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县普格小学教学楼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1页
丘北县普格小学教学楼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2页
丘北县普格小学教学楼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3页
丘北县普格小学教学楼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4页
丘北县普格小学教学楼地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丘北县普格小学教学楼地基工 程 地 质 勘 察 报告(详细勘察) 一、前言 (一)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况受委托,对其拟建丘北县普格小学教学楼地基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勘察场地位于丘北县普格小学校园内。拟建教学楼长为63.0米,宽为9.0米,层高三层,砖混结构,上部单轴最大荷载达2900KN,拟采用桩基础,桩长57米,以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桩端持力层,桩深进入持力层不小于一倍桩径以上,室外0.00m标高高于本次勘察假设高程点0.00m标高0.6m(即高于场地边已建教学楼圈梁顶面0.60m)。(二)勘察目的任务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1、查明地场内地质成因,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各岩土层的空间展布、厚度、物理力学性质及承载力特征值fak、桩周摩阻力极限值qSik、桩端阻力极限值qpk等。2、查明地基内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判明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基础有无腐蚀性等水文地质条件。3、查明有无滑坡、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采空等不良地质现象;4、判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地震液化。5、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6、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建议。7、提出对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意见。二、勘察工作(一)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概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13.1.4条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3.1.1条,该拟建建筑场地的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工程重要性为三级综合本次勘察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和场地的实际情况,该项工程采用了钻探、原位标准贯入试验,钻孔孔口标高及地下水位测量为主,辅以资料收集及地区经验综合确定的勘察方法。工程采用XB-100L型液压岩芯钻机,套管护壁,岩芯管无水回旋钻进。 根据本次勘察等级及勘察任务,本次勘察布孔据甲方提供的“丘北县普格小学教学楼平面布置图”沿周边和角点按9.013.0米的间距共布钻孔施工12个(详见钻孔布置平面图)。勘探孔深度按GB500212001规范4.9.3条要求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直径),且不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小于5米;控制性勘探孔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本工程拟采用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桩端持力层,本场地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埋深一般在15米,本次勘察所有钻孔均揭穿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并进入下部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3-5米以上,已满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布孔系据甲方提供的“丘北县普格小学教学楼平面布置图”,以拟建场地旁已建综合楼拐角点处为坐标原点(0、0),以平行已建综合楼长边方向为X轴,以垂直已建综合楼长边方向为Y轴,按钻孔孔口坐标进行布孔,详见平面图。本次勘察假设场地旁已建综合楼圈梁顶面标高为0.00m(已用油漆标注),场地内各孔口高程均引用该处高程点,采用全站仪测量。(二)勘察工作量本次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下表1: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表1勘察项目单位数量技术要求钻孔动力触探试验孔个 5直径10891mm,深度11.0012.50m,干钻鉴别孔个4直径10891mm,深度9.8012.50m,干钻标准贯入试验孔个3直径10891mm,深度11.5012.50m,干钻钻孔总数个12总进尺139.40米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米6.10规范标准规格,自动落锤。采用63.5公斤重锤自由降落,连续击入,分别记录每击入10公分的锤击数。取土样件0场地为淤泥质粘土,无法取样。标准贯入试验次8按规范标准规格,自动落锤勘察报告册5按报告规范标准水位测量件12所测地下水位均为稳定水位,钻孔施工结束48小时后采用万用表及测绳进行测量,误差不大于2cm。坐标及高程测量点次12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及坐标测量,其误差不大于2cm。图 表张29平面、剖面及各种数据表(三)勘察依据1、工程地质勘察委托书;2、勘察合同;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标准JGJ878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6、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5007-200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四)勘察进程1、准备工作:2009年3月4日2009年3月5日2、野外作业:2009年3月6日2009年3月10日3、资料整编:2009年3月12日2009年3月24日4、提交报告:2009年3月26日三、场地条件(一)位置和地形勘察场地位于丘北县普格小学校园内。勘察期间场地未能整平,场地中心有一大的池塘存在,池塘底部与地面相差1.502米,其余地段场地稍平坦,场地标高0.400.60m,相对高差0.20m。(二)地层本次勘察查明,在钻孔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由第四系冲洪积物及其下的三叠系下统洗马塘组构成。经分析对比,从上而下分为四个岩性层。现分述如下;各岩土层工程地质描述表 表2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地质描述杂填土褐色、褐黄色、松散、稍湿、软塑,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蚀质,局部含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层厚0.500.60m,平均0.54m。淤泥质粘土褐色、褐黑色、松散、很湿、软塑,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蚀质,味臭,会产生有害气体。层厚2.204.10m,平均3.47m。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灰色、深灰色、稍湿,岩石泥质结构,薄至中层状构造,岩石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岩心呈碎块状。层厚2.505.70 m,平均4.02米。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灰色、深灰色、稍湿,岩石泥质结构,薄至中层状构造,岩石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岩心呈柱状,饼状。本地段泥质粉砂岩厚度较大本次勘察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4.80米。 (三)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环境类型属于II类。场地内地下水为孔隙潜水类型,主要含水层为层淤泥质粘土、其余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及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为弱含水层,层杂填土为强透水层。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次为地表生活用水补给。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0.901.30m。据水样分析结果:NO3-=2.17mgL,SO42-=41.34 mgL,Cl-=18.25 mgL。游离二氧化碳=9.64mg/L。侵蚀二氧化碳=40.46mg/L,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12.2.1判断:PH=6,侵蚀CO2=40.46 mgL,HCO3-=5.69mmoll,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据表12.2.4判断:CI-=18.25 mgL,SO42-=41.34mgL,18.25+41.340.25=28.58毫克升,水对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据表12.2.5.1判断:PH值=6、CI-+SO42- =59.60毫克升,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详见水质分析报告书。根据本场地水样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水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四)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详见表3;三、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一)场地的均匀性、稳定性和适宜性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地层较均匀,层位较齐全,属于较均匀地基。本场地无滑坡、土洞、塌陷、泥石流、采空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和地基较均匀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二)地基基础方案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场地土及周围环境条件,本地基中,层杂填土、层淤泥质粘土承载力低、层厚较小,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承载力达200 kpa,层厚2.505.70m,平均厚度3.82m,层厚较大,层顶埋深0.504.60米,平均厚2.55米,可作为拟建工程基础持力层。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承载力达800kpa,层厚较大,本次勘察最大揭露厚度达4.80m(未揭穿),层顶埋深较大,为本场地最好的桩基础持力层。综上所述拟建工程基础方案建议如下:拟建教学楼层高三层,砖混结构,上部单轴最大荷载达2900KN,室外0.00m标高高于本次勘察假设高程点0.00m标高0.6m。由于上部填土及淤泥质粘土承载力较低,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顶板最大埋深达4.60米,不宜采用浅基础,本工程宜采用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以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桩端持力层,桩深进入持力层不小于一倍桩径以上,桩长57米,桩端阻力极限值达2000kpa。采用挖孔桩方案设计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本报告建议的单桩承载力极限值是根据各参数估算的数值,设计时应根据现场桩静载试验作相应调整。(2)挖孔桩正式施工前,应在现场核实施工条件,核实相应的标高。(3)采用人工挖孔桩,由于层淤泥质粘土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进行人工挖孔时应作好排风措施。(4)由于上部各岩土层松软,易垮塌,进行人工开挖时应作为护壁。(三) 地震效应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可知丘北普格地区为VI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从场地土的性质判定,本场地基岩以上属于中软场地,场地类别为II类。本场地属于对抗震设防有利地段。五、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勘察工作,现已查明场地内的土体结构,各土层的深度、厚度及其变化规律,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特征值fak,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等,现结论和建议如下:(1)本次勘察查明,在钻孔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由第四系冲洪积物及其下的三叠系下统洗马塘组构成。经分析对比,从上而下分为四个岩性层,即层杂填土、层淤泥质粘土、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2)其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详见报告内插表3。(3)本场地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但上部各岩土层均为弱含水层,含水量不大,对基础施工影响不大。根据本场地水样分析结果,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水对混凝土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4)根据拟场地土及周围环境条件,本场地内层杂填土、层淤泥质粘土承载力低,不能作为拟建工程基础持力层,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其桩端阻力极限值达2000kpa,可作为拟建工程基础持力层。(5) 拟建教学楼层高三层,砖混结构,上部单轴最大荷载达2900KN,室外0.00m标高高于本次勘察假设高程点0.00m标高0.6m。由于上部填土及淤泥质粘土承载力较低,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顶板最大埋深达4.60米,不宜采用浅基础,本工程宜采用桩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以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桩端持力层,桩深进入持力层不小于一倍桩径以上,桩长57米,桩端阻力极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