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M的发展史和现状演示教学.ppt_第1页
SLM的发展史和现状演示教学.ppt_第2页
SLM的发展史和现状演示教学.ppt_第3页
SLM的发展史和现状演示教学.ppt_第4页
SLM的发展史和现状演示教学.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LM的发展和现状影响SLM成型效果的因素 1995年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提出SLM思想2003年底英国MCP集团公司下辖的德国MCP HEK分公司推出第一台SLM设备SLM和DMSL均为SLS的延伸和分支 二者唯一的区别是 SLM使用的材料为单一的金属粉末 DMSL使用的材料为混合的金属粉末 影响SLM金属成型的几大因素 扫描速度扫描间距加工层厚扫描策略光斑补偿离焦量激光功率和密度 扫描速度 提高扫描速度 能大大降低球化现象 但是速度提升过高的话 致密度会下降从80mm s升至160mm s 致密度下降平缓 从83 56 降至82 3 从160mm s升至320mm s 致密度下降较快 从82 3 将至68 66 原因如下 扫描速度小 激光停留的时间长 热交换时间充足 致密度提升 但同时使局部液相过多 易球化 扫描间距 扫描间距增大 致密度下降 当间距从0 04mm升至0 12mm时 致密度从79 48 降至73 98 但是间距太小 会导致激光能量过度集中 产生翘曲变形 加工层厚 加工层厚增加 致密度下降 同时球化现象也会增加层厚从0 03mm至0 05mm时 致密度下降得快层厚从0 05mm至0 07mm时 致密度变化不大因此在加工效率允许的前提下 降低加工层厚是我们优化工艺参数的重要途径 扫描策略和光斑补偿 同样的 扫描策略和光斑补偿也是我们优化工艺参数的重要途径扫描策略方面 我们应采用分区扫描和x y正交扫描的方式 这样才会使得整个加工层面有均匀的受热时间和足够的冷却时间光斑补偿dcom d 1 2 1 4 这个条件范围时 尺寸精度优化可达到0 04 0 06mm 离焦量F 离焦量从0变为 1时 致密度下降快 离焦量从 1变为 2时 致密度下降较小dF dmin F nDo dmin fdmin 4 MMf nDodF为离焦量为F时的激光光斑直径dmin为聚焦平面上激光光斑直径理论值n为扩束镜放大倍数这个需要根据选定镜片来计算 激光功率和密度 激光功率和密度增加都能使致密度变大功率从80W至140W时 致密度从73 72 升至77 42 上升较快功率从140W升至200W时 致密度从77 42 升至78 8 上升较慢当能量密度达到600J mm3之后 致密度难以再增加尽管激光功率和密度越大 致密度越高 但是会导致冷却和凝固的时间更长 增加材料的氧化和球化效应 同时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 导致翘曲变形 以下为400目水雾化316L优化参数扫描速度160mm s激光功率150W扫描间距0 04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