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doc_第1页
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doc_第2页
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doc_第3页
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doc_第4页
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2021高三生物人教版课后限时集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解析编 辑:_时 间:_1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D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二倍体的配子中B1和B2不能同时存在、D错误。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终止密码子推后出现而使肽链延长C生殖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定会传递给子代D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BDNA分子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发生在基因所在的片段、 A错误;生殖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可能会传递给子代、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D错误。3(20xx市高三七校联考)某植物的基因M控制M蛋白质的合成、在M中插入2个碱基对后、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该变异()A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种类发生改变B可能会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C导致该植物种群生物进化方向发生改变D可能会改变基因中(GA)/(TC)的比值B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错误;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但不能导致生物进化的方向发生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基因中(GA)/(TC)的比值为1、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4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C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D错误。5(20xx安徽市高三模拟)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自然条件下、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能进行基因重组B一对等位基因不能进行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可以进行基因重组C一个YyRr的雄性个体一定可以产生1111的四种雄配子D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属于基因重组的一种类型B在自然条件下、一般只有有性生殖的生物能进行基因重组、A错;若Yy、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产生11的两种配子、C错;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不是基因重组、而是受精作用、D错。6如图表示三种染色体互换现象、则这三种情况()A一般情况下都不能产生新基因B都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C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A染色体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错误;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期、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C、D错误。7(20xx市高三期中)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C基因突变常常发生在DNA复制时 D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而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8(20xx市高三统考)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朱红眼基因ca、辰砂眼基因v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cb与基因w互换实现了基因重组C常染色体DNA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一定导致基因突变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a、cb、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朱红眼基因ca、辰砂眼基因v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是等位基因、A错;基因cb与基因w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四分体时期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常染色体DNA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若发生在非基因部分、则不会导致基因突变、C错。9(20xx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沃柑的果实形状有扁圆形、卵圆形和椭圆形、科研人员利用一株扁圆形品种沃柑与一株卵圆形品种沃柑杂交、并对子一代果实形状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是扁圆形卵圆形椭圆形341、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述杂交结果可以看出、沃柑形状(扁圆形、卵圆形和椭圆形)至少由_对等位基因控制。(2)若沃柑的果实形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F1中结扁圆形果实的植株有_种基因型。(3)有性生殖过程中可发生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可导致出现上述杂交结果、请写出另一种类型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及简要过程:_。解析(1)若沃柑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该是1种或11、而后代的分离比是341,341是3131的变式、则说明该性状至少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2)若受2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由于341是31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交配类型分别是杂合子自交和测交、因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子一代扁圆形占3份、因此基因型有2种可能性。(3)有性生殖过程中可发生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一种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上述杂交结果就是由该种基因重组导致的;还有一种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交叉互换、即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答案(1)2(2)AaBbaaBb或AaBbAabb2(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组10(20xx市第四中学高三月考)对正常绿叶的小麦纯系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从其中两株正常绿叶(甲、乙)的后代中分离出了花斑叶的突变株。回答下列问题:(1)辐射处理时、DNA分子中发生_、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人工诱变时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种子、才能选出人们需要的新类型、原因是_。(2)若该辐射处理导致甲的单个基因发生突变、甲自交的子一代会出现_的分离比。若将甲株子一代中的正常绿叶植株再进行自交、子二代中花斑叶植株的比例是_。(3)若要研究甲、乙两株的单个基因突变是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还是分别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上、可利用甲、乙后代的突变植株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_;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_。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所以需要大量处理实验材料、才能得到所需的品种。(2)设基因为A、a、若辐射导致单个基因发生突变、则甲发生的是隐性突变、即AA突变为Aa、则自交后代比例为A_aa31、即正常绿叶花斑叶31。子一代正常绿叶的基因型为1/3AA、2/3Aa、其自交产生的子二代中花斑叶植株(aa)的比例是2/31/41/6。(3)判断甲、乙两株的单个基因突变是否发生在一对基因上、可选甲、乙后代的突变植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判断。若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则甲、乙后代的突变植株基因型均为aa、两者杂交、F1全为花斑叶植株;若突变分别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上、设基因为A、a、B、b、则甲、乙后代的突变植株基因型为aaBB、AAbb、两者杂交、F1全为正常叶植株。答案(1)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2)311/6(3)将甲、乙后代的突变植株进行单株杂交、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1全为花斑叶植株、则突变发生在同一对基因上;若F1全为正常叶植株、则突变分别发生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上11(20xx广东省名校高三联考)某炭疽杆菌的A基因含有A1A6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2个缺失突变株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突变株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6个小段都不缺失)。若将X与K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断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AA2小段BA3小段CA4小段 DA5小段A从题干的信息可看出突变株L缺失A3、A4、A5、A6小段、但具有A1、A2小段、其与点突变株X共同培养后、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那么点突变株X应具有A3、A4、A5、A6小段、所以未知的点突变可能位于A1、A2小段。突变株K缺失A2、A3小段、其与点突变株X共同培养后、得到转化的细菌都是非野生型、而只有当该点突变位于突变株K的缺失小段上时才能得到上述结果、因此点突变株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A2小段、故选A。12(20xx贵州省市航天高级中学模拟)已知某DNA片段上有基因A、无效片段和基因B、其分布如图所示、现将某外来DNA片段(m)插入位点a或b、下列关于变异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重组C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则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则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若m为有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由于位点b位于基因B中、说明外来有效片段插入原基因内部、导致基因结构改变、原基因不表达、但插入基因表达、既发生了基因突变、又发生了基因重组、A错误;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a、由于位点a也位于无效片段、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若m为无效片段且插入位点b、由于位点b位于基因B中、说明外来无效片段插入原基因内部、导致原基因结构被破坏、原基因不表达、这属于基因突变、D错误。13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枯草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PKP能0突变型PKP不能100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A根据表中信息可知、链霉素通过与野生型枯草杆菌的核糖体的结合、抑制翻译过程、进而起到杀菌作用、突变型枯草杆菌中核糖体S12蛋白氨基酸序列改变、使链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从而对链霉素产生抗性、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只是一个氨基酸的不同、因此是碱基对的替换造成的、而非缺失、C选项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链霉素只是对突变体起筛选作用、D选项错误。14(20xx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决定玉米子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图1图2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9号染色体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可根据9号染色体一端染色体结节和另一端8号染色体的片段判断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B正确;图2中的母本的2条9号染色体有相同的片段、可联会、C错误;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错误。15(20xx市高三模拟)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出现该突变体的原因可能是亲本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片段缺失(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的一条染色体、若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缺失相同片段时胚胎致死、且各配子的活力相同)。(1)大豆对除草剂的抗性和敏感这对性状在遗传时遵循_定律。(2)若抗性突变体是由于纯合亲本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则该突变是_(填“隐性”或“显性”)突变、该突变体的基因型为_(用A、a表示)。若抗性突变体是亲本在产生配子时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则原敏感型大豆的基因型为_、突变体基因型为_(缺失的基因用“0”表示)。(3)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遗传实验(只做一代遗传实验)来探究该抗性突变体大豆出现的原因为(2)问中的哪一种情况(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方案:_。预期结果和结论:_。解析(1)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因此大豆对除草剂的抗性和敏感这对性状在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2)由于纯合亲本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抗性突变体、则该突变是显性突变。若用A、a表示、则该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若原敏感型大豆的基因型为AA(或aa)、则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后、突变体的性状没有改变、由此推得原敏感型大豆为杂合子(Aa)、且含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