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双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双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双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一双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双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我能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张迎善手的特点,以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重点)2、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灵。(难点)一、导入,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一双手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老师来检查词语掌握情况,请上板。(听写词语)谁来总结这次上板。回顾课文内容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上节课我们见识了一双与众不同的手,那就是( 林业工人张迎善的一双手)那他的手到底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说她的手与众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板书(齐读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记者姜孟之,作为一名记者,姜孟之采访一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这是一双怎样的手呢?带着这些疑问,开始我们的自主学习。上节课我们在文中找出了描写张迎善的手的句子,现在准备一下,两分钟开始展示。(课件出示:这是一双 的手。)三、自主学习感知“一双手” (课件出示:这是一双 的手。)四、展示生1:请大家看课本第30页,第3自然段第4行,读: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我从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读出这是一双(粗糙 大而且有力)的手,也是一双与众不同的手。请大家齐读这句话。(板书:粗糙 大 有力)生2我补充,这是个设问句,作者感觉张迎善的手太粗糙,太大,太有力了,很惊讶,我能读出惊讶之情。(读)请大家跟我一起读。生3:请大家看课本第5自然段,读: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我从呈木色,纹络深、粗,染着黑土知道这是一双(又粗又黑)的手请大家齐读这句话。(板书:又粗又黑)生4:请大家看课本第6自然段,读: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我从鼓皮 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肥圆 老干蘑知道这是一双(坚硬)的手请大家看着大屏幕齐读这句话,(板书:坚硬)我展示完毕,谁有对这句话的疑问或补充? 生5我补充:这段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掌面比作鼓皮,把手指比作老干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张迎善手的坚硬和粗糙。 师:在说明文中这种说明方法叫打比方。生6:请大家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 我从 黑且深的裂纹 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知道这还是一双(伤痕累累)的手我还知道了张迎善在栽树的过程中,手受了很多伤,吃了很多苦。虽然他在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但始终坚持栽树,他真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啊!我的展示完毕,谁有疑问和补充?生7:请大家看课本第17自然段:读: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过的天下第一号大手。我从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知道这是一双(宽大)的手,因为我星期天量了我的家人的手,他们的手最大的也不超过20厘米。我的展示完毕,谁有质疑和补充?生8我补充 :为了说明张迎善的手大,文中列举具体数字(24 10 2、5),师: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作用是通过具体数字,强调张迎善的手大。生9我补充:我还从天下第一大号手读出来张迎善做出的贡献大,他的精神伟大。(对子相互搓手,感受张的手粗糙)引出18自然段(我的手火燎燎的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生10:请大家看课文第19自然段,(读)我从栽树26万多棵。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 ,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我认为这还是一双(勤劳)的手,这段也用了列数字说明方法。师:课文学到这里,谁来总结一下,你眼中的张迎善有着一双怎样的手?可以看着前面的板书来说。生总结:张迎善的手是一双粗糙的、又粗又黑的、坚硬、伤痕累累的、宽大,勤劳的手。(9:那他的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呢?五、合作学习(对学、合作)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他的手会变成这样的呢?1、请用波浪线勾画相关的语句。2、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经验、角色转换谈谈你的感受。3、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句子。”六、展示提升生1:目光聚焦。我们小组来为大家展示,请大家认真倾听。生2:请大家看第11 自然段。“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管用。”从中可以看出张迎善是为了栽树,百般呵护,精心的照料树他的手才变成了伤痕累累。生3:我从抓动词“拣”,“送”“插”来体会到张迎善不怕吃苦,不畏艰辛。这种精神很累令我钦佩,请大家带着钦佩之情读这一自然段。生4:请大家看第14自然段,(读)张迎善一天要栽一千多棵树,一天用手把树苗送进土里的动作要做三、四千次,她一直坚持做下去,所以手变得粗糙、伤痕累累。生5:这两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对张迎善的劳动强度大恨震惊, 师:那张迎善为了栽树手要往土里插多少次呢?我们来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点一位学生计算3000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30000次)二十天呢?(60000次)张迎善一共栽了26万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万次)这么多次呀,怪不得这双手会布满老茧,怪不得这双手会坚硬、粗糙得象鼓皮,像干蘑。怪不得作者说:读(: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了、摸透了。)生6:张迎善把本来受伤的手一次又一次往土里插这么多次,这个过程,是多么痛苦,需要多么大的忍耐力啊!他真是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师:他为了祖国的绿化建设,忍着疼痛一次一次的把受伤的手往土里插,这真是一双( )的手板书无私奉献 生4:我也关注了课文第19自然段的一些数字,读 “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从这些数字我知道了张迎善栽树很多,对社会的贡献很大,我很钦佩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师: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一垧是15亩,咱们学校占地11888亩,这33垧有29个学校那么大,44.5垧,就相当于39个学校这么大。把张迎善生产的1300立方米的木材,放在咱们的班级里,要有7层楼那么高,比我们的综合楼好还高。正是因为长年不畏艰辛的劳动,他在短短的4年间(引读)“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真是-(引读)这真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混变清,(出示图片)这真是(读: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这双手使荒山变成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出示图片)这真是(读: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当作者“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同学们,你还看到了什么?出示:“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_。”(生谈:此时透过这双手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双手了,可能是一车车的木材,可能是一弯弯的清泉,可能是一群群的小动物,也可能是张迎善的汗水以及和张迎善一样的劳动者美好的心灵,幸福的笑脸)师:这真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真是一双无私奉献的手,你觉得这双手的主人张迎善是怎样一个人?张迎善你真是一个( 伟大、 了不起、令人敬佩、默默奉献、乐于奉献 、有美好心灵 )的人。师:张迎善历经千锤百炼、却知难而进,忍受千辛万苦却毫无怨言,所以年仅32岁的张迎善被评为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当之不愧的。因为他有一双( )他有着(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手,其实是在写张迎善这个人,这种写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