 课题四 Doege收集了1900 1960年美国结核病的死亡率资料 发现这60年间美国结核病死亡率由194 1 10万下降至6 1 10万 因结核病而死亡的年龄分布也在不断地变化 表2 38和图2 10为这60年间不同年分结核病年龄别死亡专率的部分横断面资料 16 从表2 38和图2 10可以看出 从1900年到1960年各年龄组结核病死亡率均明显下降 在年龄分布类型上也有明显变化 婴幼儿死亡率高峰仍然保持 但第二个年龄高峰则有逐渐后移的趋势 第一峰后死亡率随年龄而增加 图2 10的年龄别死亡专率曲线是横断面年龄曲线 每条曲线都是按各年龄组结核病的死亡率连接起来的 包括了不同出生队列的死亡经历 由于结核病死亡率近60年来存在着不断下降的变动趋势 年龄曲线的类型就很可能受这种长期趋势的影响 讨论 1 根据表2 38所给的部分资料 绘出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及1960年结核病死亡率的横断面年龄别死亡率曲线 然后再在此横断面年龄曲线上绘出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及1950年出生者的出生队列年龄别死亡率曲线 比较出生队列年龄曲线和横断面年龄曲线所表示的年龄分布类型有何区别 并说明这种差别产生的可能原因 2 假如结核病死亡率并不存在任何长期变异趋势 则横断面年龄曲线及出生队列年龄曲线的形状如何 3 出生队列分析主要用于那些疾病 进行此种分析需要哪些必要的资料和条件 17 总结 1 横断面年龄曲线所表示的年龄分布为V型 从出生到10岁左右 结核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 以后又逐年上升 但20岁以后死亡率上升趋缓 1960年横断面年龄曲线显示直到60岁以后 结核病的死亡率上升才趋缓 70岁以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而出生队列年龄曲线显示除了1890年出生者结核病的死亡率在10岁 20岁是上升的 其余均显示结核病的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在不同年代 结核病的死亡率不同 存在着长期变异 2 假如结核病死亡率不存在任何长期变异 则不同年代横断面年龄曲线表现为同一条曲线 出生队列年龄曲线与横断面年龄曲线相同 3 出生队列分析主要用于描述慢性病的年龄分布 进行这种分析要求具备该病的多年多次横断面调查资料或疾病监测资料且所观察人群的流动性小 18 二 性别 中国人红绿色盲发生率男性为7 0 女性为0 5 血友病的发生率男女差别更大 男性为1 0 女性为1 千万 讨论 色盲 血友病男女发生率差别的原因 19 答案 红绿色盲和血友病是X连锁隐性遗传病 由于女性体细胞有两条x染色体 当隐性致病基因在杂合状态 XAXa 时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不显示出来 这样的女性为表型正常的致病基因携带者 只有当两条X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都是隐性致病基因纯合子 XaXa 时才表现出来 在男性体细胞中 只有一条X染色体 Y染色体上缺少同源阶段 所以只要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 XaY 就发病 因此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20 二 地区分布 人们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各种疾病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 反映了致病因子在这些地区作用的差别 因此研究疾病的地区分布常可对探讨疾病的病因或流行因素提供线索 有助于制定防治对策 国家间及国家内的分布城乡分布发病的地区聚集性地方性常存在不需输入地方病特定地区经常发生 21 SARS 22 三 时间分布 疾病的时间分布是指疾病随时间变化的发生 发展规律 短期波动较大人群的暴发季节性一定季节发病率升高周期性时间上的规律性变动长期变异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病原体 23 全省发病时间分布图 24 短期波动一般是指较暴发范围大 时间长的疾病的特殊存在方式 周期性疾病频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 有规律的起伏波动 每隔若干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的现象 称为疾病的周期性 cyclicvariation periodicity 季节性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增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 Seasonalvariation Seasonality 季节性是疾病非常重要的流行病学特征 也是周期性的一个特例 25 长期变异长期变异 TrendVariation SecularChange 是指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 通常为几年或几十年 疾病的临床特征 分布状态 以及强度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26 课题1 为了摸清某省各市 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及其死因和有关影响因素 为制定卫生规划和实施初级卫生保健 研究预防对策提供完整 准确的科学依据 作者于1990年11月至1991年6月 对全省1989年5岁以下儿童死率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2 14 问题 试进行不同年龄组 不同性别死亡率的分析 城乡和地貌死亡率的分析 27 28 总结 1 性别年龄构成 各年龄组男性死亡率稍高于女性 全省五岁以下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9 1 4岁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0 6 婴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12 新生儿男性死亡率较女性高26 对于同性别儿童 以1 4岁组死亡率最低 5岁以下组死亡率最高 2 城乡差异 农村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城市的2 7倍 1 4岁儿童死亡率是城市的5 1倍 婴儿死亡率是城市的2 5倍 新生儿死亡率是城市的1 9倍 3 地貌诧异 除了1 4岁组不同地貌的儿童死亡率差别不大 其余各组山区儿童死亡率均高于丘陵和平原地区 29 课题二为了解武汉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主要死因及死因顺位 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干预措施 确定儿童保健工作重点 对本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见表2 20 24 30 31 1 儿童死亡率及死因别死亡率看表2 20可以发现 新生儿死亡率14 0 千 婴儿死亡率21 8 千 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0 0 千 前者的城乡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 后两者的城乡差异有显著性 P 0 01 而三者性别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 2 儿童死亡的年龄分布由表2 22可以看出 儿童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大而显著下降 P 0 01 0岁组死亡率最高 主要集中在新生儿期 且以早期新生儿最高 1岁以后死亡率迅速下降 各年龄组儿童死亡率的城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3 儿童死亡率与家庭环境的关系1 母亲文化水平 由表2 23可以看出 儿童死亡率随母亲文化水平增高而下降 有显著差异 P 0 01 2 家庭经济收入 由表2 24可以看出 儿童死亡率随家庭经济收入提高而下降 不同的月人均收入家庭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差异显著 P 0 05 而婴儿死亡率也有差异 P 0 01 3 看表2 21 可知 城区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疾病及死因顺位基本一致 而农村则有差别 城乡间儿童死因 死因别死亡率及死因顺位有较大差别 32 课题四 自1979年成立深圳经济特区以来 外来人员急剧增加 出现疟疾暴发流行 为揭示移民对疟疾流行的影响 探讨移民疟疾流行规律 我们对特区成立以来移民疟疾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 结果见表2 25 28 33 34 1 1980年仅有33 3万人口 此后人口迅速增加 截止1993年人口达295万 其中外来移民207 3万 占70 3 年增15 9万 年递增率29 3 由于这些移民来源复杂 流动频繁 加之生活条件差 卫生意识淡薄 无疑成为疟疾易感人群 2 1974 1979年 共报告疟疾34例 年均不足7例 已达到基本消灭标准 1 万 看表2 25 随着外来人口进入 1980年疟疾病例开始急剧增加 1984年达高峰 患者7427例 发病率106 5 后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发病率逐年下降 1991年降至最低 但由于1991年外来人员又出现一个高峰 1992年又有所回升 可见 深圳经济特区开发建设 外来移民进入是导致该地区疟疾流行的主要原因 3 外来移民与常住居民发病率比较见表2 25 统计分析表明 两者发病率差异显著 u 43 43 P 0 0001 4 看表2 26 移民大致分为种养 烧砖 建筑 工厂及商业服务等五大类 统计分析1984 1987年疟疾发病情况前3种职业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 5 由表2 27 28可知 14年间疟疾累计发病20578例 其中男性16176例 女性4402例 男女性别比为3 67 1 发病最小年龄14月 最大为62岁 18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9 5 18 30岁占51 75 31 45岁占34 0 46岁以上占4 8 该研究结果为我们疟疾防止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提醒我们务必加强对野外作业人群血检 预防性服药和灭蚊工作 35 四 疾病在 三间分布 的综合描述 移民流行病学 migrantepidemiology 即 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 移居国当地人群及原住国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 1 若某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是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 则该病在移民人群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住国人群不同 而接近移居国当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2 若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 则移民人群与原住国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近似 而不同于移居国当地人群 36 37 课题一 美国日侨中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美国和日本的疾病分不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日本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死亡率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 但脑血管意外死亡率却是美国的2 3倍 日本胃癌的死亡率是美国的5倍多 但结肠癌死亡率却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 在日本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相当少见 但宫颈癌死亡率却是美国的2倍多 为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从而阐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这些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Haenszel等 1963 研究了1890 1924年间移居美国的日侨1959 1962年恶性肿瘤疾病的死亡率 并与日本本土居民和美国白人相对应疾病的死亡率进行了比较 结果看表2 32 38 1 该校有学生638人 本次受检607人 受检率为96 19 该小学近10年内无甲型肝炎流行记载 常年散发病例也较少 2 看表2 29 31 本次调查除7例因注射甲肝疫苗产生抗 HAV阳性外 其余600名学生HAV自然感染率为38 67 男女感染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男性在6 12 年龄段低于女性 其他年龄段感染率均高于女性 总的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 x2 48 75p 0 01 随着年级的增加 感染率在增加 6个年级的感染率之间有差别 x2 48 22p 0 01 回族与维族的HAV感染率明显高于汉族 x2 30 29p 0 01 39 总结 1 本例通过比较日本本土居民 第一代美籍日侨 第二代美籍日侨 和美国本土白人居民的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的死亡率 将人群 地区和时间三个因素结合起来来分析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对疾病的作用 其中包括了日本本土居民与美国本土白人居民的比较 日本本土居民与美籍日侨的比较 第一代美籍日侨与第二代美籍日侨的比较 美籍日侨与美国本土白人居民的比较 2 若遗传因素在某病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则表现为移民该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籍居民相同 无显著性差异 而与迁入地区本地居民有明显差别 而且在具有共同特征的移民中 该病发病率或死亡率与移民时间的长短 移民各代次间变化不大 若环境因素在某病发病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玉米加工项目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 (2025年标准)跟团旅游协议书
- 建筑吊顶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 智能家居家庭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施方案
- (2025年标准)糕点供货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岗位异动协议书
- 小学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方案集
- 制造业精益生产管理制度与实操方案
- 2025年新安全进家庭协议书
- 钢结构综合调度方案
-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技术导则》(T-CSF 001-2019)
-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 》课件-项目三 酒店客户关系管理制度
- 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
- 《中长跑课件》课件
- 2025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有机化合物1甲烷乙烯苯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强化训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
- 《肿瘤溶解综合征》课件
- 电瓶车以租代购协议书范文范本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 整式的加减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专项练习题大全(每日一练共23份)
- 幼小衔接-认识人体-课件
- XX集团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