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碱》微课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实验单.doc_第1页
《常见的碱》微课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实验单.doc_第2页
《常见的碱》微课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实验单.doc_第3页
《常见的碱》微课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实验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碱微课教学设计 五沟中心校 祝彦君 授课教师姓名祝彦君学科化学教龄10微课名称常见的碱视频长度6分5秒录制时间2015年3月知识点来源学科: 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知识点描述知道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预备知识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教学类型讲授型、练习型 适用对象九年级设计思路常见的碱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的第二部分内容,本课题涉及的常见的碱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通过学习更加深入的了解碱的性质并将其性质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中,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这样的:首先讲解常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然后让学生进行回忆酸碱指示剂遇碱溶液的变化情况?进而接着引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是否能发生反应进行探究和讲解。教学过程内 容时间1、 片头(20秒以内)你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0秒以内2、 正文讲解(6分钟左右)第一部分内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60秒第二部分内容: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 165秒第三部分内容:例题的讲解70秒3、 结尾(10秒以内)这节微视频的内容,你听懂了吗?10秒以内课后反思常见的碱自主学习任务单班级 姓名 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常见的碱2、达成目标:(1)知道常见的碱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通过比较、分析获取实验结论(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解决问题,提升合作能力重点和难点:(1) 认识常见的碱的物理化学性质(2) 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3、学习方法、建议:认真自学,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课视频,归纳整理相关知识。二、学习任务:【任务一】知识回顾,温故知新:1、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_,不能使_;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_,使_。2、常见的酸的化学式 硫酸 _ 盐酸 _ 碳酸 _ 3、下列几种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食盐水 D石灰水【任务二】观看微课,巩固新知:1、氢氧化钠,化学式_俗名叫_、 _、_。它具有强烈的_。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_冲洗,再涂上_。2、氢氧化钙,化学式_,俗名叫_、_ _,也具有腐蚀性 。氢氧化钙是 状物质, 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 ;当石灰水中有较多未溶解熟石灰时就称为_或_。制取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_ _2、 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碱能与指示剂反应,遇紫色石蕊试液变成 色,遇无色酚酞变成 色,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氢氧化钠要密封保存,否则会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和SO3分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氢氧化锂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5、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 B、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可用于改良土壤的酸性 D、可用于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6、如右图所示装置,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7、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H2 B、SO2 C、CO2 D、HCl 8、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 A、浓硫酸 B、火碱 C、水 D、浓盐酸 【任务三】自主检测,上传疑问:【任务四】课堂实录,质疑解惑:1通过回顾并提出问题:CO2与 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2对塑料瓶出现的现象,再次提出质疑并进行做相关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找出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3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有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溶液是否变质,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现象。4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九(3)班同学分两组做如下试验:(1)A组同学把一支盛满CO2的试管倒立在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2)B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A现象为 ;B现为 ;C现象为 。你认为以上设计实验能达到实验要求是 。(3)同学经过分析讨论,认为A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二氧化碳;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它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把一支盛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水的烧杯中,比较两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