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版块物理部分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课标要求 1 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长度的测量 2 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 体积的测量 3 误差和错误 4 长度的测量方法 考试要求 会测量长度 体积 温度 时间和物体的质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一讲测量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课标要求 1 举例说明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2 理解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含义 考试要求 1 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2 了解速度的含义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二讲简单的运动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解 要求画出重力的图 必须指导重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 根据G mg求出铁球的重力大小9 8N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与球摆的方向无关 作用点在球的重心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 形状规则的物体 重心通常在它的几何中心 作力的图示的步骤 首先将力的作用点O画在受力物体的球心 然后确定比例标度 以O点为起点沿竖直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在根据力的大小确定线的长度 最后在线段内用箭头标明力的方向 注明力的大小 第三讲力 第三讲力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课标要求 1 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 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考试要求 1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2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 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例1 在无风的天气里 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包货物 若不计空气阻力 在地面上的人看到这三包货物下落过程中 在空中排列的情况应该是图1中的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解 货物从飞机上落下前 与飞机一起水平向右匀速飞行 具有向前的速度 从飞机上先后落下后 由于无风 又不计空气阻力 因此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由于货物具有惯性而保持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即三包货物沿水平方向和飞机具有相同的速度 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路程相等 由于重力的作用 先落下的在最下面 故C是正确的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解答本题容易错选D 其原因是认为货物落下后 飞机以及机上的货物向前运动 落下的货物只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而没有考虑到货物由于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而保持原来的水平速度继续运动 解决的关键要明确货物落下后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具有惯性而与飞机以同样的速度向右飞行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例2 用手握住酒瓶 使其口朝上底朝下竖直静止在手中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酒瓶能静止在手中 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B 酒瓶能静止在手中 是由于酒瓶受到手对它的摩擦力的作用C 手握酒瓶的力增大 瓶子所受摩擦力也随着增大D 向酒瓶注水的过程中 即使手握瓶的力不变 瓶所受的摩擦力也将增大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解 因为酒瓶静止在手中 所以酒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摩擦力和重力相等 选项A B是错误的 手握酒瓶的力增大 而酒瓶的重力没有改变 故酒瓶所受摩擦力不变 选项C错误 在向酒瓶注水过程中 即使手握瓶的力不变 而重力增大 瓶仍握在手中静止 摩擦力仍与重力平衡 故瓶所受的摩擦力也将增大 选项D正确 第四讲运动和力二力平衡 本题容易认为因受摩擦力的作用 所以瓶能静止在手中 出现错选B 解题时往往认为压力越大 摩擦力越大 从而导致错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酒瓶静止在手中 在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手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摩擦力始终等于酒瓶的重力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解 天平在正确使用的过程中 有两次 调平 一是使用前调节天平平衡螺母使其横梁平衡 二是在测量过程中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 使横梁再次平衡 已经调节好的天平 在使用时 就不应再调节平衡螺母 故选D是错误 左盘中放待测物体 右盘加砝码时 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 这时应减小右盘中的砝码 不可向右移动游码 向右移动游码等于向右盘增加砝码 故选项A C也是错误 该题正确答案为B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第五讲质量和密度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一 固体压强1 压力 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特征 1 压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且发生挤压 物体发生形变 2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受力面指向物体内部 3 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 一般在接触面中心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4 压力的大小可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这些规律来确定 2 压强 衡量压力的作用效果 计算压强的公式P F S 单位 帕斯卡 Pa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2 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不同液体的压强跟它的密度有关 3 液体压强的公式 p gh 从公式可以看出 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而跟液体的质量 重力 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 底面积无关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六讲压力 压强 大气压强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解 物体悬浮在水中 所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 受到液体对其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所以F1和F2的合力 即压力差 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正确 因为F1与物体的重力之和等于F2 故F1与F2不是平衡力 A不正确 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所受总合力为0 无方向而言 D错 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力不仅与表面大小有关 还与表面所处深度有关 所以B是错误的 故正确答案应为C 第七讲浮力 第七讲浮力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1 杠杆的五要素 1 支点 杠杆绕其转动的点 一般用字母O表示该点 2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一般用字母F1表示 3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一般用字母F2表示 4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一般用L1表示 5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一般用字母L2表示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1 确立杠杆支点的位置 2 分析杠杆受到的各个力 排除作用在支点上的力 明确每个力的大小及方向 作出力的示意图 3 确定各个力的力臂 正确运用几何知识判断力臂的长短 4 根据力使杠杆的转动将力区分为动力和阻力 5 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代入相应的力和力臂 解方程 并适当进行讨论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八讲简单机械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一 功1 做功是表示能量转化的多少 2 做功的两个必要出素 一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3 功的定义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4 功的公式 W F S 功 力 距离 F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物体在F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5 功的单位 焦耳 简称为 焦 符号为 J 1焦耳 1牛 米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第九讲功 功率 机械功率 解 估测功率首先要知道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根据公式P W t可知 要求功率就必须知道做的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器官打印技术
- 中国银行2025肇庆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工商银行2025十堰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鹤壁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邮储银行2025临夏回族自治州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建设银行2025上饶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中国银行2025桂林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邮储银行2025中卫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上海市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题库
- 轻武器操作课件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课件-
- 营业执照模板
-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
-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国家防灾科学城建设实施方案
- 国土空间规划-学习分享PPT幻灯片课件(PPT 37页)
- 食品物料的基本物理特征
- (高清版)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JGJ12-2019
-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617-2018
- 输煤栈桥施工方案
- 碳纤维、钢板加固板计算表(根据2013版加固规范 编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