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学院全日制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英语专业).doc_第1页
成教学院全日制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英语专业).doc_第2页
成教学院全日制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英语专业).doc_第3页
成教学院全日制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英语专业).doc_第4页
成教学院全日制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英语专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教学院全日制学生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英语专业)1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在封一及档案袋封面上应为汉语,不加书名号。论文题目在封二上为外文。英文题目注意所有实词首字母大写、虚词含5个及以上字母的其首字母也须大写,其余一律小写。题目中如有英文书名、杂志名等,须用斜体打印,不加引号或下划线。题目中的英文文章名须加引号。论文题目应简明、具体、确切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特定内容,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逻辑组合,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以补充说明文中的特定内容。题名在全文中不同的地方出现时,应完全相同。2 致谢词学生须写一段简要的致谢辞,该页不加页码。3 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宜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作者的突出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以及实验方法、数据或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论文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以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一致。4 目录论文目录不加页码。“目录”应采用相应的外文,4号字,居中,加粗。目录(及正文)中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系列对章、条、款、项进行编号,依次从1开始,连续标号,中间用“.”隔开,最末级之后不加点。目录中同级编号须对齐。例如:第一级(章)第二级(条)第三级(款)第四级(项)12 2.1 2.2 2.2.12.2.22.2.32.2.3.12.2.3.2 2.2.3.35论文正文与页眉正文的首页作为论文的第一页,页码一律位于页面底端居中,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1,2,3)。论文正文统一使用小四号字。正文的小标题加粗,正文的段落内容用1.5倍行距,段落之间用双倍行距。正文含引言、主体部分及结论。引言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涉及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和知识空白、研究设想、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概述、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引言应言简意赅。论文主体部分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要求论据充分,论点明确,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行文方式可灵活掌握。论文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也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尚待解决的问题等。页眉文字使用论文英文题目,居中。6 注释格式论文注释格式一律使用尾注格式,正文中使用了尾注后不得使用其他的注释方式,尾注在文中引用处的末尾使用“插入”命令,插入尾注,格式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尾注页为单独的一页,次序在正文之后,和正文一起编页码。7 引用与参考文献论文正文内的引用,采用“(姓 年份:页码)”形式注明来源,如“(Palmer 2002: 179)”。多个作者的姓用“and”连接,如“(Leech and Greenbaum 1974: 5)”;三个及以上作者第一次出现用“and”,随后用“et al”方式注明来源即可,第一次如“(Quirk, Greenbaum, Leech, and Svartvik 1985: 100)”,随后如“(Quirk et al 1985: 200)”。引用中国学者时,其姓名构成英文语句的组成部分时用拼音写出,如“Zhou Xin (2000: 59) concludes that positive feedback does better in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than negative feedback”;其姓名出现于来源说明时,用中文姓名,如“(周星 2000: 59)”、“(周星 and 周韵 2001: 60)”。这里的括号与冒号均是英文标点符号。参考文献为独立的一页,与正文一同编页码。参考文献的条目不能出现数字编号。外文文献排前、中文文献排后,外文文献名须用斜体。外文文献著作者姓名采用全姓、名字缩写的格式。文献目录一律按作者姓氏汉语拼音或外文字母顺序排列,每条文献必须顶格写,回行时空两字。文献的类型代号(即文献英文名的首字母)须注明在文献之后:专著M 学位论文D 论文集C 报纸文献N 期刊文章J 报告R 专利P 专著、论文集的析出文献A 其他未说明文件Z 网上期刊J0L电子文献中光盘图书M/CD 联机网上数据库DB0L外国语分院本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采用北外版。汉语文献示例(英语文献示例见以下范例):1 专著,学位论文作者,出版年,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社:出版者。pp起止页码。张振邦,1989,新编英语语法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pp.3-9。2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作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编(主编),论文集书名C。 出版地:出版者。pp.析出文献起止页码。许国璋,1985,社会语言学与唯理语言学在理论上的分歧A,祝畹瑾(主编),社会语言学译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pp.1-16。3)期刊文章作者,出版年,文献题名J,期刊名称第 期。高建,1999,语言个性与翻译J,外国语第4期。4)若文献作者为二人,则须注明两名作者吴一安、刘润清,1993,中国英语本科生素质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5)若文献作者超过二人,则须注明前两名作者,后面用 “等”表示周大军、文渤燕等,1999,大学英语学生4级阶段词汇量状况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2期。参考文献(范例)(Bibliography)Bloom, L., K. Lifter & J. Hafita. 1980. Semantics of verb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erb inflection in child language J. Language 56:386-412.James, J. (trans.). 1979. Rickshaw z. by Lao Sh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Krashen, S. & T. Terrell. 1998. Natural Approach M. London: Prentice Hall.Liu, X. et al. 1993.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Vol. M. Beijing: The CommercialPress.Newmark, P.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Nord, C.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Robinson, R. 1990. The primacy of aspect: Aspectual marking in English interlanguage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2:315-330Sharwood-Smith, M. 1998. Imperative versus progressive: An exercise in contrastive pedagogical linguistics A. In W. Rutherford & M. Sharwood-Smith (eds.) Grammar and Second langue TeachingC. New York: Newbury House.Toury, G. 2001. Descript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陈德鸿、张南峰,2000,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陈福康,1992,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宏薇,1996,新实用汉译英教程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孟建钢,2001,关于批评关联理论的几个误点P(全国第二届关联理论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宋原放,1982,简明社会科学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许钧,2001,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C。南京:译林出版社。曾利沙,2001,论“规律”兼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辩论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9期。曾利沙,2001,小议翻译操作中的“多度视域”J,中国翻译第2期。8 附录毕业论文(设计)如果有正文的附加材料,须放置于“附录”部分。另外,本科生的论文都须加上2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外文资料。论文原则上全文收录。硕博士论文等长篇论文、学术专著,可选录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有引用、参考的页面。9 论文提交论文定稿用A4纸打印。页边距左右上下采用word默认值。定稿一式三份份。学生本人为参加论文答辩而提交的论文,装订内容和顺序为:宁波理工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封一、封二、致谢辞、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包括注释)、参考文献、附录。注: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的内容直接填入到表格的相应栏目里面,表格上原有的中文栏目说明文字保留。10 装订与装袋论文资料装订的内容与顺序为:1、 封一(中文)2、 封二(英文)3、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4、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卡5、 致谢辞6、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7、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8、 目录9、 正文(包括注释)10、参考文献11、附录12、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13、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表(一、二、三)14、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15、软盘一张考核表(一)是指导教师评语表,考核表(二)是评阅教师评语表,考核表(三)是答辩委员会评语表。外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目前没有“外文翻译”要求,因此装订时对“外文翻译”不作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