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封面与格式.doc_第1页
论文封面与格式.doc_第2页
论文封面与格式.doc_第3页
论文封面与格式.doc_第4页
论文封面与格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毕业论文正文格式毕业论文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格式打印,凡未按照毕业论文格式范本打印的论文,一律不予受理。 附件:毕业论文正文格式规范参考样本眷顾弃绝超脱(标题用黑体二号) 辜鸿铭、鲁迅、林语堂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副标题用楷体四号)陈占彪(姓名用仿宋体四号)摘要:(黑体小四号)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期的知识分子辜鸿铭、鲁迅、林语堂对传统文化性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他们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即:眷顾、弃绝、超脱。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三位学贯中西的文化名家又有着吾爱吾国、人本主义、反物质主义等相似的文化禀性。这可以使人们管窥出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智识者的角色步步转换的轨迹,即从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士大夫阶层,到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知识精英,到以学问为志业的学者。虽然其背后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所支配,但这一趋向却是大体不错的。(楷体五号)关键词:(黑体小四号) 辜鸿铭;鲁迅;林语堂;价值取向;传统文化;眷顾;弃绝;超脱(关键词38个,连排,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楷体五号)(正文另起一页。正文宋体小四号,行距1.5倍)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阿拉伯数码均用半角,不得用全角阿拉伯数字),由于军事政治上一连串屈辱的失败,使得“中央大国”的迷梦被残酷的现实所打破,西方文化迥异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时也乘势而入。承统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们,同时又受过西方教育的正规训练,对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质有着相当精确的把握,那么,在这时,在这批知识分子内心,这两种异质文化的相磨相戛,碰撞冲突,使得他们在对传统文化上主要表现出三种典型的心态或者说倾向,那就是:眷顾、弃绝、超脱,而辜鸿铭、鲁迅、林语堂则正是典型地代表了三种心态。一、良民主义吃人常识(一级标题小4号黑体,段前段后各0.5行)当然,这三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认识是很繁复庞杂的,这里,试图抽出他们对传统文化最有统摄的一面,并为此后论述作一铺垫。(一)良民主义(二级标题小4号宋体加粗)我试图以“良民主义”(The Religion Of Good-Citizenship)来概括辜鸿铭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辜所谓的“良民主义”就是注重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自律,并相信道德是调控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的万能之手。他认为眼下一次欧战的爆发正证明了在西方靠牧师(宗教),及随之的军队和警察来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作是行不通的,只有注重个人苦修和道德自我完善的中华文明才是拯救欧洲精神破产的唯一出路1。1、避免欧洲社会那种以武器对抗武器的局面。(三级标题后面文字连排,不另起一段,字号同正文)辜认为要让人们知道“善”的力量,这也是东西文明分野之所在。儒家文化是在“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上建立起的,它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份对人的本质天然的自信和与宽厚地亲和着外界的根据,通过品行砥砺来抵御,净化后天恶质的入侵,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形成了中国人的基本国民性格,如,儒雅,敦厚,忠诚,宁静,成熟,谦逊等,造就了中国式的“良民”。而且,“君子”应同时具备“爱心”(sympathy 这里译为“爱心”似更妥当)和“才智”(intelligence)这两个要素2。其中“爱心”则是来自于“心底和精神的最深处”的。(以下略)注释:(四号黑体)(五号宋体)笔者认为辜鸿铭的“良民主义”是在所谓“良民宗教”的基础上产生的。辜鸿铭认为,所谓“良民宗教”,即指孔孟之道,其“精华”是义与礼,“特别是礼,更为中国文明的精髓”。他要把中国人礼义并重的良民宗教奉送给欧洲,以制止世界大战,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去拯救西方文明。参见辜鸿铭著中国人的精神(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参考文献:(四号黑体)1(五号宋体、参考文献内容之间不加任何空格,圆点用半角状态下的实心圆点)鲁迅.鲁迅文集(第2卷)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38-41. 2辜鸿铭.清流传M.语桥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87-89.3冯雪峰:回忆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29-33.4鲁迅博物馆编.鲁迅回忆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21-124.5尾崎文昭,庄玮.“故乡”的二重性及“希望”的二重性J.鲁迅研究月刊 ,1990,(03). 其他文献标示代码:报纸N;学位论文D;论文集C;论文集中析出文献A;研究报告R;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标准S;专利P;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Z。示例:1李岚清.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决策过程N.中国教育报,2003-12-16(01).2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3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4刘书润.鄂尔多斯高原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A.李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7277. 5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OL.http://pub/ wml.1998-08-16/1998-1O-04. 6万锦坤.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7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二、封面、目录、谢辞参考格式教务处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封面”、“目录”和“谢辞”的格式,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为了使毕业论文格式更加规范,建议对毕业论文“封面”、“目录”和“谢辞”的格式规范如下,请同学们和指导教师参照执行。1、“封面”中的论文题目用楷体2号,副标题用宋体4号加粗,姓名、班级、指导教师等用仿宋体小4号。落款时间为:2008年 4月 1日(宋体4号);2、“封面”(见附件1)“目录”(见附件2)和“谢辞”(见附件3)均为单独一页;3、“目录” 和“谢辞”二字均用黑体小二号,居中,二字之间可空两格;4、“目录” 和“谢辞”正文用宋体四号;5、“目录”正文应有一级标题的内容;6、“目录” 和“谢词”正文行距为2倍;7、“目录”标示的页码用阿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