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四章复习.doc_第1页
七下第四章复习.doc_第2页
七下第四章复习.doc_第3页
七下第四章复习.doc_第4页
七下第四章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学年 初三 第一轮复习七下 第四章 复习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北极上空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 不停地旋转的运动。2地球自转的方向: 。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 方向旋转。3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约 小时)。4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天体的 (2) (3) 5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6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1)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白昼变成黑夜的界线。 (2)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黑夜变成白昼的界线。(如:AC为: )(BC为: )例:根据右图,回答以上问题; (1)该图是以地球 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 。(2)A、B、C、D四处中所处在晨昏线上是 。(3)A、B、C、D四处中所处在黑夜是 。第二节 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1地方时:因 不同而不同的时刻。东边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来得 。2时区:把全球划分成 个 经度宽的地区,每个地区就叫做一个时区。 区时:以 的 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又叫标准时。区时的计算原则: 。3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1)北京的时间: 的 ,即 经线的 。(2)北京时间: 的 ,即 经线的 。4日界线:以 为基线,有几处转折的线,称为 ,简称 。(1)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 相同,但 相差一天。(2)从 区越过日界线进入 区,日期要增加一天。(3)西十二区在日界线 侧,东十二区在日界线 侧。(4)自 向 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就要减去一天。(5)日界线的 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例1:已知东京时间(东九区)为月日12:00,伦敦(中时区)的区时为 。例2:当美国纽约(西五区)是10月27日19:15时,东八区的区时是 。例3: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因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 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D相对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晚些 例4:在A地,训练鸽子在每天9点钟从一个取食器中取食,取食时只要啄一个机关就能得到食物。然后将这些鸽子向东方向历时一小时运送60(经度)到P地,则 P地的时间为( )A5点 B6点 C13点 D14小时 例5:有一孕妇怀了双胞胎,她临近日界线时生了一个男孩,往东越过日界线又生了一个女孩,问是男孩大还是女孩大?答: 。C例6:(1)这是 半球的光照图。(2)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度是 。(3)A、B两点处于晨线上的是 。(4)C点的地方时是 ; 此时北京时间是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一、地球的公转:地球自 向 绕 不停地旋转,周期为 。二、太阳高度: 与 的交角,叫做 ,简称太阳高度。(1)一天中太阳高度 最大,杆影最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杆影最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 向 减小。三、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0)_日(_前后)直射_ _日(_前后)直射_ _日(_前后)直射_ _日(_前后)直射_ 说明: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来回移动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 3.回归线上直射 4.其他地区 四、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全年 (2) 北半球: 白天最长, 白天最短。(3)夏季,南极圈内出现 ,冬季出现 。五、五带的划分:热带例1: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12月22日前后的是( )例2:一年中夏季是( ) A太阳高度最大、黑夜最长的季节 B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 C太阳高度最小、黑夜最短的季节 D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最短的季节例3:地球上许多地区存在四季变化现象,其中最明显的地区是 ( ) A热带地区 B. 温带地区 C回归线附近 D寒带地区例4:北半球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是( ) A夏至日 B春分日 C冬至日 D秋分日例5从10月1日至第二年元旦,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方向变化是( ) A向南移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C向北移 D先向南移后向北移例6: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50N夏至日 B23.50S夏至日 C23.50N冬至日 D23.50S冬至日例7: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物体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区是 ( ) 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赤道以南地区 D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第四节 日历上的科学1年、月、日的科学概念。(1)人们根据 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 ”的概念。(2)人们根据 ,产生朔望,形成“ ”的概念。(3)人们根据 所产生的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 ”的概念。2历法的种类阳历:以 为依据,如 。阴历:以 为依据,如 。阴阳历:结合 和 ,如 和 。 。3闰年: 年,能被 的是闰年; 年,能被 的是闰年。公历平年 天,闰年 天,平年2月 天,闰年2月 天。例1:以下有关日历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阳历 B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是阴历 C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 D农历就是阳历例2:在一年中,有两个白昼与黑夜长度相等的节气,分别是 ( ) A春分、秋分 B立冬、立夏 C立春、立秋 D大寒、小寒例3:依右图日历,回答问题:1、框内四部分中属于阳历成分的是 。2、属于农历成分的是: 。3、公历该年是否是闰年? 。第五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地球内部可分为_、_、_三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_。2地壳变动: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4火山和地震 (1)分布:_、_(2)原因:_(3)防震自救的措施: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慌乱,要冷静、快速地离开房屋,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4)典型的火山由 、 、 组成, 火山喷发物主要有 ( 、 )和 ( 、 、 )等。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1_:_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2_: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建。 全球由_板块、_板块、_板块、_板块、_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_上,不断地发生_和_。板块的碰撞形成了_,板块张裂形成了_和_,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_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第七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地形类型特 征海拔高(500米以上),地面起伏明显海拔500米以下,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海拔高(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小周围高中间低1常见的地形。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两个山顶之间的平坦区域等高线相交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低凸出等高线密集处等高线稀疏处2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布特点3地形的变化(1)地形是 作用和 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用起主导作用。(2)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量,它能使地表 。(3)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 ,主要是指风力、流水、波浪、冰川作用、生物等,它能使地表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黄土高原的纵横沟壑,溶洞,三角洲和平原。在降水比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 和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 和 。例1:2003年梅雨季节,云南省长时降雨,多个地区 发生泥石流,造成较大的危害。泥石流导致地貌变化的作用,属于 (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内力和外力同时作用 D既不是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