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试题(历史).doc_第1页
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试题(历史).doc_第2页
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试题(历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试题(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第卷(选择题 共30分)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上。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与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无关的人物是( ) A王昭君 B霍去病C董仲舒 D主父偃2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是( ) 指南针 印刷术 造纸术 火药A B C D3透过下面两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清政府希望达到的目的是( ) A求富、求强,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B促进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C阻止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兵强国,维护清朝统治4美国着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5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B中华民国成立不久 C五四运动时D新中国成立初期6下面的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7暑假学校组织同学们到位于安徽省某一纪念馆(如右图)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判定他们此行的主题活动是为了感受( )A打响农村改革的“第一枪”B吹响对外开放的号角C开始国企改革的试点D素质教育喜结硕果 8.“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拨云见日、扬清激浊,再次把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向高潮,也牵出了一个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局面。”其中的“新局面”是指( )A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开放大连等沿海港口城市C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一位美国学者曾在书中高度评价我国的一位科学家:“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彭德怀 D钱学森 10邓小平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九年义务教育 B小学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11.小梅随父母到希腊观看了雅典奥运会回国后,她写了一篇反映希腊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日记,其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A.当今的马拉松赛就与发生在古希腊的马拉松战役有关B.雅典在古希腊时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0号”机车C.雅典城邦最后在屋大维当政时期成立帝国D.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文学作品12.右图是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的一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火车机车。它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期间从英国苏格兰机车厂购入。“0号”机车的动力装置是( )A电动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发电机13阅读下表,对美国19501999年经济发展总体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 ) 美国1950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表年份1950195519651975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8.75.66.3-0.8年份1982198519941999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93.33.94.0A.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实力一直膨胀,成为世界经济霸主。B.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的泥潭,经济持续下降。C.20世纪80年代,美国调整经济政策,经济高速增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D.20世纪50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呈起伏状的特点。14.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5.近年来,我国上映了变形金刚2、2012、阿凡达、钢铁侠2等一系列美国高科技科幻电影。这些经典影片诞生于美国电影业中心( )A纽约 B好莱坞 C费城 D华盛顿第卷(非选择题 共20分)第卷共2小题。答案请按要求写在答题纸上。16(10分)在人类历史上,文明的交流演进过程异彩纷呈,特点鲜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材料二: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阿诺德J汤因比材料三: 材料四: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1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2分)(3)科技改善生活,请从材料三中选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写出它的名称(1分)(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和对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上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分)(5)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2分)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1分)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现代历史中的日本,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后期经历了两次重要的国家发展阶段,在危机中寻求出路,在较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迅速具备足以同世界强国抗衡的实力,令世界为之震惊,也值得世人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大体上经历了友好交往日本侵华冷战对立和平交往四个时期。双方的友好交往造福于两国人民,促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双方的对立和战争,既给对方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使本国人民经受了巨大的痛苦。请回答:日本如何在“危机”中寻求国家发展道路,实现19世纪和20世纪中后期两次重要的发展的?(4分)对此,你认为“危机”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2分)根据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用“法国模式”改革法制,你认为法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最有可能被日本借鉴?(1分)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请写出标志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再写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2分)对中日今后的交往,你持什么态度?(1分)初中毕业、升学模拟试题(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D 4.B 5.B 6.A 7.A 8.D 9.A 10.A11. C 12.B 13.D 14.D 15.B二、非选择题:16、(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1分)影响: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了整体发展进程(1分)。(2)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分)(3)火车机车(1分)(4)和平交流 暴力冲突(2分)(5)趋向:交流时间缩短;交流范围扩大;交流信息量更大;交流方式更便捷(任意两点)。(2分)影响: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1分)。17、19世纪中期,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有沦为殖民地的危险,这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迅速崛起;(2分)20世纪中后期,日本成为二战的战败国,并被美国占领,经济凋敝,社会动荡,日本抓住第三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