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实习报告.doc_第1页
金山实习报告.doc_第2页
金山实习报告.doc_第3页
金山实习报告.doc_第4页
金山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报告2009年11月9日,我们首师大资环学院09级地科和地信两个班的同学,前往金山,进行了为期5天的地图学实习,短短五天的时间,我们体会着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快乐,体会着付出与收获的喜悦 一、地理概况金山,鹫峰国家森林公园,400230”N400428”N,1160435”E1160635”E。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北郊,苏家坉镇。距颐和园18千米,距首师大30千米。全园包括鹫峰、金仙庵、响塘庙、杨家花园、贝家花园等。总面积800多公顷。(一) 自然地形 金山地区是二、三级台阶过度地带。其西部主要是丘陵岗地,东部主要是平原。最高海拔为鹫峰,可达465米,最低为北安河村62米,平均高程为290米,山势陡峭,山峰林立。主要岩石为花岗岩、凝灰砂岩、砾岩、安山岩等。气候 金山地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1月均温-8.1摄氏度,7月均温30.8摄氏度。年降水量600毫米,60%分布在78月,无霜期185天,年成长期220天。水文 其水系不甚发育,无明显发育的河流,但可见毛渠、冲沟、水库。其北部有潭水,金仙庵附近还有天然矿泉“金山泉”。生物 该地植被覆盖率高达95%以上,森林覆盖率也大于86%,且植物种类达864种之多。主要为原始次生林。生长着温带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木丛,垂直变化明显。土壤 园内土壤为山地褐色土,中山地区为棕色森林土。(二)人文居民地 其东侧为北安河村,隶属于苏家坨镇;南侧为徐各庄;北侧为管家里村。交通 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京张铁路。除此之外,村落间小路纵横,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旅游 国家2A级景区,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它位于太行山与燕山的交界处,属太行山余脉。此公园景点有鹫峰、朝阳观音洞和奇石等。鹫峰是公园地貌主景,从下仰望十分秀丽壮观。二、实习过程我们今年的实习可谓精彩,在这五天的实习中,不仅学到了不少知识,还有雪花为我们助兴,“真是平添了一丝浪漫”,更让这里的景如诗如画。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何等的急切。 11月9日,上午8点,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前往实习基地金山。 坐在车上,我想,终于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远离了钢筋水泥,终于可以痛快地释放一下肺部的浑浊之气,那是避开人流,怀抱自然的“真山”。 终于,我们到了,在这一路上,我感到了气象的变化:由晴转阴,转雨,再转雪,最后下了冰雹。整理好宿舍,我们等待着下午的任务。下午1:30,我们准时在楼下集合,开始了实习的第一项任务定向越野。在越野前,指导老师先让我们将图展好,夹在书夹中,以免被风吹落。然后教了我们一些野外读图能力。首先是让越野图的方位与现地的方向一致,这是定向越野的重要前提。然后确定站立点的位置,主要是根据已知地物,比方说,我们当时是在“O”处。其次,就是确定方向问题,可利用地物和指北针。为使测量准确,需将指北针端平。最后,老师还教会我们如何使用高度表。我们到达某一已知点后,将高度表调到相应刻度,到继续前进时,它会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可以结合其他仪器大致判断自己所在地了。还可用“方向距离”法,原理是利用相似。我们在出发前,老师特意叮嘱:“记住,如果你们迷路了,走高不走低。” 因为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视较大一块区域。定向越野一定要做到“人在地上走,心在图上移”。我们第三组的一行人,早已整装待发,老师一发出“出发”的口令,便展好地图,按照所讲的“在铁路附近,就利用铁路直长”的方法标定地图。远离铁路时,我们利用指北针,北京的磁坐偏角5度17分和坐标纵线标定地图,即利用指北针三点成一线测出该物的磁方位角,再把磁方位角通过计算转化为坐标方位角,过图上站立点位置作一条平行于坐标纵线的直线,以图上站立点为原点,以平行于坐标纵线的直线为一条边把坐标方位角绘出,作出角的另一边。有时也跟据太阳方位标定地图。前几个点都很顺利,但在寻找25号点时,我们遇到了难题,不过很快,我们想到了老师曾讲过的“道路的交汇处,标志性建筑等都可作为标志性地物。”于是,我们观察涵洞,正确标定了25号点。当时已近冬季,树已落叶,山上景色凋零,也许我们寻求的就是那份天人合一的自由心境吧。而接下来的23号点,更是对我们的考验。走在半山腰时,天空毫不吝惜地落尽了“琼花”,似乎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本是野路,一经这雨雪的冲刷,更便是泥泞难走。23号点在山顶,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这时那两位男生一前一后,帮助我们爬到了山顶。站在山顶,没有呐喊,只是闭着眼睛,享受着那份快乐。其他点都还顺利,傍晚,我们回到基地,都已精疲力尽,虽然我们不是最早返回的,但都很高兴,因为我们认真对待了每一个点,并收获了一份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第二天早上一醒,我拉开窗帘。天啊,一片“银装素裹”。就像诗中描绘的一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整整一个上午,我们只得在室内完成作业。开始大家都很失望,但后来我们发现,这次作业帮助我们复习并巩固了之前的知识,为我们填补过去的漏洞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比如:测量某地极坐标点、磁方位角、真方位角、坐标方位角、汇水面积等。下午,我们本以为可以出发,可是看那雪景,还是“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我们又在餐厅里集合,老师讲解了quick bird图的使用方法。河流反射力强,所以在图上显示黑色,是暗色,而居民区、道路反射力差,在图上显示为粉色,属亮色。最重要的一点,这种图要从北向南看,这样才能显示出其真实地形状况。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室内将图大致标定范围了。我们还学习了GPS及其使用方法,它有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可读经纬度、高斯直角坐标及高程。在测点时,要时刻注意“三维导航”下的误差值,不同用途对误差值的要求也不同,人群、高大建筑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可将其举高或调动方向来降低误差。我们还学会了存点和调取所存信息,这些只需通过翻页并进入相应程序即可。除此之外,GPS还可测方位角,但不如指北针准确。利用指北针三点成一线,测出该物的磁方位角(可通过反光镜读数),在通过计算即可求坐标方位角(京517)。第三天,那里还是一片银白,满目仍是“林花”。但雪已停,我们在老师和几个研究生的带领下去爬防火道。我们首先来到了停车场,第一次在实际中使用GPS,测绘了它。这一路上,老师还教会我们如何鉴别并在图上标定植物,根据不同植物喜阴或喜阳的特征,以某山谷或山脊为界线标定,这也为大二的雾灵山实习奠定了基础。除此我们还标定了道路。 在爬防火道的过程中,我还明白了山谷、山脊和鞍部,这些虽然在中学已经学过,但它们在课本上都是死的,我们只会看图识别,通过这次实践,我才真正认识了地形,不过不敢说有多了解,因为大千世界,我只能算其中的一只井底之蛙,在井的外面,还有数不尽的未知在静静等待着我去探索,去发现。在这过程中,我们的指导老师还恰到好处地拓展了课外知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鞍部”、认识了“岩石”,也能算是秦皇岛的地质地貌实习的小预演了吧。让我记忆最深的便是老师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以后你们也是要做教师的,记住,要让他们懂得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爬山的过程中,老师见物说理,真正地将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也让我深刻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走在半路,天空中又下起了雪,这让我不禁想到一句诗并深刻体会到元稹的心思,“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珠玉,万树松罗万朵云”。一路上,我不停在测点,走到半山腰,当已觉疲惫时,我不经意的一个蓦然回首,让我心头不禁一颤:虽没有登上鹫峰之巅,但半个老京城也已尽收眼底,道路似阡陌,农田如棋盘,眼中景物也秀丽如画。终于明白那句在心中默念许久的话:“你往上走,不是让别人看着你高,而是你能看到更好的地方,更远的地方。”爬完上半段的防火道,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准备下山。为使人们顺利登山,经石工巧思筑起一层层栉次递升的堆石平台,再在平台间用条石砌成梯形台阶。在难铺石梯的地方,就索性凿石为阶。无景成景,给我带来了一些惊喜。但在惊喜的同时,更有一丝感动。石阶上因有积雪而打滑,同学们便互相搀扶,走在前面的同学会及时将路面情况传给后面的同学,真是“患难见真情”。我想说“风景这边独好”,这边充溢着友情和关爱。第三天的下午终于风和日丽,虽非春天,但午后那和煦的阳光,云淡风轻,俨然一片“春色”。也有种“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之感吧。我们三组人计划测绘图上没有的那条路,为了保证科学的严谨性,我们每到一个拐点必定会测量数据,尽管有时它与上一个点稍近。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大觉寺。走进它,我便陶醉于其中。并非“清晨入古寺”,也无“初日照高林”,但确有“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的感受。这半天,我们在实践中复习着前几天的知识并将它们巩固下来。第四天,一清早,又下雪了,这次我组很幸运,有指导老师跟我们走完了全程。虽然中途走了不少弯路,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还是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沿途果园边界的测绘。另外,今天有个意外收获,又从老师那学了一招。当时有片果园不方便测边界,但似乎在它附近有一所房子,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测了房子的方位角,目测了它与我们所在地的距离。返回道路后,又测了房子的坐标,通过画图,很快便找出了边界。在第四天下午,我们又用了与上午类似的办法,测绘了天文台。补绘了一些道路。走在山间小路上向四周远眺,很有“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之感。第五天上午,我们的最后一天,终于没有下雪。我们再次在老师的带领下爬了防火道,进行补测、校对。今天已不再有前几日的测绘压力,只是又总结了植物在阴、阳坡的生长状况及垂直变化规律。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美景。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何等心境。这是鹫峰带给我们的。它因岭头如一只兀立的雄鹫而得名。据说,山上最有名的两株古树,一刻龙头凤爪,一棵箭杆冲天。只可惜龙头凤爪已经死了。”正在这时,眼前的一幕让我欣喜云海。真如诗中所绘:“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楫随波漾。”虽说这是在描绘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但“鹫峰”也算是个“小黄山”了。伸手拨弄一下松上之雪,有如“开门枝鸟散,一絮随纷纷”。若用力过大,便又如“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何等留恋。下午,我们交齐用具准备返航。在回来的路上,鹫峰山门,看到了那只用铜做的鹫正欲展翅高飞,它搏击长空,可谓“五行天下,唯我独尊”。在车上,凝望窗外,记得村民曾说,去那最好过完清明之后,等到桃花都开了,满山满岭,那才叫风光漂亮。我想,这次算探路,等待下次与它有个约会。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现在已是深夜,我回忆着,继续完成这篇实习报告。那些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记得第三天上午,大家“前仆后继”地摔倒;记得第三天下午,当我们得知是如此幸运地免费参观大觉寺后的兴奋;记得第四天上午,在忙碌一阵之后,忽见豆包店时的欣喜若狂;记得第四天下午,我穿着雨靴,看着大家小心翼翼踩在泥雪路上时的“窃笑”;记得没有看到娘娘庙,没有看到闻名遐迩的樱桃沟,也许只是未逢时节。但我也不觉遗憾,因为我学会了技术和方法,认识了极坐标,看到了典型的地形地貌,学会了填图及地形图符号,终觉地图会说话了。三、体会与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学会了野外读图和填图等这些在课堂上所没有的,完成了“金山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一学科的认识,更加热爱自己所学所选的专业,更增进了同学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