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课件必修一.ppt_第1页
浙江地区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课件必修一.ppt_第2页
浙江地区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课件必修一.ppt_第3页
浙江地区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课件必修一.ppt_第4页
浙江地区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课件必修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提问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葡萄糖 atp 那么 葡萄糖中储存的能量如何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直接能量atp的呢 第三章第 节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 概念 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实质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是否有氧参加 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一 需氧呼吸 1 主要场所 线粒体 c6h12o6 能量 少量 2丙酮酸 2c3h4o3 4 h 酶 2 需氧呼吸的过程 三个阶段 场所 细胞溶胶 第一阶段 糖酵解 c6h12o6 能量 少量 2丙酮酸 2c3h4o3 4 h 酶 6co2 第二阶段 柠檬酸循环 场所 线粒体基质 c6h12o6 能量 少量 2丙酮酸 2c3h4o3 4 h 酶 6h2o 能量 少量 20 h 酶 6co2 12h2o 能量 大量 第三阶段 电子传递链 场所 线粒体内膜 总反应式 以上反应式中的能量是否全部储存到atp中 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能量储存到atp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细胞溶胶 葡萄糖 丙酮酸 h 少量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 h2o co2 h 少量 线粒体内膜 大量 h2o h o2 3 需氧呼吸全过程的比较 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 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能量 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4 概念 一 需氧呼吸 例1 下图是需氧呼吸的过程图解 请依图回答 1 写出长方框内1 2 3依次代表的物质名称 2 依次填出椭圆框内4 5 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 3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 18o转移的途径是 葡萄糖 丙酮酸 二氧化碳 水 丙酮酸 二氧化碳 少 少 大量 6 巩固练习 在整个有氧呼吸过程中 o2是第 阶段参与反应的 co2是第 阶段生成 o2中的o最后进入 2 有氧呼吸中需o2和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 场所是 第一 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三个阶段均有的产物是 三 二 h o 三 线粒体 atp atp c6h12o6 o2 2丙酮酸 4 h 2层 4层 阶段性检测 一个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 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 释放的氧气被用于需氧呼吸 至少得穿过几层选择透过性膜 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 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的含有18o的化合物是a 二氧化碳b 水c 丙酮酸d 乳酸 在上图的装置中 培养酵母菌 一段时间以后 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此装置是在研究酵母菌的何种呼吸方式 需氧呼吸 往 锥形瓶中放入葡萄糖与酵母菌 使其混匀 其混合液表面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 在 锥形瓶中培养一段时间以后 观察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瓶子 如图 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拔掉b的塞子后闻到一股酒味 问题1 此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何种呼吸形式 2 在这种呼吸形式中 产物是什么 厌氧呼吸 乙醇和二氧化碳 1 厌氧呼吸的过程 a 乳酸发酵 b 乙醇发酵 二 厌氧呼吸 例 高等动物 乳酸菌 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 马铃薯块茎 甜菜块根等 例 大多数植物 酵母菌 总反应式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氧化产物 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 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概念 二 厌氧呼吸 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是有氧呼吸 但在缺氧条件下 部分组织细胞仍保持着无氧呼吸的能力 如在水淹情况下 高等植物可以进行短时间无氧呼吸 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并且释放少量能量 以适应缺氧的环境 又如马铃薯块茎 甜菜块根等进行无氧呼吸时却产生乳酸 而高等动物和人在局部组织缺氧时 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均产生乳酸 小结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细胞溶胶 线粒体细胞溶胶需o2 需酶不需o2 需酶h2o co2c2h5oh co2或ch chohcooh彻底不彻底较多较少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第一个阶段是相同的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1 温度 植物最适25 30 温度 呼吸速率 应用 贮存水果时 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保存时间在农业上 夜晚适当降低温度 可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2 o2 co2释放量 o2浓度 一定范围内 有氧呼吸随氧气浓度升高而增大 无氧呼吸则受到抑制 问 中耕松土有何作用 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的目的是什么 呼吸作用的强度 右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 试据图回答 1 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 这些co2是的产物 2 由a到b 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 其原因是 3 由b到c 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 其主要原因是 4 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 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 a 无氧呼吸 氧气增加 无氧呼吸受抑制 有氧呼吸很微弱 氧气充足时 有氧呼吸加强 释放co2量增多 b点 因为这时有氧呼吸很微弱 无氧呼吸又受到抑制 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3 水细胞含水量高 代谢增强 所以 稻谷等种子在贮藏前要晾晒 甚至风干 减少水分 降低呼吸消耗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缺氧的情况下 植物组织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 不利其生长 细胞呼吸要消耗有机物 使有机物积累减少 因此 对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来说 又要设法减少细胞呼吸 尽可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 人体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可以获得较多的能量 无氧运动中 肌细胞因氧不足 要靠乳酸发酵来获取能量 会引起人有肌肉酸胀乏力的感觉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缺氧的情况下 厌氧病菌大量繁殖 不利于伤口痊愈 练习1 种子在浸水和不浸水的情况下进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 葡萄糖b 丙酮酸c 乳酸d 酒精 b 提示 种子在浸水时进行无氧呼吸 不浸水是进行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巩固练习 2 如果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时 分解葡萄糖产生等量的co2那么这两种呼吸作用所消耗葡萄糖的摩尔数之比是 a 1 2b 1 3c 1 4d 1 6 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乙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 则它们产生的atp的量之比是 a1 15b10 1c1 10d15 1产生的co2的量是 a2 3b3 2 3 1d1 3 c d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和分解的主要有机物分别是 a 叶绿体 淀粉 b 线粒体 葡萄糖 c 线粒体 淀粉 d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b 与有氧呼吸相比 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需要酶催化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在剧烈运动时 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 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 但产生的 增加不很多 这是因为 大量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大量能量在酒精中未释放出来 大量能量在乳酸中未释放出来 大量能量随汗流失了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产物的叙述中 只适用于有氧呼吸的是 产生 产生丙酮酸 产生水 产生二氧化碳 植物在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有氧呼吸过程中 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 其来源为 全部来自h2o 部分来自o2 全部来自葡萄糖 部分来自葡萄糖 d 植物细胞中 的生成和彻底氧化分解依次发生在 叶绿体 线粒体 线粒体 内质网 叶绿体 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都有的是 最终合成有机物 气体交换 最终分解有机物 能量转换 右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 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 0点时 该器官的呼吸作用类型是 厌氧呼吸 3 在o2浓度为b 以下时 不包括0点 该器官的呼吸类型是 因为 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 2 该器官co2释放与o2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重合 其呼吸类型为 因为 4 由该曲线提示的原理 我们在进行果实和种子贮藏时 应取o2含量为值时 理由是 需氧呼吸 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 a 此时释放的co2最少 果实和种子通过呼吸消耗的物质最少 课内巩固 1 0 0 5 a b co2释放 p o2吸收 气体交换相对值 o2含量 0 甲酵母菌进行需氧呼吸 乙酵母菌进行发酵 若它们消耗等量的葡萄糖 问它们共同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氧气的体积之比是 a 1 2b 4 3c 1 1d 2 3 课内巩固 b 4 3 例 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 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 其浓度变化如下图 图中p q r三曲线依次代表a o2 co2 乳酸b 乳酸 co2 o2c co2 o2 乳酸d co2 乳酸 o2 课内巩固 例题5 藻类和草履虫共同生活在置于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