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高炉中修开炉生产小结.doc_第1页
三号高炉中修开炉生产小结.doc_第2页
三号高炉中修开炉生产小结.doc_第3页
三号高炉中修开炉生产小结.doc_第4页
三号高炉中修开炉生产小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号高炉中修开炉快速达产小结摘要:杭钢3#高炉于2010年9月15日中修开炉,经过测料面,选择合理的开炉方式,开炉方案制定科学合理,开炉后进程把握准确,使杭钢750m3的高炉实现了开炉顺利,快速达产的目标。关键词:高炉 开炉 达产1概况 杭钢三号高炉中修扩容后的容积为750 m3,设16只风口,2只铁口,改造后的高炉高径比为2.6,属于矮胖型高炉。炉缸采用二层复合刚玉莫莱石防浮结构陶瓷垫;炉顶采用串罐无钟炉顶;炉体冷却采用薄壁、薄炉衬、软水密闭循环方式;煤气系统采用重力除尘器加布袋除尘的煤气干法除尘技术和炉顶煤气余压发电(TRT)技术;炉前采用液压泥炮和液压开口机等设备。高炉于2010年9月15日20:46顺利投产,高炉开炉后第4天,利用系数达到2.099,第10天利用系数达到2.855,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了“高炉开炉顺利、快速达产”的目标。2开炉准备2.1 热风炉烘炉 杭钢3#高炉为中修,热风炉系统没有更换。本次开炉热风炉与2010年8月3日开始烘炉,三号高炉每座热风炉烘炉时间为8天,从4号热风炉开始烘,后依次烘3号、2号、1号热风炉,每座热风炉烘炉开始时间间隔1天。先用烘炉盘使用混合煤气烘烤陶瓷燃烧器12个班,在热风炉烘炉期间的低、中温段(700以下),烘炉以高炉煤气为主,混合煤气为辅,混合煤气主要用作明火保证,升温至700以上时,可全用高炉煤气。烘炉温度700时,必须密切注意煤气点火状况,防止熄火。2.2软水调试高炉投产前搞好软水冷却系统的调试是关系到高炉软水系统的一代炉龄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高炉长寿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软水冷却系统的前期的调试工作至关重要。杭钢3#高炉中修软水调试于2010年8月18日开始至8月28日结束,为期10天,调试过程中,解决了不少难题,使整个系统特别是膨胀罐,达到自动调节的功能。并提供了开炉和正常生产是的软水调节方向和调节理念。2.3 高炉烘炉从8月15日开始烘炉,共计10天,烘炉风量前期在,严格按照烘炉曲线烘炉,采取高风量、低风温烘炉措施,顶温低于450,气密箱温度控制在50以内,低于规定的70上限,由于高炉采用薄炉衬结构,烘炉效果比较好,开炉期间排气孔蒸汽量较少。本次烘炉吸取了以往不导风管脱落,导致炉缸烘不到位的现象教训,经研究采取特殊的方式安装,保证整个导风管在烘炉期间不脱落,保证了炉缸烘的充分。2.4 高炉试压检漏为了检验设备泄漏情况和考核各类管道、工艺设备的结构强度保证高炉开炉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是中修后开炉,本次只对高炉设备进行试压检漏。风压由50 kPa开始往上升压,每次加20kPa,一直加到200 kPa,后检漏做标记,泄压焊补。经过多次升压,检漏焊补。风压到200kPa稳压一段时间后,并确定炉体无漏源后立即进行泄压,高炉试压检漏工作全部结束。高炉试压结束后,休风卸吹管,装排风扇,封盲板,同时对试压检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2.5 开炉装料实测开炉料共计65批测量料流轨迹,通过在正对人空方向垂直安装3根测量杆进行测量,本次高炉实测内容为:(1)测量了10个角矿焦布料轨迹;(2)节流阀开度与料流量的关系;(3)测量5批正常料的料面形状。为高炉选择合适的布料矩阵打下了基础,为3号高炉顺利开炉和达产创造了条件。3 开炉操作3.1 选择开炉原料为使高炉开炉顺利,开炉料选择要求填充料、焦炭、矿石、熔剂等的含水,粉末及有害杂质要少,粒度均匀,强度和还原性要好,还要充分考虑渣铁流动性和造渣功能。3.1.1焦炭的准备杭钢高炉焦炭紧缺,缺口大,大量使用外购焦,而外购焦经过长途运输和反复倒运,粉末多,水分波动大,另外外购焦热强度和冷强度也波动较大质量不能保证。为保证开炉顺利,全部使用本厂干熄焦,同时加强槽下筛分管理,保证入炉焦炭粉末。3.1.2矿石的选用开炉配矿是80%烧结矿和20%马矿组成。马矿品位低44.29%,使得入炉品位控制在51.94%,使得开炉料的大渣量有保证,同时马矿和澳矿等外国块矿的冶金性能不相上下,品位较低,是理想的开炉料配矿。除了烧结矿之外,其他原料在开炉前提前进仓,开炉料成分见表1表1:开炉矿的成分项目Tfe(%)CaO(%)SiO2(%)MgO(%)Al2O3(%)S(%)烧结55.1310.765.742.382.060.045漓球62.641.275.242.241.280.012马矿44.29128.850.21.520.55蛇纹石31.2536.536硅石1.020.4196.580.2干熄焦4.946.160.634.20.633.2 开炉方法的确定枕木填充开炉和全焦开炉在我厂历史上均成功的使用过,但考虑到枕木填充法开炉相对全焦开炉有以下优点:(1)易于点火,有利于开炉煤气的安全;(2)送风后,炉料易下降,有利于开炉的顺利;(3)便于充分均匀加热炉缸,好开铁口。经反复研究决定采用炉缸枕木填充法,热风点火。3.3 配料计算原则3.3.1全炉焦比确定考虑到开炉,设备有预想不到的故障,参考了前人开炉的经验,确定全炉焦比2.9t/t,正常料焦比0.73t/t。3.3.2确定渣铁成分生铁成分: Si=2.53.5,Fe=92.3%,渣焦比在0.35左右。渣相中MgO在1012%,Al2O316%。3.4开炉料组成及分配开炉料配置采用分段式过渡:死铁层、炉缸采用水渣填底,枕木堆置风口下沿,然后风口用长枕木保护好,中间堆3*3*2的木垛。枕木以上到炉腹装净焦,炉腰至炉身下部装空焦,以上装正常料。18K+17X+2(H+2X)+3(H+X)+3(2H+X)+4H(其中:K为净焦;X为空焦;H为正常料)3.5开炉送风及装料制度的确定3.5.1风口的确定全风口送风,120的风口9只,140的风口7只(用60的竹筒加料泥堵严),风口面积为0.1216m2,送风时风量为800-1000Nm3/h,风温指定750(实际风温较低,只有700左右)。3.5.2装料制度的确定通过开炉料面的测定,通过分析,开炉时,边缘中心气流都要发展。布料矩阵为C29427225221162O292274252,料线设定1.2m。4 开炉实际操作和达产进程4.1开炉初期操作开炉初期(9月15日16日)。 三号高炉于15日20:46分送风点火,送风风压30kp风量则由1300m3/min,送风后不久,风压上升至170kp,风量下降到900m3/min,料线不动,风量萎缩。至 16日13:38共坐料4次,自动塌料3次。最后一次坐料,料线深7.3米,后炉况转顺,风量风压渐渐适应,料线也逐步跟上。15:15开始引煤气(煤气成分见表2),15:15东铁口喷渣堵口,15:20西铁口喷渣堵口,16日17:54-18:17开始出第一炉铁,铁量30.87吨,渣铁流动性好,渣中的Al2O3为16.62%,MgO2为14%。从点火到出第一炉铁共21小时52分钟,第一次出铁顺利,标志着开炉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表2 煤气成分时间CO2COO2H2CH4CO16日14:0012.2270.12.670.131.1216日17:5013.5250.22.60.235.0616日19:309.520.30.32.000.231.8816日21:451123.40.21.870.231.984.2开炉达产进程9月16日16:00左右出了第一炉铁后,操作上按照既定的方针,重负荷,扩风口,提高冶炼强度。至9月18日白班,炉温降至1.0%左右,冶炼制钢生铁,9月18日夜班开始喷煤(当天煤比达到68.39kg/t) ,9月19日产量达1574.23t/d,利用系数为2.099,24日,开炉后第9天,产量达2140.95 t/d,利用系数为2.855,高炉达产。9月24日风口已全部捅开,全风口作业(此时风口面积为0.209m2),标志着炉缸工作全面正常,开炉取得全面成功,转入正常生产。投产后指标见表4表3 开炉后3天渣铁主要成分的变化日期16日17日18日炉次12345678910111213Si%5.96.585.924.483.482.521.961.61.531.341.320.91.05S%0.0180.0190.020.0210.0240.050.0480.0320.0310.030.040.0250.021二元碱度0.770.80.920.930.970.970.860.950.930.930.940.980.97表4:3#高炉投产后指标日期利用系数日产d/t恢复进度焦比煤比9月15日0009月16日0.14106 5.079月17日1.17881 41.9474539月18日1.971480 70.47580689月19日2.11574 74.965531049月20日2.311734 82.595101139月21日2.591940 92.44831109月22日2.752063 98.254931179月23日2.411809 86.144781169月24日2.852141 101.954781119月25日3.092317 110.354171229月26日2.882160 102.863971329月27日2.932200 104.783861379月28日2.912181 103.863821419月29日2.982234 106.383801449月30日2.872150 102.383771435高炉达产期间的调整为保证高炉快速达产,除先期准备工作扎实、基础管理到位外,还主要加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5.1热制度的调整快速的降低炉温,使之快速的接近正常的炉温。以往开炉,冶炼铸造铁时间较长,炉前工作及生产组织十分被动。这次开炉制定了缩短冶炼铸造生铁的计划。第一次铁后,根据炉温成分,就将焦炭负荷由2.303逐步调整为2.6,在该负荷炉料下达后,根据炉温变化,果断的把负荷调制3.0-3.2,使之铁水中的Si下降至1.0%,通过迅速的增加焦炭负荷,9月18日,也就是开炉后第3天,炉温就降到了制钢铁的水平。快速的降炉温,大大降低了炉前的劳动强度,也给炉内强化冶炼创造了条件,有利于风量、顶压、风温、喷煤、富氧等强化手段的采用,在整个的的开炉达产期间无风口烧坏。5.2送风制度的调整(1)开炉后在提高风量的同时,谨慎的开风口,以保持风速达到170m/s以上,以稳定足够的鼓风动能,并适时的提高顶压,控制压差,保证高炉稳定顺行。(2)抓住时机,迅速的重负荷并用上喷煤、风温和富氧。开炉初期,由于炉温较高,风温难以用上,一般都小于900.在焦炭负荷调整后,炉温下行,适时的将风温提高到1000以上,风温的提高为高炉喷煤创造了条件,从开炉后3天开始喷煤,喷煤后期二天开始富氧500m3/h,喷煤后第二天煤比就达到103.6kg/t。风温的提高和煤粉的喷入,对稳定煤气流和稳定炉况起到重要作用。5.3装料矩阵的调整根据开炉前料面的测定结果,通过计算分析,最后确定开炉初期的布料矩阵为C29427225221162O292274252,这种布料矩阵保证开炉初期中心和边缘的气流稳定,但开炉进程的发展,风量风压的开上,矿批的扩大,这种布料方式不能适应强化的要求。装制逐步压上,也作了一些尝试,如抬角度,最后装制确定为C29427225221162O293274253,矿批扩大到22t。5.4炉前操作的调整炉前开口机角度100,采用的无水炮泥堵口,炉前第四次铁过撇渣器,渣铁分离,冲水渣,炉前工作进展顺利。由于开炉初期,人机磨合不是到位,炉前工泥炮打泥量不能很好的掌握,炉门深度控制不好,致使前期有几次铁口难以打开,用氧气烧开,加大了炉前工作量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了炉内操作。经过分析讨论,规定打泥量和退炮时间,后炉门深度维持较好,铁口工作得以稳定,加快了开炉的进程。6结语本次杭钢3#高炉中修开炉由于准备充分,开炉制定详细,开炉进程把握较好,开炉顺利,10天达产,是杭钢历次开炉达产最为顺利的一次,其经验有:6.1准备工作扎实,基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