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30张).ppt_第1页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30张).ppt_第2页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30张).ppt_第3页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30张).ppt_第4页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30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目标导航1 了解王安石受到重用的原因 重点 2 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 政治 军事 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重点 3 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 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难点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史料实证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反馈训练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易错提醒 一 起用王安石 1 原因 1 夭折后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王安石给宋仁宗上 言事书 提出了变法的设想 2 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 标志 1069年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主持变法 庆历新政 宋神宗 北宋中期 社会矛盾复杂尖锐 阶级矛盾 民族问题冲突不断 统治集团内外交困 不得不进行改革 以挽救统治危机 二 措施及内容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市易务 发运使 将 保甲 史论要旨 思维点拨 太学 设军器监 时务策 1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 缓和社会矛盾 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 富国 与 富民 是不相同的 1 富国 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 2 富民 政策主要是要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 2 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 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 这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培养和选拔人才一定注重实用性 2 注意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 1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一方面是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另外也有与大官僚大地主争夺政治 经济权益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深刻目的 2 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军事等方面 内容广泛 但富国之法对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触动最大 3 王安石的取士之法同庆历新政在选官用官方面的改革相比 已有较大变通和缓和 已有明显吸取教训的特点 4 王安石变法中的唯才用人 打破了按资升迁的成规 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 知识图示 史料实证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史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 主要是 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 来获取财政收入 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 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 总的来说 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 其主流应该肯定 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史料二安石曰 所以不足者 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光曰 善理财之人 不过头会箕敛 以尽民财 民穷为盗 非国之福 安石曰 不然 善理财者 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 传家集 主题一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 史料解读 表明王安石企图通过调整封建政府和占有大量财富的大地主 大商人的关系 来缓和社会矛盾 解决财政困难 体现了王安石的理财观 他主张通过积极开源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 问题思考 提示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和商人利益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体现了中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 1 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富国之法有何特点 提示青苗法 免役法 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 又减轻了农民负担 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 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 史论总结 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中的 富国之法 1 青苗法的实施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 免役法实施 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 地主收取免役钱 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 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 方田均税法实施后 官僚 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纳税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 均输法的实施 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调节 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 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史料一民所以多僻 以散故也 故曰 上失其道 民散久矣 保甲立 则亦所以使民不散 不散 则 奸宄固宜少 今所以为保甲 足以除盗 然非特除盗也 固可渐习其为兵 既人人能射 然后使与募兵相参 则可以消募兵骄志 省养兵财费 史料二以 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 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 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主题二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史料解读 指违法作乱的事情 指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法 答案 问题思考 提示维护地方治安 逐步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 促进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 并节省军费开支 1 据史料一 结合所学 指出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弊端 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 据史料二 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史论总结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1 理财措施的特点 实现 民 老百姓 不加赋而国用饶 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 如官僚地主 高利贷者和大商人 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 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 2 整军措施的特点 用类似 民兵 的管理方法 整顿社会秩序 重在防范农民起义 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 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 3 取士之法的特点 关注人才培养 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反馈训练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1 史书记载 岁以九月 令 佐分地计量 验地土肥瘠 定其色号 分为五等 以地之等 均定税数 这条材料反映的是a 为田开阡陌封疆b 方田均税法c 均田制和租调制d 宗主督护制 1 2 3 4 答案 解析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方田均税法是通过丈量田亩 整理地籍 以实现均平税收负担的土地征税措施 故b项正确 1 2 3 4 2 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经济 黄金时代 的北宋时期 政府为管理市场设立的机构是a 市易务b 邸店c 发运使d 十三行 答案 解析 解析市易务是王安石变法实行市易法中为管理市场而设立的商业机构 故a项正确 邸店属于商人休息与停货的场所 故b项错误 发运使是管理地方财政的官员 故c项错误 十三行是清朝的对外贸易机构 故d项错误 1 2 3 4 3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 规定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他这样做是为了a 尊崇儒家思想b 选拔实用人才c 笼络广大士人d 打击地主官僚 答案 解析 解析经义侧重于对儒家经典的理解 时务策侧重于对知识的现实应用 重点考查经义和时务策 实际是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变法人才 4 2017 盐城高二检测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本 法也 故善治者 塞民以法 而名地作矣 国之乱也 非其法乱也 非法不用也 国皆有法 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治者 刑不善而不赏善 故不刑而民善 不刑而民善 刑重也 刑重者 民不敢犯 故无刑也 而民莫敢为非 是一国皆善也 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 画策 材料二盖君子之为政 立善法于天下 则天下治 立善法于一国 则一国治 如其不能立法 而欲人人悦之 则日亦不足矣 使周公知为政 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 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 则不唯力有所不足 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 周公 1 2 3 4 答案方略 厉行法治 严刑峻法 影响 维护了社会秩序 巩固了政权 但严刑酷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1 2 3 4 解析 方略 根据材料 民本 法也 不刑而民善 故无刑也 可知商鞅主张运用法治立国 推行严刑峻法约束百姓 影响 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 解析 1 材料一中商鞅认为 善治者 的治国方略是什么 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方略 立善法 措施 改革科举制度 以经义策论取士 整顿太学 以 三经新义 为教材 培养变法人才 1 2 3 4 解析 方略 根据 盖君子之为政 立善法于天下 则天下治 分析作答 措施 结合 使周公知为政 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 和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答案 解析 2 据材料二 概括回答王安石认为实现 天下治 的方略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王安石变法中 立学校之法于天下 的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