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奶检验 质管处 李志君2003 11 6 牛乳 牛乳是母牛产犊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具有胶体特性 均匀的生物学液体 其色泽呈乳白色或稍带有为黄色 不透名 味微甜并具有特有香气 牛乳含有牛犊生长发育必需的全部营养成分 它是牛犊赖以生长发育的最易于消化吸收的完全食物 牛乳的主要成分 水乳蛋白质乳脂肪乳糖矿物质 乳的微量成分 色素酶类维生素磷脂气体 乳的物理性状 色泽滋气味组织状态冰点相对密度酸度 色泽 不透明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乳白色 酪蛋白酸钙 磷酸钙胶粒和脂肪球对光不规则反射的结果微黄色 脂溶性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滋气味 正常牛乳特有的奶香味 味微甜 组织状态 胶体分散体系分散介质 水分散质 乳糖 无机盐类 蛋白质 脂肪 气体等 胶体分散体系 真溶液 乳糖及盐类以真溶液的形式存在胶体溶液 蛋白质与不溶性盐类形成胶体悬浮状态存在悬浊液或乳浊液 脂肪 冰点 一般为 0 525 0 565 平均为 0 540 可以判定牛乳是否掺水计算公式 X T T1 100 T式中 X 加水量 T 正常乳的冰点T1 被检乳的冰点 掺水量在3 以上 相对密度 全乳固体计算公式 T 0 25L 1 2F KT 全乳固体含量L 比重计读数F 乳脂率K 系数0 14例如 脂肪为3 50 L为31时 求该乳中总干物质含量 牛乳的酸度 酸度是反应牛乳新鲜度和热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酸度高的牛乳 新鲜度低 热稳定性差 牛乳酸度分自然酸度 或固有酸度 和发酵酸度 两种酸度即为总酸度 主要来源于蛋白质 柠檬酸盐 磷酸盐及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 例如新鲜牛乳的酸度为16 18OT其中来源于蛋白质3 4OT二氧化碳2OT磷酸盐和柠檬酸盐10 12OT 牛乳酸度的表示方法 1 吉尔涅尔度 表示符号OT2 乳酸度 用 表示3 苏克斯列特 格恩克尔度 用OSH表示4 道尔尼克度 用OD表示 关系 OT 乳酸度 O 0 009OT OSH 2 5 原料奶的接收 奶车进厂后采样员依据 原奶取样规则 进行取样采样后化验员依据 生鲜牛乳标准 原奶检验方法 和 原奶检验流程 进行检验 原奶检测项目 感官 色泽 滋气味 组织状态 煮沸酸度 煮前酸度 煮后酸度 酒精实验FT120机检测实验掺假实验 感官检验 色泽1 标准2 检验方法车体感观 采样员负责牛乳感官 化验员检验生鲜牛乳样品放于白色平盘中 在自然光下观察牛乳色泽是否为乳白色或稍带黄色 滋气味 采样员打开奶罐口 闻是否有酸味牛粪味等其他异味 化验员取牛乳50ml于250ml三角瓶中置电炉上煮沸 将瓶口与鼻子之间的距离10cm左右 用手扇动瓶口上方的气体 使空气吸向自己闻是否有乳香味或其他异味 臭味 冷却至15 时品尝 是否稍带甜味 有无其他异味 品尝 刚刚进过餐者 不适合进行品尝过去两小时 食用过腥辣食物者 不适合进行品尝过去两小时 饮用过饮料 水除外 或冰激淋者 不适合进行品尝过去24小时之内 吸烟 喝酒者 不适合进行品尝 煮沸实验 检验方法取牛乳50ml于250ml三角瓶中置电炉上煮沸 加热过程中不停摇动 当三角瓶中的牛乳沸腾后 将三角瓶取下 观察瓶底白色颗粒的多少 与 生鲜牛乳煮沸实验颗粒标准板 进行比较 煮沸目的观察瓶底颗粒 蛋白稳定性 闻滋气味煮后酸度注意事项1 煮沸过程中要求边煮边摇 2 牛奶沸腾后立即取下3 闻滋气味最适温度 酸度的滴定 试剂的配制酚酞溶液 取0 5g酚酞溶于75ml体积分数为95 的乙醇中 加入20ml水 用0 1mol LNaOH标准溶液调至加入一滴立即变成粉红色 再加水定容至100ml 终点标准色 在加好样品和水的三角瓶中加入3滴0 005 碱性品红溶液 摇匀即得滴定终点标准色 2小时更换一次 酸度的滴定 吸取10ml牛乳置于干燥的150ml三角瓶中 加入煮沸冷却的蒸馏水20ml 酚酞溶液0 5ml 用0 1mol LNaOH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 与标准色相比较 整个滴定过程需在45秒内完成 在30秒内不褪色为止 记录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酒精实验 试验原理蛋白质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 当PH值达到等电点时 发生絮凝 而酒精是较强的亲水性物质 它可使蛋白质胶粒脱水 造成聚沉 因此 酒精浓度越高 PH值越接近等电点 蛋白质越容易沉淀 用一定浓度的酒精和等量牛乳混合 根据蛋白质的凝聚 判定牛乳的新鲜度 酒精实验 注意事项1 平皿要求洁净干燥 2 试验开始后 应将试验连续进行下去直至完成 中间不得间断 3 加入酒精要求边加边摇 4 加入酒精后 应将平皿旋转5次 保证牛奶与酒精充分混匀 酒精实验 仲裁试验必须在20 C条件下进行 掺假实验 食盐食碱蔗糖尿素硝酸盐 亚硝酸盐甲醛防腐剂 糊精 食盐 原理鲜乳中氯化物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用铬酸钾作指示剂 当乳中的氯化物与硝酸银作用后 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生成赭红色 砖红色 铬酸银 判定结果正常 呈砖红色 PANTONG比色卡471C 掺盐乳 呈黄色 且随着掺入量的增多 颜色由土黄色向鲜黄色变化a量盐PANTONG比色卡138Ub量盐 PANTONG比色卡124U c量盐 PANTONG比色卡141U 注意事项1 硝酸银使用前应在105 烘30min 2 加入铬酸钾后应摇匀3 加入硝酸银后应立即观察结果 否则结果回偏高4 实验要求试管洁净干燥 食碱 原理鲜奶中如掺碱 可使指示剂变色 根据颜色的不同 粗略判断加碱量的多少判定结果正常乳 呈黄色 PANTONG比色卡021C 桔黄色 掺碱乳 呈玫红色 且掺入量与颜色的深浅成正比a量碱 PANTONG比色卡REDC b量碱 PANTONG比色卡032Cc量碱 PANTONG比色卡REDC注 编号为REDc的卡中有一系列的颜色注意事项1 试管要求洁净干燥2 试管冷却至室温3 酒精浓度为95 蔗糖 原理蔗糖在酸性溶液中水解产生的果糖与溶于强酸内的间苯二酚溶液加热后显红色沉淀反应 判定结果正常色 掺蔗糖量a量 b量 c量 注意事项 盐酸浓度不能高也不能低否则影响显色反应 试剂须置棕色瓶中 配制及贮存过程中被有机物污染 颜色变黄或变红则不能使用 尿素 原理尿素与二乙酰 肟在酸性条件下 经镉离子 或三价铁离子 的催化产生缩合 并在氨基硫脲存在下 生成3 5 6 三甲基 1 2 4三胺的红色复合物 判定结果正常乳 无色或微红色掺入尿素或尿的乳 立即呈深红色 掺入量越大 显示越快 红色越深 注 正常乳煮沸时间超过2分钟 也可出现淡红色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原理鲜奶中的亚硝酸盐与显色试剂作用 形成红色的化合物 鲜奶中的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后 再与显色试剂形成红色化合物 判定结果正常乳 呈无色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乳 呈粉红色 且由掺入量的增加 颜色逐渐加深 a量 PANTONG比色卡182Cb量 PANTONG比色卡182U 注意事项1 试管必须干燥洁净2 药品瓶必须用颜色较深的纸包好避光保存3 药品置于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最好放在干燥器中4 已打开包装的药品要密封好后于干燥器中避光保存 如果发现有结块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甲醛 原理鲜奶中的甲醛在酸性溶液中与三氯化铁产生紫色反应 判定结果正常 呈黄色或淡黄褐色 掺甲醛乳 呈紫色 最低检出量1 4000 有些涂料中含有甲醛或甲醛的衍生物 亦可检出 防腐剂 原理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 能使碘化物氧化析出碘 碘与淀粉化合呈蓝色 判定结果正常牛乳 无色掺防腐剂的牛乳 随着掺入量的增加 颜色有明显的变化 颜色如下图 H2O2含量 色卡编号H2O2含量 色卡编号0 03263U0 092758U0 04271U0 12768U0 05272U0 2282U0 06289U0 3303U0 072685U0 43035U0 08259U0 53302U H2O2含量 色卡编号H2O2含量 色卡编号0 63288U0 7341U0 8357U0 9349U1 0350U 注意事项1 碘化钾淀粉溶液要求现用现配 22 所用试管应干燥并冷却 糊精 操作步骤离心脱脂加冰醋酸去除酪蛋白加B试剂进一步排除干扰加C试剂显示糊精判定 甲醛滴定蛋白的检验方法 试验原理以NaOH溶液滴定 NH3 基上的H 每释放一个H 就相当有一个氨基氮 反应如下 R NH3 H RNH2R NH2 2CHCHO R N CH2OH 2试剂1 37 中性甲醛 用0 2MNaOH滴定至PH8 4 12 中性饱合草酸钾 将草酸钾用热水 60 80 溶解 直至饱合为止 用0 1MHCL滴定至PH8 4 3 0 2MNaOH标准溶液 操作步骤 1 用吸管吸取50ml样品 移入烧杯内 2 加蒸馏水至100ml 3 加入2ml中性饱和草酸钾溶液 摇匀 静置2分钟 4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