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54571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79.9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5-12-01
上传人:QQ28****112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6
积分
- 关 键 词:
-
电气电子毕业设计论文
- 资源描述:
-
毕业设计107侯-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电气电子毕业设计论文
- 内容简介: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课程设计 一、 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已经学过的有关数字调制系统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会应用 Matlab Simulink 或 SystemView 等工具对通信系统进行仿真。 二、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设计一个采用不同调制方式的通信系统,完成 2DPSK(或 QPSK)系统。 要求:( 1)基本工作原理 调制方法 解调方法 ( 2) 设计系统 框图 nts 工作原理 设定参数(码速率、仿真时间、系统 抽样频率、载波频率、高斯白噪声的方差或信噪 比等) ( 3) SystemView 仿真或 Matlab 仿真 显示系统不同部分的信号波形 (基带信号、已调信号、加了噪声的信号、解调后的信号等); 要求系统中加入高斯白噪声; 用眼图观察是否有码间串扰; 分析误码率; 若系统加入信道编码,分析误码率的变化; 比较信道两侧的星座图 ; 三、 2psk 基本工作原理: DPSK 二进制差分移位键控 是利用前后码元的相对载波相位值去表示数字信息的一种方式。 2DPSK 波形的同一相位并不对应相同的数字信息符号,而前后码元 相对相位的差 才唯一决定信息符号。 假设相位偏移用 来表示并设 =数字信息“ 1” =0表示数字信息“ 0”则数字序列与 2DPSK 信号的码元相位关系可举例表示如下: 数字信息: 0 0 1 1 1 0 0 1 0 1 2DPSK 信号相位: 0 0 0 0 0 0 或者表示为 0 0 0 0 0 nts 2DPSK 二进制差分移位键控首先一定要规定参考相位或基准相位 . DPSK 二进制差分移位键控调制以及差分码的产生如下 : 假设相对载波相位值用相 位偏移 表示,并规定数字信息序列与 之间的关系为 与 2PSK的波形不同, 2DPSK波形的同一相位并不对应相同的数字信息符号,而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才唯一确定信息符号。这说明解调 2DPSK 信号时,并不依赖于某一固定的载波相位参考值,只要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关系不破坏,则鉴别这个相位关系就可正确恢复数字信息。这就避免了 2PSK 方式中的 “倒 ”现象发生。 nts s(t)信号表示的是差分码数字序列。即 这里 。 实现相对调相的最常用方法正是基于上述讨论而建立的, 2DPSK 信号的解调有两种解调方式,一种是差分相干解调,另一种是相干解调 -码变换法。后者又称为极性比较码变换法。 实现相对调相的最常用方法正是基于上述讨论而建立的,如图 4 所示。首先对数字信号进行差分编码,即由绝对码表示变为相对码(差分码)表示,然后再进行 2PSK 调制(绝对调相)。 2PSK 调制器可用前述的模拟法 如图 4( a) ,也可用键控法 如图 4( b) 。 图 4 2DPSK 调制器框图 nts ( 1) 相干解调 -码变换 法。 此法即是 2PSK 解调加差分译码,其方框图见图5-27。 2PSK 解调器将输入的 2DPSK 信号还原成相对码 ,再由差分译码器(码反变换器)把相对码转换成绝对码,输出 。 ( 2)差分相干解调法 。它是直接比较前后码元的相位差而构成的,故也称为相位比较法解调,其原理框图如图 6( a)所示。 2DPSK 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nts ( 1) 2DPSK 信号带宽是基带信号带宽 的两倍,即 ( 2) 2DPSK 信号频带利用率为 : 2DPSK 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 1)极性比较 -码变换法解调时 2DPSK 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DPSK 信号极性比较 -码变换方式解 调时的误码率为 当相对码的误码率 时,可近似表示为 由此可见,码反变换器器总是使系统误码率增加,通常认为增加一倍。 ( 2)差分相干解调时 2DPSK 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DPSK 信号差分相干解调系统性能分析模型如图 7 所 示。 由图 7 可知,对 2DPSK 差分相干检测解调系统误码率的分析,由于存在 着带通滤波器输出信号 与其延迟 的信号 相乘的问题,结论: 差分检测时 2DPSK 系统的最佳判决电平为 nts 差分检测时 2DPSK 系统的误码率为 式中, 为接收端带通滤波器输出端信噪比。 四、实验原理框图 五、各个部分参数设定 nts nts 六、实验结果 下图为基带信号( 2)和已调信号( 3),即原理图 SCOPE 波形 nts 下图为星座图 : nts 下图为眼图 : 误码率为: 七、实验小结 通过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实验中我学到了很 多,首先对通信中的 2psk、2dpsk 通信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 M 序列的应用也有了自己的认识。感觉实践和理论的学习是相互互补的,通信原理的课程学习让我懂得了理论知识,课程设计使我感性上认识了这些知识。 nts 通过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实 验中, 我学会了用 MATLAB 中的simulink 进行简单的仿真和建模。我对 2DPSK 通信系统基本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学会了用 simulink 中的模块设计简单的通信模型,并能进行设置其参数,调试系统。 其中 主要用到 simulink 中的各个模块有 : 信号发生,本地载波、 M-psk的调制解调模块、眼图以及误码率分析。实验中眼图及误码率的好坏主要是看各个模块参数的设置。 Bemoulli 的采样时间不宜取得过大,否则将没有眼图或者失真。 AWGN channel 的信噪比的大小将影响眼图的形状及错误点数、误码率的大小,信噪比越小,误码率越大。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意识到了我对这门课掌握还有不定的不足,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