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合理使用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一环,为了确保绿色食品辣椒产品质量,对生产绿色食品辣椒实施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特制定本标准。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提出,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6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2016 262号)下达制定计划,由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负责起草。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辣椒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等,食用辣椒,能增加饭量,增强体力,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痛等症状。辣椒含有一种物殊物质(辣椒素),能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荷尔蒙分泌,保健皮肤。富含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具有预防癌症、畅通呼吸道、治疗感冒等功能,是深受人们喜爱、四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肴。我省为农业大省,蔬菜种植面积约2700万亩,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辣椒是河南省主要种植蔬菜种类之一。河南省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重点推广品种中辣椒排在第三位,主要推广适合日光温室栽培的耐低温、耐弱光、坐果率高、商品性好,丰产型品种;适合秋延后栽培的抗逆性强、耐低温、抗病、高产、耐贮运的品种;适合春夏栽培的耐热、抗病、商品性好品种。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蔬菜产品安全性,极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显著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是发展规划的重要目的。然而,由于长期种植导致地力下降、病虫害严重,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易造成产品的污染。根据河南蔬菜安全生产以及绿色食品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的需求状况,在目前尚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为了规范相应生产技术,建立与河南省产地实际相适应的技术标准,打造地方特色产业,制定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将有利于提升河南地方优势蔬菜作物辣椒的生产标准化水平,提高栽培管理方法,保护生态环境,为市场提供安全卫生、优质、环保、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获取更高社会、经济效益,对推进河南辣椒生产技术向高、精方向发展意义重大。三、标准的制定过程1. 工作基础及前期研究工作辣椒是我省的重要的栽培蔬菜,在河南省各地均广泛栽培。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是我省重要的地市级科研单位,是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辣椒绿色生产研究水平处于我省前列。在河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于2012年开始对辣椒绿色关键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推广工作,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实验数据和大面积应用验证资料,并在汝南、上蔡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实践验证,为本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成立工作小组为做好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成立了以姜俊为组长,王勇、赵红星、李艳等人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制定了总体计划。3. 标准基本框架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批准立项后,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作为负责起草单位,为了使制定标准更加结合实际,标准起草组成员深入辣椒生产基地和农户,广泛进行调研,认真听取意见和收集相关资料,对前期所做的试验研究进行整理,提炼出所需的资料;并查阅国内外辣椒绿色生产相关文献,确定了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地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4. 形成征求意见稿2016年10月,标准编写组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编写提纲。同时召开了标准起草小组会议,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对编写提纲进行了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会后由执笔人员对编写提纲进行了修改,于2016年12月编写完成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规程初稿。四、标准编制原则及技术依据1. 编制原则课题组编制遵循“科学、适度、可行”原则,既考虑标准前瞻性又顾及种植户的生产实际,同时实现丰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目标,通过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标准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获取高质量的蔬菜产品。2. 技术依据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起草,依据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655 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等标准的规定编制,根据前期辣椒绿色生产研究成果,调研资料等,确定标准的指标设置和各项指标要求。五、标准主要条款的说明第1部分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绿色食品辣椒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及栽培茬口、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清理田园等生产技术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辣椒绿色生产。第3部分术语和定义参考了河南省地方标准绿色食品番茄生产技术规程、绿色食品黄瓜生产技术规程中绿色食品、日光温室、塑料棚、穴盘、杀虫灯等术语的定义;以上两个规程规定的术语适用于本规程,不另行定义和解释。第4部分产地环境绿色辣椒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辣椒生长需肥量大,应选择在地势平整、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的壤土地田块栽培,同时应避免与茄果类蔬菜连作。第5部分生产技术管理规定了辣椒生产各茬口安排和品种选择的标准。第5.2部分规定了选用抗病、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佳、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中2级以上要求。具体指标为: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7%。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根据不同的季节茬口选择适宜的品种。第6部分培育壮苗6.1.3 穴盘育苗或营养钵育苗基质随着育苗技术的发展,目前大规模的辣椒种植多数采用穴盘育苗,有些技术力量雄厚的农业企业、合作社采用集约化免疫育苗;但是有很多家庭菜农个体仍然采用营养土育苗。考虑到河南辣椒育苗的实际情况,本规程中重点规范了营养土、穴盘基质育苗的相关内容。经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辣椒生育期长,必须有足够的养分才能获得高产,在有机底肥充足的基础上,要注重合理施用化肥。”因此本文选择有机肥和化学肥料相结合,另外加入多菌灵粉剂对育苗土进行灭菌消毒,预防苗期病虫害。穴盘基质,可按照草炭、蛭石、珍珠岩按3:1:1的比例配比,也可按照当地配比习惯进行配比。目前商品化的穴盘基质已经比较成熟,也可直接购买合格的基质直接使用。6.3.1 播种期根据河南省辣椒生产的冬春茬栽培、早春塑料大棚栽培、春露地栽培、秋冬茬栽培等4个茬口,按辣椒种植的天气实际情况设定具体播种期。第7部分定植规定了辣椒绿色生产中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流程以及各环节具体操作技术规程。7.1整地施肥绿色食品辣椒的生产过程中施肥方法要满足NY/T393的要求。肥料使用有4个原则:1)持续发展的原则,肥料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或提高土壤肥力、土壤生物活性;2)安全优质原则,应使用安全、优质的肥料产品,肥料的应用对作物(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3)化肥减控原则,在保障作物营养供给的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兼顾元素平衡;4)有机为主原则,肥料的选取应以农家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试验表明在辣椒生产中,底肥使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及施肥量,其产量不同,从表1可以看出,每亩底肥施用有机肥4500kg,复合肥50kg、生物肥60kg,辣椒产量最高表1 各处理辣椒亩产量比较处理(亩用量)亩产量/kg名次复合肥120 kg5688.63有机肥8000 kg5517.54有机肥4500 kg,复合肥50 kg、生物肥60 kg6500.61有机肥3000 kg,复合肥60 kg、生物肥60 kg6194.72第9部分病虫害防治规定了病虫害防治原则与防治方法。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1)防治原则1)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建立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和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的环境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2)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清洁田园、轮作倒茬等3)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如用灯光、粘虫板诱杀害虫,释放天敌,机械或人工除草等。4)必要时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2)防治办法选择规程中病虫害防治,优先推荐农业防治,通过轮作抗病虫品种和无病虫种苗,采用剪除病虫枝、清除病虫枝叶、合理调控温湿度及科学施肥等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其次推荐物理防治,通过防虫网、覆盖地膜等设施防护及黄板、杀虫灯应用进行防治;再次推荐生物防治保护或释放天敌,如蚜虫可用瓢虫、蚜茧蜂、草蛉、蚜霉菌、食蚜蝇等天敌防治,菜青虫等可用赤眼蜂等天敌防治。生物源农药防治,如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害虫;最后化学防治,使用获得登记许可的农药,使用低风险农药,通过不同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合理复配,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来保障用药安全。(3)农药具体使用绿色食品辣椒生产过程中可使用农药从NY/T393附录中选择,优先使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清单”中选择,当以上产品不能满足防治需要时,从“A级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其他农药清单”中选择。(4)其它技术依据本标准其它技术依据GB 16715.3、NY/T 391、NY/T 393、NY/T 394 、NY/T 655 的规定编制。根据前期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