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课件整理.doc_第1页
唐诗研究课件整理.doc_第2页
唐诗研究课件整理.doc_第3页
唐诗研究课件整理.doc_第4页
唐诗研究课件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研究绪论一、唐代诗歌繁荣的盛况:黄金时代、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1作品数量:全唐詩收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詩歌。全唐诗补编补录六千三百二十七首(句一千五百零一条)2作家数量:全唐诗收录唐诗作者二千二百余人。全唐诗补编收录一千六百余人(新见者九百余人)。3体式:终体皆备,多样化发展4风格:老杜沉郁顿挫,李白之跌荡迅快,郊寒岛瘦,元轻白俗5影响:二、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1文学自身的发展(借鉴经验,汲取教训):齐梁及陈隋,众多等蝉噪。韩愈荐士自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李白古风五十九之一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杜甫宗武生日2文学发展的社会条件:(1)政治上的庶族特色与开放风气:唐太宗的体貌特征:(A)洪腹大肚:(B)浓髭:“唐文皇人号髭圣。”(C)虬须。“(太宗)虬须上可挂一弓”。唐皇室的“怪异”举动:1.李承乾好说突厥语,好穿突厥衣。曾扮演突厥可汗诈死,令下属按突厥丧仪发丧。甚至表示一朝有天下,当亲率万骑,到草原打猎,然后解发为突厥人(通鉴卷196)。2.高祖武德年间,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与庶母尹德妃、张婕妤私通。3.唐太宗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建成、元吉),纳弟妻杨氏为妃。4.唐太宗的儿子又迷恋上他的才人武则天,后立为皇后。5.玄宗纳其儿媳杨玉环。唐室大有胡气。鲁迅致曹聚仁(1933年)唐源流出于夷敌。朱熹朱子语类卷116。皇室世系:李虎(八柱国之一)李昞(妻独孤信女,鲜卑族)李渊(妻窦氏,鲜卑族)李世民(妻长孙氏,鲜卑族)2经济: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縞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3文化:兼容并包1儒家:2.道教:3佛教:4音乐舞蹈:太宗时“十部乐”,包括燕乐、清商乐、西凉、高丽乐、扶南乐、龟兹乐、疏勒乐、康国乐、安国乐、高昌乐。奇特人生:第三节 贺铸二、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的词:1、带有英雄豪气的词 2、带有儿女柔情的词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珠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贺方回状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俗谓之贺鬼头。叶梦得石林居士建康集卷八贺铸传:长七尺,眉目耸拔,面铁色。 第四节、周邦彦一、生平:倾向变法派;性格耿直二、创作:注重思索安排,以思力入胜1.内容:(1)羁旅行役: (2)咏物: 2.艺术:(1)章法跳跃性回环往复式结构: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2)句法:(A)自铸伟词。(B)融化前人诗句入词,如同己出。(3)音律:精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淑世情怀一、解题:(1)何为淑世情怀?(2)何为知识分子不等于“知道分子”1)知识拥有者 2)淑世情怀(公共关注,主要是批判意识) 3)超越品格 二、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1.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特性:A超越性:以“道”为依归B尊严感:“道尊于势”2.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剧:A“道”的现实政治色彩:“道”与“势”的紧张B“道”的体制保障性缺乏:C利益对“道”的诱惑性扭曲:“道”的失落D主体性的丧失: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E肉体的痛楚乃至毁灭: 3.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自救努力: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从唐诗到宋诗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十四章引贝特森语:“我的论点是,一首诗中的时代特征不应去诗人那儿寻找,而应去诗的语言中寻找,我相信,真正的诗歌史是语言的变化史,诗歌正是从这种不断变化的语言中产生的。”1、 从古诗到律诗历史的追溯:2、 宋诗的特点:三、以文为诗溯源:孟浩然“韵高而才短”平议 一、前人之评价:明皇世章句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翰林、杜工部为之尤,介其间能无愧者,唯吾乡之孟先生也。皮日休郢州孟亭记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宋许顗彦周诗话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才料耳。历代诗话引苏轼语二、才短之体现:1.从诗体看,孟长于五言而短于七言;五言之中,又长于短制而拙于长篇。2.从题材范围看,孟诗题材狭隘,基本上都是山水田园之作。 3从对偶与用典看,对偶数量少且多不工稳,用典数量亦少。孟浩然的被纯粹隐逸化二、孟浩然栖心隐逸之被强化:1.喜剧之序幕: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2.史籍之“实录”: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新唐书孟浩然传3.后世之“美化”:金銮消息远相招,雪满吟鞍过灞桥。处士本无经世志,强将诗句杜清朝。元王恽孟浩然灞桥图 政(正)在灞陵风雪里,管是襄阳孟浩然。官家放归殊不恶,蹇驴大胜扬州鹤。莫爱东华门外软红尘,席帽乌鞾老却人。元好问灞陵风雪明主怜才若赐官,奔驰微禄负家山。狂吟一首笑归去,满路秋光上醉颜。宋末郑思肖孟浩然归隐图西风驴背倚吟魂,只到庞公旧隐村。何事能诗杜陵老,也频骑叩富儿门!高启题孟浩然骑驴吟雪图4.孟浩然墓之“迁址”: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庳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新唐书孟浩然传 孟浩然故居在襄阳鹿门山。明顾道洪襄阳外编引一统志孟浩然墓在鹿门山故居。明一统志卷六十襄阳府陵墓 孟浩然宅,在襄阳县东南鹿门山。嘉庆重修一统志卷347襄阳府襄阳城郭春风起,汉水东流去不还。孟子死来江树老,烟霞犹在鹿门山。陈羽襄阳过孟浩然旧居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岘山自高水自绿,后辈词人心眼俗。鹿门才子不再生,怪景幽奇无管束。施肩吾登岘亭怀孟生孟子终焉处,游人得得过。空余岘山色,千古共嵯峨。冢穴应藏虎,荒碑祗见苔。伊余亦惆怅,昨日郢城回。贯休经孟浩然鹿门旧居二首数步荒榛接旧蹊,寒江漠漠草凄凄。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罗隐孟浩然墓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齐己过鹿门作每每樵家说,孤坟亦夜吟。亲载鹿门树,犹盖石床阴。张蠙吊孟浩然文选卷一五张平子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李周翰注:“衡游京师,四十不仕。顺帝时,阉官用事,欲归田里,故作是赋。”扬州鹤 :渊鉴类函鸟鹤三引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以扬州鹤形容如意之事。金马门:汉代宫廷中学士待诏之地。北阙:汉代上书奏事谒见之所,以北阙为正门。 羲皇:古代传说中三皇之一伏羲。颍阳:颍水之北,传说古高士巢父、许由隐居之地。在襄阳 中圣:太平御览第844卷引用了鱼豢文化史知识的魏略一书:“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辨伪一、孟浩然隐居鹿门山: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旧唐书孟浩然传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新唐书孟浩然传青年时慕汉庞德公高风,与张子容同隐襄阳县东南鹿门山。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前言孟浩然久居襄阳鹿门山陈贻焮唐诗论丛孟浩然事迹考辨二、孟浩然真的隐居鹿门山吗?1.孟浩然之隐居地是涧南园:苦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答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尝读高士传,最喜陶征君。日睹田园趣,自谓羲皇人。余复何为者?恓恓徒问津。中年废丘壑,十上旅风尘。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朝列,吾慕颍阳真。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京还赠张淮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侍御北涧流常满,浮舟触处通。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北涧浮舟2.孟浩然到鹿门山是“到此一游”: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渐到鹿门山,山明翠微浅。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纷吾感耆旧,结缆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探讨意未穷,回舻夕阳晚。 题鹿门山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3.孟浩然的朋友曾隐居鹿门山: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相失。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泽水。白云先生王迥见访三、孟浩然未曾隐居鹿门山:开元二十八年终于南园,年五十。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唐才子传记载之失误: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生死交,诗篇唱答颇多。唐才子传张子容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孟浩然寻张子容白鹤岩隐居四、孟浩然隐居鹿门山“神话”之产生:中唐窃见故鹿门孟处士浩然前日,辨觉佛寺岘首亭恭睹明公,垂意拳拳,将墓文表燧封起窀穸,阖境缙绅,瞥闻嘉声,风动兴感,偕至踊跃。 从樊汉南为鹿门孟处士求修墓笺襄阳城郭春风起,汉水东流去不还。孟子死来江树老,烟霞犹在鹿门山。陈羽襄阳过孟浩然旧居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岘山自高水自绿,后辈词人心眼俗。鹿门才子不再生,怪景幽奇无管束。施肩吾登岘亭怀孟生孟子终焉处,游人得得过。空余岘山色,千古共嵯峨。冢穴应藏虎,荒碑祗见苔。伊余亦惆怅,昨日郢城回。贯休经孟浩然鹿门旧居二首数步荒榛接旧蹊,寒江漠漠草凄凄。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罗隐孟浩然墓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齐己过鹿门作每每樵家说,孤坟亦夜吟。亲载鹿门树,犹盖石床阴。张蠙吊孟浩然唐代的古体诗 一、古体诗的概念与范围:1概念:古体与古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今考唐人集录所标体名,凡效汉魏以下诗,声律未叶者名往体。” 2范围:A.狭义之古体诗 : 狭义的古体诗主要指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 B.广义的古体诗 : 广义的古体诗包括四言诗、乐府诗、楚辞、五古、七古、杂言古等。C.齐梁诗的归属 :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云:“按律诗者,梁、陈以下声律对偶之诗也。梁、陈诸家,渐多俪句,虽名古诗,实堕律体。”清赵执信谈龙录云:“声病兴而诗有町畦,然古、今体之分,成于沈、宋。”二、古体诗的体制特点:1.句式虽较律诗参差,但大体整齐:2.不苛求对仗: 3.不苛求平仄: 4.用韵自由(可押仄韵,可换韵,押韵多少无限制) 大体规则: A.篇幅长短没有限制: B.音律虽不拘平仄,但音顿自有大体的规律:三、唐代的古体诗:律诗诞生之后古体诗的演变A.与律诗划清界线:着意拗句(违反平仄常格),不拘粘对。苛求句拙,力避其工。B古体诗而用律句:入律古风 平仄向律诗靠近:大量运用对偶:唐代的律诗一、律诗的名称:1.律诗的概念: 2.律诗与绝句等之关系:二、律诗创生的历史条件: 1.意义的淡化: 2.诗与乐的分离:3.自然美的发现: 4.文学的自觉:三、从齐梁体到唐代律诗: 1.声律规则的简化:A四声二元化:B.把“拘忌”降低到最低限度:2.律联规则的发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四、唐代律诗的特点:1.每首诗都有固定的平仄格式:3.用韵、篇章的定型:1)可以造成对称之美。2.固定的位置上使用对仗:2)可以造成铺叙性。C.力求严整工稳。不仅词性对,而且词类对(天对地,雨对风,皓月对长空)。 3)具有一定的庄重厚实之感。B.避免合掌。A.对仗上下句不得出现重复字(相同位置不能重复,不同位置也不能重复)。3.用韵有固定的规范:A.规范之一:押韵位置固定。除首句外,均在对句的句尾。B.规范之二:只押平声韵。C.规范之三:一韵到底。D.规范之四:只押本韵。 五、五言律、七言律与长律(排律): 钱木庵唐音审体: 初唐诸家长律诗,对偶或不甚整齐,第二字或不相黏缀。少陵作而沈、宋诸家可祧矣。故五言长韵、七言四韵律诗,断以少陵为宗。王世贞艺苑卮言云:“七言排律,创自老杜。” 唐代的绝句 一、何为绝句:1.截取律诗之半: 明吴讷文章辨体引诗法源流: 绝句者,截句也。后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前四句;前两句对者,是截后四句;皆对者,是截中四句;皆不对者,是截前后各两句,故唐人称绝句为律诗。观李汉编昌黎集,凡绝句皆收入律诗内是也。 清施补华岘傭说诗: 五言绝句,截五言律诗之半也。有截前四句者,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也;有截后四句者,如“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是也;有截中四句者,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也;有截前后四句者,如“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是也。七绝亦然。 岘傭说诗:“谢眺以来即有五言四句一体,然是小乐府,不是绝句,绝句断自唐始。 ”2来源于南北朝民歌、古诗与古乐府:A.源于南北朝民歌: 五绝:李重华贞一斋说诗云:“五言绝发源于子夜歌。” 七绝:高棅唐诗品汇:“挟瑟歌、乌栖曲、怨诗行,为绝句之祖。” B.导源于汉古诗、古乐府: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五言绝句,自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自歌行来。此二体本在律诗之前,律诗从此出,演令充畅耳。有云绝句者,截取律诗一半,或绝前四句,或绝后四句,或绝首尾各二句,或绝中两联,审尔,断头刖足,为刑人而已。不知谁作此说,戕人生理。”3.绝句的起源:乐府杂曲歌辞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较慎出入。 二、唐代的绝句:1绝句的分类:按字数:五绝、七绝、六绝。 按句式:散绝、对散绝、散对绝、对绝。 按平仄: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平起平收(首句入韵)五、七绝同。2绝句的特点:(律绝的特点)与律诗相同者:每联平仄相对,两联间平仄相黏,用平声韵属于近体诗。与律诗不同者:(1)对仗运用自由灵活:用不用、何处用均极灵活。(2)不避重字: 王维送别:“王孙归不归。”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共话巴山夜雨时”。 3.唐代的连章组诗:1)同题绝句组诗: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倚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2)异题绝句组诗: 白居易重到城七绝句见元九容貌一日减一日,心情十分无九分。每逢陌路犹嗟叹,何况今朝是见君!高相宅青苔故里怀恩地,白发新生抱病身。涕泪虽多无哭处,永宁门馆属他人。张十八谏垣几见迁遗补,宪府频闻转殿监。独有咏诗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刘家花刘家墙上花还发,李十门前草又春。处处伤心心始悟,多情不及少情人。裴五莫怪相逢无笑语,感今思旧戟门前。张家伯仲偏相似,每见清扬一惘然。仇家酒年年老去欢情少,处处春来感事深。时到仇家非爱酒,醉时心胜醒时心。恒寂师旧游分散人零落,如此伤心事几条。会逐禅师坐禅去,一时灭尽定中消。4. 绝句与音乐: 开元中,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共诣旗亭,贳酒小饮,有梨园伶官十数人会宴,三人因避席隈映,拥炉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奏乐皆当时名部。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为优。”初讴昌龄诗,次讴适诗,又次复讴昌龄诗。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次至双鬟发声,果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云云,因大谐笑。诸伶诣问,语其事,乃竟拜,乞就筵席。三人从之,饮醉竟日。 全唐诗话:禄山之乱,李龟年奔放江潭,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秋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此皆王维所制,而梨园唱焉。唐诗的句法一、唐诗的三种句法:1名词性句法:TE休姆在沉思者:如同代数学一样,在散文中,具体事物包含在按一定规律活动的符号和代码之中,没有任何形象化的可能性,人们只能在这个过程的终结把X3和Y3还原成物质事物。而诗无论从那个方面都可以看作是在努力避免散文这种特征。它不是迥然不同的语言,而是一种具体可感的语言,它是一种完整地传达感觉的直观语言,它总是企图抓住你,使你不断地看到物质事物,阻止你滑向抽象的过程,它选择新鲜的名称和比喻,倒不是因为这些名词和比喻新鲜而人们又不喜欢旧的,而是因为旧的词语不能表现物质事物而且会成为抽象的代码。诗中的意象不是藻饰而是直观语言的精华。诗是一个领你散步的漫游者,而散文则是把你送到目的地的火车。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庞德在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幽灵般的面孔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2动作性句法:费诺罗萨作为诗歌媒介的汉语书面文字:所有的真实都必须在句子中表达,因为他们都是力的转移。闪电的光芒就是自然界的句子,它在乌云和大地之间进行传递。自然中没有一个过程能少于两个因素,自然界的所有过程都是如此,光、热、化学亲合力、人的意愿都具有这种共同特征,即都要进行力的再分配。其过程可以这样表示: 从某物 传递 到某物如果把这种转移看作某个施动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动作,那么上述公式可改为 施动者 动作 动作对象韩翃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卢纶塞下曲:将军夜引弓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3推论性句法: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二、三种句法的功能:1.名词性句法:A.画面性较强 :B.意象独立性强:C.往往表达共时性的世界,即往往表现空间的事物:D. 表达的世界往往更接近客观的世界:E.易产生歧义:2推论性句法:A.意象独立性较差:B.往往表达历时性的世界:C.更接近主观性的世界:D.不易产生歧义 E.表达意义较为复杂: 3.动作性句法:介乎名词性句法与推论性句法之间唐诗中的诗眼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晴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从无眼到有眼:“诗眼”的形成过程: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平平道去,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略不作意。” 费锡璜汉诗总说:“诗至宋齐,渐以句求,唐贤乃明下字之法。汉人高古天成,意旨方且难窥,何况字句?故一切圈点,既不敢用,亦不必用。 1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孤屿媚中川” 。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诗眼的意义:丰富诗句的意义表达 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 。韦应物遊开元精舍:“绿荫生昼静” 。杜甫后游:“野润烟光薄”。三、篇法、句法、字法与诗眼:诗眼评价纵览 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八贾岛忤旨:“忽一日,于驴上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不觉行半坊,观者讶之。岛似不见。时韩吏部(愈)权京尹,意气清严,威振紫陌。经第三对呵唱,岛但手势未已。俄为官者推下驴,拥至尹前,岛方觉悟。顾问欲责之,岛具对: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诗府,致冲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鉴。韩立马良久思之,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岛并辔语笑,同入府署,共论诗道,数日不厌,因与岛为布衣之交。”2卢延让苦吟:“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為著者之乎。” 贾岛自题:“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留。” 诗话总龟后集卷一三:“陈去非尝谓:余言唐人皆苦思作诗,所谓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之类是也,故造语皆工,得句皆奇。”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句字,亦末矣。”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篇法之妙,有不见句法者;句法之妙,有不见字法者。”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夸了一阵诗眼后,林黛玉劈头就说了一段:“词句究竟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3明胡应麟唐音癸籤卷四:“好诗句法浑涵,不可以一字求。句中有一字可摘为眼,非诗之至也。才有此句法,便不浑涵。昔人谓石之有眼,为研之一病,余亦谓句中有眼,为诗之一病。此最诗家三昧不可不知。”45第四节、周邦彦一、生平:倾向变法派;性格耿直二、创作:注重思索安排,以思力入胜1.内容:(1)羁旅行役: (2)咏物: 2.艺术:(1)章法跳跃性回环往复式结构: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2)句法:(A)自铸伟词。(B)融化前人诗句入词,如同己出。(3)音律:精严6“门”意象的意义分析 德国哲学家G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世人无时无刻不站在门的里边和外边,通过门,人生的自我走向外界,又从外界走向自我。(涯鸿、宇声等译,第1页,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一、门的语源、文化、象征意义:1.语源意义:周易系辞下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韩非子五蠹云:“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2.文化意义:郑玄礼记月令“九门”下注云:“天子九门者,路门也,应门也,雉门也,库门也,皋门也,城门也,近郊门也,远郊门也,关门也。” 3.象征意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二、门的象征意蕴分析: 1.温馨家园: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雉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对酒鸡黍熟,闭门风雪时。(祖咏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2.拒绝与反叛:李中所思 :门掩残花寂寂,帘重斜月悠悠。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3.本真的呼唤:A.倚门亲情的呼唤: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李景长安除夜作长安朔风起,穷巷掩双扉。新岁明朝是,故乡何路归。B.长门怨爱情的呼唤:王建长门长门闭定不求生,烧却头花卸却筝。病卧玉窗秋雨下,遥闻别院唤人声。唐刘方平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阶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C.空门解脱的呼唤:王维叹白发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三、闭门一个意象的分析:1.闭门:逃避世俗:薛能赠隐者:门前虽有径,绝向世间行。卢仝客淮南病:且喜闭门无俗物,四肢安稳一张床。皎然寄昱上人上方居:厌向人间住,逢山欲懒归。片云闲似我,日日在禅扉。2.闭门:诗意栖居王维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元白研究新乐府诗一、写作背景:1.元和四年2.李绅先作,元稹次之,白居易又次之二、作品数量:李绅二十首(已佚)元稹十二首白居易新乐府五十篇(另有秦中吟十首及其他讽谕诗共122首)三、写作取法:李、元似无明显取法,白居易则主要取法诗经。白居易五十首新乐府,有总序,即摹毛诗之大序;每篇又有一小序,即仿毛诗之小序。新乐府总序云:“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终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门无去处!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故乡。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枕席,义盛意深。愚陋之情,永谓终讬,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以礼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栉。没身永恨,含恨何言!莺莺传1)元作一篇以一事为主而兼及其他,白作“一吟悲一事”。四、组织安排:元稹上阳白发人 天宝年中花鸟使,撩花狎鸟含春思。满怀墨诏求嫔御,走上高楼半酣醉。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闱不得偷回避。良人顾望心死别,小女呼爷血垂泪。十中有一得更衣,永醉(配)深宫作宫婢。御马南奔胡马蹙,宫女三千合宫弃。宫门一闭不复开,上阳花草青苔地。月夜闲闻洛水声,秋池暗度风荷气。日日长看提象门,终身不见门前事。近年又送数人来,自言兴庆南宫至。我悲此曲将彻骨,更想深怨复算鼻。此辈贱嫔何足言,帝子天孙古称贵。诸王在閤四十年,十宅六宫门户閟。隋炀枝条袭封邑,肃宗血胤无官位。王无妃媵主无婿,阳亢阴淫结灾累。何如决壅顺众流,女遣从夫男作吏。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天宝末,有密采艳色者,当时号花鸟使,吕向献美人赋以讽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2) 元作有相近之意而见于两篇者,而白作一篇一意,较为分明: 如元稹法曲咏胡音于安史乱后之侵逼华声,而立部伎咏胡音夺雅音之正,虽所述不无差异,但亦多相近之处。而白作每篇唯咏一事,持一旨,而不杂以他事及他旨,本篇所持之旨,亦不杂入他篇。陈氏谓之“不杂不复”。3)元作次第安排似无深意,而白作则用意周密:元稹新乐府篇目: 白居易新乐府篇目:1上阳白发人 1七德舞美拔乱陈王业也 2华原磬 2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3五弦弹 3二王後明祖宗之意也 4西凉伎 4海漫漫戒求仙也 5法曲 5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6驯犀 6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 7立部伎 7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8骠国乐 8胡旋女戒近习也 9胡旋女 9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10蛮子朝 10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11缚戎人 11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12阴山道 12捕蝗刺长吏也 13昆明春水满思王泽之广被也 14城盐州美圣谟而诮边将也 15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16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 17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18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 19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20缚戎人达穷民之情也 21骊宫高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 22百链镜辨皇王鉴也 23青石激忠烈也 24两朱阁刺佛寺浸多也 五、作品句式: 李作无考,元作以七字句为其常则,白居易之作则多以重叠三句后接以七字句,或三字句后接以七字句。胡旋女(元稹)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胡旋之义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传。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潜鲸暗吸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才人观者相为言,承奉君恩在圆变。是非好恶随君口,南北东西逐君眄。柔软依身著佩带,裴回绕指同环钏。佞臣闻此心计回,荧惑君心君眼眩。君言似曲屈为钩,君言好直舒为箭。巧随清影触处行,妙学春莺百般啭。倾天侧地用君力,抑塞周遮恐君见。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国有家当共谴。胡旋女戒近习也 (白居易)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曲终再拜谢天子, 天子为之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天宝季年时欲变, 臣妾人人学圜转。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禄山胡旋迷君眼, 兵过黄河疑未反。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胡旋女,莫空舞, 数唱此歌悟明主。 六、元作稍嫌硬涩未融,白作则明白晓畅:元稹立部伎胡部新声锦筵坐,中庭汉振高音播。太宗庙乐传子孙,取类群凶阵初破。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云雷磨。初疑遇敌身启行,终象由文士宪左。白居易立部伎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跳七丸。袅巨索,掉长竿。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七、虽同为讽咏时事而作,但白作较元作主旨显豁: 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白乐天每作诗,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长恨传版本辨正 一、宋代长恨传主要版本:1.太平广记(以下简称太)本2.为文苑英华(以下简称文)本 3.为白氏文集本4.为丽情集(以下简称丽)本 二、长恨传“创作缘起”辨正:太本长恨传:至宪宗元和元年,盩厔县尉白居易为歌,以言其事,并前秀才陈鸿作传,冠于歌之前,目为长恨歌传。明刻文附丽本长恨传(京本大曲本同):元和年冬十二月,太原白居易尉于盩厔,予与琅琊王质夫家仙游谷,因暇日携手入山,质夫于道中语及于是。白乐天,深于思者也,有出世之才,以为往事多情而感人也深,故为长恨词以歌之,使鸿传焉。世所隐者,鸿非史官,不知;所知者,有玄宗内传今在。予所据,王质夫说之尔。 文本长恨歌传: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邪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歌既成,使鸿传焉。世所不闻者,予非开元遗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今但传长恨歌云尔。1.太本明显伪误,证据有三:(1)称宪宗庙号。(2)陈鸿自称“前秀才”。据徐松登科记考卷一六载,陈鸿永贞元年进士及第。又据唐李肇国史补卷下载:“进士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下篇载:“所以韩中丞仪尝有知闻近过关试,仪以一篇记之曰:短行纳了付三铨,休把新衔恼必先。今日便称前进士,好留春色与明年。”(3)“并前秀才陈鸿作传,冠于歌前,目为长恨歌传”云云,显然不像陈鸿口吻。2.文本叙述虽详尽,但也不无疑窦。证据如下: (1)文本作“鸿与琅邪王质夫家于是邑”。丽“予与琅邪王质夫家仙游谷”。 白居易酬王十八见寄云:“秋思太白峰头雪,晴忆仙游洞口云。未报皇恩归未得,惭君为寄北山文。” 白居易和王十八蔷薇涧花时有怀萧侍御兼见赠:“霄汉风尘俱是系,蔷薇花委故山深。怜君独向涧中立,一把红芳三处心。”白居易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题下自注云:“王居仙游山”。唐文粹卷七五载其大统记序:“臣少学乎史氏,志在编年。贞元丁酉岁登太常第,始闭居遂志,乃修大纪(按:指大统记引者注)三十卷。七年书就,故绝笔于元和六年辛卯。”白居易早朝贺雪寄陈山人:“忽思仙游谷,暗谢陈居士。暖覆褐裘眠,日高应未起。”(2)丽本称白居易所作为长恨词: 韵语阳秋卷十五:“然明皇用杨太真舞,故长恨词云: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则当以一人为正。锦绣万花谷前集卷四:“唐玄宗与杨贵妃避暑骊山宫,七日牛女相见之夕,夜半,妃独侍上,上凭肩,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故长恨词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李觏读长恨辞其一:“玉辇迢迢别紫台,系环衣畔忽兴哀。临邛漫道蓬山好,争奈人间有马嵬。”其二云:“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有君王不动心。”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三“矛盾”:“张处士忆柘枝诗曰: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属阿谁?白乐天呼为问头,祜矛楯之曰:鄙薄问头之诮,所不敢逃,然明公亦有目连经。长恨辞云: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此岂不是目连访母耶?”(3)各本所记写作日期的差异:太卷二二“陈琡”引玉堂闲话:“陈琡,鸿之子也。鸿与白傅传长恨词,文格极高,盖良史也。”文本:“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本:“至宪宗元和元年”。丽本:“元和年冬十二月”。元稹莺莺传:“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李逊游妙喜寺记:“时元和八月十五记。”乔潭裴将军剑舞赋序:“元和秋七月,羽林裴公献戎捷于京师”苏颋素木盘盂铭:“先天岁夏五月,颋蒙恩旨,传还京洛”。(4)“予”与“鸿”: 白居易记异:“元和八年秋七月,予从祖兄曰皞自华州来访予,兄热行方渴,悸然大异之,不敢留,上马疾驱,来告予。予亦异之,因讯其所闻。厥所去予舍八九里,因同往访焉。明年秋,予与兄出游,因复至是。” 太平广记卷344王裔老:“唐元和八年,翰林学士白居易丁母忧,退居下邽县。七月,其从祖兄曰皞自华州来访居易,皞热行方渴,悸然大异之,上马疾驱,来告居易,且闻其所言云云甚多,不能殚记。厥所去居易舍八九里,因同往访焉。”注:“出白居易集。”(5)传奇题目: 三、长恨传正文辨正: 1.先是,元献皇后、武淑妃皆有宠,相次即世,明年,册为贵妃,半后服用。(文)先是,元献皇后、武惠妃皆有宠,相次薨谢,(丽) 旧唐书卷五一后妃上本传:“玄宗贞顺皇后武氏,则天从父兄子恒安王攸止女也。及王庶人废后,特赐号为惠妃,宫中礼秩,一同皇后。” 新唐书卷七六后妃上本传:“玄宗贞顺皇后武氏,恒安王攸止女,时王皇后废,故进册惠妃,其礼秩比皇后。” 唐会要卷三“皇后”:“皇后武氏,恒安王攸止女。及王皇后废,赐号惠妃,宫中礼秩,一同皇后。” 唐会要卷三“内职”:“旧制:皇后之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 旧唐书卷五一后妃上:“开元中,玄宗以皇后之下立四妃,法帝喾也,而后妃四星,一为正后,今既立正后,复有四妃,非典法也,乃于皇后之下立惠妃、丽妃、华妃等三位,以代三夫人,为正一品。”(2)时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浴,春风灵液,澹荡其间。上心油然,若有所遇,顾左右前后,粉色如土,诏高力士潜搜外宫,得弘农杨玄琰女于寿邸,既笄矣。(文) 时岁十月,驾幸骊山之华清宫,浴于温泉。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浴日余波,赐以汤浴。灵液不冻,玉树早芳,春色澹荡,思生其间。上心油然,恍若有遇。顾宫女三千,粉光如土。使搜诸外宫,得弘农杨氏女,既笄矣。(丽)(3)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方士因称唐天子使 者,且致其命,(文) 开元中,六符炳灵,四海无波,礼乐同,人神和,天子在位岁久,方士传汉天子命,验于汉天子。(4)呜呼!蕙心纨质,天王之爱,不得已而死于尺组之下,叔向母云:“ 其(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丽) 嘻!女德,无极者也;死生,大别者也,故圣人节其欲,制其情,防人之乱者也。生感其志,死溺其情,又如之何?(丽)(5)(贵妃)因自悲曰:“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复堕下界,且结后缘。或为天(人),或为(世)人,决再相见,好合如旧。”因言:“太上皇亦不久人间,幸惟自安,无自苦耳!”使者还奏太上皇,皇心震悼,日日不豫,其年夏四月,南宫宴驾。(文)长恨歌研究 一、长恨歌研究的历史回顾:1. 隐事主题说:俞平伯主要论据:第一,长恨歌与长恨传所述故事大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