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作为20世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常读常新的“五四”,已伴随我们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岁月,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一抹青春记忆。对于“五四”的内涵和外延,有着丰富的阐释。具体说,它指称的是发生于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学生为主体,以“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为口号的学生游行示威事件。事件的发生在国内外引发强烈的反响,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屈辱之愤懑情绪的总爆发。因此,事件后的第三天就有学者对其精神现象作了概括。作为五四运动主体,学生身份的罗家伦直接将其精神概括为“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与“民族自决的精神”;作为导师的陈独秀则将之呼为“直接行动”与“牺牲的精神”。从外延上看,“五四”有更为宽泛的含义,它可以囊括自新青年杂志创刊直至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一系列文化大潮和思想命题。追溯五四运动前十年,呼唤青春应该说是文学与思想界的时代强音。时至“五四”,这一声音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一代又一代的启蒙先驱为这一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携手共进。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振臂高呼:“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李大钊以青春为题劝告青年:“青春之国民与白首之国民遇,白首者必败,此殆天演公例,莫或能逃者也。”陈独秀则以敬告青年与同仁共勉:“我辈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春中国”之构想,已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共同的最为重要的时代使命。“青春”主题,基本元素集中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很容易形成共识,而在关于“五四”的价值、意义等问题上,近百年的时间里曾出现众说纷纭的不同理解。当年,“研究系”的刊物晨报与革命党人的刊物民国日报就在1920年5月4日“五四”周年纪念时出现了不同的发声。之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五四运动”也都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考察近百年的“五四”研究学术史,学术界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学者,也都在不同的学术视野中得出自己的看法和感悟。对“五四”这样一个既不是短时段也不是太长时段的历史记忆书写来说,具有回归与再撰的双重要求。百年“五四”,我们可以将之定位为中时段:一方面,鉴于“青春”主题已经在原有本色上被年轮涂刷上了一层层五颜六色、缤纷炫目的彩釉,当下的整理研究就有必要溯源正本、剥茧抽丝,以得“始终”;另一方面,再撰的目的无非是在回归的前提下,重新书写“五四”的林林总总、逶迤曲折,从而进一步建构起“五四学”的学术思想谱系。对此,雅克勒高夫说:“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关系无疑是把握或拿捏历史分寸的瓶颈。体现这些不同时期记忆史面相的是各种史料,只有大量收集,从中甄别,我们才能观察到“五四”历史之全部面貌、演进和重构之脉络、“五四”之永恒青春精神,才能以立体生动的历史记忆梳理“五四”的“来龙”、展望“五四”的“去脉”。对“五四”的纪念,各个时期的报刊舆论也都充满了变化的时代感,这些公共舆论所构建起来的现实意义无疑都是为了解读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最迫切的变化,“五四”记忆和精神在每个时间节点上都表现出最强的时代声音。同时,五四运动也成为诸多城市记忆之一部分,省域的、地域的、城市的,无论哪个层面,都体现出地方记忆对“五四”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的最显著认知。郁达夫撰文纪念鲁迅时曾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借鉴这句感人的肺腑之言,我们要说: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不能称得起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有历史却总被遗忘,不能为其后人铭记,则是悲哀的、甚至是灾难的。从这里出发,为百年来一直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符号“五四”,在每个人心中建造起一座历史博物馆,这是梦想,是情怀,更是担当。(选自张宝明钩沉一个民族的青春记忆,有删改)1下列对于“五四”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遗产的“五四”精神常读常新,是中华儿女的青春记忆,百年来激励我们前行。b以学生为主体的“五四”游行事件及引发的强烈反响,是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屈辱之愤懑情绪的总爆发。c“五四”有宽泛外延,以“青春”为主题,囊括了自新青年杂志创刊起所有的文化大潮和思想命题。d对于“五四”的价值、意义,一直有不同理解;但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方面,却易形成共识。1c(范围表述有误,原文表述为“一系列文化大潮和思想命题”,而非“所有的文化大潮和思想命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述“五四”的内涵和外延时,都先对其基本含义进行了阐释,同时均使用了引论法和喻论法。b论述百年“五四”书写和定位时,作者提出要梳理其“来龙”,展望其“去脉”,语言鲜活生动。c对“五四”的纪念,文章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着手,但都突出了显著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d开篇以“青春记忆”引出话题,主体部分从四个层次展开具体论述,最后以“铭记号召”作结。2a(对“五四”的内涵进行阐释时未使用“喻论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旨在追溯“五四精神”之初心,不忘“五四精神”之传承,启迪“五四精神”之发扬。b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纷纷投入到时代大潮中,携手奋进,共同构想“青春中国”。c百年“五四”记忆史的整理与研究既应立足于再现过去,又应着眼当下,同时还需关照未来。d作者引入郁达夫纪念鲁迅的撰文,目的在于呼吁应承载起“五四精神”的梦想、情怀和担当。3d(作者引入郁达夫纪念鲁迅的撰文意在引出下文自己的观点,即“我们要说”后面整句话,并以此提醒后人铭记历史,牢记五四精神。)(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美国是25%。城市方面,目前只有杭州2017年的占比达到了24.20%。2018年4月,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在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提出了新文创的概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的确符合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发展趋势。这些年,为嫁接“互联网”概念,20162017年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调节所针对的一大重点就在于新兴文化产业。按照城市研究院的理解,所谓新文创其实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即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vr、ar、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新文创本质上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化产业,重构文创内容生态。(摘编自2018年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材料二材料三当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加速,“新文创”不再局限于传统业态,而是以科技为驱动,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用户的文化体验、生产端的文化思维等,淡化娱乐,突出文创。新文创的崛起,需要产业的支撑,更需要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力量。文化始终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所在,产业则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灵魂与动力,缺一不可。文化从来都不是速成品,在新文创的时代,产业融合有了更大的空间,资本运作有了更广的天地。然而,要打造一部好的作品,也许更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很多年的精心雕琢。这既考验着产业的定力,更考验着创作者的耐力。这个过程是长线的系统工程,需要充足的匠心,需要更开放的连接协作。(节选自李慧新文创呼唤更多匠心)材料四在近日举办的数字故宫发布会上,由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追梦计划”联合推出的故宫:口袋宫匠功能游戏正式上线。玩家不仅可以自己练就“云造故宫”精湛技艺,还能约战好友切磋一番。故宫建筑文化,借助轻科技,完成一次轻传播。传统文化如果不与时代连接,不与人联通,就是“死”的,只能是一堆空洞的符号和呆板的素材。古老文化只有“活起来”,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才谈得上被了解,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兴趣和敬畏。以故宫为代表的文博院馆要与时俱进、再次焕发活力,关键是创造机会与“新人类”实现“文化的相遇”。故宫新文创在为产品目标用户画像时,将其年龄设定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复盘故宫的网红进阶路,不难发现它确实“投其所好”为青年一代投以更多心思,比如写“萌萌哒”的段子,比如上综艺。不过,这种“投其所好”,建立在对年轻人接受心理与消费习惯的严肃研究之上,它瞄准的不仅是眼前的经济效益,更意在通过年轻人接受的“玩法”吸引青年一代加入到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再生产中来,而这也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不绝更坚实的支撑。在此次数字故宫发布会上,故宫新“掌门”王旭东说,走进数字时代,置身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变革”,博物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科技的助力,让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传播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有趣、有味、有料的创意产品,创新了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让情感实现联通,让文化完成抵达。(摘编自数字故宫带来更多“文化的相遇”)4下列对“新文创”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文创”本质上是一种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化产业,重构文创内容生态的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b“新文创”更加注重产品在生成、服务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淡化娱乐,突出文化的价值与力量。c新文创概念的提出,既符合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的决策,也为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d传统文化只有通过新文创与时代相连,才能让人觉得可感可亲,激发人们的兴趣与敬畏,实现文化的传承不绝。4d(表达太绝对。原文为“古老文化只有活起来,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才谈得上被了解,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兴趣和敬畏”,并非是“只有通过新文创”一条途径。)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便是文化产业总值gdp占比最高的城市,也无法和美国相比。b近几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和其gdp占比持续增长,2017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5462亿元,其中gdp占比增长最快的是2014到2015年。c面对数字变革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故宫博物院借助科技力量,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一发展模式给文博院馆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d故宫博物院以青年一代为目标用户,创新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方式,“投其所好”打造数字故宫,意在吸引青年一代加入到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再生产中来。5d(打造数字故宫并非投青年一代所好。)6如何加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6分)_6通过政策引导,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注重文化价值,融合不同产业,保有充足匠心;定位目标用户,借助科技力量。(每点2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晕 厥 羊铁凝老马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吃蒜。但是,这个通俗而又廉价的嗜好并不总是能够顺利地被满足,原因是他的老伴绝不能闻大蒜的气味。昨晚临睡前,她已经向他交代了这几天他一个人在家应该注意的事情:冷水表里的存水不多了,水表好像有点不准。现在,老马穿好衣服来到客厅,又推开老伴房间虚掩着的门观察片刻,在确认房子里真的没有老伴之后,便疾步进了厨房,拉开柜橱的最下边一只抽屉,拿出预先藏好的两头蒜,三下两下地剥起来。这时有人按门铃。老马不觉浑身一激灵:莫非她丢了什么东西又折回来取?慌乱中他把蒜藏进抽屉赶紧去开门他从来不敢怠慢老伴的门铃声。门开了,唉,原来是单位的出纳给他送工资来了。老马接了工资信手放在门厅的餐桌上,接着赶紧回到厨房继续剥蒜。眼看着那些象牙色的、光溜溜、鼓绷绷的小蒜瓣在他手下越聚越多,老马心中那鬼祟的激情和暧昧的欲望说什么也按捺不住了,他抓起一瓣丢进嘴里猛嚼,一股热辣辣的蒜香伴着脆生生的响动在老马口腔里爆炸。这就是幸福了,咀嚼中的老马暗自思量。这时又有人按门铃。正在享受大蒜的老马本来不愿意此刻有人造访,但是,正因为几头大蒜下肚,经常打不起精神的老马,现在是精神昂扬力量充沛,尤其当他看见门口没有老伴。门口是个全新的陌生人,可这个陌生人按了门铃又转身要走,老马就非常想把他拦住,他觉得现在他既有拦住这人的力量又有拦住这人的权利。老马说,你怎么按了门铃就走啊。陌生人说,你这是201,我找错门了。老马说,你想找谁家?陌生人说301,说自己是小区物业公司的水工。提起物业公司,老马更不想放这人走了。我正想找物业公司呢,你先进来看看我们家的水表。老马的态度是不由分说的,陌生人却显得犹豫,也许还有几分不易觉察的慌张。但这犹豫和慌张显然敌不过老马的不由分说,于是他跟着老马走进了老马的家。其实老马也未必想到陌生人这么听话,他一向缺少让别人听他发令的体验。现在他发令了,陌生人居然听令了,老马终于体验了命令别人的愉悦。他领着陌生人穿过狭窄门厅的小餐桌,拐进与厨房相邻的卫生间。陌生人摘下身上的工具包,站在水表跟前似是而非地鼓捣了几下。他鼓捣不成什么,急于离开的样子。陌生人的态度很让老马恼火。他开始厉声谴责站在门厅里的这个人。陌生人低眉顺眼地听着老马谴责,不争辩也不反驳。就为了陌生人的低眉顺眼和他的不争辩不反驳吧,情绪激昂的老马还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意外满足感。老马头上冒着热汗,满嘴喷着不散的蒜气,借着不请自来的某种珍贵的快感连想带说连说带想,从务实说到务虚又从务虚返回务实,最后,他终于向面前这个沉默而懦弱的“水工”喊出了他此刻打算实施的计划:既然你做不了经理的主,我也就不再怪你。沉默的“水工”就在这时突然把身子晃了几晃,接着双膝一弯就软软地倒在老马家门厅的地上。怎么了,这是怎么了?难道他是被我吓晕了不成?老马有点惭愧,然而,让老马不敢承认的是,这惭愧里却又搀和着某种莫名的满足。是的,那的确是一种满足:原来他老马也有今天,他也能对一个年轻力壮的活人充满威慑力量,他也能让一个活人低眉顺眼,最后他也能把一个活人吓晕过去。老马要通电话叫了对方来救人,很快从客厅里出来,发现门厅地上那个晕着的人已经不见了。他打开房门追出去,走廊和楼梯均不见人影。老马的心紧缩了一下,好像刚明白了什么。惊慌中的老马赶紧回屋,进门先看餐桌,餐桌上他那沓不算厚实的工资也不见了,确实不见了。一切都在瞬间。老马在餐桌旁坐下,人像瘪了似的,翻来覆去只有一个感慨:这个“水工”跟我配合得多好啊。这晚老马不吃不喝和衣睡去。老马再次醒来并不是早晨,可能是深夜一点钟。他再也睡不着,耷拉着一张更显“自来旧”的脸爬起来看电视,一个澳大利亚的电视片,讲他们那里有一种奇怪的羊,那是一种长不大的小羊,害怕声音,害怕风雨,害怕比它们大的动物,外界稍有响动就会导致它们晕厥,动物学家命名它们为“晕厥羊”。他本能地对画面上那些晕厥羊有好感,那是活脱儿一个他自己啊。可是,早晨晕在老马家地上的那个人他又是谁呢?一只晕厥羊兴许完全有能力去恐吓另一只晕厥羊。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第二段写老马推开老伴房间门观察确认老伴不在家的情景,与后文老马粗心上当形成对比,从侧面突出了老马平时为人谨慎小心的性格。b老马躲在厨房剥蒜吃,作者对大蒜描形绘色,细腻真切地写出了人物感受,剥蒜过程的详细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物久被压抑一旦释放后的喜悦心理。c老马顺手就把单位出纳送来的工资放在餐桌上,这个情节不但为下文“水工”拿走钱埋下伏笔,同时也说明老马根本就没有把钱放在心上。d老马谴责“水工”时,获得的“让别人听他发指令”的满足感,让他对陌生人完全失去了分辨力和警惕性,导致他最终丢失了工资。7d(a.“老马平时为人谨慎小心”没有依据。b.没有详细描写剥蒜过程。c.无必然因果,看不出“老马根本就没有把钱放在心上”。)8陌生人“水工”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_8因“水工”身份,陌生人被老马引至家中,情节安排具有合理性;“水工”的一番伪装表现,让老马情绪高昂,由此发生一连串反常的事,推动了情节发展;“水工”的出现,使老马的性格前后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了老马这一人物胆小懦弱而又欺软怕硬的性格特点;“水工”与老马各自不同的表现,揭示出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强化了主题表达。(每点2分)9试从人物和主旨表达两个角度,分析小说标题的效果。(6分)_9人物角度:老马在老伴面前胆小顺从,“水工”在老马面前“紧张害怕”,与晕厥羊有共同点,标题隐含人与动物的类比,带有隐喻(或象征)意味,且具讽刺效果;老马在陌生人面前的强势张扬与“水工”假装害怕骗取信任从而获得偷盗钱财的机会,与晕厥羊特点有异,两相对比,标题蕴藉含蓄,耐人寻味。(抓住老马、水工与晕厥羊形象的“同与不同”两个方面分析,说出效果即可)主旨表达角度:小说通过老马和陌生人的种种表现,说明人的行为受环境(和自身目的)的影响,用晕厥羊作标题,起到了暗示主题的作用;老马在老伴和陌生人前的不同表现以及“水工”懦弱顺从表象下的偷窃行为,与晕厥羊完全不同,标题启示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和思考社会中人性的复杂。(要点:暗示主题,表现人性的扭曲、多面和复杂)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著作佐郎、直史馆。为政清简,远人便之。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吕端少年时聪敏好学,因为先辈的功劳补任千牛备身。曾经担任过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也曾在弘文馆当值,后来转任著作佐郎,任职于史馆。治理政务清正简约,远方的人得以安宁。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今主留务,非所宜也。”廷美由是恳请从行。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时。迁户部郎中、判太常寺兼礼院,选为大理少卿,俄拜右谏议大夫。太宗出兵攻打河东,有意命令廷美居守京师,吕端对廷美说:“皇上不顾风雨,以征伐不义表明天意,而大王您处于皇上的亲人和贤臣的地位,应当首先跟随护从。现在您主持留守事务,是不合适的。”廷美于是向太宗恳请随行。吕端出使高丽,暴风吹折了船的桅杆,舵手惊惧害怕,而吕端仍旧读书像在房间里一样。后来升为户部郎中、判太常寺兼礼院,又被选为大理寺少卿,很快就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许王元僖尹开封,又为判官。王薨,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遣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鞫于府。端方决事,徐起候之,二使曰:“有诏推君。”端神色自若,顾从者曰:“取帽来。”二使曰:“何遽至此?”端曰:“天子有制问,即罪人矣,安可在堂上对制使?”即下堂,随问而答。左迁卫尉少卿。会置考课院,群官有负谴置散秩者,引对,皆泣涕,以饥寒为请。至端,即奏曰:“臣前佐秦邸,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今有司进退善否,苟得颍州副使,臣之愿也。”太宗曰:“朕自知卿。”无何,复旧官,为枢密直学士,逾月,拜参知政事。许王元僖主管开封,吕端又任判官。许王去世,有告发他的隐私的人,吕端因辅助不力,皇上派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去府中审讯。吕端正在办案,就慢慢站起来等着,二使说:“有诏令审察您。”吕端神色自若,看着跟班的人说:“拿帽子来。”二使说:“何必惶恐如此?”吕端说:“天子有诏责问我,就是有罪过的人,怎么能在堂上与奉诏讯问的使者对质?”随即下堂,随问而答。降职任卫尉少卿。每逢设置考课院,群官中有获皇帝谴责而置于无固定职位和俸禄的官员,召来对答,都哭泣伤心,因为饥寒上奏请求解决。问到吕端,马上奏说:“臣下以前佐助秦王,因为在府中任事行为失检,受贬谪去商州帮助工作,承蒙陛下重新提拔任用我。今许王暴病去世,臣做辅助工作不力,陛下没有重责我,只是使我附列官职,臣已经是罪过大而幸蒙深恩了!现在有关部门考虑妥当处理,如果有机会得到颖州副使的职位,是臣的愿望。”太宗说:“我自然了解你。”不久,官复旧职,任枢密直学士,过了一个月,诏任参知政事。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不自当。当时吕蒙正担任宰相,太宗想任命吕端为宰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决意任他为相。吕端任宰相,谨慎稳重,识大体,以治政清明简要为目标。他考虑与寇准同在朝班,而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担心他内心不平,就奏请参知政事和宰相分日押班管印,同在政事堂办公,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同僚奏报对答,多有不同意见,只有吕端少有建议。一天,宫内传出皇帝的手谕:“从今以后中书报奏的事务必由吕端先行详审酌定,才能上奏皇帝。”吕端更加谦让而不自以为是。端姿仪瑰秀,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虽屡经摈退,未尝以得丧介怀。李惟清自知枢密改御史中丞,意端抑己。及端免朝谒,乃弹奏常参官疾告逾年受奉者,又构人讼堂吏过失,欲以中端。端曰:“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吕端姿容仪态瑰美俊秀,有才能气度,宽厚仁爱,善谈笑,心胸豁达。虽然多次被排斥降职,从未以失败为意。李惟清从掌管枢密改任御史中丞,怀疑是吕端打压自己。等到吕端因病免于列班朝拜,于是弹劾奏报有常参官因病请假但好几年还享受官俸的,又联合人指责朝堂官吏的过失,想以此来中伤吕端。吕端说:“我按道理做事,没有什么愧疚和害怕的,风言风语不值得忧虑。”(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b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c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d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今许王暴薨/臣辅佐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10b(根据文意,“以不检府吏”,翻译为“因为在府中任事行为失检”,句意完整。而“谪掾商州”意为:“受贬谪去商州帮助工作”。据此,排除a、c项。最后“罪大而幸深矣”的主语应为“臣”而非“陛下”,故排除d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荫补是一种变相的世卿世禄制度,荫补官员与其他途径出身的官员共同构成了封建官僚队伍。b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财政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c薨,礼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后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文中的许王为诸侯,故用“薨”。d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常见庙号,庙号始于秦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11d(庙号始于殷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吕端忠心为主,目光长远。太宗征讨河东之时,命令廷美居守京师,吕端力劝赵廷美不要留守京城,而要上表替太宗出征,廷美听从了他的建议。b吕端敏悟好学,遇事沉稳。他年少时敏捷聪悟爱好学习,后来出使高丽,暴风吹折了船的桅杆,船员们惊惧害怕,吕端读书还像在房间中一样。c吕端低调谦和,谨慎稳重。和寇准轮流执掌宰相事务时,同朝的大臣在上奏及回答皇帝的问题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d吕端心胸豁达,为人正直。李惟清从掌管枢密改任御史中丞,怀疑是吕端打压自己,就交结一些人来中伤吕端,但吕端对此襟怀坦荡,毫不在意。12a(“替太宗出征”错误,原文为“廷美由是恳请从行”,应为“跟随太宗出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遣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鞫于府。译文:_(2)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译文:_13译文:(1)有告发他的隐私的人,(吕端)因辅助不力,皇上派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去府中审讯。(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鞫、状语后置各1分)(2)我按道理做事,没有什么愧疚和害怕的,风言风语不值得忧虑。(直道,愧畏,风波,虑,各1分,句意完整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415题。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孟浩然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注】秦中:此指长安。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北土:指秦中。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此诗为寄赠远方友人之作,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含蓄蕴藉的抒情诗。b首联中“一丘”颇具山野形象,“三径”自有园林风光,作者以此表明隐逸思想,颇为自然贴切。c诗人在颈联进而抒写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上下句对偶不求工稳,但流畅自然,意似顺流而下。d“凉风”“蝉鸣”等既表现出秋天一派萧瑟的景象,又回扣诗题“感秋”,“益悲”之情油然而生。14a(“是一首含蓄蕴藉的抒情诗”错,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所以这应是一首直率的诗。)15毛诗序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是说诗人不仅要内心有诗情,还要把情感传达出来。诗人是怎样把内心的情感传达出来的呢?请简要分析。(6分)_15用典。“一丘”“三径”的典故表达了归隐的思想。对比。颔联用“北土”以对“东林”,用“非吾愿”以对“怀我师”,正反相对,更能突出作者厌恶仕途、向往隐逸的思想感情。直抒胸臆,诗人用“苦无资”直说自己想隐居而无力隐居的困苦;用“非吾愿”直说自己不愿意做官;用“黄金尽”直接表达自己此时困居长安,穷困潦倒的窘迫。借景抒情,作者借“凉风”“蝉鸣”等意象表现诗人内心的悲苦之情。(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满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宋军节节败退之际,文天祥受丞相任亲自带兵抗元,又受皇命亲自出使蒙元军营,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话说这是:_,_。(2)杜甫春望一诗中“_,_”两句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寥寥几字,使读者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深厚情感。(3)马说中“_?_”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16(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读过庄子的逍遥游,再来读齐物论,就好像忽然从汪洋恣肆、自由自在、适意飞翔的九万里高空掉进了“槁木死灰”般寂静的死穴,不免产生一种_的突兀困惑感。尽管齐物论开篇有关“地籁”的描写被誉为“大风赋”,足以引发人无穷的_。“天籁”,甚至成了对音乐最高境界的褒奖之词,而结尾那_的“蝴蝶梦”更在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被演绎,但深究起来,()。这不仅仅是由于庄子齐物论的文辞隐晦独特,其中论及的许多概念抽象玄奥,也由于自魏晋以来,涌现出众多的解庄注庄者,往往“以庄注我”,各取所需,留下了很多值得商榷的问题。虽然齐物论的确读之不易,但此文在庄子中的地位、对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影响却不亚于逍遥游。如果说逍遥游是以寓言、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一系列的庄子思想的框架,那么,齐物论则主要以抽象思辨的方式对这一框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作了补充与说明,两篇文章_,构成了庄子思想的完整体系。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堪言状联想脍炙人口相得益彰b不可名状遐想脍炙人口相辅相成c不可名状联想朗朗上口相得益彰d不堪言状遐想朗朗上口相辅相成17b(不堪言状:堪,能够。言状:用语言形容。情况令人十分厌恶,难以对人叙说形容。不可名状: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形容。指声音、色彩、感觉等不能用语言描述。联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后者侧重想象的漫无边际与无限可能,更合语境。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朗朗上口: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不合语境。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前文提及齐物论对逍遥游作了补充与说明,所以此处应选“相辅相成”。)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们还是十分费解,这齐物论究竟说了些什么b这齐物论究竟要说些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联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无答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检测卷(无答案)
- 财富广场租房合同范本
- 网贷还款合同范本
- 保安公司试用合同范本
- 钢构基础合同范本
- 冲压厂加工合同范本
- 木材加工企业合同范本
- 入股保本经营合同范本
- 装饰拆除施工合同范本
- 广西田林八渡金矿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 目标管理Smart原则培训课件
- GB/T 44927-2024知识管理体系要求
- 《红楼梦》(解析版)
- 达州电力集团笔试真题
- AAMIST79-2017卫生保健设施蒸汽灭菌和无菌保证综合指南
- 《BOM材料清单教程》课件
- 《安全管理体系》课件
-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课件
- 防腐保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法律事务所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