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1助词篇格助词试题分析:序号项目含义历年真题11.按照,遵照2.分别,各自第9届3级写作2谓语行为的受事对象,可以和互换,不能用于尊敬对象3()下定义,强调前面的对象4()地位、资格或身份,“作为”,可以和()互换5()1.方法、手段或工具“用、通过”2.材料或原料“用”3.原因或根据“因为、由于”可以和()互换第10届中级写作6谓语行为的受事对象,可以和互换,不能用于尊敬对象7()特别强调第13届中级语法第7届4级语法其中项目4和项目5是历年考试的区分重点。添意助词从历年试题来看一共有10个。试题分析:序号项目含义历年真题1()对前内容不是很满意,将就,后接肯定含义词汇第15届中级语法2()1.虽然不是很满意,还可以2.无论那种情况都一样3.强调3()列举4“就连、甚至”第14届中级语法第9届4级语法5表比较对象1.不如2.和一样,和差不多第14届中级写作6表程度或比较对象,“和一样”第11届中级语法第8届3级语法第6届3级语法7“除了” “不是而是”8/“不用说就连”“别说是反而”,只用于否定、消极情况第11届中级语法第9届4级语法9“就连、甚至”第15届中级语法101.全部包括“凡是”2.例外的情况*是对第二种情况的强调,即强调例外的情况第14届中级语法第12届中级语法第10届中级语法比较:1.只用于否定、消极的情况既可用于否定、消极的情况,也可用于肯定、积极的情况2.只用于否定、消极的情况既可用于否定、消极的情况,也可用于肯定、积极的情况中级2词尾(1)连接词尾1.并列(又、和);先后(不用时制);转折;情态“着”2.表原因,根据(不用时制)3.包含(不管、还是) 条件+疑问句 现在进行 1.出现与话者不愿意或意料之外的结果2.意志,决心 愿望 () 强调“理应如此” () 结束前面的内容之后才知道后面的内容,与推测的不一样“经发现之后,才” 假设某一动作结束后进行陈述 () 前动作结束后发生了后内容:() 结束后内容与知道,与推测的有出入“这样、这样一来的话,就” 主语的希望、愿望 结束后与预想不同的事: :1.强调并列“既又” “又又”2.让步“就是也” “即使也”体词+ 不着,无关紧要的事 “什么不的,还有”1.先后(之后);情态“着”2.原因(不用时制)3.条件+疑问句4.转折:两动作相对关系“了,可是/却” 多个动作谓语动词后1.并列 2.对立 3.条件用于动词后1.先后 2.原因 3.着 4. 当然 5. 现在进行 6. 愿望 / 强调 () 传达,引用第2页(/) 话者的推测(/) ()/ () 说话者持有充分的根据进行推测 () 看到了某事之后以此为依据,进行推测(/ ) () () () ()1.无奈之下做此选择(不满意)2.比说话者想象要多()3.选择 对不确定的事实的推测()/ 第3页 连续动作(同时进行几个动作) 结束后进行 () 着(同时发生)()1.并列“一面”“一边”(不用时制);同一主语(既又)2. 交替进行“又又”3. 听到的传闻,半信半疑()? 听说是?半信半疑()1.同时进行“一面”“一边”:()不用时制2.()一主语两特征3.转折,相对对立“的同时(出现了、伴随着)” 同时却不() 两动作或状态同时发生 “一边”()/ () 两资格() ()1.用于动词词干、形容词词干、词干,以及过去时制之后,表示对等连接两种行为、状态或事实=2.用于动词词干、形容词词干或词干后,表示两种行为同时进行或两种状态同时存在(必须为同一主语)=()()和的区别1.表示动作同时进行时用(),表示动作先后用2.在连接多重复句时,两者可交叉使用,一般连接大分句时用(),连接小分句时用1.用于动词词干之后表示前面的行为一结束,后面的行为马上开始,相当于汉语的“一就”(不能用于祈使句和命令句=(可用于祈使句和命令句)2.用于词干后,表示同时具有两种特性用于动词词干后,表示前面的行为一结束,后面的行为马上紧接着马上开始。相当于汉语的“一就”()1.可用于过去和将来时制之后,表示转折,相当于汉语的“但是”、“可是”2.【以()()形式】连接两个相反的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无论情况怎么样,后面的结果都一样3.【与、等疑问词连用】接于动词词干之后,表示无论什么情况都一样()可用于过去时制后1.连接两个同时出现的相对立的两种行为或状态,表示转折,相当于汉语的“的同时却”2.表示两种状态同时存在,相当于汉语的“同时”()/可用于过去和未来时制后,表示转折,相当于汉语中的“虽然但是”、“尽管但”补充:()/ 与()/意思相同,但添加了强调之意表示后句出现了与说话人过去耳闻目睹的事实相反的情况连接两种对立情况,表示肯定前一情况,否定后一情况用于动词词干之后,表示原因,相当于汉语中的“因为”、“由于”注意:1.表示原因时主要用于人的行为,不能用于非活动体2.主要用于出现否定的情况3.不能用于祈使句和共动句【()】4.连接的前后主语必须一致,前后分句时间必须为同一时间,也不能用于过去和将来时制之后()用于动词词干、形容词词干、词干以及过去时制之后,表示原因 “因为” “由于”不能用于祈使句和共动句中,祈使句和共动句中用()()1.用于动词词干、形容词词干、词干以及过去时制之后表示原因或根据 “由于”“因为”2.用于动词词干之后,表示做了前面的行为,从而发现了后面的结果两种用法都可以和()替换用于动词词干、形容词词干、词干以及过去时制之后,表示原因或根据 “由于”“因为”不能用于祈使句和共动句中,主要用于书面语,口语中常用用于动词词干、形容词词干、词干以及过去时制和将来时制之后,表示原因或根据 “因为” “由于”不能用于祈使句和共动句中主要用于口语表示说话人过去耳闻目睹的情况是后句结果的原因/表示说话人过去的亲身经历是后句结果的原因*和/都可以表示迁居是出现后句结果的原因,但前面分句的主语一般为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而/前分句的主语必须为第一人称用于动词词干、形容词词干、词干之后,表示条件或假设 “如果”主要和表示祈使、共动的(),/,(),以及表示意图、推测的,() 等结合使用,不能用于一般性的陈述句可以和()替换,但()的使用范围要宽,可以用于一般性的陈述句()用于动词词干之后1.表示对某种意图或打算的假设 “如果想”“如果要”2.表示对将要发生的事的假设,后面时发生该事的条件用于动词词干之后1.表示对某种意图或目的的假设 “如果想” “如果要” “要想”2.表示对将要发生的事的假设,后面时发生该事的条件(/)动词、形容词、和后,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假设“如果”()名词、代词、后,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假设过去时制后,做与过去的某种事实相反的假设,表示后悔或惋惜/ 动词、形容词、以及后1.表示前面的行为或状态是出现后面的情况的必须条件“只有”2.【/ , / 】“必须”“一定要”3.表示即使假设了前面的强狂也毫无用处,“即使也”“就算 也”*前两种用法时可加表示强调,第三种用法时可和/替换使用*用于第一种用法时可以和()替换使用,但/表必须条件,()表示一般性的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假定或让步,“即使”“就算”*可以和/替换使用,但的意思更加强烈/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即使前面的行为或出现前面的状况也没有用“即使”“就算”()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即使假定前面的状况存在,也不会改变后面的状况“即使”“就算”1.动词或部分形容词后,表示其前面的内容时后面的行为的目的“为了”2.动词后,表示其前面的内容时后面行为的方式、程度3.动词后,表示其前面的时间超出意料之外4.【 】动词后,表使动,即使他人做某种行为5.【祈使句或共动句中, 】动词后,表示劝诱听者做某种行为1.动词、后,表示前面的内容时后面行为的目的,“为了”2.【 】动词或后,表示句中主语要做某种行为的意图或愿望*连接的前后主语必须为同一主语,前面不能加和1.动词、形容词、后,表示从两种情况中选择一种“或者”2.【、 、 、 、 等疑问词连用】表示无论怎样都没关系“无论”“不管”3.【列举两种相反情况】表示无论选择哪一种情况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可用于后,但不用于将来时制后*第一种用法不能缩写为*表示从句子中所提示的食物种选一个,即选择范围局限于句子中的事物,和表示不仅可以选择句中已提示的事物,而且还可以选择除此以外的其他事物第4页() 1.并列 2.对立1.肯定前后事实(进一步)既又/也,不断/不仅而且2.转折,前后相反,可是、但是、然而3.讲话时的提示() 并列,假定前者的同时肯定后者,既也,不仅也,不用时制() 进一步,不但/不仅而且,不用时制=() =/ =()/ =追加内容 之外=() 罗列 两行为、状态=() =()/ =()/ ()() 两动作同时做,表示繁忙()1.罗列,不用时制,表示繁忙2.不用,反问形式,表示肯定3.不用时制,口语中,征求对方意见() 反复的状态或动作()() 一会儿一会儿(相反动词)两相反动作的总是反复、转换= 似而又不 几乎就要发生,结果却没发生() 体谓后,表并列 不用时制第5页原因书面语/ 1.前面是后面判断的依据(推测后文) 2.后知道了 3.提示说明 4.后表示强调 特殊书面语(诗歌),隐含原因/ 理由,原因() 原因 因为所以,逻辑关系强,不用共动句、命令句、疑问句=()=/ 原因,根据口语() 1.原因、理由、根据 主观色彩(想法)多用于命令句、共动句、主观意志句中 2.后知道了 原因 提示外部原因(直接根据)= 判断基准,理由、原因 原因、理由补充:() 1.原因、理由、根据 2.提示说明 3.之后知道了 罗列,不用时制 这个啦那个拉 以前面内容为基准进行判断人+ 在谁看来,表看法()1.原因、理由 主观色彩+命令句、共动句2.口语中 后知道了3.提示说明4.依据(不用时制)+回想 陈述 语尾1.目的性原因 不用时制() 为了(而)所表示的结果一般或好的,不用命令句、共动句,前后主语一致2.表一般性原因 结果不令人满意3. 为实现某一目的而主观努力/1.根据(理由、条件) 推断后文的根据2.后(知道了)3.提示进一步说明 =/ =() =/ 4. 强调 1.推理,先提示后推理 与 , , , , 连用,反问,后面应该那样做 难道=()/ 2.转折、对立 强调后半句,疑问句 尚且,何况3.原因、根据 书面语基本意义用于动词词干后,表示原因,相当于汉语中的“因为”,“由于”。-是-的缩略形,意思和用法与-完全相同。.因为等重要电话,没能外出。.因为看电视剧,时间飞快地就过去了。.最近因为准备考试,忙得不可开交。补充深化-表示原因时,主要用于出现否定结果的情况,不能用于出现肯定结果的情况。.(X).(X)-不能用于祈使句和共动句。祈使句和共动句中要用-()。.(O).(X).(O).(X)-前后分句的主语必须一致。.(X).(X)-不能用于过去时制词尾-/和将来时制词尾-后。.(X).(X)13.其他词尾 无论如何那样做太过分了 为了便于做某事而做某个动作 1.非常好 2.这样做就可以了1.过去和现在的比较:2. 好像做了某事,但事实并非如此3. 说一套做一套4.前讲述原因,后讲述结果() 等于(表示“相同含义”) 某一行动的程度在不是很深的情况下结束时使用()() 不一定要,没必要 全然不 常常,经常 做某件事做得不错,但是结果不是很好() 结果会根据做法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 在前半句的动作被终端的情况下,前半句预想不到的动作或情况突然出现在后半句 虽然允许,但是条件的 表示非常意外(/) 程度不过如此 何况 虽然不是非常满意,但也过得去,好不容易费劲把事情处理好() 在罗列描述两个类似的情况时使用()/ 引用别人的话的假定,表示条件N()虽然已具备了某种资格,但是却犯了错误,针对这个错误进行指责时使用()/ 怨恨,后悔过去所为1.虽然想做某事,但是有点犹豫2.()+程度副词/ 想要放弃或绝望的心情() 通常就是这样,不足为怪 表担忧意思的假定条件 让某人做某事=, 不仅前面的不能,后面的更无法达到 “不是而是”() () 差一点() () 不用看一定就会变成那个样子() /1.能,会2.想法不对,没想到3.早就预料到,已知道() 担心某种不好的结果会出现() 当做,看做,视为/ 跟某事物有关系/ 表示虽然已经预测到了死亡、牺牲等代价的发生,但仍要进行后面的动作/ ()/ 有着什么样的感觉() 表后悔 说明听者也知道的某种理由,语气重会给人生气的感觉 讲述听者不知道的理由时,提起新的话题 请求,比()更委婉/ 应该 不认真踏实的做某件事 虽然从一开始就预料到,但在动作继续途中发现/出现了后面的结果/ 表示某事做了也没有用,或者也没有什么希望成功的含义 使动,让谁做什么 被动,情况变得怎么样()/ 用后者代替前者,作为前者的补偿,在比较前后相反的特征时使用 () 表示程度非常深/ 非常严重 大体上就是这个样子() 再也不能下去了 不好的程度,否定的含义,表程度非常严重() 表示程度深,达到了的程度()/ 表示程度,只不过在的状况上() 表示已经到了没有办法解决的程度()/ 表示现在非常满意的含义/1.引用+原因、根据2.由于对方没有反应或没有听懂,对已说过的话进行再次确认时使用: 在听着不同意画着的观点时使用具有某种资格(一般表示具备原来应该具有的资格)充分具有某种意义或性质看上去像是具有某种意义或性质/ 在一个社会里某一种现象流行起来12 补助词尾/ 1.由于前面的原因使得要进行后面的动作2.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即表示进行后面的动作的具体状态/ 某一动作完全完成/ / 某一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实验性的做某件事/ 对某一动作的结果表示很满意,主要用在某种不好的动作或状态/ / 应当做表示应该做某事是使用 动作正在进行/ 某一动作从现在开始一直持续到以后/ 从过去开始的某一动作一直进行到现在并且仍在继续/ 看上去,看起来 强调动作“最终成为这样的结果” 决心/ 将某一动作做到底获得某种结果“出来”/ / 某一动作做完之后其结果一直持续“着、好”/ / 做某一动作的持续性或反复“一直、总是”11. 强调 同意1. 当说话人听到别人说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么做时表示同意为什么那么做“我也无法理解”“就是说嘛”= ?2./ 一定就会是这样的,必然()/ 3. 十有八九是这样的,一般用在不好的场景4.() 努力做什么事情并且一定要实现5.()/() 表示这样说并不夸张6.()/ 对不好的事情,说话的人在前后两种情况中更倾向于后者7. 更、第一、首先 8./ 说话的人对听者进行强调9.() 就是说 再次补充说明,在向所有人强调时使用10.() 限定主语,进一步强调主语 “才是”11. 不应该发生的事情经常发生12.() 比想象的更多或程度更深,也表选择“或者”13./() 无论如何都不能那么做14./ 不论是谁都绝对禁止这一种行为,表示无条件怎样- 15.()() () 全然没有那种可能,强烈的推测16.()() 排除了其他情况或可能性,限定范围() 17. 表消极状态的严重程度 在听到对方说的话而同意18.+双重否定 前面的对象无一例外的都是如此 众所周知的观念10.扩大 添加1.补充说明 再加上 2.A() B 表示A和B都是这样3.()/ ()4. 越来越5.() () 满足前面的条件时将变得怎么样 “越越”6./ 和一起,同时 较正式,时间上的隐含含义7. 和一起8./+ 程度很深,最后竟达到这种地步 就连期待的最后一个也,就连最后剩下的也+否定 就连最基本(初级)的也+否定 范围涉及到那儿+肯定/否定9.程度 比较3.理由2.过去的表达1. 回忆过去所做之事,过去反复做以及从过去到现在进行的或从过去到过去某一时刻持续的动作时使用(进行中未结束、过去动作的日常性)2. 回忆过去所做,表示在过去某一时刻曾经做过,一般用于过去已结束的动作(与现在无关)3./ 当时的事件正在进行中或一直持续到现在(回想、告知)说话人回想亲身经历的事情或听到的事情/ 当时事情完全结束4. 回忆过去的某个情况,述说现在的感受,或跟现在的感受,或跟别人讲述过去的某个情况,在表达过去某一时点说话人的心理或感情时可用第一人称5.()/ / / / 过去+, 表达过去经历(经历)6. 过去经常反复做 直到今天还经常 表过去经常中级3间接引语(1.间接引用1直接引用 / /2间接引用形式动词种类原文时态现在过去将来陈述句状态动词动作动词/(状动)/ (动作) /() /()/ ()/ ()/ 疑问句动作动词/?() () () /() /?() / ()/ ()/() 祈使句动作动词() () / 共动句动作动词/ () 间接引用的缩写形式动词种类原文时态现在过去将来陈述句状态动作/()/() /()/()/()/疑问句动作/?()/()/?()()/()/()祈使句动作() ()/ 共动句动作/ ()简略版形式动词种类原文时态现在过去将来陈述句状态动词动作动词()/() /()/()/()/疑问句动作动词/?()/()/()/?() /()/()/()祈使句动作动词() ()/ 共动句动作动词/ ()相关表达1. 2./ 3./ 4./( )5.()6./? 确认对方所说的话7. 称谓的内容 “叫做”8./ 对方没听到时,重新引用自己所说的话表示强调9./ ()话者=收到东西,接受 动作的人/ / / / 话者收到东西,接受 动作的人/ / / / 例句:【陈述句】 . . . . . . . . .【疑问句】 ? . . ? . . ? . .【祈使句】 ! . .【共动句】 . . .【补充】*祈使否定句由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要用 . . . .*祈使句地位于中有时,由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不能使用,而要用。 . . .*感叹句句由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与陈述句相同 ! . . 中级4使动词与被动词使动形词尾词性例词自动词,他动词,形容词自动词,他动词,形容词,自动词,他动词,自动词,他动词,自动词,他动词,形容词,*补助连接词尾 常用单词的使动形表主动态使动态例句常用被动形表把原来的宾语(动作的对象)当作主语来强调的句子叫做被动句。例:他动词被动化:(拦车)-.(车被拦住)自动词被动化:(气球飘起来)-.(气球被飘起来)1他动词被动形:()(看)-(写)-(放)-(积)-.(换)-(裹)-()(关)-(抓)-(吃)-(插)-(抽,选)-(背)-(踩)- (读) - ()(听)-(卖)-(开)-(挂)-(解)-(拉)-(推)- (抖)()(断)-(报)-(赶)-(抢)-(锁,淹)-(洗)-(撕)-2由两个汉字词加“”构成的动词大部分把“”换成“”“”变被动。(提高)-(建设)-(尊敬)-(教养)-(选举)-(证实)-(授予)-(同情)-(解散)-(侮辱)-3固有动词和一个汉字词构成的“”形式的动词,在动词词干后加“/”构成被动形。一个汉字词构成的“”形式的词:(传)-(变)-固有动词:(感觉)-(醒)-(实现)-(相信)-(解)-(写)- (被打碎)(熄灭(灯)) 4.自动词被动形:固有自动词- (浮,飘)-(骗)-(飞)-*汉字词自动词-(感动)-(团结)-中级5惯用表达表示时间关系的惯用表达1.() 用于动词词干后,表示前面的事情一结束,马上就发生后面的事情 “一就”不能用于形容词词干之后可以和() 替换2.()用于动词词干之后 “之后”可以和(), ()替换3. (1).用于动词词干之后,表示前面的行为或状态一结束,马上就做后面的行为 “一就” 后面只能接现在或将来时,不能接过去时,无此限制(2).用于动词词干之后,表示仿照前面的做法做4. 用于动词词干之后,表示两种行为同时进行 “的同时”5. ()用于动词词干或/词干之后,表示两种行为或状态持续的时间里发生了其他的事 “在期间”6.() ()用于动词词干或过去时制之后,表示某种行为进行或某种状态持续的时候 “的时候”“时”名词+ 表示过去某个时候7./ 用于动词词干或形容词词干之后,表示前面的行为或状态结束后,带着其结果做后面的行为或出现了后面的状态。这时前面的行为、状态一般时后面行为、状态的方式、手段或原因。只用于口语中表示状态变化的惯用表达1. (1).用于动词词干之后,表示某种状况的形成(2).用于形容词词干之后,表示某种状况变化到另一种状况2./ 用于动词词干或形容词词干之后,表示某种行为持续进行或某种状态持续变化表示向后面变化或逐渐远离说话人的变化/ 表示从过去向现在的变化或逐渐靠近说话人的变化表示动作经常*反复的惯用表达1. 动词后,表示经常做某种行为或反复出现某种状况“经常”2./ 动词后,表示该动作不断反复“不断地”“不停地”带有贬义,不能用于长辈表示动作的状态持续的惯用表达1./ 动词后,表示该动作结束后其状态依然保持2./ 动词后,表示该动作所形成的状态持续保持下去表示动作最终完成的惯用表达1. (1).动词后,表示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最终发生或某件事最终发生或某件事艰难的实现(2).【 形式出现】表示说话人要实现某事的强烈意志2./ 动词后,表示某件事最终完成,多用于积极的情况3./ 动词后,表示该动作彻底结束,同时带有没有挽回的余地的意思*比较 主要用于消极情况/ 主要用于积极情况/ 可用于积极或消极情况,还可用于不带感情色彩的中立的情况3.表示原因、根据的惯用表达1. 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前句的内容事后句行为的原因之一2.()/ ()/ 动词、形容词后“托福”“多亏”3.()/ ()/ ()/ 表示前面的内容是产生后面否定结果的原因4. 动词后,表示前面的行为是后面行为出现的愿意,根据主要用于否定、消极的情况积极的情况要用 5. 动词后,表示其前面的事实是出现后面状况的原因、根据一般用于比较嘈杂、混乱的强狂,和 强狂相似,也是用于否定、消极的情况6.(/) 可用于/后,表示前句是后句的原因或根据,这时前句既可以是引用别人的话,也可以是陈述一般的事实7.(/)可用于/、后,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吊装协议合同范本
- 买商铺 合伙 合同范本
- 店面转让合同范本
- 舞蹈创作编排合同范本
- 露营租赁转让合同范本
- 法国住宿证明合同范本
- 水电代缴合同范本
- 投资代理项目合同范本
- 简单进口贸易合同范本
- 出口代理收费合同范本
- 铜绿假单胞菌安全数据单
- 立足“大思政”当好引路人-如何当好班主任专题培训
- 退休干部管理暂行办法
- 部队安全驾驶课件
- 物资装备配置方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全试题及答案清单
- (高清版)DB11∕T 2429-2025 补充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 皮具清洁养护管理办法
- 变电运维培训课件
- SB/T 11243-2024美容业服务质量管理规范
- 2025至2030中国防爆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及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